第391章:蠢蠢欲动
魏驹必须承认一点,自从智瑶接手智氏的管理权之后,智氏到底在干什么,又是在图谋什么,着实是越来越令人看不懂了。 只是进行扩张的话,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懂,无非就是谋求更多的城邑以及人口,用来壮大家族罢了。 很多家族都会扩张,再寻求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一旦政治地位足够高则是增加家族的底蕴。 类似的轨迹对每一个家族都适用,几乎都是相同的套路。 魏驹之所以闹不懂智瑶到底想做什么,纯粹就是智氏越来越不在乎“元戎”带来的权柄,仅是这点就让大多数人觉得陌生。 “家族强大会让其他人不敢与之争锋,完全不在于权柄……,是不是也就不在乎国家变得怎么样呢?”魏驹这样思考着。 真的,魏驹想了很久,怎么都想不明白智氏为什么会削弱“元戎”的权柄。 屁股坐在什么位置上,再怎么混账都要顾虑那个位置产生的影响,进而再影响到自己吧? 理智的人从来都会去维护位置带来的权威,那么做等于是维护到手的利益,只有傻子和另有图谋的人才会完全无视掉位置赋予的权柄。 魏驹并不认为智瑶是个傻子,谁将智瑶看作傻子,自己才会是真正的傻子。 “智氏到底在做什么,想做什么啊?”魏驹思考了无数次,想不出答案,或者想到了正确答案觉得太惊世骇俗,自己又放弃了那个正确的答案。 化家为国? 不管是赵毋恤篡了代国,还是田氏搞复立陈国,过程和轨迹都有自己的一套,无法生搬硬套在智氏身上。 魏驹想得太入神,精神恍惚间看到了智瑶那张脸,控制不住问道:“瑶究竟欲意何为?” 一个人在思考大概能从表情看得出来。这个人到底在想什么,想猜测只有从近期发生的事件去进行猜测了。 莫名的,智瑶知道魏驹在问什么,回答也不会给予真实答案。 “唯晋图强罢了。”智瑶说道。 这个答案怎么样? 如果没有各自划分扩张方向,作为“元戎”的智申再抓权一些,会显得更有说服力一些。 智瑶干脆问道:“若无如今此般,智、魏、韩可能相处?” 晋国中了一个魔咒,卿位家族每隔上一段时间就会爆发冲突,很多次演变成了内战。每每晋国的卿位家族爆发内战,战事规模上面屡屡比国战还要大。 曾经的栾书说过,只要卿位家族能够合作,晋国就能轻易摘取中原霸主的桂冠,可惜的是卿位家族互相之间利益纠葛太多,不可能保持时间太久的友好。 后面,士燮认为晋国不能够将外部最大也是最有威胁的敌人彻底压制下去,要不然失去了外部威胁的晋国必然会发生内乱。 道理谁不懂?不过是懂了之后,能不能去做到而已。 绝大多数时候不是大家不懂,纯粹就是谁都想占便宜,又是谁都不想吃亏。 “是啊!如果不把注意力和扩张选择放在国外,魏氏只能跟韩氏结盟,进而刺激到智氏,国内就将陷入对抗,一点小小的冲突都可能突然变成大规模内战。”魏驹必须承认这一点。 那些是他们这些家主都不能控制的事情,一切只因为哪怕是他们都无法放弃对利益的追逐,退了一次只会让对方变得更强大,一次次之后就将毫无抵抗之力了。 魏驹再跟智瑶聊了一些其它的事情,随后没有讲出本来的来意,选择进行了告辞。 这一次,魏驹过来其实是想跟智瑶商讨合作对付郑国的可能性,后面醒悟到不能自曝其短。 智氏已经成功吞并了除东莱之外的齐国大部分疆域,陈国也没有挡住智氏继续扩张的可能性,不出意外最多再过上五年就没有什么陈国了。 魏氏对付郑国的行动并不顺利,仅仅是“新郑”就能够牢牢挡住魏氏的南侵,不把“新郑”拿下也就没有可能吞并掉郑国。 “也许……,我应该不计伤亡攻克‘新郑’,再拖下去……”魏驹在战车上精神恍惚,差点没有被一个颠簸给甩下去。 