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东亚风云录在线阅读 - 第二十四节 入伍

第二十四节 入伍

    在顾家住了三天后,一封原本寄到他家里的信件辗转寄到了顾家。

    “大明陆军江防集团军第四“习高”步兵师甲字旅第七团第三营朱雀连中尉副连长梁韶君:

    盖因北局骤紧,加强防务,特令你于大明淳化八年八月十六日午时之限,提前赴任。大明兵部。”

    今天是淳化八年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就是说,明天的11点以前,自己就要赶到部队了。他还有些舍不得顾孝妤——虽说这丫头骄横刁蛮,可架不住人家有才有貌啊。她的jiejie顾孝婕倒是很成熟稳重,但就才气来说,可比她那meimei差了一大截。得知梁韶君要走,顾经国再三挽留,并表示丹阳不远,可以今天过了中秋节,明天一早再走。梁韶君则怕路上有耽搁,况且早些入伍,也能提前了解一些情况,因此婉拒了。顾孝妤则是一脸的惋惜,说着场面话,其实梁韶君觉得她心里高兴得不得了:终于把自己这个瘟神送走了。

    梁韶君整理好行李,与顾家四口告别,就坐上了他的奔驰,向丹阳去了。在路上,他明显感觉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大街上巡逻的警察人数变多了,购物的人群排起了长队,看起来都急着储备一些日用品和食物,而商业区却门可罗雀。

    梁韶君打开电台,正好听到了这条新闻:

    “清国隆治皇帝于今天凌晨四时十四分因病去世。清国太子溥信将于今天举行即位仪式,据清国媒体报道,隆治皇帝听闻肃亲王遇刺身亡的噩耗后,病情加重,其去世与此有莫大关联。大明皇帝陛下已于今天发去吊唁,称隆治皇帝为‘北方贤主’。”

    隆治皇帝驾崩了?

    梁韶君眉头紧锁,隆治皇帝一死,清国最后的和平力量也就消失了。怪不得敏感的民众产生了恐慌情绪,万一打起仗来,原本繁荣的大明肯定又会回到徐淮战争年代那种物资短缺的岁月。

    收音机里陆陆续续地播放着各地交通状况信息,以及各地政府的通告,国际局势的变化。明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商,大明南洋石油公司,已经紧急暂停和清国的石油贸易,转而宣布将会增加对日本的出口。这是明国在清国宣布二级战备之后做出的唯一措施,却也是最有力的措施。日本在六年前和清国的朝鲜战争中丧失了二十余万陆海军精锐,不计其数的战争物资在旷日持久的大战中损失殆尽,因此现在养精蓄锐的日本是明国牵制清国的最有力武器。

    从南京顾家出发,到丹阳市区的路程大约100公里,梁韶君开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到。丹阳市区位于长江以南20公里,而“习高”步兵师则分散驻扎在丹阳的北郊范围内。梁韶君到了市区的陆军报到处,将车停好,到军需站领了军装、军帽、长靴。明军的军服沿袭近代明军的军服特点,一般采用藏蓝色,交领右衽,以扣子固定,并辅以皮质腰带束紧,袖管也以腕带扎起。下着较为宽松的长裤,普通士兵配绑腿、短靴,尉官以上则配长靴。将这一套大方帅气的军服穿戴整齐后,梁韶君跟随指引上了军用卡车,开往所部营地。

    丹阳市区并不大,这里也并没有南京那样的紧张气氛,看着街上嬉笑打闹的孩童,悠然自得的老人,梁韶君暗暗下定决心,以后退休了一定要到这样的城市来养老。

    北郊是一望无际的农田。丹阳北郊也算是江南鱼米之乡,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这里的平原非常适合发展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生产出的农产品直接供应有着400万人口的南京。军车上除了梁韶君,还有五个新兵,看军衔,都是二等列兵。他们互相之间小声地打着招呼聊天,而对梁韶君这样一位长官,则显得拘谨得多。梁韶君睡在顾孝妤的闺房里,整晚都小心翼翼,既是因为一个大姑娘就睡在自己不远处,又是因为怕睡得太死重演第一晚的闹剧,所以根本睡不踏实,这会眼圈发黑,怎么看怎么像是个纵欲过度的痨汉。

    “长官,”一个眼睛小、鼻梁高的新兵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您是不是梁韶君?”

