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在线阅读 - 第0903章 功德林内,众人复盘,感叹大明日落西山

第0903章 功德林内,众人复盘,感叹大明日落西山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正文卷第0903章功德林内,众人复盘,感叹大明日落西山汪洋大海,

    这是前朝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按照当时新党指定的策略,在拿下漠南,平灭交祉,收复辽东之后,大明就是要巩固国内,开拓海疆,将中原文化广播四海。

    这是当初的既定策略,因此天启年间朝廷对水师的投入非常之大,一方面复建永乐年间的庞大水师,一方面研发更多的水站利器,甚至连铁甲船都上马了,足以见当初朝廷对水师和海洋的重视。

    而到了朱由检这里,他根本不在乎海上,也看不到大洋,他将整个南洋水师给废的七七八八,这些东西最后都落到了郑氏手中,而原本的郑芝龙也凭此一跃成为东南沿海最强的海上霸主。

    面对这个占据小琉球盘踞南洋的郑芝龙,其退可守进可攻,又有江南伪明提供援助,未来必定会在大军南下时成为一个阻碍。

    郑芝龙如今是伪明的重臣,崇祯皇帝原本觉得郑芝龙可有可无,只是为了避免郑芝龙袭扰沿海而对委任其为福建总兵,可随着郑芝龙接手了明廷南洋水师的绝大部分遗产,其已经膨胀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

    尤其是当明廷在长江以南全线溃败后,如果还想保住祖宗基业,保住江南这块龙兴之地,崇祯就无法忽视郑芝龙的作用。

    如今郑芝龙已经不是简单的明廷总兵,他是独立的军阀,盘踞小琉球,福广沿海都在其势力范围之内,因此郑芝龙的威胁已经是实实在在的让大同产生了如鲠在喉的感觉。

    张好古沉吟着,军方各位大将军不支持下一阶段的战略重心放在西南,而是支持放在海上,这么多大将军的意见,张好古自然不会忽视:“既然如此,那我和水师的几位开个会。大家先忙去吧。”

    很快,齐明光、沈毅、俞怀明、韩云志四位水师提督被张好古请来。

    大同军事总部的会议小楼内,张好古看着四人落座,笑着端起茶水:“下一阶段,中枢的战略重心,有可能放在江南、东南沿海一带,到时候肯定是要以水师为主的,毕竟我们面对的敌人也不仅仅有江南的伪明崇祯。”

    “这一方面啊,曹总他们提议把任务交给水师,我呢,还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齐明光四人互视一眼,眼中均露出喜悦的神采。

    随着大同正式与明廷开战,在辽东、甘陕都闹出好大的声势,偏偏水师方面没什么大动静,也就是前期帮助周遇吉运兵到山东时露了一次脸。

    可后面无论是直隶之战还是前些时日才结束的淮北战役,中枢的重心是淮北,主力是陆师,与他们水师毫无关系。

    都是将军,都有傲气,谁愿意看着别人立功自己在后面干瞪眼啊。

    眼下终于是有机会了,几人都是明悟了其余人的意思:必须把握机会!

    “首席,中枢愿意把这个担子交给我们水师,我们水师保证不辜负首席和中枢的重托,一定漂亮的完成任务!”齐明光率先起身表态。

    沈毅紧跟着说道:“首席,现在我们水师在辽东、山东一线有各式战船数百条,其中大小福船就有百五十条,还有各种突击、巡洋战船,另有八艘铁甲船;可谓实力雄厚,虎视大洋,足可承担中枢的重任。”

    张好古自然是清楚眼下大同水师所拥有的力量,这些东西也都是天启朝的遗产,如果说江南的伪明继承的是大明四洋水师里的南洋水师,大同就是拥有东洋、北洋、西洋三支水师,但当时大同也是缺少足够的地方,只能优胜劣汰,精简到了如今这些战船,但留下来的都是状态良好的战船,而且那几艘铁甲船也都保留了下来,只是一直在修理完善罢了。

