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从石传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七章 坑爹

第四十七章 坑爹

    骁骑军军主、立义将军段随孤身闯入叛贼水师,巧舌如簧地挑起了叛贼间的一场内讧,一日之间竟然将叱诧风云的叛贼水师吹了个灰飞烟灭。

    消息传到建康,上至皇帝贵室、下至贩夫走卒,大伙儿拍额相庆以外,无不为段随的胆略智谋所折服,交口称赞不已,一时间似乎人人都忘了这厮西府大将的身份,仿佛他正是晋室的铮铮忠臣;姑孰城里,桓温静静躺在昏黑的屋子里,喃喃自语:“从石行事竟至这般果敢狠辣,亦不缺智谋,只怕真是我小看他了。嘿嘿!他倒是精明,明明是我西府从属,竟得满朝好评。。。”

    京口城里乱成了一锅粥,水师既去,京口已成孤城一座,哪一个都晓得大势已去;庾氏兄弟与武沈死命弹压,只是见效甚微,贼众们要么仓惶无计擅离职守,要么偷偷逃出城外或者潜入民所,更有不少聚在一起密谋投降晋军。城外的桓熙与郗超接到了城中送来的密信,说是今夜便会有人开门献城;眼看平定叛贼在即,他两个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只因此役最耀眼的光环早已为段随取去。

    谢家后院,七大姑八大姨的来了个齐活,争着抢着要为谢道韫安神压惊,弄得谢道韫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叔父谢安与胞兄谢玄看来态度随和,似乎已经把自己私逃一事抛在了脑后。可是到了傍晚时分,一道家主令传遍了谢家大宅:阿元禁足三个月!偏厅中谢安谢玄忙着与王凝之饮茶清谈的时候,后院里谢道韫已然嘟着嘴巴绞烂了两床被衾,三套新衣。。。眼眶里晶晶莹莹,泪光隐现,只是强忍着不见哭出来!

    。。。。。。

    争相投诚的内应轻易打开了城门,桓熙与郗超带领着铁甲军终于闯入了京口。睡梦中的庾氏兄弟与武沈一个都没能跑掉,被俘时犹自忿忿不服:若是秦国阳平公苻融能够及时出兵接应,或者九天龙不曾大意失荆州,形势何至一落千丈?

    世事无常,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叛乱平灭,京口却乱了!满腔怨气的桓熙莫名发了狂性,在京口城里大开杀戒,郗超百般规劝,他只是充耳不听。铁甲军号称是“搜捕叛贼”,然而一日一夜之间,城中被冤杀错杀、或者无端被jianyin辱掠的民众何止百千?一时间京口城里怨声载道,民愤民怨高涨到了极点,几乎又要引发出一场规模宏大的暴乱来。

    还是段随率领骁骑军及时赶到,以雷霆之势连杀三百名兽性大发的铁甲军,将桓熙与剩余的铁甲军一股脑赶出了京口,这才稍稍平息了事端。桓熙给骁骑军打得气焰尽失,这才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不敢回转建康,竟然连夜率军逃往姑孰去了。

    弹劾桓熙及铁甲军的文书如雪片般自四面八方飞来,几乎就要把整座建康宫都给塞满,这一刻皇室贵臣、世家大族乃至平头百姓同仇敌忾,矛头一致指向了桓熙他老爹——丞相大司马、南郡公桓温,甚而整个桓氏一党。

    这几日宿卫殿中的右卫将军毛安之可谓是一个头两个大。桓熙这么一走,建康城里隶属桓党的军队便只剩下他的禁军与段随的骁骑军。大伙儿都是西府出身,待遇却是天壤之别。段随与骁骑军无论在京口还是建康都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可毛安之与麾下禁军却被当作了出气筒,整日价谩骂与弹劾不断,怒气冲天的清流、百姓汇合到宫城之外,“请诛国贼”的叫喊声震彻每个人的心头,到后来军心都有些不稳了,不少士卒乃至军头议论纷纷,直言桓党的不是。

    姑孰城里,得悉详情的桓温气到吐血成升,大叫一声:“竖子安敢坏我大事?气煞我也!”当场昏厥了过去,幸得西府医官全力急救这才悠悠醒转。虚弱至极的桓温先是下令剥夺桓熙的兵权,送他去荆州避避风头,继而用颤抖的右手勉力写下多封书信,吩咐属下速速照章办理。

    桓熙这次算是坑爹坑得狠了!在京畿附近大肆屠戮平民,这等罪状哪一朝哪一国都不能容忍。桓党的对手再也不可能浪费这等千载难逢的良机,卯足了劲力粉墨登场,引导全国舆论狠命打击桓党。桓温苦心经营起来的声望一朝崩塌、十去其七,这时候桓温若是敢冒然废帝自立,怕是连桓党内部都不肯答应!

    桓温对此心知肚明,当下打出一套组合拳来。他第一封信便是急召自己的三弟桓豁与五弟桓冲前来姑孰议事。其时桓豁为荆州刺史、南蛮校尉,桓冲则是江州刺史、南中郎将,两人都是掌握一方军政的巨头,与桓温一起牢牢控制着晋国的半壁江山。他两个一到姑孰,当能稳定桓党内部军心,同时震慑建康君臣。

    桓温的第二封信送去了郗超处。桓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桓温对他失望透顶,怕是已然生了易储之心,然而父子连心,终究不忍将他推出去治罪。于是让郗超上书朝廷,从铁甲军里头寻几个替死鬼送交朝廷,借以堵住悠悠众口;另外要郗超使出浑身解数,帮助毛安之稳定禁军形势。

    第三封信则是给段随的。到了此时此刻,不论桓温心中对段随生了疑虑或是依然信任有加,他都必须对段随及骁骑军大加赞赏,以安其心。桓温在信中痛斥了桓熙的种种不是,又承诺对段随及骁骑军加倍赏赐,最后要求段随与毛安之齐心控制好建康情势。

    又有书信送至皇帝司马昱以及当朝重臣那里。桓温在信中以少有的谦逊口气自承御下不力,愧对皇帝百官乃至天下苍生,请辞丞相之职。这是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之计,此时桓党不宜与天下舆论强抗,先认个错、卖个乖,对手便不好步步紧逼了。果然建康为之震动,皇帝司马昱当廷批了个“不准请辞”!

    不得不说,桓温不愧为一代枭雄,老而弥坚,几剂猛药下去,顿时将风雨飘摇的形势扳回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