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完美结果
相比于晏衡在宫中的险象环生,卫嫤在柳祭酒府受到了春风和煦般的欢迎。【】。 柳家虽然是京中公认的规矩人家,平日每一个人出门在外规行矩步,礼仪表现让人挑不出丁点错,但真关起门来过日子,整个柳家还是很随意。柳夫人以及柳容母女二人都跟卫嫤很投契,这会更没拿她当外人看,招待她时柳家也没那么多规矩。 军机泄露之事虽然还没昭告天下,但这些为官之人该知道的也全都清楚。这会见柳夫人这般热情,心觉舒适之余卫嫤更是记下这份情。 承情之下她表现得更是亲切,女人凑在一处议论朝堂之事总显得不伦不类。虽然不会直接说,但柳夫人还是说了些女眷之事。比如魏王妃出自哪家,又跟哪些人家有姻亲。武王嫡妃身子骨越来越差,眼瞅着熬不了多少时候,哪几家在盯着继妃之位。 这其中最震撼的还要属太子吴侧妃,这位侧妃乃是吴尚书嫡女,因前两年意图算计端王殿下而被皇上所不喜。与太子殿下私通之事暴露后被接入东宫,本来她只是个不起眼的侍妾,但因太子殿下喜爱,硬是在诞育皇孙后给她升了侧妃。 “终归个人有个人的造化,这世道可不讲什么好人有好报,凡事还是多留几个心眼好。其实以吴氏出身,当个侧妃倒没多扎眼,只可惜了太子名声。” 柳夫人生平最重教养,她不计较人出身地位,只要品行端正,不论贩夫走卒还是王公贵族,她都一视同仁。如今能说出这番话,最重要的是与卫嫤亲厚,念着她与吴家龃龉提醒几句;其次便是出于对吴侧妃的不齿,好好的姑娘家非得走那些旁门左道。 卫嫤认真听着,一点点记下这些后宅琐事。长久不在京城,如今她最陌生的便是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虽然只是后宅,但桩桩件件牵扯前朝,一项联姻便能看出两家关系如何。 可京城关系实在太复杂,柳夫人只捡了些重要的说,依然把她说得头昏脑涨。比如单杨家,就分刑部尚书杨家,以及一位姓杨的翰林。杨乃大姓,两位杨大人虽同朝为官,然而祖籍却差着十万八千里,血缘上八竿子打不着,但记起来时就很容易混淆。 好在说了没一会,柳夫人便及时转化话题。柳家三子,这两年又多了个小孙子。烧的热乎乎的火炕上,穿着大红肚兜的小家伙像只小乌龟般爬来爬去,嫩藕般的胳膊、圆溜溜的大眼睛看得卫嫤心下一阵柔软。 见她如此,柳容打趣道:“阿嫤既然喜欢,何不自己生一个。” 卫嫤抚摸着肚子,略显羞涩地宣布喜报,连带几位媳妇,柳家所有女眷皆以真诚的笑容恭喜她。而后柳夫人带头,又跟她说了些安胎时的注意事项。 这些事卫mama都曾嘱咐过她,可镇北侯府子息不旺,连带着卫mama也从未伺候过孕妇,许多大户人家的规矩她不知道。柳夫人不同,她自幼长在书香门第,后来又嫁到同样讲究的柳家,这些方方面面的规矩她都很懂。 她说了几个食疗方子,又分享了一些安胎的细节,都是很有用且做起来不太麻烦的事。见卫嫤听得认真,临到走时她干脆送了一本整理成册的注意事项。卫嫤稍作推辞,听说这只是手抄本后,再三感激后收下来。 不论是后宅情况还是安胎手册,总之这一趟登门拜访卫嫤收获颇丰。更让她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柳容亲自送她出门,卫嫤趁机问下她所嫁夫婿如何。以柳容身份本能嫁个很不错的夫婿,偏偏她被世子夫人害得出痘留了一脸麻子。因为这张脸有好几年她一直不肯出门,后来凭借裸妆粉遮住后她总算不用承受那些异样的眼光,恢复应酬后,以她的才学身份也很快觅得佳婿。 门第太高的人家肯定不会要一个满脸麻子的媳妇,所以柳容这次的夫婿还是柳祭酒学生。与镇北侯世子的清贵不同,她如今的夫婿出身商户。士农工商,商户人家有钱了就想培养家中子弟读书。柳祭酒名声在外,那家人对于家中子弟能拜在这样一位大儒名下都很高兴。能娶大儒家嫡出千金,那更是祖坟上烧了高香。 “挺好的。” 面对她的询问,柳容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可上扬的唇角连带着突然温柔起来的神情,还是让卫嫤明白,她不是在强颜欢笑,而是真正过得不错。 虽然两人不常见面,可她与柳容颇为投契。见到她在历经波折后能如此幸福,她也打心底里高兴。 两句话间两人也走到府门外,还没等上马车,远远地就见一排车队行驶过来。