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言情小说 - 青梅已熟竹马何逐在线阅读 - 第三十九章 诗传千年余几首

第三十九章 诗传千年余几首

    “三分之二?”芙蓉疑问道。

    张秋池道:“对,就是只有三分之二。芙蓉,我再问你,你知道哪首诗被称为‘孤篇压全唐’吗?”

    芙蓉以为先生正在考自己,便自信地答道:“知道,不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吗?”

    张秋池道:“正是!可是写出这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你可知道他有多少作品传世?”

    芙蓉回道:“一百首?两百首?我不知道。”

    张秋池笑道:“既不是一百首,也不是两百首,而是只有两首!”

    “只有两首?”芙蓉瞪大了眼睛,简直不相信这么厉害的诗人竟只有两首诗传世。

    张秋池接着说道:“再譬如写出《登鹳雀楼》的王之涣吧,他流传至今的诗也只有区区六首。而大诗人李白,据说留存下来的也不过十分之一而已。千百年来,也不知道有多少‘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类经典诗句被淹没在浩瀚历史长河之中。你说那位白苹洲碧衣女子是不幸,还是有幸?”

    芙蓉沉思了片刻,回道:“不幸是在于连自己的名字都无法留存,而有幸则是自己的诗作还被流传了下来。”

    张秋池笑道:“正是此理!在浩瀚史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多少也是一些时间的馈赠啊。”

    芙蓉平日里自是非常喜欢读诗写诗,更是颇有些才华,否则在上次萃文坊的“诗文大赛”中,芙蓉也不会得到第九名的佳绩了,而张秋池也更不会多次在课堂上表扬她。

    可芙蓉对诗的体悟,最深的层次也只是琢磨出它们的意义与内涵,联想出诗句中所描写的背景和环境,可一说到诗词这一文类在漫漫历史中发展的问题,芙蓉自是从未想到过的。芙蓉听到诸如陆游、李白、张若虚、王之涣这些诗人有许许多多的作品是散佚不传的,只觉得大为震撼和惊讶。

    芙蓉悠悠地叹道:“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清照,可却不知道消散在世间的还有多少个李清照啊!易安易安,何易何安?”

    张秋池听到李芙蓉这声感慨,只是微笑着点头,却并未答话。

    这时天已向晚,夕阳剪影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无声地照射进来,窗户下面沉淀着的一片金光宛若一汪平静的湖水,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窗户下面的一排盆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文竹枝叶上的水珠早已消散在空气中,君子兰,芦荟,以及那株仙人掌都在暖阳之中显得恬静温暖……

    芙蓉站起身来,轻声道:“谢谢张先生,时间不早了,那我要回家了。”

    张秋池也从座位上站起来,道:“那好的,你快回家吧。噢……对了。我这里有一本李清照的书,送给你了,你拿回去看吧。”张秋池说着,就在后面书柜上找了起来。

    “李清照的《漱玉词》,给你。”张秋池从书柜里翻到一本线装书,正是易安居士的《漱玉词》,便递给李芙蓉。

    芙蓉忙推辞道:“这不大好吧,张先生,我怎么能拿你的书呢?”

    张秋池笑道:“这没什么的,就一本书而已。我知道你喜欢李清照,这书你就拿回去看吧,别再客气了!”张秋池把《漱玉词》递到李芙蓉的手里。

    芙蓉笑道:“那好吧,谢谢张先生。”芙蓉拿着这本《漱玉词》,有些欣喜激动。

    回家的路上,人少了很多。芙蓉怀揣着这本李清照的《漱玉词》,走在路上,看着街上往来的三三两两人群,心中早已沉浸在这本书里。

    “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几首耳熟能详的词句中所描写的别样景物仿佛尽在芙蓉的胸间一样,芙蓉只觉得自己怀抱着这一本书,就像得到了一笔巨大的财富,欣悦之情难以言表。

    芙蓉回到家中,把已看过数遍的《诗经》挪到一边,翻看起了这本《漱玉词》,心中所思所想皆是这本书中所描写的情感,而张秋池在办公室里为她讲“白苹洲碧衣女子”和诗词发展的情形也始终浮现于眼前……

    第二天,张秋池在清水女中的国文课上,讲起了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其中重点讲了《夜雨寄北》。张秋池念到“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时,向班上的同学说道:“诸位能看出这句诗中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特别之处?”学生们在下面盯着这句诗,思来想去,只觉得这首诗写的确实很好,否则便不会流传于世了,可特别之处?哪里有特别之处呢?

    宋竹庭看着没有一个学生答得上来,便笑道:“这句诗就是我名字的来历啊!”

    “巴山夜雨涨秋池。”下面的学生们朗读了起来,顿时哄笑一堂。“涨秋池”,“张秋池”仅一字之差,真是巧合得很,便引得学生们大笑起来。

    张秋池淡然一笑,继续讲了下去。

    可是所有的学生中只有芙蓉一个人是相信张秋池的话是真的,而不是开玩笑。芙蓉相信“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诗就是张先生名字的由来,也许是张秋池的父母或祖父祖母,或是别的什么亲戚,在他出生时就根据这句诗,给刚出生的他起了这个名字。

    总之,芙蓉对张秋池这随口一句是深信不疑的。因为,她现在已经深信张秋池所说的一切事情。这种自然的信任感是建立在李芙蓉对张秋池深深的崇拜和景仰之中的,李芙蓉敬佩张秋池的风趣和博学,仿佛他已然洞察了所有的知识,却依然云淡风轻。

    不论是这本书的一个典故,还是另一本书的一段背景故事,张秋池都是清清楚楚的。正是由于这种崇高的人格魅力,李芙蓉才会对张秋池所说的话无比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