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在线阅读 - 第179章军备

第179章军备

    六月的上海最后十天,在一片平静中渡过。

    英日两方都忙着在做战争准备和拉拢盟友。在南中国,英国人和日本人对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桂系送出了一批武器弹药,然后开出了一堆的空头支票,妄想拉拢这两路军阀加入对红军的“干涉军”行列。

    陈济棠再度象从前应付日本人时那般,表面接过英日两方送来的大笔“军援”和“开拔费”,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军事行动,私下里,他公开地对手下说,自己绝对不会做民国的吴三桂。

    而李宗仁白崇禧领导下的桂系,则更jian滑一些。他同样本着不拿白不拿的原则拿过英日两方送来的好处费,然后暗地里却和红军上层商量,然后双方大炮鞭炮在彼此的控制区交界处“假打”了一番,算是对英日两国的应付。

    而在中国北方,日本人同样也在大作活动,但是张学良,阎锡山,韩复榘这几个实力派军阀都保住了民族底线。但是在英日的压力下,他们和陈济棠、李宗仁类似,都没有加入红军主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唯一的问题是,孙传芳和石友三这两个暂时归属张学良指挥的兵头,这两个抗战史上有名的汉jian将领,一旦日本人从东北入关侵略中国,他们的再次叛变投敌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

    在六月的最后十天里,红军也在进行着大战前最后的准备。

    这段时间,几艘来自苏联远东的货轮。在上海靠岸,运来了新一轮的装备:一批苏联产的t26坦克和i16战斗机,以及打着国际纵队名义的战斗机飞行员。而德国方面,汉娜派人送来了更多的fw90战机和150毫米的重炮。只是这回,两方的“援助”都是要红军掏出真金白银购买。而美国方面,一方面叫嚷着支持英日对华干涉,另一方反而加快和红军大做生意的动作。他们虽然宣布对华进行军火禁运,但航空燃油和造炸药需的硫酸之类的军需化学产品的供应不但没有中断,反而加大的销售量。

    苏联人原本想把新生产的i16战斗机卖给红军的,但被红军上层借口不原意增加后勤负担拒据绝了。主要原因是i16虽然和fw90互相借鉴。但德国人的制造工艺要比苏联好太多。那些在德国和苏联秘密培训的飞行员在飞过两种飞机后,都一致认为fw90的性能要好很多。

    驾驶i-16进行起飞和降落皆非易事,除了起飞时要搞动那手柄去收起起落架,而当降落时由于i-16的起落架避震不良。经常在跑道上不停弹跳。有静不稳定之父的外号。i-16的cao纵翼面皆无配平。若在飞行时发现机身不平衡也只能用飞行员自己的气力去平衡机身,等到落地后才能告知地勤调整——不注重人机工程,对cao纵者不友好。这是苏式武器最大的毛病。

    这两年苏联和德国关系回暖,在双方的秘密交流中,彼此都得到了对方设计的飞机样本。这两款飞机的发动机都是引进美国同种型号的普惠发动机技术后的产品,只是德国人由于材料学和制造工艺上的优势,同样的技术,德国人以此为基础再开发和改进,造出了更好的航空发动机。

    相对于原型发动机,fw90改进之处在于仗着材料学的优势,发动机气缸能造得更薄更轻,而仗着德国人在机械加工方面的优统优势,风冷式散热片同样也能车得更加单薄轻巧。在在发动机体积重量不大变的情况下,将其功率由最初的700马力提升到750马力,并延长了最高功率的工作时间。

    同样的,汉娜也不怕苏联人仿制fw90,因为他们没有德国的制造工艺和更好的材料配方,强行仿制fw90反而失去了苏联式武器特有的长处优点——还是那句话,任何国家武器装备的性能特点,都是设计师根据本国的国情和使用战术而采取的针对性设计,盲目地模仿他国极不可取的。

    卖给红军的陆地用的fw90战斗机,相对于海军版,最大的改进是截短机翼,以增大翼载降低机动性为代价换取更高的速度——在1935年时,各国空军受制于一路思路的影响,在双翼机时代,各国战斗机的设计机思路,翼载达到150公斤就被认为是极重的了,一百公斤左右的翼载,在那时也不过是被认为“马马虎虎”而已。