    “八艘铁甲船,现在能动几艘?”张好古问道。

    沈毅回道:“首席,如果现在就要动,那我们可以动三艘铁甲船。”

    张好古点了点头,笑道:“下一步的战略重心,必然是要放在海上的,而你们水师眼下也不要太过急躁,还是那句话,保持训练,等待命令。”

    “是,首席!”齐明光他们激动的离开了。

    等这些将领都走了,张好古也开始盘算要怎么打这一仗,打一个什么程度的仗。

    在内阁的三层小楼内,张好古又请来卢象升和张瑞图,三人坐在小桌前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中枢下一步,政务方面是恢复北方各省的经济和工商业,救济灾民安抚民心犹在其上;而军事方面,是要对江南及东南沿海进行打击确保伪明没有足够的海上力量来干扰朝廷的最终战略部署。”

    “到处都要花钱啊,交通建设、救济灾民、水利修缮、工商业复苏等等,还有军事动员,中枢的钱,够不够花啊。”

    听着张好古的话,卢象升缓缓说道:“首辅啊,您是当家的,最清楚这一大家子事处处都不容易,中枢就是再有钱,也经不住这么多地方用啊。”

    “我们刚拿下中原,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军方想要进行下一阶段的军事行动,固然重要,但眼下中原各省的维稳更重要。中枢就那么多钱,这用一点,那用一点,先给谁用,后给谁用,总是要划分一二的。”

    张好古笑道:“我听出来了,建斗你是意有所指啊。是啊,当家的,家里有多少钱,要办多少事,这些都要清楚。咱们这家,眼下只有这一半,偏偏这一半还凋敝不堪,这半个家残破成了这个样子,自然是要先收拾好的。”

    “这几年,中枢的精力自然是要放在内政上,我今天说的这个话呢,算是提个醒,那就是未来三年时间,中枢要想尽办法竭尽全力的把内事给处理好,把各省给稳定住,并在这个过程中,中枢要留够钱粮,好应对后面的战事。”

    “三年时间,我们等得起,用三年好好修炼内功,到时候我们再南下之时,那就是秋风扫落叶,横扫江南,天下一统。”

    “我们,只有三年时间,拖得时间越长,南方的百姓,受的苦就越多啊。”

    张好古这边和卢象升、张瑞图闲谈着,而顺天府的一处街道,被规划出一片区域,这片区域原本是一家叫功德林的酒肆,属于伪明某位侍郎的财产,现在被大同征调,用作临时的俘虏营。

    这里面有前大明蓟辽总兵孙传庭,有前大明辽东总督杨绳武,有前大明淮北巡抚洪承畴,还有前大明淮北总督、成国公朱纯臣,前大明淮北按察使、保国公朱国弼。

    可以说,大明的那些重要军事将领,大同先后应对的敌人,都在这了。

    洪承畴就在这里面遇到了朱纯臣和朱国弼,说来也是神奇,三人联合在淮北与大同进行决战,结果战时三人面都没见着,偏偏最后都在这功德林里遇到了。

    而杨绳武和孙传庭也是最近才被转移到这里来,和这些难兄难弟被关在了一块。

    “成国公,保国公,没成想,我等竟然是在这里见面了。”洪承畴神情很是复杂。

    他虽然有时候不听军令,但那是崇祯的命令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加上崇祯根本不通军事,指挥起来就是乱七八糟,他宁愿抗令,这样起码能保全大军。

    但说实在话,洪承畴是忠于明廷的,他不是想当军阀,而是想当力挽狂澜的名臣,上马治军下马治国,足以出将入相青史留名的名臣。

    所以洪承畴在淮北之战中可谓是尽心尽力,甚至连明军那优良的抛弃队友传统都无视了,死活非要救朱纯臣。

    洪承畴神情复杂,朱纯臣和朱国弼的神情就更复杂了,毕竟说起来,淮北之战之所以失败,三人都是战犯,但最大的战犯绝对不是洪承畴,他们二人都犯下了致命的失误,尤其是朱国弼,其战略性的失误才是淮北之战明廷全面溃败的开始。

