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千年亡朝(求推荐票)
羡王一阵瞠目结舌,张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沉吟了好一会儿,才犹犹豫豫的说:“开平十八年?” 这是齐王朝灭亡的时间。 看他的意思,显然已慢慢接受了“千年之遥”“千年亡朝”这种情况。 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这个答案…… 童遮很自然地点点头,“没错,开平十八年。” 羡王愣怔怔的问道:“那,大齐究竟是如何覆灭的呢?” 他看向童遮,上次羡王从童遮这里要了三个问题,童遮只回答了一个。看羡王的意思,只要童遮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两人就算互不亏欠了。 但……这问题还真不太好回答。 童遮看看公丕玉珏,然后说道:“其实……大齐究竟是如何覆灭的,这一点众说纷纭。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论断,很突然的就崩塌了……” “在千年历史中,有很多学问家对此展开研究,得出最为正统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是毁于‘天灾’,那时节,齐王朝故土在无尽的天灾面前,彻底崩催、被卷入汪洋大海。而且即便到现在、古齐王朝故土所在的那一片海域,都被称之为‘禁海’,只要有人踏入、就无一例外的葬送于其中了。” ……被天灾和大海淹没了?这个答案是郑悬舟始料未及的,他不着痕迹的皱皱眉头。难道“修史者”组织还有制造天灾的能力?可如果真有通过天灾毁灭齐王朝的力量,还用的着费力的布局嘛? 这个答案有点扯淡啊! 郑悬舟不太相信。 童遮继续道:“据一些历史学者和学问家的研究,他们发现在‘禁海’区域,也就是古齐王朝故土范围内,存在奇特的力量,这种力量无穷无尽,类似天地自然的滚滚伟力……凡是闯入者,都将被滚滚伟力所吞噬……” ……“滚滚伟力”?这个名词怎么这么熟悉呢?对了!上次长明会上,有位长明会成员说过:“王朝上下自成一界,历史长河滚滚伟力,外人根本不可能闯入。”难道说的就是这个?郑悬舟心中一惊、猛地做出猜测。 他脑袋里“嗡”的一声,又想到了一条关键的信息! 齐王朝灭亡后、在无尽的天灾面前,王朝故土淹没于“禁海”。 但……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那些所谓的“天灾”并不是天灾,而是长明官为拯救齐王朝而“续火”,将齐王朝暂时封禁于一界之内。在这完全与外界隔绝的“一界之内”,长明官可以不断的游走于历史,重复演变历史寻找亡国之因…… 这一条信息,打破了此前郑悬舟的某些猜测……他一直以为“行走于历史”就是真的在历史中行走。 可现在来看,齐王朝的历史与外界的历史进程似乎是“并列”的关系。 这么形容也许有点抽象。 简单来说就是——当齐王朝一直在重复亡国前的这段历史时,外界的其他王朝并非一成不变、时空冻结,反而是与齐王朝内部并列行进。 齐王朝困在这种“行走于历史”的状态多久,外界其他王朝的自然演变就会有多少年的自然进程。 由此来看。 外界经历千年沧桑变迁,齐王朝“历史重复”也已经历了千年之久。 上代长明宗帅“力竭而亡”,可能就是因为千年的坚持而牺牲。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长明官真的找到亡国之因,挽救大齐王朝于危难,那么“复活后”的齐王朝对接的也应该会是外界千年后的世界,而并非千年前的世界。 也就是,齐王朝“复活”时,“禁海”区域会“解封”,齐王朝会直接降临在大顺王朝! 并不会改变外界正常的历史进程! 童遮还在继续说道:“第二种,就是说在‘天灾’降临前,齐王朝就已然毁灭了,其毁灭的原因是多重原因促使的。” 心中已有方才那般推测的郑悬舟,很容易就倾向于这第二种原因。 目前来看,真实情况是:齐王朝在多重原因促使下灭亡,长明官当机立断开始“为长明灯续火”,“续火”之时,齐王朝自成一界,有历史长河滚滚伟力聚拢于内。 在外界视角中呈现的就是:“无尽天灾”,“被汪洋大海淹没”。 这就完美贯通了目前所掌握的所有问题,逻辑完全自洽! 羡王思索片刻,问道:“那,如果是第二种的话,这所谓的‘多重原因’指的是什么呢?” 童遮有些汗颜……我特么历史学得不好啊,之所以知道这些还是来自于江湖上的见闻!为什么要对我寄予这么大的希望呢?相比去追究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我更喜欢追求实际的资源啊! 