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做好持久战准备
具体来看,这次的战役,除了现在已经投入在颍川前线的十万大军之外,剩下的大军大致将分作三批投入战斗。 第一批援军是来自上党、中山和代郡三个郡。 其中,上党郡作为备战前线,有着8万战兵和3万屯田兵, 而中山郡因为百里石长城防线的存在,也有2万战兵外加1万屯田兵; 至于代郡,因为九原郡已经归附,只有2万屯田兵; 共计,16万大军,战兵10万借,屯田兵4万。 而这16万大军中,上党郡空仓岭方向留下4万,其余12万大军,全部开往颍川前线。 其中作为粮道支点的洛城,驻战兵4万;余者全数开入颍川前线的新郑城内。 这一批的援军,目标只有一个,在秦军发起进攻前抵达前线,充实前线的战力。 第二批援军,则是来自邯郸、河间、蓟北、淮泗河东郡,共计五个郡。 其中邯郸作为都城所在,有着足足5万精锐大军,还有赵韦所率的三千重骑兵; 东郡和淮泗郡,因为面临魏国和齐国的压力,分别有着5万和4万大军。 至于河间郡和蓟北郡,则分别有着2万大军; 总计也就是18万大军,战兵12万,屯田兵6万。 这18万大军, 并没有全数开出。 位于邯郸的5万精锐部队只派出了两万人马,剩下的三万大军将等待吕不韦新征的部队,以保证第三批的部队仍有战力。 同时,在东郡和淮泗郡,还要留下5万大军,以保证对齐国和魏国的军事压力。 换言之,第二批派出的队伍将在10万上下。 这批援军的目标也很明确,根据秦军的进攻节奏,适时地分兵对新郑和洛城进行增援,以顶住秦军第一波的最为疯狂的进攻。 显然,这第二批的增援至关重要。 而为了保证第二批的战斗力,赵括不仅派出了赵韦的重骑兵,更是让李牧亲自挂帅,以保证这10万大军能有足够的机动性与灵活性。 最后,也就是第三批的支援,则是由邯郸的三万大军和吕不韦征集的八万大军组成。 不用说,这第三批的援军,就是要在秦军完成第一波的进攻后,赵军展开反击之用的。 而这也将是赵括给予秦军的最后一击。 从整体的军事部署上来看,加上吕不韦所征集的八万大军在内,为了此战,赵国方面将动用五十二万大军。 即便不算固守在上党空仓岭方向上的4万大军,也不算东郡和淮泗郡的五万大军,仅仅是颍川郡内,赵国投入的军队也将超过四十三万了。 这个恐怖的数字实际已经接近甚至是超过了长平之战了。 五十多万大军,这无疑是对赵国综合国力的又一次巨大的考验。 好在的是,如今的赵国早已今非昔比。 两年多积累,早已经重新将赵国满地的粮仓填满,民间富足的百姓更是赵括敢于打这一场决战的底气所在。 安排好了军事上的相关事宜,赵括随即看向了平原君。 顿时,压力一股脑儿地狠狠压在了平原君的身上。 “平原君。”赵括随即唤道。 深吸了一口气,平原君随即平复下心情,淡然而坚毅地看向了赵括,道:“微臣在。” “两件事情。”赵括随即伸出了两根手指道。 “首要的便是军粮问题。”赵括也不废话,当即便展开说道:“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粗粗算来,此战我军至少要投入五十万大军,甚至随着战事的推进,还要继续征兵,粮草供应方面绝不容有失。” “我的要求是,兵力还没抵达,粮食就要抵达,前线新郑和洛城之中的存粮,至少要让其中兵马够用三月之期。”赵括随即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微臣明白。”平原君没有任何的推诿,当即答应道:“今年秋粮已经基本入仓,目前各地仓储已经基本满仓,仅仅存粮,支持我军两至三年战斗不成问题。微臣这就开始调拨,定能在援军抵达前完成粮食的输送。” 听着平原君肯定的话语,赵括也是稍稍满意,但随即又嘱咐道:“我们要做好长期作 战的准备,一句话:只要秦国还能打下去,我军就决不能出现粮草短缺的问题。 要跟秦国打持久战,仅仅靠库存是不够的。青壮和屯田兵的大量抽调,势必会影响来年的收成,这方面内阁也要想办法。” “微臣明白。”