离近了后,车队最前面一辆马车帘子掀开,小脑袋探出头来,雏凤初鸣般清亮的声音喊道:“阿嫤jiejie。” 这声音……虽然很长时间没见,但熟悉的声音她不会听错。 “阿昀。” 马车在十步外停下,不等下人摆踏凳,阿昀利索地跳下马车。两年不见他长高了不少,七、八岁的孩子已经打到她腋下再低一点。长期跟着沂山居士读书,他皮肤养得又白又嫩,裹在一身嫩绿色的棉袍里,像一支刚抽条的嫩竹子般。 再也不是小团子了,不过那张与阿衡十分相像的脸还是一样好看。 跑到她跟前,余光看到旁边柳容,他忙一个刹车,恭敬地作揖:“弟弟见过嫂嫂。” “噗,”笑声传来,柳容打趣道:“小阿昀考童生回来了?” 晏衡为代指挥使的第一年,便将阿昀户籍迁了出来。虽然晏百户这一支有周氏所出阿宝参军,但阿昀的军户身份还是不允许他参加科考。晏百户和周氏罪有应得,顶着被瓦剌人捉去的名头这辈子别想再回晏家村。作为名符其实的一家之主,晏衡想变动户籍,除了族长之外没人能拦得住。 可晏族长会拦么?风水轮流转,整个晏家村都靠卫嫤生意养活,晏衡也不是那种发达后不照顾亲眷的凉薄性子,互利互惠之下,整个晏氏宗族不知对他们有多友好。这点小事非但不会拦,他们反而还帮忙出谋划策,帮忙想把阿昀迁到哪日后才方便。 最终此事由晏族长代为经手,将阿昀户籍落到韦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军机泄露一事后,有心之人本想利用户籍大做文章,可后来发现这事没丁点晏衡经手的痕迹。查个底朝天后,这帮人只能吹胡子瞪眼,暗骂一声老狐狸。
言归正传,户籍归于韦家后便可考童生。阿昀过目不忘,糟糕的童年经历又让他过早成熟,凭借这两点,读书时不论是记忆还是理解能力都足够逆天。如此聪颖的关门弟子,乐得沂山居士真切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梦都能笑醒”。 本来就只这么一根独苗,独苗还颇和他心意,对于晏昀沂山居士怎么能不重视。他不仅将平生所学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还在他学的差不多时,亲自带他去考童生。 沂山居士没有就近选择京城,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带着小徒弟去了江南。 江南自古多风雅之仕,富庶的鱼米之乡,吃穿不愁之下读书风气格外盛行。大越科举分南北两榜,就是因为如果不分,每三年一次的科举几乎要被南方举子全数霸占。江南科举难度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江南本地举子那是没办法,如果不是户籍所限,他们也想跑别地方科举,在“北榜”金榜题名。所以今年见有外地学子眼巴巴跑江南来应考,此事的确在当地引起不少震撼。西北竟然还有人江南来应试,这人是读书读傻了不成,强行增加中举难度。当经手官吏看到应试者是这样一个半大孩子时,再次震撼之余,更是确定他是来哗众取宠的。 就这样开头震撼、过程震撼,最终成绩出来更是震撼。 阿昀以榜首考得童生。 什么“读书读傻了”、“哗众取宠的”,年前公布乡试成绩,怀抱这些想法的人无一不被打脸,啪啪啪的声音比过年时放那爆竹还要响亮。 先前被一再质疑的沂山居士,听着外面的爆竹声,心里那叫一个美。成功震慑住这些江南举子后,趁着过年时的空闲,他带小徒弟好生拜访了几位江南饱学之士。谈经论道、针砭时事,百家齐放、百花争鸣。 然后一拖就拖到了现在,要不是京中传信来,说阿昀兄嫂不日入京,如鱼得水的师徒二人真不知还要在此呆多久。 沿着大运河一路向北,见阿昀翘首企盼,小心眼上来,沂山居士故意慢悠悠,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见到柳容时阿昀还有些绷着,可在阿嫤jiejie身边没呆多久他就原形毕露。亲热地挽着阿嫤jiejie胳膊,他不满这一路上耽搁时间。 卫嫤耐心听完,道:“沂山居士年迈,若不是顾念着你,满可以在江南颐养天年,阿昀要尊敬师长。” 这番说教传到下车的沂山居士耳朵里,瞥一眼满脸柔和的卫嫤,他心下满意,大手一挥让阿昀赶紧回家。 带着完美的结果,卫嫤启程回四合院,进门后便从晏衡口中听到了更大的喜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