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军事小说 - 地球黑科技传奇在线阅读 - 第一五九章关内起狼烟(一)

第一五九章关内起狼烟(一)

    一九三一年挑起“九·一八”事变野心勃勃的日本关东军自从占领东北三省全境后,信心满满的他们这才发现事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虽然占领了东北三省全境但是反抗的烽烟此起彼伏没有停过。

    一心想在东北大捞一笔的关东军手下各个师团的鬼子兵们满以为到了这里支那人老百姓一定会老老实实乖乖的将自己貌美如花的妻女和金银财宝奉送到自己眼前,很可惜迎接他们的都是当地老百姓(当地胡子和东北军连同警察没有来得及撤走的旧部)手中毛瑟盒子炮发射出的密集子弹、锋利的大刀片子、长长二尖利的梭镖以及充满仇恨的眼睛。

    对当地情况不太了解的几十个几百个鬼子们几个中队小队在东北军和当地警察大部分离开气焰嚣张的开始分批占领乡村乡镇以填补东北军的空缺,鬼子们刚刚踏进去一只脚后第二天就变成冷冰冰的尸体,起初鬼子们还以为这不过是小规模的支那人在反抗翻不起大浪的,结果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就让鬼子们抓狂了。

    不过在狡猾凶残的关东军无所不用其极和狠毒的手段下,一个又一个乡村和乡镇成为了无人区,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无数的丈夫失去妻子,无数的妻子失去丈夫,无数的孩子失去了父母和爷爷奶奶以及可亲的长辈。

    这些残酷的情景更加激起了全东北各民族老百姓的仇恨和反抗。但是就这样的反抗也阻止不了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人用凶残的手段,仗着高精度的三八式步枪、十一年式轻机枪、九二式重机枪、**式掷弹筒等强力装备日本人疯狂的清扫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白色的恐怖。导致见势不妙的东北大量的胡子和逃散的东北军旧部统统躲进深山老林,仗着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熟悉和鬼子们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戏码,这下搞的一大票追入深山老林的鬼子们晕头转向。

    清剿来清剿去钻深山老林无数趟的关东军们一个个累得像狗一样在一无所得再闹了个灰头土脸后只得在借助投效他们的汉jian和狗腿子带路下挨个山头一个个的把敢于反抗关东军的山头逐个灭掉。让他们恼火的是在一次清剿掉一个山头后居然在山寨中的军火库里发现有不少从山海关那边过来经过查明后明显是东北军有人偷偷提供的军火物资,知道这个情况的关东军高层们不少人都火冒三丈的很,在得知是因为山海关那边东北军偷偷摸摸的提供军火物资的问题后一个毒计冒了出来,既然关内可恶的支那东北军还不死心那么就把这个连接东北和华北的咽喉要地给拿下看张学良到时候怎么办,嘿嘿顺便也把热河省和内蒙古省这两个地方拿到手。

    此外,关东军也知道山海关是关内援助东北义勇军的主要通道,正是因为这样日军才会彻底为消灭腹地内部的义勇军对着山海关的中国守军下黑手。在关东军的眼里这些支持义勇军的东北军着是可恶,既然自己跑路丢掉了整个东北三省哪里还有收复回去的道理,现如今东北三省都在大日本帝国领导下建设皇道乐土的干活,丧家犬一般的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想回来门都没有,反正大日本帝国马上就要拿下热和和内蒙古连同平津地区了就让张学良和东北军洗净脖子挨宰吧。

    为此日本关东军在关东军高层的授意下,不断的在山海关东罗城、东关校场等地建设营房、构筑工事、设置岗哨,很嚣张的与中国驻军几乎面对面呈犬牙交错之势,并严密监视中**队的军事行动。这榆关正面的四千日军虎视眈眈,东部日军炮兵阵地居高临下,海面上有十一艘日军驱逐舰停泊。

    驻守榆关的是张学良麾下东北军下辖第九旅,对当前日军各种明目张胆的挑衅在少帅严令不得过度刺激日本人的命令下只好忍辱退让。这让日方觉得东北军软弱可欺同时也认为这是一个挑起事情的好机会,于是便指使驻守山海关的日军守备队队长落合正次郎前往诱降第九旅旅长何柱国本人,落合正次郎当面表示日方愿帮何柱国攻下热河,建立一个包括冀东和热河在内的自治政府。心里早已有数的何柱国根本就不相信日本人对于日方的诱降则是能敷衍则敷衍能拖延就拖延,最后始终没有答应。

    折腾了好几日,日方这个时候才发现眼前可恶的何柱国居然是软硬不吃诱降不成,气急败坏的鬼子们开始不断的制造事端,借机开战好制造拿下山海关的借口。

    从一九三二年五月开始,怕事情闹得不够大的日本人先是制造了所谓的“义勇军事件”、“强登第一关城墙事件”和“炮击榆关事件”满以为在这样不断羞辱刺激下东北军会忍不住大打出手,结果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东北军们居然让步了这才没有燃起战火,让小鬼子们的阴谋实施不起来。

    自打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开始,日军首先挑起的“炮击榆关事件”之后,刚刚才把日本人糊弄过去的何柱国非常清楚小日本鬼子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觉得事态紧急的他马不停蹄的赶赴北平向张学良报告榆关目前的情况。

    作为丢失了整个东三省的张学良为洗刷“九·一八”之耻,决心抵抗,但是他知道就凭自己这点实力是没有办法抗得住小鬼子的海陆空三军,以前东北军海陆空齐全的话还是能和小日本干一场的,问题是现在他只能自保有余想进一步是力不从心啊,心知肚明的张少帅一边在长城沿线作了全面的军事部署(少帅的指挥能力还是有点的,不过也只能欺负欺负国内的军阀)一边则派出与中社盟有过接触的王铁汉、赵镇藩、王以哲等人秘密前往西北四省中社盟控制区域向龙霸尊搬救兵。

