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仙侠小说 - 大禹治水演义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帝舜禅位 南巡苍梧

第一百一十一章 帝舜禅位 南巡苍梧

    帝舜的祖上是有虞氏,姓妫。自幼丧母,盲父与继母的人品又十分低下。从小受尽了继母的虐待与盲父的打骂,在苦难中长大。但是舜不但不记恨父母,反而对父母孝顺倍加,是远近出了名的孝子。

    舜十多岁便被父母赶出了家门,来到了历山开荒种田。他向附近村子里的百姓赊来了粮食种子、农具,白手创业。到秋天收成之后,除了加倍归还借来的种子和口粮之后,把剩下的粮食都送回了父母家中。

    舜曾经先后到几处荒山种地,他将这些荒山都取名叫历山。除了开荒种地,舜还制过陶,盖过房,捕过鱼。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做什么,他都与当地的百姓融为一体,打成一片。用自己的行为和品格,影响和感化周围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受到当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都愿意与他相处、与他为邻。

    舜居住的地方一年成村,三年成邑,五年成都,百姓们尊称舜为“都君”。

    舜发于畎亩,起于民间。亲身体味过百姓的艰辛,饱尝过民间的疾苦。因此,在位列朝堂执政之后,心系百姓,体查民情,事事都替百姓着想。施仁政、行德政,执政为民。任用贤德的大臣,提拔孝德的贤良。亲君子,远小人。虽然是拱手而治,却是德政大行,诸侯宾服,天下归心。后人赞道:“四海咸威领舜功,天下明德自舜始。”

    帝舜为人至孝,直而温,寒而不栗,刚而不虚,简而不傲,好问而察远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而用于民。

    帝舜“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就是在器物之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以起到预先警戒百姓的作用。用流放代替rou刑,并且严惩那些屡教不改之徒。

    帝舜善于用礼乐来化育诸侯和百姓,设立学校,教人子弟读书,知廉耻,懂孝道,明礼让。舜还发明了五弦琴,并且用音乐感化众生。

    舜自从执政之后,每隔五年,便到全国各地巡视一次。走到哪里便将自己的理念推行到哪里,所到之处,无论是诸侯还是百姓都被他的高尚品格和仁德所感化,社会风气日新。

    帝尧在世时,舜就开始代尧执政。二十多年之后,一直到尧九十岁的时候,才正式将天子之位禅让给了舜。帝舜践位之后,又继续执政了十七年,这前后总共执政了四十余年。

    大禹治水成功,回朝之后,一直担任大司徒之职,总理朝政,总领百官。士师皋陶,大司农后稷,还有伯益、勾股、九章等同心辅佐。大禹为国家,给百姓办了许多大事、好事。除了划九州,定贡赋,别五服之外,还将天下八百诸侯分地域,编成部落联盟,每五个诸侯为一伍,每十个为一什,每百个为一伯,设立一个伯侯。

    在贡赋上,向富庶地方的诸侯多征贡赋,救济给受灾的地方。并且鼓励百姓多开荒,多种田,奖励耕织,教导百姓学习先进的耕作技术。给缺少种子的百姓分发种子。从而使得国库充盈,百姓富足,万民乐业,社会发展进步。

    大禹受到了广大百姓和天下诸侯的爱戴和拥护,都视大禹为神,以大禹的身高作为标准尺度,称为一丈,把大禹的声音当作五音的基准,即“宫、商、角、徵、羽”。有了难处,便找大禹帮忙,有了纠纷便找大禹调节,有了好东西也不忘了贡献一份给大禹。

    帝舜看见大禹的功劳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高,觉得将天子之位禅让给大禹的时机成熟了。于是将众大臣都召到朝堂上,宣布道:“我要封禅泰山,然后南巡苍梧。我已经向上天推荐了大禹作为我的继承人,现在任命大禹为储君,在我外巡期间代行天子之事,执掌国家大政。你等众位大臣要全力辅佐大禹,办好国家的事,办好朝廷的事,勿负我厚望。”

