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在线阅读 - 第十四章 五鬼下战书

第十四章 五鬼下战书

    仔细鬼道:“这个计策很不错,正是纸上谈兵。只是叫谁来写呢?”

    急赖鬼说:“我已经计划好了,我这边的八蜡庙里有一个教学的先生,真是文才最高了。他做的诗词歌赋,再没有人能比得上。那一年正好大比之年,出的考试题目是风、花、雪、月作绝句四首,他当时不假思索,拿起笔来就做成了。

    我还记的,就念给老兄们听听。

    那咏风的诗是:

    一股冲天百尺长,黄沙吹起斗难量。任他镇宅千斤石,刮到空中打塌房。

    咏花诗:

    一枝才谢一枝开,谁替东君费剪裁。花匠想从花里住,不然那讨许多来。

    咏雪的:

    轻如柳絮快如梭,可耳盈头满面探。想是玉皇请宾客,厨房连夜褪天鹅。

    那咏月的诗更是妙绝了:

    宝镜新磨不罩纱,嫦娥端的会当家。只恐世上灯油少,夜夜高悬不怕他。”

    龌龊鬼听了,说:“真是做的好诗,只是这最后的‘不怕他’三个字有些不明白。”急赖鬼说:“这正是这首诗用意最深的地方,大凡那些做贼的人,偷风不偷月(月黑风高夜好偷东西),他们最怕的是太明亮的月亮。而月亮偏不怕他,故意放出光来。所以要用这‘不怕他’,三个字,可以说是非常奇妙了。考试的房官见了他的试卷,欢喜的说‘羽翼已成,自当破壁飞去’。还怕卷子真的会飞走了,特意把文字旁边画了许多横竖道子拦住,好像是害怕“脱颖而行”,又画上许多的“X”给‘X’住。但是送到了主考官那里的时候,没想到那主考学识浅薄,也不懂‘不怕他’三个字的妙处,反而说没有出处可查,驳了回去不予中第。你说是不是屈了他的才华?他因为这就满肚子的不平,又做了一首感怀的诗,再念给二位听:

    “生衙钞短忍书房,非rou非丝主不良。命薄满眸观鹬蚌,才高塞耳听池塘。

    谈诗口渴梁思蜜,论赋心羡孔念姜。何日时来逢伯乐,一声高叫众人慌。”

    龌龊鬼说:“这首诗我更是不懂了,还求哥哥给我讲讲。”

    急赖鬼说:“‘生衙钞短忍书房’这句意思是作生意没有本钱,‘待要住衙门没顶手’所以忍气吞声的进了书房,第二句就是说主考驳回了他的卷子,说他吟得诗就不能当成rou吃进肚子,作的赋也不能当丝穿在身上,又赶上主考管不怎么样,没有让他中举,所以说‘非rou非丝主不良’。第三句说的是看见人家中了他不能中,就愤慨的说:‘我虽然命薄,但是看你们鹬蚌还能相互争斗到什么时候。第四句是说落第以后没有什么生路,只能去教书,那些书生们念起书来就像蛤蟆叫一样,呱呱,古诗中有‘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句子,这‘听池塘’三句又用得好。第五、六句就是说教学的苦处,每到谈诗论赋的时候,讲的嘴都干了心里也羡慕,当时梁武帝被候景困在台城饿死,曾经用想蜜水来止渴(画饼充饥的原理),所以就说‘梁思蜜’。论语上有孔子“不撤姜食”(顿顿饭都吃姜,又不多吃),所以又说‘孔念姜’。‘口渴梁思蜜,心羡孔念姜’,你看他这两句对得多么工巧,又是句句有典故,难道不是好诗?至于结尾这二句就更加的妙绝了。当时千里马遇到伯乐而嘶,所以才身价倍增,他说‘何日时来逢伯乐’,意思就是如果未来赶上机会时运,遇到一个明眼的主考取他中第,现在人人都欺负他,等到那时他(高中了)把人都吓得慌乱了,所以‘一声高叫万人慌’。这首诗没有一个闲字,没有一句闲话,感情饱满有风情,真是非常有才。谁知道‘德修谤兴,道高毁人’(品德修行的好了,就会有人诽谤;学问研究的高了,就会被人毁伤),反而被人取了一个混名叫做不通鬼。你说这样有才学,怎么可能是一个不通的人?”

    仔细鬼说:“自然是比“不通之人”大了,老兄就赶快让他写《吓蛮书》吧。”

    急赖鬼又说:“你们真是白白守着那一点钱财,连这点道理都不知道。当时周文王访姜太公,刘先主去请孔明,都是亲自去拜见的,哪有去叫人家来的道理?我们必须亲自去拜访求人家写才行。”

    龌龊鬼说:“还是老兄知道礼节。”

    于是三鬼就一起出了门,转了几个弯,就到了八蜡庙。

    上前轻轻扣门,从庙里面走出来一个小童问他们来干什么,于是又进去通报。

    这时候那不通鬼正在诌鬼谈话,那小童就走近他身边,放低了声音说:“有客人来访。”

    不通鬼也不问是谁来了,就吩咐小童:“请进来。”

    小童又出门说:“有请”。

    他们三人就鞠躬而入,十分的谦逊,先向诌鬼致意,问:“这一位先生高姓?”不通鬼说:“敝社长诌先生。”

    他三人就先给诌鬼作了揖,然后又跟不通鬼见礼,说道:“久仰您的大名,都没贸然敢来拜访,今天见了您,实慰平生。”

