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新列强时代在线阅读 - 第五百四十章 惊讶

第五百四十章 惊讶

    “诸位对不住了,朝廷今日突然发来调令,我已不再是两江总督,诸位还是回去各守其职等候新的总督到任吧!”

    太监传旨又是净街撒土,又是大摆香案的怎么瞒得过人?

    吴可也没想瞒人的意思,正好昨日两江大部分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到齐,索性都喊了来知会一声,今日的全体大会也不用开了,该干嘛干嘛去他管不着。

    这帮上门拜年的官员震惊了,怎么不声不响的朝廷就要调走吴大总督?

    倒不是他们和吴可的感情有多深,相反其中很多人都对吴大总督暗暗不满。

    还是那句话,朝廷用人自有法度,特别是涉及到天下九督这样的封疆大吏,每次调动都是慎之又慎各方势力角力不休,除非是突发状况否则早早便会有风声传出。

    吴大总督上位时就是如此,前任何桂清做得实在不怎么样,两江官场早早便流传了吴可接替的风声,果然这在之后成了现实。

    再之前的两任,一任在太平军攻破金陵城后战死,一任怡良可是足足坐了近六年两江总督之位。当时不关两江战局如何糜烂,上海租界洋人如何一再逼迫,这位总督大人可是一直当到身体不能支撑为止。

    要不是何桂清在与太平军的争锋中表现太挫,让朝廷极不满意也不会轻易换上当时还是安徽提督的吴可。

    就算心中再不服气,这些两江要员也不得不承认,吴可担任总督以来做得实在不错,起码比那些前任强得太多。

    再军事上,吴大总督一改前几任的萎靡状态,积极进取在与太平军的一系列战斗中都有良好表现,确确实实压制住了太平军的嚣张气焰。

    想想前任何桂清在时,两江清军与江南大营紧密配合,两家联手兵力直接超过二十万,而且在火器装备还有后勤支援方面,比孤城独守的太平军可要强得多。

    可结果怎么样,二十来万清军被金陵太平军压得死死的,江南大营统帅和春和前任两江总督何桂清只能缩在城不出,每每太平军有大行动之时更是连连向朝廷请求支援,表示两江清军压力很大的。

    也正是因为何桂清的无能表现,这才逼得朝廷将他换掉。

    朝廷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为了支援两江战场朝廷可是费了老鼻子劲了,几乎占到全国财政三分之一的银子源源不断的支援而至,无论是要兵还是要粮或者要精良军械那都没有二话。

    最后仗还打成那个窝囊样,在与太平军的交锋中完全看不到多大优势,任随坐在紫禁城那把椅子上都受不了。

    特别是旁边还有安徽清军以及湘军这两个明晃晃的参照物,更是显得两江清军无能之极,浪费了朝廷无数钱粮供给。

    要不吴可一个武官,怎么就那么顺利的坐上了两江总督的宝座?

    还不是因为战功显赫,吴可南征北战少有败绩,加上朝中一干大佬的力挺支持,这才有这样的好事上头。

    吴大总督上任之后也没让朝廷失望,显示整顿军纪败坏的两江清军,而后以安徽清军为骨干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金陵围攻战,虽然最终没能一举拿下金陵城,可是两江清军的气势打了出来,让金陵城里的太平军不敢有丝毫觑之心。

    两江清军打出了气势,兵力和武器优势自然很快显现出来,逼得金陵城外的太平军部队不得不收缩防线,再也不敢像之前那般主动挑衅。

    就这表现足够朝廷满意了,虽没能一举收复金陵城,但太平军的气焰确实被严重打击到了,一段时间内太平军在与两江清军的战斗中,竟一时处于绝对的劣势状态狼狈之极。

    此战之后,江苏大部和淮北地区彻底安定,太平军在两地的势力几乎被连根拔除,两江地区除了江西和淮南之外竟然进入了难得的稳定期。

    这样的表现已经足够让人钦佩,没想到吴大总督更是深谋远虑,竟然在两广洋人联军发动初期便察觉不对,第一时间率领大军囤聚徐州,遥望北地局势变化做好了随时出兵救援京师的准备。

    当时他们之中很多人,都觉得吴大总督太过题大做,洋人联军就算有所行动,也不可能直接威胁到京畿安全。

    可谁知道洋人真就打到京师城下,要不是吴大总督救援及时,只怕京城都会落入洋人之手。

    京城郊外连番大战尽显两江清军雄风,战后京中大佬哪一个不夸两江清军实乃大清强军?