    皋陶、后稷、伯益、勾股、九章等众大臣齐声应诺,说道:“请天子放心,我等众大臣一定全心全意拥护大禹。办好国家的事、朝廷的事。”

    唯有大禹慌忙出班,向上行礼,说道:“大禹不堪如此重任,还请天子收回成命,将天下大任传与帝之子义均。”

    帝舜道:“义均只堪做一个诸侯,尚且能力不足。怎么可以将天子之位传与他呢?如果那样的话,不但害了天下百姓,而且也害了义均自己。再说我早已将义均封于许地做诸侯,他在那里已经心满意足了,他决不会向你发难的。”

    大禹又道:“朝中的大臣,后稷、皋陶都比大禹的资历深,又有大才,都可大用,请天子三思。”

    帝舜说道:“大禹不必再推辞了,我意已决,我这样做既考虑了资历,也考虑了年龄和才干。是为国家负责,替天下百姓着想。上合天意,下合民心。

    今后,你只要遵循道德,确定不移,就能够做到谋略高明。要谨慎修养自身,要有长远打算,能了解人,就是明智。能恰当地用人,就能安抚百姓,就是仁惠,老百姓就会爱戴你,有识之士就会辅佐你。这样,你的主张,你的政令,就能由近及远地推广开来。

    你要殚精竭虑,尽职尽责地办好国家的事,朝廷的事和百姓的事。”

    帝舜说一句,大禹答应一句,帝舜嘱咐完了,大禹说道:“大禹感谢天子的重托,深知责任重大。想到今后的国家大事,真是如临深渊,如履溥冰,胆战心惊,还望天子早日归来,国家和百姓都需要你。”帝舜说道:“你只管办好朝廷的事,办好国家的事,不要问我什么时候回来。”

    大禹又问道:“不知天子外巡要带多少人马?”

    帝舜说道:“我不需要带人马,轻车简从,只带几个日常的随行人员足矣。也不给沿路百姓和诸侯添麻烦,添负担。

    封禅泰山之后,再顺路巡视南方,要一直到苍梧之野。归期不定,也许一年半载,也许三年五载,你等只管办好国家的事,朝廷的事,不必盼我归来。”大禹等只好拱手称是。

    帝舜说完话,走下了朝堂,早有随从备好了车架,恭候在朝堂外面。帝舜登上了车子,驭手扬鞭驾车,向泰山进发。大禹率领满朝文武大臣,一齐来到朝堂前,躬送帝舜的车驾远去,直到看不见了,才回朝办事。

    帝舜驾车来到了汾水岸边,下车登船,沿着汾水,来到了风陵渡,进入了黄河,再顺流而下,过华山,再过三门峡,到砥柱石。过孟津,入济水。来到当年开荒的历山脚下,下船登车迤逦来到了东岳泰山。

    东岳泰山乃是华夏第一山,为五岳之首,早年黄帝就曾经登泰山封禅,帝尧也到泰山来过,大禹治水时,与小兄弟们也登临过。

    帝舜把江山禅让给大禹,今日就是要在泰山上向上天祭告,给自己四十年的执政生涯做一个了断。

    登上了泰山极顶,随行的人摆好了祭台,帝舜沐浴更衣,净手焚香。祭告曰:“虞舜本是一介村夫,蒙帝尧发于畎亩之中,委以重任,又将天子之位禅让与舜。又蒙众位贤臣辅佐,拱手而治。天下清明,万民乐业,华夏一体,遐迩归王。

    今夏伯大禹仁德,治水功盖华夏,天下归心。舜已禅让天子位与大禹,特祭告于天地神明。舜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上无愧于炎黄、帝尧,下无愧于天下百姓,今卸去天子重任,从此周游天下,遍访仙山去也!”

    帝舜祭告完毕,仰天大笑,扬长下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