    不通鬼说:“**不过是个‘草茅下士’(穷困的下等文人),幸接高贤(能接待诸位),真是蓬荜生辉了。”

    客套几句就各自坐下,看他的书房果然清雅。

    小小的院落,低低的茅屋,没松也没柏。

    房前栽了两棵枣树,台阶下种了两株菊花。

    有一架书柜也不是梨木做的,几本戏书看上去也很陈旧。

    砚台哪还能写字,诗简也(竹简)用来装毛笔。有那么一点仿古的心,却打扮的稀奇古怪。闭门不见那些所谓俗客,煮了茶就想款待知己,就是有一点欠的,没钱佘帐换不了酒。

    不通鬼问:“三位先生来这里,肯定是有什么说道。”

    龌龊鬼说:“没事怎么敢来打搅,今天正是有一件利害切身(关系自身利益的要紧事)的事情,专门来求教的。”

    于是就将钟馗的事详细从头说了一遍。

    那不通鬼听到了“斩鬼”两个字,因为自己也有一个鬼名,心中也不免一动。

    所谓‘骂着和尚满寺热’,只是脸上还是没有显露。

    急赖鬼然后就说出了求他写书的来意。

    不通鬼说:“**才疏学浅,只害怕有负所托啊。”

    只见旁边的诌鬼这时候大怒道:“什么玩意的钟馗,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老社台你就把这封书写得官冕硬气点,也让他知道咱们的才学,他自然就不敢正眼看咱们。如果不行了,咱们再发公呈(公众联名呈递政府的一种公文)。”

    不通鬼只好答应,道:“众位先请坐下,等**搜索枯肠(给你们胡诌一篇)。”

    于是左扭右捏的,把自己的胡须不知拈断多少根,过了好几个时辰才写出了一篇稿子。

    你们猜写的是什么玩意:

    “年家传教生某等书钟馗老先生麾下:盖闻先王治世,各君其国,各子其民,彼此不争,凡以息兵也。先生不知何所闻而来,竟将生等一概要斩。即以斩论,孟子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生等既作君子,亦作小人,其不应斩也,而先生必欲斩之。先生既欲斩生等,生等独不可斩老先生乎?如其见机而作,乃属其阴兵而告之日:敌人之所欲者,吾头颅也,我将去之,不亦善乎?若犹未也,生等吓然斯怒,爱整其旅,将见弓矢斯张,于戈戚扬。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先生其奈之何?敬希酌量,勿贻后悔。不宣。”

    (我们书生某‘几个’现在写信给钟馗大人:都听说先王治理国家,都是爱护自己的子民,让彼此不去争斗,不动兵打仗,你不知道听了什么就来这里,要将我们都斩了。既然要说斩我们,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2不通鬼这里是瞎胡用的句子】’我们既作了君子,也作了小人,是不应该被斩的。先生既然要斩**众人,为什么**就不能斩了先生你?如果见机行事,就领着你的阴兵定个日期:敌人想要的,不过是我的头颅,我不要头了,不就行了?如果还是不行,要是把我们惹急了,我们也纠结队伍,拿起武器,‘争夺土地的战争,杀死的人就会布满旷野;在争夺城池的战争,被杀死的人遍布城中’先生又能怎么样?请您考虑好,不要后悔,不宣【3】)

    众人看完都是大喜,道:“还是先生高才,说的又委婉又刚正。他见了自然卷甲倒戈矣。”

    诌鬼也说:“书词虽好,还待我亲去一番。凭俺三寸不烂之舌,说的他死心塌地,再不敢小观我等。”

    龌龊等鬼更是高兴,决定摊钱买酒,给诌鬼饯行。

    诌鬼喝了三杯酒,拿着写好的书,就一副骄傲的样子挺胸抬头的去了。

    注释【1】由于南朝皇室、大族、官僚、僧侣们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建康人民曾经奋起进行反抗。如在刘宋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46年)为了反对无休止地强迫修筑景阳山的劳役,建康人民就进行过一次抵制劳役的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十分激烈,到了梁武帝末年时,终于爆发了一次破坏性极大的“侯景之乱”侯景本是北朝的大将,因与东魏统治者有矛盾而投降了梁朝。这个人狡诈多变,但梁武帝却委以重任,派他当南豫州刺史,镇守寿阳(今安徽寿县)。后来侯景利用梁朝皇族内部的倾轧,先攻占了江北重镇历阳,然后在梁武帝侄儿萧正德的接应下过了长江,又顺利地渡过了秦淮河,与萧正德率领的叛军一道围攻台城。据史书记载,台城开始被围时,城中有男女10多万人,由于粮食缺少,死者枕藉。被叛军攻破时,城里只剩下两三千人。梁武帝当时年已86岁,被侯景软禁于台城净居殿,不给生活用品,并且限制他的饮食,不久就忧愤成疾。据说梁武帝在病中因为嘴里发苦,想吃蜜糖,侯景拒绝供应,萧衍口喊“荷荷”而死,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梁武帝饿死台城的故事。

    【2】《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二节):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君子的遗风,影响五代以后而中断;小人的遗风,五代以后传统中断。我没有能够作孔子的门徒,但我却遵照孔子的善道教诲为学行事。

    【3】不宣

    1.不显扬;不公开说出。

    2.汉杨修《答临淄侯笺》:反答造次,不能宣备。后以不宣谓不一一细说。旧时书信末尾常用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