    而到了单翼机时代,150公斤的翼载,则会被称为“机动性能极其出色”战机——比如喷火(喷火随着改进型不断地推出,翼载也是不断加大),比零式(120公斤左右)。而被称为二号最好的战斗机的p52野马,翼载则在180公斤到200公斤之间。

    而身为穿越者的林汉和汉娜,深知加大翼载才是未来战斗机的发展方向,在林汉追求速度的要求下,谭克博士大胆地截短机翼增大翼载以换更高的速度。卖给红军的这批陆基版的fw90,在加装防弹坐椅,无线电台后,标准战斗状态下,翼载已高达170公斤。(海军版的飞机和陆基型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考虑到在航母上降落的难度,所以海军用的飞机普通翼载较低,以降低飞机起降的距离)

    而苏联的i-16原规划引进美国同型号的sr-1820-f3“旋风”风冷式发动机(700匹马力),但什韦佐夫发动机设计局当时尚未达成授权共识,因此只能先用m-22发动机(英国布里斯托木星引擎授权版,输出动力480匹马力)顶替,虽然性能不够出众,但也达成了极速300公里以上的飞行表现。勉强差强人意。引擎问题直到1935年,要到下个月也就是七月推出i-16-5型,正式让r-1820授权版m-25a发动机装机后才能解决,这时i-16-5在当时试飞创下时速395公里的表现。(此为史实)但要参加接下来的空战,明显已来不及了。

    和fw90相比,i-16的机枪少了两挺,火力少了一半,虽然机动性更出色,但由于使用了落后的发动机,速度只有三百公里出头。所以现在的i16。性能实在不乍样。甚至比起中国空军的霍克ii型还不如。

    虽然i16推荐失败,但是斯大林还是将一批i16战机送到了中国来,并配备了相关的飞行员和地勤。对苏联人来说,钱只是一点小事。更重要的是能借此得到宝贵的实战机会。

    比起i16的不受待见。苏联人送来的三十辆t37坦克则更受红军官兵的欢迎。斯大林原本想卖的是性能更出色的t26坦克。但红军看中的却是t37这款历史上并不太出名的坦克,而原因是他足够的“轻”,只有3.2吨。

    长江水域水网密布。又在江浙,浙江两省为最。而这里的桥,全都是老式的石桥,承重力极差。即使是六吨左右的维克斯坦克通过时,也要胆战心惊小心翼翼。历史上日本侵华时,著名的“豆坦克”,也是考到了这种因素,所以设计时重量被限制在了五吨。

    任何武器的使用,都必须考虑到战场环境和军队的舟桥能力。即使在解放战争时,解放军中缴获了大量的炮党坦克后,解放军最受欢迎也被评价最高的坦克,不是性能更出色m24,m5,而是日式97奇哈坦克,原因是他的重量最轻,道路通过性最好,也适合中国的国情。(ps吐糟一下,至于那民国穿越小说中,往中国大送什么虎式,59坦克,全都是扯蛋,且不说这两种坦克装甲严重过剩,纯为浪费,不考虑道路,桥梁的通过性就乱配制坦克,实在很让人无语的。)

    t37坦克可水陆两用,正是极适合江南水乡的特殊战场。这批提前订购自苏联的坦克,在卖到中国前,依林汉的要求,换装了更大一圈炮塔,以便能安装一挺德国进口的13毫米的坦克机枪以增强反坦克能力——原为7.62毫米机枪。当然,这批坦克全是真金白银从苏联购买的。在知道红军打下上海有钱后,斯大林和汉娜一样,都小气了起来,事实上这两个家伙从来都没有大方过。

    对于日本人这时装备的薄坦克来说,13毫米的坦克机枪穿甲能力已经足矣。针对t37坦克装甲薄弱的问题,林汉则从苏联订购了一批十五到二十毫米厚的装甲板随船运来,届时可以根据战场的需要临时螺接或焊接加装在坦克车身上,而这批装甲板也将用于现有的维克斯六吨坦克的改进。

    之所以不从苏德国订购更多的坦克,也是红军和林汉都认为,目前的中国的国情,陆军主力还是应当以轻步兵为主,过度的机械化装备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并不是个产油国,油品全要靠进口的情况下,装备太多的油老虎坦克更是不切实际。