郑国的“新郑”是一座坚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到底有多么难打,只有真正实施攻打才会知道。 除了“新郑”不好打之外,郑国再怎么衰弱,底子其实还是比较厚的。 这么说吧,经过一再削弱的郑国,他们的总人口还是约有一百三十万,集中到南部与东部之后,生产力非但没有下降,还出现了一种上升趋势。 那个是人口集中,便于调配劳动力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再来也是足够的危机感在鞭策郑人卖力劳作。 晋国的智氏还教了郑国君臣一个乖,搞得郑国开始尝试大批抽调青壮入伍训练,一旦被逼急了的话,不看质量看数量为前提,拉出十五万军队应该能做到? 以灭国为目标去开战?郑国君臣意识到爆发的是一场灭国战争,他们怎么可能不用心去打,形势越加不妙就会变得越加疯狂,拉着普通人一块当柴火烧是迟早的做法。 要不然,怎么说胜利容易,灭国之战难打呢? 正是因为一旦让某国知道自己面临生死存亡,他们很大概率会抛掉一切内部矛盾,转而一致对外啊! “魏氏接下了一定会尽全力攻打郑国?”智瑶正在看相关情报。 不止是魏氏的情报,他们的情报太简单,大多是围绕着跟郑国博弈,再加上跟楚国和宋国的邦交。 其中,楚国的邦交还是智氏帮忙牵线。 对魏氏来说比较郁闷的地方在于,楚国的新令尹白公胜将所有注意力转到国内的平叛,等于说短期内不可能跟魏氏有太多的互动。 “魏氏应该有心思跟楚国平分郑国?现在楚国那样,魏氏应该庆幸的是提议没有正式提出来。只是,魏氏想要单独灭掉郑国,看似难度不是一般的小啊?”智瑶很清楚机会来了。 什么机会?就是魏氏一旦在攻打郑国时兵力折损太多,恰恰就是智氏发动内战一举吞并魏氏的时机。 说到底,能够独吞的话,智瑶凭什么跟别人一起瓜分晋国? “韩氏……,他们先天不足,没有强力的盟友自己办不成什么大事。”智瑶翻到了韩氏新一次入侵秦国的情报。 不对,新一次是以国战形式攻打秦国。 这一次,狐解作为名义上的主将,全程却是孙武在发挥。 他们将秦军吸引到白翟境内,三方在各个地方展开了不下于三十次的大规模交战。 孙武事先得到了智瑶的嘱托,以消耗韩氏和秦国的兵力为主。 当然了,奔着消耗兵力而去,事情却要做到不留痕迹,很是考验孙武的办事能力。 智瑶从情报得出的结论是孙武将事情做得很棒,看上去所有的损失都合情合理,哪怕某个局部损失惨重,完全是负责指挥的人不按照命令行事所导致。 这种操作其实不难,洞悉到某人的个性或是行事手段,明知道会有问题又进行委派,肯定会出事啊! 至于为什么明知道会出现问题还委派?孙武只是提出建议,讲了可能发生的事情,怎么任命是由狐解或韩庚去决断了。 这一波,韩氏折进去了约一万左右的兵力,成果是歼灭了参战的将近两万秦军,以及约三万左右的白翟人。 智氏、魏氏、狐氏和钟氏当然也出现了折损,合起来约是六千左右,真不能算少了。 智瑶所知道的是,韩氏对这一次的出征非常满意,从头到尾礼遇孙武不说,大军没有归师就有人联络智氏,送来了一批礼物。 那些礼物并不是韩氏送给智氏,说白了就是韩庚无法直接赏赐孙武,需要走礼物转交给智氏,再由智氏去对孙武论功行赏。 其实,韩庚的做法才是当代最正确的操作手法,换任何一种方式都将引起纠纷。 智瑶看完了情报开始处理国事。 包括秦国再次委托周王室表达了对晋国的服软,愿意交纳贡品之类。 少不得宋国重新靠拢向晋国,只是负责邦交的对象变成了魏氏。 