所以,童遮看向公丕玉珏。 “‘制衡师’小姐是否知道此间真意?如若你可以代为解答,我愿意为你提供一次江湖信息以作补偿。” ……“制衡师”小姐出身大顺皇家,掌握了很多来源于皇家的隐秘与信息,但对江湖之事未必有多了解。这就是我在“制衡师”面前可以发挥的价值。童遮心里对自己的利用价值、很有B数。 “嗯……”公丕玉珏短暂沉吟,努力回忆着太傅曾经讲过的某些历史知识。“其实有关齐王朝的灭亡原因,我也知之甚少,古齐王朝淹没于‘禁海’,流传于外的消息确实很少。” “我目前能知道的,大概有两点。第一是‘玄龙’,‘孔昭仙君’留下的《上古密卷注》中曾提到,有关‘玄龙’的‘正邪之辩’。在过去的某段历史中,‘玄龙’被认做是上古瑞兽,但在新朝初年,‘玄龙’曾显现过‘吞天噬地’的噩兆,这是邪兽才会显现出的噩兆!” “‘算师’先生方才也说了,在齐王朝,‘玄龙’代表祥瑞和国祚权柄,但在大顺王朝的认知中,‘玄龙’是绝对的邪兽。这种‘正邪之辩’的存在,也许正是齐王朝灭亡的诱因。你们齐王朝也许是信奉了一尊邪物当做信仰、当做国祚象征,所以……” 她感受到“算师”的脸色似乎变得不太好看,她就没再继续这个方向,转而说道。 “第二点嘛……可能与齐开平朝‘七王拥立’的朝廷局势有关系。当然,这也是某些学问家分析过的可能因素,但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我也不清楚。” “在齐开平年的朝局中,呈现出一种无法为后人所理解的‘七王拥立’景象,开平天子似乎太得人心了……”
“得人心……这不是好事吗?”羡王噎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七王拥立”这种君贤臣明的景象,居然也能被判断为是王朝灭亡的诱因。 郑悬舟则陷入短暂的思索……今天这场十修会,信息量实在太大了!他得仔细消化与分析一番。 他很清楚“七王拥立”是什么意思。 这指的是开平帝七位封王的弟弟,如铁杆一般拥立开平帝的朝廷局势。 在朝中的诸位王爷中,只有羡王和开平帝是一母同胞。 “七王”的生母身份各异,有的是先朝贵妃、有的只是一些较为平庸的妃嫔,与开平帝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 可七王与羡王又有所不同。 羡王身为天子亲弟弟,却是朝中有名的“大闲王”,手上没半点实权,也基本不管事。 而出身地位各不相同的七王,却全都是手握实权的人物,最少的都有一州封地,手上还各自握有一定的兵权。 自古藩王拥兵自重者不知凡几。 但这七位,却偏偏和开平帝关系非常铁,力挺开平帝,是开平帝最最忠实的后盾。世人认为这是开平帝善于处理君臣关系、兄弟关系的表现,不至让手足相残。 可出身帝王之家,如此和谐的景象总归很奇怪、也确实令人不解…… 在后世学问家眼中,“七王拥立”的景象是一团未解之谜。 开平帝究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让七王如此忠心辅佐?毫无异心? 这究竟是真的棠棣和谐、还是虚构的太平呢? 背后是否隐藏着某些难以琢磨的真相?又是否隐藏着无数的暗流汹涌? 郑悬舟摸索着下巴,沉思着……难道“七王”和大齐王朝的灭亡有关系? 公丕玉珏轻轻摇头,“得人心固然是好事,但太得人心反而令人费解。当然,我所说的仅可作为参考。” 羡王深吸一口气。 在这次的十修会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他。 不仅要接受“跨越千年交流”的这种离谱设定,而且还从“后人”的口中得知了大齐即将亡国的真相。 他觉得,他承受了他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心理压力! 他特么明明就只是个闲王啊,只求当一条躺平任嘲的咸鱼而已,怎么莫名其妙就闯入“亡国危局”之中了呢? 这些秘密是否能和其他人分享?王朝的灭国之危,到底要不要和二哥交流? 我到底该怎么办啊!羡王一阵抓耳挠腮。 童遮见到这问题终于告一段落,他略显犹豫,随后还是毕恭毕敬的向白焰行礼。 “‘宗帅’阁下,如果我们为‘算师’兄挖掘出古齐王朝灭亡的真相、‘算师’兄还能因此挽救齐王朝的话……这是否会影响到历史的真正进程?我大顺王朝是否会因此而毁灭?” 在开会伊始,童遮提供了诡修宗门的消息。按照“等价交换”原则,他可以从郑悬舟这里获得一次解答问题的机会。 公丕玉珏也恭谨望向白焰。 显然,童遮的问题真的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