    我这么有名了?梁韶君挤出一点笑,点头道:“是我。”

    “梁长官!亚丁之虎!”那个新兵几乎跳了起来,差点把车顶捅穿,难掩兴奋之情:“梁长官!我是这次秋季应征的新兵,我叫张鼎赫。梁长官,我可是你的偶像啊!哦不,你可是我的偶像啊!”其他四个新兵也都看着梁韶君,眼里满是惊喜。

    梁韶君看着这个语无伦次,满脸通红的新兵,连连谦虚:“军营里没有什么‘亚丁之虎’,只有梁中尉。”

    “是是是,梁长官,我跟你说啊,我刚看到报纸那会……”

    就这样,一路上这个新兵张鼎赫唾沫飞溅地讲述着对梁韶君的钦佩之情,梁韶君则满脸唾沫,耐心地听着。约莫向北开了十多公里,军车进入公路右边匝道,转进一个镇子里。路面越来越颠簸,穿过了小镇,就到了驻地。这是一个背山而建的兵营,cao场长宽都有200米左右,几队士兵正在进行队列训练。

    梁韶君率先跳下车来,出示自己的军官证。哨兵核验片刻,端端正正地向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长官!”

    梁韶君脚跟一碰,肃容回了一个军礼。一个负责接待的下士接过军官证,和手上的名单对了一对,随后敬礼道:“梁长官,您被任命为我团第三营朱雀连中尉副连长。请随我来。”

    梁韶君跟着他穿过cao场,顺便看了一眼士兵的cao练。这些士兵明显都是服役不久的新兵,看大多数人的相貌也就十八九岁的样子。他们充满着朝气,还不知道恐惧的滋味;他们眼里有热忱,还不明白战火的残酷。

    朱雀连的连部设在cao场北部的一个房间。接待的下士将梁韶君带到,就敬礼离开了。梁韶君进门,见到一个中年人正在桌前整理着一叠文件,肩上军衔是中尉,猜想此人应该就是冯钦烽了,敬个礼道:“冯连长,梁韶君前来报到。”

    那中尉一回头,似乎还沉浸在那些文件里,有些木讷道:“哦哦,是梁副连长,你好,你好。”他有些费力地站起来,蹬了蹬发麻的腿,敬了一个不怎么标准的军礼。

    “梁副连长啊,朱雀连编制122人,目前缺额人数还有13人。现在秋季征兵,正是应征的新兵和复员的老兵轮换的时候,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啊。”冯钦烽一边说着,一边摸索着那些文件:“这次复员的老兵有25人,他们的材料都在这里,明天我要报给营部,另外,这些是新兵的档案,你可以看一看。”

    梁韶君有些发愣。这些不都是军队的文职人员要cao心的事情吗?

    “冯连长……这些事情不是应该由营部的文职来管吗?你何必要去整理?”

    冯钦烽认真地说道:“带兵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在他们入伍以前,就要了解他们的履历情况,因材施教……”

    梁韶君只觉得眼前这个连长,就像是某个小学的教书先生一样。他耐着性子道:“冯连长,有这些时间,我更愿意直接找他们聊聊,这样不是了解得更加透彻吗?”

    冯钦烽摆手道:“哎,话不是这么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还是要通过书面材料,才能完整地了解一个人的过去。”

    梁韶君暗想,你这是招女婿呢还是带兵呢?他敬一个礼道:“冯连长您忙,我去认识一下连里的兄弟们。”

    冯钦烽有些不悦道:“那你去吧。材料就放在连部办公室,你随时可以来看。对了,你还要凭军官证,先去领自己的近卫配铳。我们连的宿舍就在112,离这里不远……”

    梁韶君道一声:“多谢!”便告辞了。与冯钦烽见的第一面并不愉快,梁韶君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很反感老学究一样的冯钦烽。他明白,明军经过30年的和平时期,像冯钦烽这样凭资历胜任基层军官的不在少数,他们或许是管理军队的优秀人才,但不会是率领军队的优秀人才。很多基层军官,已经由“指挥作战”的角色沦落为“行政管理”的角色了。

    走进112宿舍楼,梁韶君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尿臊味。他掏出发给军官的哨子,狠狠地吹了起来,随后大声喊道:“第三营——!朱雀连——!全体——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