    就算吴大总督救援京师期间,太平军趁机大举发动再破江南大营,李秀成更是率数十万太平军得胜之师兵威常州,可最后还不是被五万两江清军打退?

    眼下等到朝廷的奖赏下来,吴大总督果然因着救援京师之功,一举获封一等忠勇侯这样的高等爵位。

    吴可就任两江总督两年以来,在军事方面取得极大建树,民生方面自然也是不遑多让。

    以工代赈的手段让人惊艳,一举解决了流窜入苏的数万流民所带麻烦,同时还将江苏境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好完善一番。

    眼下江苏和两江府库,便因着交通便利兴建的近十处市镇,还有数量更多的农贸集市,不仅收回了之前投资还大获其利。

    单单就是这一手,便很让拜年的两江官员们钦佩不已,他们从中可没少跟着捞好处,这些都是吴大总督的领导功劳。

    海州港口建设也是一桩值得一提的大事,虽然因为工程浩大投进去的银钱不在少数,但一部分颇有远见的两江官员,已经可以预料得到海州港口以后的繁华景象,上海的例子摆在那儿呢谁都不是傻子看不见。

    不得不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海州一带因为有港口这个巨大的工地拉动,周边地区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提升,无论百姓还是当地官府都因此受益非浅。

    因着两江清军时常拉练的缘故,江苏和淮北两地土匪武装几乎绝迹不,两江各地官府还在吴大总督的严令下,加大了对本地区治安环境的维持和清理,在数十万两江清军的帮助下取得明显成效。

    还有虽然加大烟土税收力度让人诟病,可不得不自从吴大总督拿烟土开刀以来,江苏各地的烟馆声音受到了巨大影响,最近几年迅速增长的烟民数量增加缓慢不,无论是社会治安还是衙门的财政收入都有不成果。

    总之吴可主政两江以来,两年时间长不长短不短,还是做出了不少的民生举措,让江苏和淮北两地民众受益极大,重两江官员们还是十分认可的。

    就是在外交上,吴可这两年的成果也是不。

    因为有吴大总督的坚定支持,退居苏州的海关衙门在与租界列强的胎盘过程中态度强硬,抢回了不少属于海关衙门的权益和利益。

    也是因为吴大总督的坚持,两江官场与租界列强之间的交涉,再也不似之前那般畏畏缩缩束手束脚,也能底气十足的拒绝洋人的过分要求。

    总之,在一干前来拜年的两江官员看来,吴可担任两江总督以来,两年时间还是做出了不少成绩的。

    在他们看来,像吴大总督这样的能吏,朝廷还不得使劲笼络,以便尽快解决太平军这等心腹大患。

    有吴可在两江坐镇,太平军便翻不起多大浪花,眼下的两江局势对太平军极度不利,如果事态再如此发展下去的话太平军也只有等死的份。

    这些前来总督衙门拜年的两江官员,谁心中不想着跟吴大总督大展拳脚,好在剿灭金陵太平军的战斗中分上一杯羹?

    吴大总督真的做得很好,这些前来总督衙门拜年的两江官员对此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太平军有可能就在他们手中灭亡!

    可谁想到,朝廷竟然在这时突然调走吴可,竟是一风声都没传出!

    当然还是那句老话,能在两江地区混到五品以上的官员,没有一个是简单角色。

    他们心中惊讶归惊讶,但还不至于做出太过激烈的反应。

    一个个心思电转思量着朝廷此番是何用意,吴大总督这次明明就是明升暗降的节奏嘛!

    一等忠勇侯虽然听着不错,可惜只是一个向朝廷领饷的爵位而已,除了面子上好看有政治特,权之外真没什么。

    京中最不缺的就是勋贵之家,的一等侯爵实在算不得什么。

    别看吴可被实授两广总督,好似比署理两江总督强其实不然。

    两广虽然也是好地方,特别随着列强的出现两广地区得到迅速发展,但比起两江三省这样的传统膏腴之地,两广地区还是差了不少,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方面都是如此。

    从两江调到两广对于吴可而言算不得平调,用贬斥来形容都不为过,只是朝廷面子上的功夫做得不错,没让人有机会从字面上挑错而已,实际就是明升按降的手段。

    他们不明白吴大总督得罪了朝堂上哪尊大神,竟然被如此对待真真让人震惊之余寒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