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钱清在线阅读 - 10.压服

10.压服

    苏贞百里得了县试案首,徐闻也亦中了第三名,二人俱都进了甲等前十,按县试惯例,甲等不必参加复试,只需参加最后第四场的面试即可且不用担心落第。纵是最后一场面试考的不好,亦不会被刷下,仔细一想便能明了,县令自己选的甲等考生,若是再被刷下来,县尊大人的面子往哪里放呢?岂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故而虽面试是县里教谕来主持,二人也并不担心落榜,既然稳稳的过了县试,便可放手准备接下来的府试了。当然现在两人亦不敢怠慢,还需备了礼物赶紧去县衙谢恩才行。

    命人拿出早就采购的礼物,又带了此次县衙发的名次红贴,到了县衙,见着周县令,郑重行过谢恩之礼,又依着惯例拿出四色礼物并一封五两银子的谢银。周县令也不矫情,让人收了礼物,留着两人喝茶聊天。随后此次中了县试甲等和乙等的考生们陆续都来谢恩并送上了礼物,甲等考生俱是四色礼物并五两银子的谢银,乙等考生则是两色礼物并三两银子的谢银,这些都是县令的合法收入,旁人也说不得什么!周县令又摆了酒席,与众人祝贺!直到下午方散!却单单留下了苏贞百里。

    县衙旁的签押房里,只苏贞百里和周县令二人,苏贞百里坐在下首,周县令坐在上首,两人闲聊了一阵,周县令问道:汝可有表字?苏贞百里心中知道他的意思,却老实回答道:小子进学晚一些,日常又是在家自己温习,都是些野路子,上不得台面,虽已十六岁,尚未有表字,惭愧惭愧!周县令微微颔首,以手捻须道:如今你得了案首,依例府试是必过的,称一声学生倒也无妨!不用惶恐!苏贞百里忙称是,自称已从“小子”变成“学生”,孔子云:名正则言顺。既然是“学生”了,那么周县尊给苏贞百里取个表字顺理成章了,傍晚时分,客栈中的苏贞百里看着周县令手书的“九如”二字,脑袋一阵阵懵逼,《诗·小雅·天保》有云: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字如其人,这得多大的期望啊!自己貌似和周县令不熟吧?加起来一共才见了两面而已,给自己起了这么个表字,实在是有点骇人呐!有道是长者赐不敢辞,既然已经这般了,自己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不过自己也不算吃亏,周县令好歹是二甲进士,正经的翰林出身,虽现在被贬黜了,但仕林中的名头还是挺响亮的,以后自己入了仕途想来儒家子弟也不会排挤自己!

    匆匆又过了三日便到了县试面试的日子,初来时有近千人参加县试,现在只剩下百十人,竟有九成被淘汰了,可见科举竞争的激烈!面试本就是走走过场,是故考生们都很放松。虽县令,县承和本县的教谕都会参加面试,气氛反而热闹多一些,少了些严肃性!考试地点也改成县学后面的花园中,就着地势,摆了十二桌简单的酒席,每桌不过上了四果碟四冷盘并六个热菜外加两壶保定的烧酒,十人一座,正好坐得下!题目也简单之极,每人做咏竹诗一首,这次不限韵脚,全靠自由发挥了!有几个八股考的差但自认为才情极好的考生心中欢呼雀跃,誓要拿了这面试的第一,好好在县令面前露露脸!作为案首的苏贞百里自然成了大家心中公敌!至于第二名的王家子弟,自动被大家忽略了,众人清楚,第二名不过是个草包,靠了县令大人的照顾才得了甲等第二名,纵是赢了他也不光彩,反会被县令大人看轻,所以将不满皆对准了苏贞百里,席间很是有几人上来言语挑衅的,都被徐闻给挡了回去。此番情形让苏贞百里心中一阵火大,心道不过得了个县案首,却成了众矢之的,今若如不能压服在场众考生,只怕日后少不得要生出事非来。他却忘了自古文人相轻,又云武无第一,文无第二,兼之周县令私下也夸苏贞百里诗才惊艳,乃世间少有的才子,凡此种种早叫众人不服了!借此机会自然要打压一番了!周县令神目如电,自然看出了其中端倪,却不插手。有意要看看苏贞百里如何应对!县承虽是举人出身,但人老成精,况且只是个陪考的,眼见县令不出声,自然也乐得做壁上观!教谕却是与考生一样的心思,对这个半路冒出来的案首甚为不满,本来已答应了王家做案首的,半路却被此人夺了去,连带着自己也落了面子,眼见众人为难苏贞百里,心里甚至妥帖,又暗中推波助澜一番,务要让苏贞百里出个丑不可!以泄心中之气!

