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把戏
张存孟和八队头领商量妥当,准备大干一场。 张存孟带六队、七队去黄龙;二队、三队攻白水;四队、五队打澄城;一队、八队兵进蒲城。 黄龙县在西北面山里,崇祯元年末,王二、苗美、王嘉胤、高迎祥、张存孟、李茂春等十几部农民军曾汇于彼处。 如今王二已死;苗美也因不愿投降被部下砍了;张存孟收服了几部;余下都随王嘉胤去了山西。 物是人非。 白水、澄城同样好打,但是没油水。 唯有蒲城还没被破过。除了孝童村附近被王二掠了一回,余者安然无恙。而且这里比保安县富裕百倍,财货多多。 李自成和钱三五商议,这次依然由革命军主攻,战利品七三开。 钱眼儿乐开了花,这买卖可以可以,小老弟识相。 李自成又说要往他队里派监军,约束纪律…… “岂有此理!球头子刚入伙就这么张狂?入你娘!” 钱三五拍案而起,甩袖离去。 一队是张存孟铁杆老部下,他太知道钱眼儿是什么德行了,但是又不能把李自成踢出去。 这年头人多势就众,张存孟心气大着呢,不缺容人之量。 他又把二队调派来了。 赵胜好说话,对李自成的提议全部接纳。 两队人马做了五天准备,于二月二十六日出山。 关中平原,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李自成一路所见,却人烟稀少,大片抛荒之地。 白水、澄城两县是陕西首义者王二肆虐之地,再加各家大小头目往来流窜,如今民生凋敝。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官府横征暴敛迫使农民大批逃亡。地方官吏为了足额收税,采取一户逃责令九户分赔,九户逃则勒逼一户独承。甚至“民有丁壮逃窜,而掠童穉以索赋。” 这样辗转相牵,往往出现整村农民逃散一空的情况。 明明是好田,却白白抛荒了,这也是“连年大饥”的重要原因。不能全怪天灾。 农民军纪律参差不齐,有的只勒索士绅富户,对穷苦百姓秋毫无犯;有的打了土豪还开仓放粮;有的则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话说回来,人家占地为王图的不就是翻身做老爷,欺男霸女么?目标明确,执行力强……谁都不知道明天脑袋还在不在脖子上,活一天算一天。 李自成暂时也没实力收拾那些害虫。 兵行四十里,抵达白水河畔。 河宽两丈,不深,可以淌水过。 李自成为了锻炼工兵队,让他们就地伐木搭桥。 过河之后不远就是高阳,商贾云集之重镇,有“蒲北锁阴”之称。 大军一到,巡检司的二十来个弓兵早已望风潜逃,没遇上什么抵抗。 “检”字只能用一个月了。因为四月份会“改巡检司印为简——以犯御讳也。” 避讳制度真的很扯淡。 明正德年间,因“猪”与皇帝朱同音,被令禁养。旬日之间,远近大猪小猪尽杀,有的则减价贱售或被埋弃。这件荒唐事持续时间不长。 《公羊传·闵公元年》的记载:“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这是说好话不说坏话的“讳”。 名字“避讳”起于秦代,成于唐宋,到了明清达到鼎盛。 避讳主要是四类:避帝王、避长官、避圣贤、避长辈。 秦始皇嬴政上来就把“正月”改成了“端月”,因为当时正月的标准写法是政月。 嫦娥原叫“恒娥”,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神仙也要改名。 唐代,六部之一的户部原来叫民部,改成户部;观世音变观音。李世民爷爷叫李虎,从此“虎”变成了“大虫”。 其实李世民本人较宽和,只避讳“世民”两字连用,上面那些都是他的孝子贤孙干的。 最逗的是赵匡胤三兄弟。老大当了皇帝,老二老三要避讳改名;结果老二又当了皇帝,于是老三再改名。几百年后,老大也被雍正皇帝胤禛改名为赵匡允。 不清楚底细的后人看古书肯定会一头雾水,就如同蒋光头成了空一格或者常申凯一样滑稽可笑。 朱元璋为了所谓避讳,把“元来”改成“原来”,简直过敏。 元代及之前历代铜钱上有“元宝”、“重宝”字样,老朱铸币也舍弃“元”、“重”字,一律用“通宝”。 为啥把“重”也舍弃了?因为老朱原名朱重八。1 说完避讳中的避帝王,再看—— 避长官,“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避圣贤,丘姓被改成“邱”。2 避长辈——杜甫母亲叫海棠,所以他就不写海棠诗;他爹叫杜闲,他诗中没有闲字。 …… 高阳镇家家户户闭门,街道冷清。 李自成没有过多骚扰当地,只叫开几家商户高价采买了些草豆。 现在革命军有马匹驴骡两千出头,喂饱这些大牲口不容易。连平日行军都舍不得骑马。 晌午歇息一个时辰,大军继续出发。 李自成往前一指,“赵兄,尧山名胜之地,万不可错过。当去游览一番。” 赵胜有些看不懂了,忍不住说道:“兄弟,咱们已经耽搁了好几天,你说整队吧我没意见。那眼下为何不直插蒲城?岂不是让对方有了防备?恕赵某愚钝,望兄弟明示。” 李自成神秘一笑,“老哥等着分钱粮就是,小弟心里有数。” 赵胜无奈。 尧山是关中名山,平原中突兀的横亘一脉,西南东北走向,总长约三十里。 “昔尧时,洪水为灾,诸山尽没,唯此山若浮”,得名“古浮山”。又因尧王在山上治水有功,后称其为“尧山”。 山上青山叠翠,古柏盘崖,泉清如镜,奇石遍山,殿宇古朴典雅。历代石碑林立,摩崖题刻述古,文物古迹甚多。 遍山有唐代所植柏林约两三百亩,总数不下三四十万棵。 尧山山门建有两层楼阁,一对雄狮横卧两边,气势肃穆壮观。 门前正中地面铺设一块长方形石头,叫作“世面”。就是常言“你见过世面没有”的“世面”。 尧山祠庙群立,古朴典雅,唐宋风格,十分壮观。 传说中的“尧山圣母”,属尧王之女,能呼风唤雨、祛病助产,从善扶正,解忧排险。后被皇帝敕封为“灵应夫人”。 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狩猎于尧山”。 蒲城境内的五座唐陵就有四座依尧山盘居。 李自成、赵胜游山玩水,看罢“灵应夫人”祠后,又站上极顶南望。 平野辽阔,太华峥嵘。 赵胜不禁感慨,“尧山可称蓬莱仙境。” “仙境”二十里外就是蒲城。 蒲城县,九里三,出了北门是北关。城门楼子高又宽,旮里旮旯都是砖。北寺宝塔窝了尖,南寺宝塔戳破天。 城里两塔如奇峰突起,似双剑插天,相互辉映,蔚为壮观,即便在二十里外也能一目了然。 “蒲城县,我来了!” 傍晚前,大军行至枣园村。 扎营时,侦骑来报,县里出杂兵千余。 李自成不慌。 蒲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是金锁关;西南一百八里是西安;东南一百三十里是潼关;俱为重地。 然而,附近一带的官军几乎没有机动兵力了。 等文书往来,调兵遣将,官军来围剿,李自成最少有二三十天的富裕时间。 至于蒲城出来的那千余杂兵,应该是武举人带的团练。也即乡勇。不足为虑! 李自成先遣左哨、右哨分走两侧,断他后路。稍后又让侦骑给武举人射书一封。 王文昌展信一看:这缘分像一道桥,旌旗飘啊飘。你想走,就请立马抽刀!3 “这乱七八糟写的什么几把玩意儿?流贼果然就是一泡狗屎!” 王文昌一抬手,“左右!传我将令,列阵,剿灭流贼!” 他把革命军当成一般“流寇”了。 可将令还没传下去,一骑飞奔来报:“大大大大,大将,军,不好了不好了……” 用不着他报了。 武举人王文昌抬头远望,先是一个黑点出现,继而看清那是一骑贼兵。 忽见马上旗帜挥舞,贼兵后面的大队雁翅排开,瞬间塞满旷野。 大地震颤,一堵墙排山倒海般挤压而来,令人窒息。 王文昌手一抖,书信飞起;眼一闭,心落地,“死矣!” 千余泥腿子半数跌倒在地,半数两股战战。 更有三五胆小之人被马蹄声震死当场。 轰隆隆声由远及近,人喊马嘶,震耳欲聋,忽然又逐渐远去。 王文昌叹口气,“原来阴间没有马蹄声……” “大大大大,大老爷,流贼遁去,我们胜了我们胜了我们胜了,哈哈哈哈……” 王文昌睁眼,残阳如血。 “……我们胜了,哈哈哈哈……”身旁的家奴癫狂不已。 …… 李自成微笑:“一群待宰羔羊又不反抗,那就不必乱杀了。” 刀子划过硬脑壳,是有可能崩缺口的。所以,省点事吧! 武举人王文昌也捡了一条命,原本时间线,他当场就被打死了。 枣园村里有个关帝庙。 庙宇残破,关老爷蒙尘。李自成给了看门老道一百两银子,让其修缮。 “五六月份我还要再来,你可别私吞银子。” “不敢不敢!小道谨记。” …… 蒲城内,知县老爷跌坐椅中,半歪着身子,目中无光。 堂下典史小心翼翼汇报,“老爷,刚从南门派出第五……” “还派个求啊,明知道被包圆了。” “……”典史暗自垂泪。 “老倪啊,县衙后院那口水井你别跟我抢。” “……”典史无言以对。 “文昌公忠心可鉴……唉,他的心肝肺怕是已被流贼煎炸……” “……”典史心有戚戚焉。 …… 王文昌不光活得好好的,还白得了五十两银子。 “任我离去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拿了银子快滚!老子连饭都没吃呢,赶紧滚!” 王文昌轻飘飘的走开,这感觉真不踏实,又像是身在阴曹地府了。 他狠掐了自己一把,疼! 可,这是流贼啊还是天兵?为什么要给我发银子?双方不是敌对吗?不应该你死我活吗? 不光王文昌有银子,乡勇们每人也得了五两。 那边人人高兴的发癫,这边赵胜看不懂了。。 他叹道:“兄弟啊,你真是大善人,想不通想不通……” 李自成笑,“钱是王八蛋!我车上还拉了二十万呢,给你分十万?” 行啊!我胃口好,全给了都吃得下。 想归想,赵胜摇摇头,“何苦呢?” 李自成答:“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我要那么多银子做甚?不过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说着话,他从怀里掏出一本书,“这是兄弟新辑的《增广贤文》,自认比市面上流传的稍好一些,还请赵兄斧正。” 赵胜接过册子抚摸着封面,感慨不已,“愚兄苦读三十年圣贤书,一文不名;老弟自谦乡野之人,文武双全。单凭在尧山所做那首诗就令某自惭形愧。” 李自成搂上他肩头,“些小把戏不值一提。走,先吃饭!” wap. /89/89506/1957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