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仙侠小说 - 乱明风云在线阅读 - 七十二、晋商的阴影与心病

七十二、晋商的阴影与心病

    在说晋商这块心病之前,我们得先说说明朝的那点事儿。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打下了明朝这份巨大的家业之后,为了江山稳固,把二十来个儿子纷纷派到各地称王,分片承包各地的安全防务。即使这样,老朱还是不放心,于是就在明朝的家园四周上了九把“防盗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九边重镇”)。其中,山西的杀虎口与河北张家口,无意中促成了晋商的发达。当然,晋商最早干的就是为驻扎部队送点粮草的生意。

    江山交给中意的孙子之后,朱元璋愉快地驾崩了。而后,看似和谐的王朝,很快就发生了朱棣抢夺侄子皇位的事件,并且获得了成功。朱棣抢皇位的事儿有点不光彩,但经营家业的本事比他老子更胜一筹。在他的治理下,明朝成为了当时的世界老大。但是从朱棣之后,明朝的皇帝就一茬不如一茬,有喜欢当木匠的还有喜欢炼丹的,都爱折腾但都不爱江山。到了崇祯皇帝的时候,只好找个树枝自挂了。但就在这个江河日下的混沌时代,黄土高坡上的山西商人开始脱颖而出。

    于是,有关晋商通敌葬送大明王朝的质疑便成为至今不休的争论。而这份质疑,也由此成为晋商历史中抹不掉的阴影。

    商人在什么时代都有,山西也不例外。只不过,在明朝之前,山西商人只是一簇星星之火,有了明朝的小风吹拂,才渐渐有了燎原之势。

    朱元璋是挺精明的一个人,山西商人给他的部队送吃送喝,得到的却是一张叫盐引的“白条”。可别小看这盐引,有了它,山西商人就有了贩盐的通行证。就这样,山西商人从国家统管的盐业中获得丰厚回报。原来的小商小贩,慢慢成了说话底气很足的老板。在离边关很近的地方,包头和张家口一带,山西商号陆续成为当地的风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时间一长,靠着边关的优势,山西商人开始做起对外的贸易。于是,无论是草原还是东北地区,山西商人在带来他们需要的物资后,带走了当地的牛羊和人参兽皮。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商人的天性莫过于此。

    明朝一直很提防成吉思汗的后代卷土重来,万没想到东北那边儿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东北领头造反的努尔哈赤,原本是明朝的一个小官员。因为明朝政府杀了他爹,努尔哈赤成了明朝不共戴天的死敌。但是,努尔哈赤的造反资本实在太微薄——天寒地冻的气候,缺粮少衣和赤手空拳的现状,明朝那边儿经济一封锁,努尔哈赤就有点傻眼了。

    不知道是晋商选择了清朝,还是清朝选择了晋商。总之就在清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叫范永斗的山西商人带着七个同伴冲过朝廷封锁,为窘困中的后金带来了粮食、火药和金属。山西介休的范家,是晋商中最先富裕起来的家族。从明初到明末,范家七代人扎根张家口,游走在内蒙及东北地区。到了范永斗这一代时,范家无论财富还是声望已俨然是晋商中的领袖。重要的是,长期的贸易往来,让张家口的山西商人已经与后金的努尔哈赤家族建立了朋友式的情谊。现在,努尔哈赤有难,范永斗等人的情感天平最终从民族大义最终倾斜到了朋友。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商人的朋友,前提一定是能够带给他们财富的人。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很清楚,清军杀进了山海关,满人在中国第一次当家做主。

    山西商人为努尔哈赤的后金提供生活和战略物质的这段历史,因为明朝的灭亡,随后便一直成为笼罩在晋商群体形象上的阴影。直到现在,当称雄五百年的晋商成为山西人一份骄傲的回忆时,外界关于晋商是汉jian集团是论调,在不依不饶的争论中,纠结为山西人的一块心病。

    但是,把一个王朝的兴衰命运归结到一个商人群体,总是勉为其难的一个借口。范永斗等八大商人的举动,从商业的角度而言无可厚非,我们不能苛刻一个商人的意识能够上升到民族大义的高度。也许,在他们看来,帮助努尔哈赤无非是一笔不错的生意而已。但无论如何,晋商的命运冥冥之中与清朝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清军入关之后,当时的顺治小皇帝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张罗下,开始奖赏入关的功臣。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多尔衮没有忘记很够哥们儿义气的山西商人。在他的邀请下,范永斗等人诚惶诚恐进入皇宫。多尔衮很痛快,对这几个山西哥们儿拍胸脯保证,要官要钱都没问题。范永斗等人很犹豫,其实自从清军入关,老家山西已经有人没少在背后戳他们的脊梁骨,这时候再戴上清朝的乌纱帽,那可真成了名副其实的卖国贼了。

    最终,范永斗们选择了继续经商。但是,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劳,朝廷还是给了他们每人一顶半官半商的帽子,这就是为后人诟病的山西“八大皇商”。其中,范永斗最受重用,除了在张家口被赐了不少土地,还成了朝廷主持贸易事务的人。也许还觉得封赏的不够,朝廷后来又规定蒙古的贸易往来只能由山西商人经办。不管其他山西商人如何不屑于范永斗等人的行为,但事实上,晋商的发达还是沾了八大皇商的光。

    手里有了特权,范永斗不想发财都难。除了完成皇家的采购任务,范家的商业触角逐步伸入到盐业、药材等领域。范永斗死后,他的孙子范毓奇继承了他的特权,范家的生意规模由此进入巅峰。

    范毓曾经做过一件让康熙皇帝感动的事。康熙五十九年,准格尔发生叛乱,因为路途和环境过于险恶,运输粮草成了朝廷的头等难题。范毓奇闻讯,以三分之一的价格承担了运粮的重任。不用说,这趟粮食运下来,范家没少赔银子。朝廷一感动,当时就把进口铜料的业务给了范家。从此,在中国和日本的海面上,出现了插着龙旗的范家运铜船队。

    但是,随着日本铜价的飞涨,朝廷收购价的雷打不动,范家进口铜料的生意终于在乾隆年间走到了尽头。康熙一向对范家比较照顾,即使偶然铜料不能及时缴纳,也出于旧情免于追究。但到了乾隆时期,因为实在完不成进口指标(即使完成也要赔进不少银子),当时范家的掌门人范清济不堪巨大亏空,贱卖了经营多年的盐业。但即使如此,朝廷也不允许范家退出铜料进口业务,但是范家此时已到了靠借贷生活而无力承担。最终,范清济被革职查办,随后入狱问罪,家产也被抄一空。

    而此时,当初与范永斗一并被御赐为“皇商”的山西商人,早就踪迹皆无。他们曾经拥有其他商人羡慕的特权,但并不知道这份特权却是一把双刃剑,在把他们推上浪尖的同时,也失去了驾驭自己命运的权利。九泉之下的范永斗大概从未想过,他辛苦经营范家商业帝国,会以这样惨淡的方式告别历史舞台。

    他们原本是纯粹的商人,有意无意中卷入了历史更迭的风波之中。他们为晋商的崛起,创造了海阔天空的生存空间,但在晋商群体中,他们却是孤独的异类。他们陪伴着一个王朝兴起,但最终却毁灭在这个王朝的深渊之中。八大皇商,仿佛是历史留给晋商的一段黑色幽默。

    (摘至《铁血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