    众人磨刀霍霍,各个苦思冥想咏竹诗,又因着人数众多,若每人一篇,仅评阅时间就不知几何?故限时一炷香做完!以节省时间!倒是苏贞百里神色平静,待到县承大人说道开始,拿起纸笔一蹴而就,不过十数个呼吸便已经完成交卷,惊得众人下巴掉了一地,有些考生手中的笔不过刚沾了墨汁,还未落笔呢,眼见案首已经交卷了,更是心中大急,反而思路堵塞,刚刚构思的词句就更加无头绪了。县承大人笑呵呵接过苏贞百里的诗,看了一眼后,便是一怔,收敛了笑容,整了整衣冠,郑重行了一礼,口称:受教了!苏贞百里赶紧回了一礼,连称不敢!待到周县令接过诗稿,便见纸上写着:《咏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待到旁边的教谕凑了过来,见了诗稿的字,先是一惊,暗自赞了声好字!又见了诗句,心中便熄了挑衅的念头,默然不语退回席中!过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周县令方才回过神来,叹息一声,说道:却是我高攀了!向着苏贞百里行了半礼!慌得苏贞百里赶忙侧身一旁,不肯接受!

    随后诗稿在众考生中一一传阅,众人见了无不敬佩,歌以咏情,诗以言志,咏竹诗乃是清代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原题《竹石》,是郑板桥晚年隐居扬州时题自己画的竹石图的提诗,借竹咏志,表现了其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有人曾评价《咏竹》之志,可与前朝于少保《石灰吟》媲美,虽词句平平无奇,然立意高远,得意境之妙,中吾心矣!苏贞百里见了众人反应心中暗呼惭愧,心说对不起了板桥先生,今日借您老诗一首,日后定当加倍奉还!好在现在的郑板桥只是十五岁的孩童,正在老家随其父读书,还没有参加科考,更没有成为后世诗书画三绝的扬州八怪之一,明年,也就是他十六岁的时候,才从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与作诗,所以苏贞百里借用一下他的诗倒也不怕穿帮!众人赏玩了一阵,周县令又命人将县试的咏梅诗并这次做的咏竹诗各自挑了好的,总计四十首结成一本诗集印刷成册以为纪念,少不等众人又请县尊大人提了前序,竟是皆大欢喜的结局!直至傍晚方散。苏贞百里的咏梅与咏竹都入了诗集,众人无异议,苏贞百里的诗文才情一时间传遍了保定府,便连保定知府甚至直隶总督都有耳闻!

    不知是心虚亦或是秉性沉稳的缘故,苏贞百里愈发的低调,自县试结束返回保定后,凡诗会文会一概婉拒,每日只是习文读书准备府试。徐闻倒是被几波同窗拉走参加了几次文会,每次都是大醉而归。他早些年便过了县试和府试,有生员的资格,本可以直接参加院试的,只是被他老子硬逼着从头开始,不得已才又从县试开始,心中本就有些怨气,喝醉了酒,难免要吵嚷编排他老子几句,却不想正巧被徐老爷撞破,结果徐闻很是挨了一顿板子,又被罚到祠堂跪了一天,算是彻底消停了下来。每日里再也不能借着做文会出去胡搞了,便和苏贞百里一起读书习文,或是练习书法,以备府试!倒是徐老爷听了此次县试的情状,很是郁闷了几日,暗中不知骂了周县令多少次,旋即又埋怨自己太过犹豫,没有及早将话与苏贞百里挑明,错失了收徒的契机,不时又自我安慰,周县令虽是给苏贞百里起了表字,到底没有正式拜师,算不得真师徒,自己只需要找准时机,让他行了拜师礼便可,总要压过那周县令一头才好!在这般的患得患失中,便愈发的看自家儿子不顺眼了,时不时的总要找些借口敲打一番方才觉得解气,于是接下来一个月中,苏贞百里便时不时见到徐闻或是脸肿,或是瘸腿蹒跚而行,或是手掌肿胀,总之是无一日不受伤的,心里还暗自纳闷,徐兄怎地每日都摔倒受伤呢?莫不是遇到邪物倒了霉运?