    而相对洪承畴、朱纯臣和朱国弼的神情复杂,孙传庭和杨绳武如今倒是看得开了,二人此时正在复盘锦州之战,加上一群参将总兵在一块,倒是热热闹闹。

    那边喧闹的动静让洪承畴三人不由得看过去,听闻孙传庭和杨绳武这二人正在复盘战局,为了避免尴尬三人也是分开凑过去。

    靠近了只听有人侃侃而谈:“辽宁之战,我朝三十万大军之所以大败,归根结底,其原因不仅仅是朝廷策略出现失误,更因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朝。”

    “当然,先说朝廷策略失误,陛下与内阁几位阁老定下的初始计划,是以二十万大军出山海关,根据当时朝廷得到的消息,辽东仅仅有大同六个镇,加起来不过十万人。我军兵力是对方的一倍.”

    “可实际上,我们忽视了大同在辽东五年的根基积累,辽东的坚城重镇不多,可每个村镇,都是大同隐藏的兵营,大同的民兵不比主力人少啊。”

    “再看看当时杨总督的战略,沿途分兵驻守,主力直取锦州,其策略毫无问题,但偏偏沿途遭遇大同民兵阻拦,其粮道被截为数段,主力与后方试炼,前后无法联系,仿佛蛟龙被斩断身躯,难以为继”

    听着这人的分析和在地面上的一个个石子的摆放,一条条线条交错,洪承畴忍不住叹了口气。

    偏偏这个时候有人问道:“洪巡抚,你们在淮北有三十四万大军,凭借淮北诸多重镇,又是前后相接呈品字形防守,怎么被大同攻破的?”

    这话一出来,洪承畴脸色当即就难看起来,看着辽东之战失败的这些人都好奇的看过来,洪承畴看向朱纯臣,眼下大家都是俘虏,朝廷的官爵已经不重要了,因此洪承畴问道:“成国公可愿意协助本官重现淮北局势?”

    朱纯臣叹了口气:“唉,事到如今,还说这些作甚?罢了罢了,正好有诸多疑问,我也满脑浆糊呢。”

    很快,洪承畴和朱纯臣二人配合,就在地上新画了淮北之战的一个简略形势图。

    洪承畴拿着一根树枝划拉着:“你们看,本官所部十万人,以徐州为主,萧县为辅,云龙山、三仙台均有军寨防守,以此阻拦正面的方云出、周遇吉共八个镇;其中方云出就在徐州对面,在镇口、茶城一线与我军搁河而望。”

    “而周遇吉所部在邳州、新安一线,这就不得不让本官加强在宿迁和雎宁的防御,淮安府的兵力大半被调集在此地。”

    “洪大人的部署毫无问题啊,成国公,你在哪呢?”有人问道。

    朱纯臣冷哼一声:“本国公所部十五万人,先前遭遇赵玉琪所部突袭,被分割了战场,主力在归德、夏邑、永城,别部被阻击在杞县过不来。这一字长蛇阵,实际上已经被破了。”

    “后来赵玉琪主力猛攻归德,我带主力撤至夏邑、永城,与洪巡抚相望守护。本以为我们能守住这条线,可没成想,周遇吉所部竟然从后面绕了过来。”

    这话一出,众人齐齐看向朱国弼,朱国弼脸色涨红:“我部四万人驻守宿州,为大军后方,可谁成想周遇吉所部四个镇竟然绕过宿迁、雎宁直插宿州!他们趁夜急行军,宿迁、雎宁毫无防备,沿途各卫所更是一点消息没传出来,我军直至被包围在宿州城内时都没反应过来。”

    众人又看向洪承畴:“洪大人,你不是把周遇吉所部牵制在了邳州么?”