平原君点点头,继续说道:“微臣建议根据这两年的田册情况,由国府出资,对田地进行调控,尽可能保证优先耕种上田。” 闻言的赵括不仅没有放心下来,反而皱起了眉头。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若是将好不容易建立的田亩制度给破坏了,甚至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赵国即便是赢了这次对秦的战争,却是要输了未来。 当即,赵括便颇为严肃地问道:“如何调控?可不许强迫民众买卖田地。” “可以官家之名义租种百姓多余之上田。”平原君随即答道:“然后再将上田兑给只有下田之百姓耕种。如此......” 还没等平原君说完呢,便被赵括无情地打断了话头道:“百姓岂会有多余之田地,哪个百姓又舍得将田地租出?一旦官差介入,恐怕不多余也会多余,上田会变成下田,而下田又会变成了上田。上下其手之间,国府多了存粮,官府多了收益,豪绅也能盘剥一道,只是苦了百姓了。” “这?”平原君顿时有些语塞,当即还想解释道:“可以多派监察使者,如此......” “要派出多少人, 才能兼顾赵国十郡之地,有这么多闲人,派去农地,送上战场不好吗?”赵括再度冷冷地打断了平原君的想法。 没办法,事涉赵国百年大计,即便是平原君,赵括也不能放松。 “好了。”赵括摆了摆手,道:“百姓的田无论如何不能动。把军屯之地,交给地方政府,实行民屯。世家也好、百姓也罢,均可种植,所出粮食,国府与农户七三分之。三年之后,税变为五五,待十年,则屯田之地便可属于农户。” “当然,为避免租种质农户偷奸耍滑。”赵括随即又补充道:“上缴粮食当有往年之基数,不足之数需农户补齐。还有,为了避免豪绅垄断,每家每户不可多余十亩。” 显然,赵括的方案,就是将国家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良田,去跟百姓换粮食。 百姓的绝对风险,就是亩产不足的问题。但即便是用十年的收成,换军屯之田地,也是值得的。 “这?”平原君闻言,还是有些犹豫。 当然要犹豫,可以说,赵括就是在行败家之为。 不过,相对于让那些田亩在那里荒芜,赵括更愿意将这些田亩放到百姓的手里。至少这样一来,不仅能保住田亩,还能让调动民间的积极性。 当然,不可避免的是,当地的豪绅望族一定会想办法将更多的土地划到自己的名下。 不过,这样损失也不过是国家的利益,并不会造成大规模土地兼并。这样也 就稳住了赵国的基本盘。 只要基本盘不乱,些许的豪绅其实并不难对付。 很简单的道理,发庶民的国难财不可怕,可怕的是将贪婪之手伸入国府的口袋,那就是在作死了。 等战事结束,自己将各地的官员换上一遍,新换上的官员立刻就能让诸多的豪绅明白:什么东西能拿,什么东西不能拿。 从这一点去看,赵括这哪里是在用田亩换粮食,这分明是用田亩在区分内外啊! 听命而行,一房拿个十亩田地的,那便是为国分忧的好同志,挣一点,也是对于这份忠心的褒奖; 至于那些趁着国家大战无暇顾及而想方设法巧取豪夺赚取国家利益的,那自然都是需要消灭的异己分子。 这样一来,秋后算账也就名正言顺了。 很快,平原君也便意识到了这点。 既然,损失不大,还能将内部的毒瘤清除出来,那何乐而不为呢? 当即,平原君便点头应了下来:“王上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好。”赵括也点点头,随即继续说道:“第二件事,就是外交的问题了。” “当然,最好的情况是齐、魏、楚三国与我赵国一起攻秦,只是这样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待平原君说话,赵括便分析了起来:“甚至,秦国如此大规模的动作,极有可能已经说服了一个甚至是更多的国家。” “因此,我对于外交的要求是。”赵括随即看向舆图,一边指 着地图上的国家,一边说道:“保证楚国,争取齐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