    虽然林汉知道红军的控制区,湖北省的潜江市的广华地区有个油田,一来目前的战争的情况下,红军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开采出来,二来林汉自己也不知道油井的具体位置。三来这时的中国也缺少配套的炼油厂。

    在六月的最后几天里,红军从海外获得的重要的补充,依旧是石油类产品以及从德国进口的大批机器。比起把被淘汰下来的机器设备卖给苏联这个“敌国”,汉娜更愿意卖给没有威胁的中国。而红军高层方面对国家工业化和军工建设的孜孜追求,双方更是一拍而合。

    这些来自德国的货轮来时装满了机器设备,离开时船上除了矿石外,也装满了从外国银行里抄来的黄金白银,中国得到了珍贵的机器和德国技术人员的支持,而汉娜得到了军备需要的资金和矿产,双方都皆大欢喜。

    比起机器,那些肯手把手教还处于农村国状态的中国进行工业化的德国技师更加珍贵。这一点。倒是汉娜看在林汉的面子上,同时也考虑到得在未来给苏联在东边添个堵,方才能肯命令派往中国的工程师传授“真功夫”。

    (ps:历史上苏联帮中国进行初步工业化大建设时,当真是很厚道的了。这种手把手地教你,教全套,是极难得珍贵的。没人教你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很多时候就算给你机器和教材也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来。)

    相比之下,正在苦逼地进行工业化建设,同样也争需大批机器的苏联,就只能郁闷地看着这笔大生意却无法插手。

    从德国运来的这些机器。最后都被安装在汉阳、安源一带为新生工业带。在红军发动六月攻势之前。相关的厂房大都已建好,只要机器运到,安装好调试完成,立刻就能开工运作。逐渐理解人心重要性的汉娜。这时也派出的大批的德国专家帮忙调试机器和维持新建工厂的运作。她虽然嘴上不说。在心理上却已经逐渐接受了从前林汉在基尔时对她的游说那套:帮助后进的中国进行工业化。在这过程中赚取的利润,足够让六千八百万德国过上几十年的好日子。

    唯一问题是,汉娜到现在依旧不能从好战的意念中摆脱出来。依旧一心想发动世界大战。

    打下江浙两省后,红军接收南京政府留下来的全部军工企业。1934年九月前,南京政府向德国订购了一批生产步毛瑟1924步枪和子弹所需的机器,现金已经先预付。九月红军的秋季攻势后,德国暗中援共的事再也瞒不住被捅了出来,双方关系迅速转冷,汉娜也趁机将这批机器拖延交付,这一拖就拖到了三月份才送到上海,四月份时在南京的金陵的兵工厂安装调试,五月份才刚刚造出第一批步枪,红军就已杀到南京完整地夺取了整座兵工厂,缴获了全部的机器设备。

    很快占领兵工厂的红军就开始生产步枪,只是这回兵工厂生产的并不是毛瑟步枪,而是使用7.92毫米毛瑟弹的莫辛那甘步枪。

    红军之所以选择莫辛那甘而不是传统的毛瑟步枪,最重要的原因是看中该枪的制造工时少(据说只有各国栓动步枪三分二的工时甚至一半),唯一生产困难的是该枪的枪机制造比较麻烦——这是该枪制造最费工时的零件。不过有汉娜提供的新式高精度机床,这一切并不是问题。

    此外林汉还考虑到了一个因素,莫辛那甘的枪机即使生产再麻烦,一旦战事紧急产量供不应求,也完全可以通过空运或别的渠道,从苏联甚至德国大批量地订购制造偷运进中国。一个枪机,重量撑死也就是几百克,体积小,重量轻,走私或空运都极方便。——实际上从1934年九月拿下汉阳兵工厂,该厂开始转产毛瑟口径的莫辛那甘步枪后,林汉就通过苏联订购了超过十万个莫辛那甘的枪机,总造价也不过是几十万美元。如今红军的仓库里早就事先库存了一大批从苏联进口的枪机,金陵兵工厂改产莫辛那甘,才是效率最高的生产方式。