    洪承畴脸一板:“老夫怎能想到淮安府的兵马如此不堪?周遇吉主力趁夜奇袭,本就是冒险之举,他难道不怕深入淮南被我军各部合拢围剿么?”

    孙传庭此时是看明白了:“原来如此,我算是知道周遇吉为何敢冒险奇袭了。”

    听到这话,众人又纷纷看向孙传庭,孙传庭则是头也不抬的说道:“诸位都清楚,朝廷的军队,实际上与大同的军队相比,是有差距的,无论是战斗经验还是体力或者说士气方面,都不如大同。”

    “当然,这只是周遇吉敢奇袭的一方面,他的军队能夜视,而且军士体力好,有足够的粮草支撑。”

    “而最主要的,还是先前赵玉琪和方云出的一系列动作,他们先是调动起成国公的大军,通过围点打援逼得成国公大军汇聚在归德府内,随后在归德府内集中兵力,分割大龙;如此一来,成国公各部首尾不能相顾。”

    “看起来十五万大军沿成一线,但杞县、归德、夏邑、永城已经被分别独立出来,这个时候赵玉琪再抓住归德这个七寸要害猛打一阵,而方云出和周遇吉趁势逼迫洪大人无法轻易出兵,这样逼得成国公和洪大人各自为战.”

    “而淮北的局势,也就被成功分割成三块,后面赵玉琪出兵牵制成国公,方云出则是牵制洪大人,我朝在淮北的兵力就这么多,主力尽被牵制住,周遇吉又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凭他之前的战绩,他完全可以在淮北肆意驰骋不受阻碍。”

    听着孙传庭的分析,众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不仅仅是暗叹大同这三位大将军默契的配合,更是被这样的布局所叹服。

    真不愧是从天启朝一路征战过来的名将,其戎马经验和指挥艺术配合上大同高素养的中低层将领和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们,真的是能打出这样的漂亮战役来。

    洪承畴听了沉默一阵,才缓缓说道:“的确如此,事后老夫复盘,发现我军比起大同来,差的太远,仅仅一个体力方面,大同的一个镇可以轻装简从连夜奔袭数十里,若是白天,其急行军可达百里,这是我军根本无法做到的。”

    “而且其组织能力也非常高,全军可以做到不走失,不掉队,且军队士气极高,甚至休整片刻就能投入战斗。”

    朱国弼有些恼怒的说道:“他们用非常短的时间就包围了宿州,我已经尽力的组织抵抗,可士卒战意全无,军队士气低落,加上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手段运来大批火炮进行攻城,而我们的火炮质量奇差,不是炸膛就是根本打不响,这怎么打嘛?”

    朱纯臣也是叹息道:“赵玉琪所部士气高昂,士卒如同虎狼一般,又兼之火器犀利,我军被迫撤离,考虑到后方起火,我本打算前往徐州与洪大人汇合,却在半路遭遇阻击。”

    “先后在回村集和陈官庄遭遇阻击,最后被赵玉琪和周遇吉给围在了陈官庄。”

    洪承畴听了忍不住一愣:“你们被围在了陈官庄?!”

    朱纯臣点了点头。

    洪承畴叹息道:“我是派出了不少兵马去接应你的,但就是到不了陈官庄,在曲里铺就被挡住了。”

    “看起来是大同六个镇在包围你,单在外面,还有不少人在牵制、阻拦我军,他们是一步步都算到了,算死了,连我们会往哪里跑,最终在哪里包围我们都定好了,可我们还什么都不知道的一头钻进网里.”

    听着洪承畴的话,这些明军将领都是颇为感慨,谁说不是呢,不知道怎么的就被大同给打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包围了,跑着跑着就发现兵马越来越少,最后甚至是被手下绑了送到大同那里投降

    这仗打到这个地步,怎么打嘛?

    一众将领感慨着,有人忽然说道:“若是朝廷依旧维持着新军,若是陛下和内阁几位阁老肯听劝,怎会有今日之局面?”

    听到这话,众人又是一阵叹息,大明朝,日暮西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