    战前日军在榆关集结了约三千人的兵力,野战炮四十门,铁甲车三列,坦克二十辆,飞机八架,军舰两艘。鬼子们认为就凭这点军力能很轻松的把当面之敌东北军干趴下。榆关城里的中**队只有第九旅的六二六团,兵力两千两百五十七人,武器配备只有迫击炮、平射炮和机关枪,六二五团和六二七团的两个营驻于榆关外围,双方兵力都差不多可惜东北军的军备没有办法和小鬼子比(这就是离开了老窝的后果)。

    关城南门打响榆关抗战第一枪,一九三三年一月一日中午,榆关的日本侨民忽然接到日本宪兵队的通知,立刻迁往“南海”———即八国联军营盘所在地(瞎子都能看出来这是早有预谋的)。日侨纷纷动身,中国百姓见状,知道要有大事发生,也收拾细软乘车出城逃难。下午,日本守备军突然收缴了南关警察的枪械,并扣押了南关公安分局的局长。

    晚二十一时许,日本守备队儿玉中尉派人在日本宪兵队车站分驻所和满洲国国境警察厅门前各扔了一枚假手榴弹,制造爆炸事件,早就在车站附近等待的日本兵闻声开枪,形势大乱。大批日军从关外开来,一部日军占领南关并向南门城上的守军密集射击,另一队日军则在东南城角攀登城墙,同时日军的铁甲车开进了车站并向城内开炮。

    九旅外事科主任秘书陈瑞明立刻向日方问询,狡猾落合本人当着陈瑞明的面诬称是是你们东北军先开的枪,大日本帝国皇军是出于自卫才还击的强盗逻辑。

    同时在陈瑞明和落合打嘴仗的时候,九旅参谋长喻建章一边将榆关(山海关)事态报告身在北平的何柱国,通知日军司令即刻返榆交涉,一边紧急部署兵力,通知六二六团进入临战状态。之后,骄横惯了的日军提出为了满蒙的安全和大日本帝国的生命线一定要占领南关,要求驻守在这里的东北军速速离开,还称皇军并不想将事态进一步扩大话。

    不过制造“手榴弹事件”的儿玉中尉一心想立大功上位顾不得关东军军部下达的目前在援兵未到之前不可开战端的命令,来了一个以下克上派兵在南关对面的民房上架起机关枪和平射炮,将枪口和炮口瞄准南关的东北军蓄势待发;他自己本人则带着几名士兵肆无忌惮的攀登南门城墙,爬到中间时向城墙上投掷手榴弹,炸伤四名我方士兵。

    被激怒的同时忍无可忍的中国士兵也扔下了一颗手榴弹,不偏不倚的是这颗加了料的德国原装货正好掉在儿玉脑门上,让这个多日以来制造事端的军国主义狂人当场毙命,至此隐忍多时的中**队终于打响了榆关(山海关)抗战的第一枪,憋屈已久的东北军终于发出了怒吼。

    历时三天的榆关抗战中,因为儿玉那傻货(正在调集援军的关东军各部队长官们都在破口大骂这个没有脑子的家伙)导致现下数量不多的日军在大量援军没有到来的情况下和守城的东北军交火,日军一边与东北军交战一边不断从东北增加兵力,集中陆海空三军从地面、天空、海上向榆关城内发起猛烈进攻。

    靠着先进的武器,日军可是步步紧逼,经过一番激战兵力较少重武器装备不多的东北军在连番激战后不敌日军被先后占领了南门、北门、西门,从现在来看日军暂时占了上风。面对着兵力和武器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守城的中**队抱着必死的决心,几次夺回失地;城门被攻破后又与日军展开巷战,书写了中国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页,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原历史上一营营长安德馨战前曾对战士说:“我安某一日在山海关,日本人就别想过去,欲过去,只有在我尸首上踏过。”在战斗中安德馨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南门被占领后,安营长带领战士展开巷战,先是手部受伤、后腿部中弹,但他毫不顾忌继续战斗,最后头腹两处中弹,英勇牺牲。一名士兵顶着城墙上的机枪扫射,把安营长的尸体装入麻袋抢了下来,后将其遗体运往保定安葬,张学良亲题“重侔泰岱”。

    一营二连连长刘虞宸率军守卫的东南角城墙被日军轰开一个豁口,刘连长在豁口两侧埋伏了大刀队,斩杀了二十多个从此处冲入的日兵,吓得敌人调头逃命。日军炮火猛攻东南角,刘连长带领战士不后退一步,后二连官兵全部殉国。

    日军占领城墙后,许多守军宁死不降,纷纷从城墙上跳下;日军进城过程中,在守军的尸体中忽然跃起一名中国士兵,手挥大刀连杀数名日兵,最后死在日军乱枪之下;一名士兵赤/裸上身,用大刀与敌军一排人搏斗,连杀七人后牺牲。

    榆关城陷,六二六团团长石世安痛不欲生,欲拔枪自尽以死报国,幸被士兵阻止。3日下午,石率领余部从西北水门撤退至石河西岸。此一役中国守军死伤五百八十六名,为日军的一点五倍,一营几乎全营覆没,营长和四名连长以身殉国,榆关抗战终以中国/军队悲壮失败收场。但榆关抗战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以武力抵抗日军入侵,也是“七七”事变前中国/军队最大规模的抗日战役———长城抗战的先声,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