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贞观:我来自未来在线阅读 - 第83章 书局开张了

第83章 书局开张了

    “圣人又出了新的诗作啦!圣人又出了新的诗作啦!”

    朱雀大街上有一文人士子欣喜若狂的大声喊叫着。

    “何等佳作?快诵来一听!”有人听到了喊声一把拉过了他,对着他问道。

    那文士子看着围观的众人,清了清喉道:“你们都没有得知吗?这圣人又出了新的诗作。”

    “最近未曾听闻啊!有何佳句你先诵来我听!”有人催促道,并没有听说圣人有新的诗句传出啊。

    李世民的诗早已在长安引起了无数次的轰动,有人私下叫他诗仙...

    他的诗或婉约、或豪放、或咏物、或言情...

    是无数文人士子追捧的对象,就连青楼歌姬也将李世民的诗谱曲,日夜传唱。

    每个人喜爱的都不同,可是李世民的诗作却偏偏惹得每个人爱不释手,总有一款适合你...

    “是了,是了,先诵来我听,可否比起前不久那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有士子问道,神情有些激动,显然是圣人最忠实的拥簇者。

    当那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时不识君传至长安时,可想引起了多大的轰动。

    只是这些文人士子之中却难免心有不悦....偏偏仅有一句,为何不完整....

    简直是太遗憾了!

    可是任谁也不敢去追问完整的诗句,那作出此句的不仅仅是诗人....他还是当今的圣人啊。

    只是在细细品味了之后,这些人也释怀了。

    圣人不是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吗?

    更何况如今的圣人都忙成什么样了,这都住进了书房里呢,还能要求圣人每天忙完了天下大事之后,还给自己等人写诗不成?

    原以为会许久不见圣人的诗句,不曾想这么快就有了新的佳作,看来圣人的心情似乎不错啊!

    可不是么,在圣人的领导下新事物不断的出现...那大唐百货里卖的可不是货物,而是是圣人的心血啊!

    “好好好,都听好了。某可是要念了!”那士子对着众人轻笑。

    他一步踱出便开口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有人品味道:“这春天之时最是乏困...初听之时只觉平淡无奇,细细回味之下啊我似乎感觉到了圣人在处理奏疏之时打盹呢。”

    “虽然辞藻并不华丽,韵味却是十足,敢问兄台后面是何?”

    那士子挠了挠头:“后面某给忘了...”

    “圣人的诗句你怎可忘!难不成你觉得圣人的诗句做的不好?”有人斥道,正听的入神,你给我说你忘了?

    那士子赶紧摆手:“诸位...非是某觉得圣人诗句不好,只是这诗某也是从他处听来啊!对了...还有其他的诗句。”

    “还不快快诵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士子赶紧念道,却是冷汗齐出:“后面的某....某没有听全!”

    “你这厮!是不是有意戏弄我等?”有人喝道,一首也就罢了,竟然两首都不全?

    士子连忙大喊:“真的...某真的没有听全...实在是无意隐瞒啊。”

    众人纷纷瞪了他一眼:“那从何处听来?”

    “宣阳坊...孩童口中!”士子说完也不等众人回话便拔腿溜了。

    “孩童?孩童识得诗句?”众人尽管疑惑,却同声道:“不如我们去宣阳坊看看...这诗不全,我是心急难耐啊。”

    “走!某也难受的狠,怎就半句诗词!若是那厮诓了我等,我等也不必与此等人为列!”

    数十文人士子浩浩荡荡的朝着宣阳坊而去,嘴里还不停的嘀咕着“可恶...诗不全...”

    只是他们才走了百来步便见到路边有几个孩童手里拿着吃食高高兴兴的蹦蹦跳跳着...

    口中还念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侧耳倾听又闻:“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一连听了七八首....竟然没有一首是完整的!

    不仅仅是这三五个孩童,往来无数孩童手中都拿着吃食,看似开心极了,边吃边念着诗句。

    只是这些孩童竟然念的全是不完整的诗句!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朱雀大街上,宣阳坊、亲仁坊、永宁坊、长兴坊、永乐坊....甚至最远的大通坊也上演着这样的一幕。

    长安一百零八坊一夜之间涌现出无数的孩童纷纷念着诗句,竟然全是不全啊!

    天啊,究竟是何人如此的恶作剧!

    这些士子们无不面露憎恨的目光....偏偏却又心痒难耐。

    西市上房玄龄也同样听到了这些诗句,他轻笑着对身旁的人说道:“这苏大夫倒是好手段....”

    “梁国公是否也想知道完整的诗句?”身旁的人问他。

    “多候上一会...苏大夫的书局想来要开了..只是不知除了诗集还有什么?”房玄龄笑道,也佩服起苏青繁的手段。

    以圣人诗词为入手点宣传也就罢了,偏偏借助孩童之口传播出不完整的诗句。

    只是他疑惑的是,为何这些孩童能够如此快速的记住这些诗句....似乎这些诗句都是为孩童量身打造的啊!

