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系统大佬燃爆全宇宙在线阅读 - 第197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99)

第197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99)

    褒斜道,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HZ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称斜谷路,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全程249公里。

    褒斜道在中国历史上开凿早、规模大、沿用时间长。栈道始建于战国范雎相秦时期。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秦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大军即经此道,原来的谷道此时已开凿成能通过大部队和辎重的栈道了。

    公元前266年,范雎担任秦国宰相后,决定创修褒斜栈道,大力发展秦同巴蜀之间的往来交通,最终“使天下皆畏秦”。此后,褒斜栈道一直是南北兵争军行和经济、文化交流必行之道。《史记·货殖列传》载:“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当时已是“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轸”,蜀汉丰富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长安三辅地区发达的文化流传蜀汉,发展了南北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修建石门水库,褒斜道石门石刻“石门十三品”搬迁市博物馆内陈列保护。1975年,水库大坝按设计高水位蓄水,栈道石门及将军铺、褒姒铺、《栈道平歌》摩崖(即“八个碑”)等古迹和栈道遗迹都淹于水库中。

    褒斜道是循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行,由长安穿越秦岭通往陕南、四川的一条道路。因其北入口在眉县斜谷口,南出口在汉中褒谷,故称褒斜道。古代由长安去汉中,先入斜谷,后入褒谷,故亦称斜谷道。

    斜水(今名石头河)发源于太白山西侧,北流经太白县五里坡东侧又折东北出斜谷口注入渭水。褒水发源于秦岭南麓,在太白县境内源头很多,最东的源头位于五里坡西侧的西沟、塘口街一带。斜、褒二水相邻的五里坡是长约五六里的一个缓坡,过此缓坡,即把斜谷和褒谷沟通。因此,褒斜道实际上是一谷二口,虽纵穿秦岭却不必翻越大山。

    就其大势而言,褒斜道是秦岭诸道中路线较平夷捷近的谷道。但其路经的褒谷南段峡谷,水深流急,绝壁凌空,唐人欧阳詹在《栈道铭·序》中形容山崖险绝,“连高夹深”,“阴谿穷谷,万仞直下,莽崖削壁,千里无土……麋鹿无蹊,猿猱相望,蹄足莫之能越”。

    褒斜道在未修栈道之前仅为谷道,其绝险处须攀缘而行,艰难辛劳,不可言状。至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使范睢为相,在路经的悬崖绝壁间xue山为孔,插木为梁,铺木板联为栈阁,接通道路,此后褒斜道才成为驿道。

    秦汉时期,褒斜道是首都咸阳或长安通往陕南、四川的主要驿路。

    其经行路线大体为:自长安经户县折西过周至、眉县,西南行由斜谷口入山,沿斜水东侧南行,经鹦鹉嘴、下寺湾过斜水,翻老爷岭(即古八里坂),进入斜水中游的桃川谷地,再西过灵丹庙、杜家坪,登五里坡(古称五里岭)进入褒水上源之一的红岩河上游(今太白县城所在地嘴头镇),然后折向西南,经两河口、关山街(即古河池关)、上白云、下白云、古迹街、高桥、王家棱、柘栗园,到褒河上游三源交会处的西江口镇(古代附近有三交城),经孔雀台、下南河、武休潭、马道镇、褒姒铺,穿石门或越七盘岭出褒谷口,再经褒城到达汉中。

    褒斜道自秦昭襄王年间凿通栈道后,因人为破坏和自然原因多次阻塞,多次修治,途经路线也多有变化。

    秦末刘项相争时,刘邦被项羽封于汉中。刘邦为迷惑项羽,示无归意,“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褒斜道一度断绝。

    汉武帝时拜张卬(ang音昂)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500余里,据《郙阁颂》载:“凭崖凿石,处稳定柱,临深长渊,三百余丈,接木相接,号为万柱”。

    东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至永平九年(公元66年)、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又两度修治。

    三国时期魏蜀相争,褒斜道一度断绝,但其间也曾有四次大的修葺。

    第一次为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蜀将邓芝、赵云拒魏,烧毁赤崖栈道,之后诸葛亮组织人力修治。第二次在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真伐蜀,数道并入,深入险阻”,“凿路而前,……治道功夫,战士悉作”。第三次在蜀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为六出祁山,大举修道并治斜谷邸阁。第四次在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将李苞“将中军兵石木工二千人,始通阁道”。