    之所以红军把这种中国版的莫辛那甘口径定为7.92毫米毛瑟口径而不是苏式的7.62毫米,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现在红军手中的毛瑟步枪的数量超过六十万条,而苏式步枪不足十万条,而金陵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厂的子弹生产线都是为7.92毫米配套的。

    现在的红军很早就意识到“万国牌”步枪对后勤补给造成的麻烦,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将军队里不同口径的步枪统一起来重新分配。老式的毛瑟1888汉阳造步枪,在拿下汉阳兵工厂后就立刻停产。

    针对手中拥有大量汉阳造的情况,林汉斯请德国枪械大师以汉造步枪重新设计了改进方案。

    汉阳造步枪在民国生产的历史极长,口径型号从早期的11毫米到后来的7.92毫米都有。

    对于早期生产的“爷爷”级别的11毫米汉阳造步枪,由于年代太久,大都破旧不堪,红军是直接放弃改造。后中后期生产的7.92口径的汉阳造,而对现有的汉阳造进行回厂改造,令其可以发射和毛瑟1898步枪通用的尖头弹而不是旧有威力极差的圆头弹。

    从去年至今,已有超过六万条7.92毫米口径的汉阳造步枪接受了这种改造。

    红军手中拥有超过十万条的汉阳造,所以只有六万多条进行改造,主要原因是汉阳造要到一战结束后才改为7.92毫米口径。在这之前产的汉阳造都是11毫米口径,如果要改为7.92毫米口径,需要更换和改造的零件太多,成本高昂改造费时,得不偿失,所以这些11毫米口径的汉阳造全部从第一线部队撤下交由地方民兵和预备役部队使用。(注:根据中国近代兵器工业记载,1912年至1927年,汉阳兵工厂一共生产步枪577982枝,而在1932年时,汉阳兵工厂的产量甚至高达每月4700支之多。限制该枪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枪械原料问题。)

    考虑到东方人的体质,其实林汉更看中的是6.5毫米的口径,但是在目前战争中的情况下这根本不可能。至于英制口径7.7毫米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拿下上海后红军在租界缴获了不少,加上从英国沉没军舰上的打捞获得,以及从前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总量已超过了四千条。这批步枪林汉已和红军上层商量好,现在暂时归红军使用,待中国战事平息后,他们将全部打包送给林汉偷运到东南亚,供那儿的华侨武装使用。那里是英制口径为主的区域,在未来的战争缴获补充也更方便些。

    至于日械的6.5毫米口径,考虑到未来还要和日本打上长久的战争,所以红军没有对这个口径的步枪作改动。

    1935年的六月底和七月初,红军和英日都在紧锣密鼓地为战争作准备着。

    如果日本人和英国人还是通过登陆的方式入侵南方中国,除了要打一场艰难的登陆战外,另一个他们不能不考虑的因素,就是每年夏季会在南方肆虐的台风。

    英**舰是为北大西洋恶劣的海况设计,只要台风不是过于强大,倒是不必担心这个问题。至于日本军舰,他们在签定华盛顿海军条约后,为了达到“鱼雷艇能和驱逐舰对抗”,“驱逐舰能和巡洋舰对抗”这样的设计指标要求,日本人拼命地在军舰上堆砌大口径的火炮,玩起了小舰抗大炮的把戏,但造成的恶果就是舰只的重心太高,一旦遇上台风甚至大风的天气就会有好戏看。(比如历史上著名的第四舰队事件)

    上海这一带包括江浙两省,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六月和八月是台风登陆最多的月份。当英日军舰在日本进行防空改造时,江浙两省就经历了一次台风。按往常的情况判断,七月份反而是个台风相对较少的月份——这时台风都往南部的福建广东跑了。而到了八月份,江浙这一带又会进入一个多台风的月份。

    考虑到天气的因素以及英日两国舰只的情况,林汉估计英日两国最有可能在七月份出兵,如果时间拖到八月份,那么台风将成为最大的变数,相信熟悉大平洋气候的英日两国都不会拖到八月。

    考虑到英国的因素,汉娜派到中国的德国飞机和飞行员,现在大都被安置在福建和浙江一带用于防范台湾的日本空军,而上海地区则苏联飞行员协助防空。双方分片安置,以兔这种多国联军语言不通造成指挥配合作战的混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