吴国比较有意思,他们抗议晋国对齐国的兼并,不止跑去周王室那边抗议,还号召列国一起谴责晋国。 “勾践重新在跪舔夫差了啊?”智瑶看到了一份情报,嘴巴里那样说,表情却变得凝重起来。 事情是这样的,勾践不待在自己的都城,跑去“吴”伺候起了夫差的日常,包括但不限制于刷马桶以及陪聊天。 堂堂一国之君做那些事情,任谁听了都会感到荒谬,偏偏勾践真的在做,并且还表现出趋之若鹜的架势。 智瑶觉得哪天勾践能够烹饪食物给夫差吃,基本上夫差也就离被毒死那天不远了。 或者,等待哪天勾践能够在夫差睡觉时待在卧室,那天估计就是夫差的死期。 不开任何玩笑,凡是作为君主却能忍到那种程度,哪一个不是会给当代带去剧变呢? 殷商末期,姬昌明知道肉饼里的肉是儿子的肉,还是面不改色地吃了下去,后来姬周取代了殷商。 后来,勾践能够面带讨好地帮夫差尝屎问病,中断了夫差的争霸伟业,灭掉吴国之后甚至断绝了他们的祭祀。 当然,在这个历史版本中,只是发生了前半部分,也就是勾践真的吃屎,也干了卧薪尝胆,暂时没有机会灭掉吴国,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去灭掉吴国。 讲实话,不管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智瑶并不喜欢勾践这个人。 为什么?单纯从智瑶的角度,觉得勾践凭借一己之力拉低了所有人行事准则的下限。 当然,那只是智瑶自己一个人的看法,不代表其余人。 另外,智瑶也从勾践的所作所为有了一些领悟,做事不折手段没有关系,可是不能缺了堂皇大势。 “种田,安心种上……,不对,我应该转变思路,随时准备发起内战,或是准备拉上谁瓜分晋国。”智瑶需要对东南的剧变有所计划方案。 如果能安心种田,智瑶当然希望等智氏准备好了再去引领时代。 问题在于哪有什么自己准备好了,才会迎来时代发生剧变的好事? 品味出时间越来越紧迫的智瑶干脆不待在“新田”了,冒雪赶路先去“邯郸”,随后又到“邺”长待。 新一年到来后,刚刚结束春播而已,人在“邺”城的智瑶收到消息,说是魏氏动员了两个军团的兵力,南下走“白马津”进入郑国疆域。 魏氏这一次为什么走“白马津”呢?还不是那边有智氏建好的跨河大桥,便于更快速地过河,再来就是试探智氏的态度了。 “魏氏请求以后的补给借‘白马津’调运?”智瑶看向了坐在对面的孙武。 当前有跨河大桥的只有两处,一处是“孟津”,另一处就是“白马津”。 “孟津”在周王室境内,走那边在手续上其实挺麻烦的。 孙武说道:“魏氏此举乃是示好我家。” 该怎么说呢?魏氏出动两个军团南下,补给线安排在智氏的势力范围之内,不是刻意展现出对智氏的信任,又是什么呢? 智瑶对魏驹的做法感觉挺迷。 该是心多大啊!要不然哪有将自己的生命线主动递到他人手里的做法呢? “哪怕还有一个‘孟津’作为备选,魏驹这一次也真的是拿出绝对的诚意了。”智瑶万般清楚这一点。 感动了吗? 智瑶是真的感到了蠢蠢欲动! 让智瑶感觉有点要命的是,他们启动大工程的时候,遇到了不得不吞并齐国,刚刚吞并齐国不足一年,迎来了魏氏可能会损失惨重的时机。 在这种现状之下,智氏再有大动作,不可能对其它没有产生影响。 “先看看,再看看,必要的准备先设下方案,免得到时候想要展开行动,真动起来搞得手忙脚乱。”智瑶心里既期待又感到忐忑。 看看魏氏能不能攻克“新郑”这一座坚城,能攻下又是损失多少。 或者,智瑶要不要在魏氏进攻郑国时做点什么。 那并不取决于智瑶,打从事实上是看魏氏给不给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