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铸丹台
宝相夫人! 狐仙娘娘! 众多百姓,发自内心的感恩,这一位施展神通,呼风唤雨的狐族仙子。 决定,要为她建庙封神,受人间香火。 就算是渭城的县尊,此时也不能忤逆民意。 “大家可以准备选取地方,准备材料,待我上书当朝,申请下来,既然要祭祀狐仙,就要光明正大的正祭,绝不能让这位狐仙,成为野神散仙之流。” 听渭城县尊这么一说,很多人,都轰然叫好。 渭城县尊回到了县衙,立即写了奏章,上报当朝,奏章传到天华府,天华府的府尊也听说了此事,知道有狐仙降临渭城,施展神通,普降甘霖,救了万民性命,也是心花怒放。 当即令人,把这份奏章,快马加鞭,以急报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利用符鹤把这份奏章,向着大周的都城传了过去。 同时,亲自赶往渭城,来到渭城的县衙。 渭城县衙的县尊带领县里的大小官吏,一起迎接天华府的府尊,把这一府至尊,迎入县衙之后,府尊也不拐弯抹角,而是直接的开门见山说着,“我这次来,别无他事,你应该明白,如今整个大周朝的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处处都是旱情。” “你这里,既然来了这样一位有着大神通的狐仙,还请你通禀一声,我要见她,希望她能够广施法力,到天华府、到大周朝各处,都普降甘霖,解救天下的苍生。” “若是能够做此功德,它必然会被我大周朝供奉起来,香火不绝,成为天下间,最大的狐仙,与众神同列。” 天华府的府尊为了见到狐仙,让它怕普降甘霖,立即许下种种好处。 听了府尊如此一说,渭城县尊也是一愣,随即有些无奈的说着,“府尊,你来晚了,那狐仙,来无影去无踪,来的时候,她化身道士,建立五龙台,待祈祷过风雨之后,才显化真身,踏着紫雾离去,我上哪里去找它?” “而且,它是异类得道,若是广行世间,怕是会惹得儒教、仙门不安,到时候,会天下大乱的。” “何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它这一次,普降甘霖,未尝没有其他的想法,或许正是看中了我人族的香火,想要借此机会,凝聚神格,高登神位。” 天华府的府尊说着,“异类得道又能如何,若是能够解万民于倒悬,纵使是魔鬼来了,我也愿意和之交易。” “若是有所求,那就更好,它降甘霖,我许它香火。” “只是如今它行迹不定,难以捉摸,如何是好,为今之计,唯有赶紧给它建好神庙,香火供奉,然后在神庙之中,虔诚祈求,想必这精灵,必然有所感应。” 找不到狐仙,天华府的府尊也没有办法,如今天下大旱,府中有着诸般事情要做,他也没有空闲久留,当即辞别渭城的县尊。 待天华府的府尊一离开,渭城的县尊的眉头,便微微皱起。 如今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大周朝的许多官员,也是病急乱投医,只要能够祈祷来风和雨,无论是精怪,还是仙圣真修,都愿意奉为座上贵客。 “狐仙救人,为它建庙封神后,怕是会有异类修者,趁此机会,大行人士,这些异类在山中自在惯了,不通人世间的中中礼仪,规矩。” “来了之后,不知道会惹出多少风波,甚至有些妖魔,野性未驯,以人为食物,更是令人心有如焚。” “让妖魔解救百姓,却是饮鸩止渴,有人前门拒虎,后门迎狼,得失之间,难以掂量清楚。” 妖魔鬼怪和人一样,也是有着善恶,只是谁又能分清善恶呢? 就如人吃羊,吃狗……几乎是什么都吃的。 有些妖魔鬼怪也是以人为食物,说起来杀个人,吃个人,对妖魔而言,也是寻常事儿,算不得罪恶。 可是对人而言,却是大大的受不了。 不过,眼下天下大旱,事情急迫,也顾不得了这些,待大旱过去,在慢慢的处理这些事情吧。 “真希望,当世圣贤杨师,赶紧出关,杨师胸罗万象,必然有着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难题。”
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当世圣贤杨晨的身上,希望杨晨赶紧出关,为了这份希望,已经有着很多人,日日夜夜,跪倒在了杨家小院的门口。 要用这份诚心,使杨晨有所感应 历经数月,杨晨终于铸成丹台,通体资金之色,高有九寸九,乃是仙神之基,有了这丹台,但见天地间的元气,围绕着这丹台汇聚而来。 所有的元气,如鲸吞牛饮一样,入了丹台之后,立即被丹台化为磅礴的法力,法力滚滚流动,犹如长江大河,永不停歇。 而其中的一些法力,也在丹台之中,慢慢的转化为丹气金光。 “成了,终于成了。” 杨晨铸就丹台,坐在石莲上面,也已经把这个境界巩固下来,法力滚滚,慢慢的转化为丹气金光。 有了这丹台,杨晨就能够铸就法相,法相一成,合二为一,就能化为金丹,金丹照耀之下,rou身不朽。 而在金丹之后,境界更为深幽,其中妙处,不可言语。 “想不到,我闭关的这几月中,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密室之中,虚空之内,便见有着一道道的香火神力,朝着自己的神道金身法相上面,疯狂的涌动,这些香火神力中,蕴含着普通的百姓的种种执着的诉求。 “五千道香火神力!” “这么多的香火神力,已然可以把握凝聚出来的神格填满,凭着这些香火神力,我完全可以掌控一府,如今渭城已经尽在我的掌握之中,下一步,便是掌控天华府,使天华府成为我的后花园。” 原本只有三千香火神力,短短时间内,又多出来二千道香火神力,让杨晨心中十分的欢喜。 默默的观察着,每一道香火神力之中,蕴含的百姓的诉求。 才知道,这几个月中,大周朝,天华府,渭城各处,发生了千年一遇的极大的旱情,民不聊生,千里龟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