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士为知己者死

第一百七十五章 士为知己者死

    陈江海也不愿意继续兜圈子了,干脆地说道:“我承包了一个厂子,缺一个销售科的副科长,有兴趣吗?”“陈老板,,你没跟我开玩笑吧?”刘建明一时之间,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陈江海微微一笑道:“我像是跟你开玩笑的样子吗?”“可是陈老板,你不是搞维修的吗?哪来的厂子?”刘建明诧异道。陈江海没有说话,一旁的方爱国已经忍不住了。“电水壶知道吗?最近卖的很好的那个?”刘建明愣了下,随后点头道:“这个我自然知道……”话说到一半,刘建明就像见了鬼一样,猛然站起身来,瞪大双眼盯着陈江海。“陈老板,,你不会告诉我,这个电水壶就是你口里那个厂子生产的吧?”陈江海点点头,直接承认了:“没错,就是原来的烧水壶厂。”刘建明嘴巴张地大大的,他呆呆地站在那里,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过了好一阵,他才喃喃自语的说道:“我就说嘛,我就说嘛,全陵海只有你那间维修铺有电水壶卖,原来你是背后老板啊!”方爱国微微扬了扬下巴,一脸的自豪:“那是,海哥本事大了去了!”听到两个人直接承认了,刘建明倒吸了一口凉气。半个月前,陈江海还在走街串巷,日晒雨淋的,赚的还是辛苦钱。可是现在再看人家,开了店,开了厂,完全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眼下人家亲自上门邀请,刘建明自然知道这是一个机会。可是,为什么这个机会会落在自己身上?如果不能搞明白这一点的话,刘建明心里会很不安的。见刘建明还在犹豫,陈江海还以为他在担心薪酬的事,于是主动开出了条件。“只要你答应了,月工资保底二百,另外每谈成一笔订单,我给你百分之三的提成。”陈江海说出了自己的价码。听到这个报酬,刘建明十分的惊讶。二百的底薪,这在整个陵海市来说,都是绝对的高薪。关键还有提成。百分之三究竟是多少,他暂时算不清楚。不过想来也绝不会少。毕竟底薪都开那么高了。但是面对着巨大的诱惑,刘建明还是很有理智的,并没有立即答应。“陈老板,我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选我?”刘建明重新坐了下来,十分认真地问道。方爱国则略带诧异地看着他。实在是因为他怎么也想不到,刘建明竟然没有立即就答应下来。因为如果是换做他的话,肯定都不带考虑的。陈江海此时对刘建明更加满意了。在这种时候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可堪大用。“很简单,我看中的是你的能力。”陈江海指了指刘建明说道。刘建明一愣。他没想到陈江海给这么一个理由。“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说我有能力。”刘建明随即露出一抹苦笑。作为一个不去厂里上班打工的人,刘建明没少被周围领居议论过。就算刘建明能赚到钱,可大家都认为他搞的都是邪门歪道,觉得早晚会出事,往往都是背后指指点点,表面敬而远之。也就是陈江海知道,刘建明这种人,绝对是天生的销售员。无非就是缺少一个展示天赋的舞台而已。实际上想要做好销售,有一样东西很重要,那就是嗅觉。毫无疑问,刘建明就是这种商业嗅觉异常敏锐的人。唯一差的就是缺乏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不过陈江海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有他先知先觉的眼光作为引导,像刘建明这种人一定能够飞起来。陈江海带着几分鼓励地说道:“他们不知道你的能力,那是他们的无知。”听到陈江海这话,刘建明突然有种心酸的感觉。快三十年了,还是有人第一次跟他说这种话。“行,陈老板,就冲你这话,我愿意跟着你干!”刘建明激动道。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以前他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不过在这一刻,他是真正的体验了一把这种感觉。陈江海满意地点点头,用一种近乎蛊惑的语气说道:“相信我,你是不会后悔的。现在我给你介绍一下,他就是你未来的同事兼上级:方爱国。”“你好。”刘建明朝着方爱国赶紧打了个招呼,丝毫不敢怠慢。方爱国看着年轻,可刘建明知道,有的时候年纪是最没用的东西。尤其是对方既然能够被陈江海看中,必然有着过人之处。他可半点都不敢轻视。“好了,既然谈妥了,你要是没什么事的话,明天就去烧水壶厂来报道吧。”陈江海站起来说道。刘建明也赶紧站起身来,点头道:“好的好的,我知道了。”……第二天,陵海县烧水壶厂偌大的销售科只有方爱国和刘建明两人。“这里是销售科?”刘建明看着空荡荡的房间,诧异地问道。方爱国无奈地点了点头:“没错,就是这里。”“那人呢?”刘建明皱着眉头问道。方爱国摆了摆手:“没人,现在就你和我两个人。”“就两个人?”刘建明脸色微微一变,略显迟疑地说道,“这……昨天陈总也没说是这么个情况啊!”方爱国微微翻了个白眼:“你以为钱这么好拿吗?想要拿这钱,前提是先证明你的能力!”听到方爱国这样说,刘建明也不再说什么了。毕竟,方爱国可是他的上司,还是陈江海的兄弟。在老板兄弟们说老板的坏话,这工作还想不想干了?!这点最基本的职场智慧,哪怕刘建明没有上过一天的班,但他还是有的。“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我们去招点人再开干。”方爱国说出了第一个选择。刘建明眉头微微一皱,下意识就摇了摇头:“就算招来了人,可能保证他立马上手吗?”“所以,还有第二个选择。”方爱国盯着刘建明,一字一句地道。很显然,他本人是倾向于这第二个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