    难道他要卖的是孩童的书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断断续续的在房玄龄耳边响起,他闭目体会一番:“还真是为孩童量身打造的,这小子有心了。”

    “苏大夫书局开后,为我买些过来。”房玄龄吩咐了身边人一声,转身走入了大唐百货。

    “处默...该到了我们上场的时候吧?”尉迟宝林看着那群文人士子笑道:“你说是铅笔卖的好...还是书卖的好呢?”

    程处默想了想道:“都好!”

    他拉着尉迟宝林边走边唤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他这一唤可不了得,本就抓狂到了极致的士子竟然听到了完整的诗句,他们数十人连忙将程处默与尉迟宝林围了起来。

    “你们干什么!我们可是苏记书局的人...”程处默与尉迟宝林颤微微的指着这些人...“光天化日之下,你们这么多人围着我们、想如何?”

    “误会、误会啊!”有士子连声呼道。

    程处默与尉迟宝林同时松了一口气“误会就好,还不给我兄弟二人让开!我们可是苏记书局的人!”

    程处默与尉迟宝林拔腿便跑:“你们别追啊....我们可是苏记书局的人!”

    一百零八坊,每个坊市都发声着同样的状况!

    长孙冲、程处默这些人亲手引导者着这一切!

    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圣人出了新的诗集...还有三字一句的话在孩童口中传诵。

    同时也知道了苏记书局!

    当房玄龄还在大唐百货里忙碌的之时,有人急匆匆的闯入:“梁国公....梁国公,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房玄龄连忙丢下手上工作,连问:“何事如此惊慌!”

    “人...人...西市之上汇聚了千人不止,还有人不断的赶来!”那人急道!

    “是来我大唐百货?我大唐百货已经开了几日,虽然百姓热情不减,可也不会在短暂的时间内汇聚如此多的人啊!”房玄龄不住凝眉,既然不是来我大唐百货,想必是去苏记书局了!

    “速派人去京兆府尹与金吾卫处,请求派人维持秩序!”房玄龄立即吩咐道。

    话音还未说完便连忙跑了出去...小子,你这卖个书也能卖出如此大的动静!

    当房玄龄赶到苏记书局之时忍不住的揉了揉眼睛...这人未免也太多了。

    这些可都是文人士子啊!

    若是不小心出了状况,那可了得?

    “诸位....我是房玄龄、添居梁国公....”房玄龄大声喝道。

    “梁国公也是来买书的?梁国公你快快让这书局开门啊!”有人冲着他喊道。

    看着围的水泄不通的书局,房玄龄只得反复让他们站好队形,若是出了践踏之事怎可是好!

    直到看见程处默等人,他瞪着眼睛道:“看看你们闹出多大的动静!”

    程处默等人也被现场的情况吓了一跳,这人也太多了!

    好在巡街的金吾卫及时赶来,京兆府尹的差役也在来的路上。

    “这书局谁负责的?你们这些想法是好了,可是做事要做全面了,这要是有人踩马踏的该如何收场?”房玄龄斥了一声。

    “梁国公教训的是,长孙冲受教了...”长孙冲站了出来,给房玄龄施了一礼。

    他高声道:“诸位...我苏记书局已备书二十万册,人人可以买到!还请保持秩序!”

    “左门出,右门进!可都曾听明白?”

    这些文人士子们很快恢复了秩序,见到现场情况稳定下来后长孙冲对着房玄龄道:“不如请梁国公为我苏记书局开门?”

    “可!”房玄龄接过了钥匙。

    房玄龄打开了书局的大门,让金吾卫把守着秩序,长孙冲等人快速的进入了其中。

    “梁国公辛苦,可以营业!”长孙冲的声音从书局之中传来出来!

    示意金吾卫逐步的放行,房玄龄也进入了书局之中。

    “圣人诗句三百文...你苏记书局倒也是良心。”房玄龄看着那书的厚度,满意的点了点头。

    “长孙冲啊...这圣人诗和这个三字经也给我各自来上一本。”房玄龄看了看其他的书,都是寻常可见的。

    只是为何都是蒙学的书籍啊!难不成真是专门为了孩童而设?

    为何会摆放如此多的铅笔?

    铅笔的行情...似乎并不妙啊!

    只是当他翻开了书,翻了几页之后才恍然大悟....

    原来真的是为了孩童启蒙的书籍,这留白....

    当他又看了那摆放满满的铅笔之时,房玄龄明白了。

    原来这小子最终还是为了卖铅笔啊!这铅笔的行情他研究过,他认为短期内是无法大量售出的。

    买回去也只是被当做新鲜的玩意,现在的文人士子谁不写的一手好字?

    让他们放弃原有的习惯,去接纳新的书写方法,难度似乎不一半的高啊。

    可是这小子却将目光放到了孩童手上...从娃娃开始培养!

    对于孩童来说,铅笔更易于毛笔书写不说,还节省纸张啊!

    可想而知用铅笔作为孩童蒙学的工具,会为一个家庭省下不小的开支。

    三十文的价格,倒也还行...节省下的纸张便不止这价钱了。

    房玄龄心中感叹,这铅笔还真给这小子办成了!

    蒙学的成本降低,对于大唐来说还真是个好消息!

    房玄龄满意的走出了书局,不禁心里忍不住的问道:

    圣人云有教无类...我大唐何时人人可以读书?

    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见那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