    到了二月下旬,张师爷与徐掌柜便陆陆续续将盐货运到已盖好的货仓里,随着盐货囤积日益增多,所需人手便也愈发的多了,又让徐闻帮忙找了百十个庄客作为护卫,分作两班,每日巡视以防万一。好在前期准备充分,地方也够大,盐货虽多却也能储藏的下,又购置了许多木板毛毡等防水之物实实的将盐货包裹好,以防受潮!前后忙乎了五六日方才消停,到了二月底又收到了京师侯府抄送来的邸报,果然如历史上一样,黄河春汛甚大,凌汛暴涨,此时黄河是自淮河入海的,故江淮河口漫堤,左右侵地百余里,运河自济宁以南堵塞不通,南北漕运几近断绝,京师米价陡然涨了两成,京师里人心浮动,康熙旋即明发诏书,命京师诸粮仓开仓以平价售粮,方才稳定了局势。又另发谕旨命河道总督并漕运总督尽快整治河工漕运,限期一月,务必恢复漕粮运输,只是户部以无钱为由拒绝拨款,因此河道,漕运两位总督与户部吵做一团,正在为钱款扯皮,估计没个十余日是不会有结果的!

    二月的事情虽然繁杂,但苏贞百里历来是用人不疑,所有杂事皆都放手让张师爷与徐掌柜去做,事后不过是检查一下结果,倒也清闲,没有误了府试备考事宜,三月初一,管家宁寿特意来报,说李光地一早便奉旨进京了,苏贞百里长叹一声,该来的还是来了!回到书房,让宁寿亲自守在门口,花了一整日的时间,写了一份详细的册子,又用早准备好的铁匣子装了,让宁寿带上可靠的护卫即刻出发回京城,务必亲手交到自己父亲大人手里,让其转交给族长!同时细细的叮嘱了宁寿,路上万一遇到不测务必要将此匣子毁去!不可留下任何踪迹!宁寿见自己少爷说的郑重,心中了然,知道此事重大,亲自带着十位心腹亲兵,骑快马连夜赶路直奔京师不提!

    若说康熙四十八年发生的最大的事件,非康熙明诏天下的举荐新太子并复立太子胤礽一事莫属!经此一事,三位上书房大臣,一被罢职,一被降三级留用,只一个张廷玉独善其身,但也遭到了八阿哥一党的嫉恨,直到雍正上位方才彻底解脱被掣肘与打压的境况!至于此次站错队的京师官员和勋贵,被罢职和夺爵的更是不计其数,真真正正是一场朝堂的大清洗!而康熙皇帝在这次事件中所展现的帝王心术和手段,也给争储的皇子们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

    此事后,八阿哥一党几乎损失殆尽,虽后期有所恢复,但八阿哥在康熙心中却彻底失去了皇位继承人的资格,二阿哥胤礽虽复立为太子,但却在前次废黜风波中失去亲信的支持,实力大减,威望更是跌倒了谷底,已经对皇权没有威胁了,只是空有太子的名头罢了,正好利于康熙对其的控制。至于大阿哥早在第一次废太子之时便被下旨永远圈禁,三阿哥的书生气太重,魄力不足,无人君之望,自然不在康熙备选之列。五阿哥自小跟着苏麻喇姑长大,只会满语和蒙语,不会汉话,自是不能接替大位的!六阿哥自小腿脚有些残疾,九阿哥和十阿哥皆都依附于八阿哥,没有什么才能,这三人早早也被排除在储君之外。剩下的十三阿哥是四阿哥的铁杆,为人过于直率,不知变通,不适合做皇帝!十四阿哥年幼,且和八阿哥亲近,行事鲁莽,缺乏历练,暂时没有收到康熙的青睐!至于后来继承皇位的四阿哥,在康熙看来脾气过于急躁,尚需考察,而且四阿哥本身又表现的过于清心寡欲,只一心办差从没有表现出夺嫡的迹象,早期又依附于太子,康熙皇帝也有些拿不准他的意思!

    给京师侯府的册子是苏贞百里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写出来的,里面依据目前朝堂的态势和每位阿哥优劣,通过换位思考,站在康熙的立场予以分析。判断出此次最大的可能是重新复立废太子胤礽。希望自己阿玛和族长并族中有资格参与举荐太子的族亲,能在此次事件中站在康熙皇帝一边,投其所好,第一时间举荐胤礽为太子,同时要保持与八阿哥的距离,勿要被殃及池鱼!

    宁寿星夜兼程,几乎与李光地同时到达京城,随后便直接将铁匣亲手交于侯爷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