    三国时的褒斜栈道,因诸葛亮屡为水患之苦,乃取其立柱,改成“千梁无柱式”。

    西晋泰始元年(公元270年)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也曾两度修治褒斜道。其后据《石门铭》载:“自晋氏南迁,斯道废矣”。

    自北魏以后,褒斜道线路多次变化。

    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修治自回车至褒谷的栈道。回车道新线将褒斜道北段改为北连陈仓故道北段,南越紫柏山、紫关岭至回车而后接秦汉褒斜道南段。其路线大致相当于元代以后的连云栈道线和今宝(鸡)汉(中)公路线。

    唐代前期,褒斜旧道仍通行旅,但非驿路。唐中叶以后,褒斜道已离旧线,行于宝鸡、散关、凤州间的陈仓道。

    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兴元节度使裴度奏修褒斜路,其路线仍沿秦汉褒斜道旧线,但在西江口东北太白河至今太白县城嘴头镇之间,选用了一条更为近捷的路线,即由嘴头镇往南经方才关、蒋家坟、鲁家崖、磨房沟,沿太白河而下,至田坝子入留坝县境,再经桑园坝至江口与褒斜旧道合,此即《元和郡县图志》所载的太白山路。今太白河乡苟家河至王家庄一带,仍留有栈桥孔遗迹。

    唐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山南西道节度使归融修治秦蜀通道,北至散关,南至剑门,凿修栈道千余里以通驿路。驿道北段所走路线,在宝鸡、散关、凤州间为陈仓故道,凤州至武休潭间为北魏所开的回车道,武休潭以南仍为秦汉褒斜道旧线。

    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东川节度使郑涯和凤翔节度使李玭奏修文川谷路。线路为:西江口以北循秦汉褒斜旧道,以南另开新道。即由今留坝县上南河折东行,至城固县文川镇,又折西南至汉中。文川道虽然近捷,但峻折难行,时不经年便被暴雨冲毁。后又改取归融所修的褒斜新道为驿路,即后来的“连云栈道”。

    宋元明清以来,均以唐斜谷道(连云栈道)为入蜀大驿道。清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巡抚贾汉复对唐褒斜道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修整。明清时期,秦汉褒斜道多年失修,南段已阻塞不通,但由城固北出小河口,经西江口,沿秦汉褒斜道东行,仍有间道通眉县。此道大体和唐代文川道为同一路线。

    褒斜道扩建成褒斜栈道,是一大工程,也是褒斜道一次比较大的变革,在工程技术方面多有创造。栈道亦称阁道,是高阁式的通道,也就是一种天桥。褒斜二水的河谷,有些地段比较狭窄,两岸岩石矗立,道路难于通过,河流有些弯道的凹岸,湍急的水流直扑岸边陡峻的岩石,岸上无容身之地,在这些险段即修栈阁,以便畅通。

    阁道工程

    修栈阁,“石坚不受斧凿”,即采用“火焚水激”之法,开山破石。其施工方法是:“遇大石塞路,则以锤碎而通之;遇峭壁悬崖,则在崖壁之上凿孔,架横木,上覆木板,钳钉以通之;遇深沟险涧,则架长柃,覆厚板以通之;遇险陡“羊肠”,壁立千仞,则在路旁打桩立栅,砌石栏以通之(《西京赋》注)。

    栈阁的修造形制,则大多在崖壁上凿成30公分见方,50公分深的孔洞,洞中插木柱、石柱。分上、中、下三排,上排搭遮雨棚,形如屋顶,以遮半山流下来的泉水或滚落的石块;中排铺板成路;下排支木为架。相互间榫卯结合,远望如空中悬阁。

    褒斜栈道,时通时塞,时毁时建,有时,毁于水害,如蜀汉建兴八年(230),“大雨道绝”。有时毁于南北割据,如东汉末年,张鲁雄据汉中,“断绝峡谷”,“不得复通”。

    栈道毁于战火者,当居多数。西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6年4月“道由子午”来汉中就“汉王”位后,烧毁栈道,以“示天下无还心”,解除楚霸王项羽的戒备。刘邦据汉中秣马厉兵。6月韩信命樊哙“明修栈道”,继续麻痹项羽,自己和刘邦取道陈仓,进入关中,这就出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明代诗人何景明曾赋诗“汉王昔日定三秦,壮士东归意气新,旌旗暗渡陈仓口,父老重迎灞水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