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万历佑明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八十九章 请处大辟之刑!

第二百八十九章 请处大辟之刑!

    但朱翊钧一直都在关注着外部的情况。

    他知道,大明现在的外部环境并不太平。

    而若自己一直只执着于内斗,会加重将来的外部危机,进而也会使加剧的外部危机影响内部。

    通过朱翊钧派去西南边外如缅甸等国的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朱翊钧已经确定,缅甸的东吁王朝的确是在强势崛起,且在新一任君主的统治下,疯狂对外扩张,成了大明西南边外很不安分的一股势力。

    另据锦衣卫奏,目前,东吁王朝的确已准备吞并大明帝国的云南。

    而且,如今的东吁王朝依托丽水(尹洛瓦底)流域的广袤富庶农田,已经拥有了估计五六百万人口的实力,比大明帝国在云南的二百多万总人口要多出几倍。

    可以说,大明在西南边陲局部方面的实力与东吁王朝对比,已经不及缅甸。

    东吁王朝本身就已经对大明的边陲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要知道,历史上,对大明东北边陲构成巨大威胁的后金政权也没这么多人口。

    当然,历史上,万历初期的国力也非万历后期可比,所以历史上东吁王朝虽然入侵了大明,但也并未真的吞并云南。

    但大明历史上的确也因为其入侵损失了不少利益。

    话转回来。

    因为很看重外部危机,所以,朱翊钧在来政事堂后,先提起的是对辽东的战事和对缅甸的战事。

    梁梦龙在朱翊钧如此谕示后也就起身称是。

    “东北之叛虏贼心不死,西南之外夷更是觊觎我疆域与子民财产,而本朝的士绅在干什么?”

    朱翊钧在嘱咐完军事上的安排后,就将话锋一转,说起吴中行等人的事来。

    “前有王继先、魏允贞、羊可立、江东之、杨四知等言官喋喋不休,非要清算了朕的先生,欲让朕重教尊师之德大损、落一薄情寡义的昏君之名不可!”

    “后有他吴中行、赵用贤等用钱财买通官僚,意图推翻新政,乃至民间扇风点火,以至于他的信徒还哭庙罢考,乃至自己罢考不说,还勾结军痞游民劫杀赶考士子,为达到阻止国家抡才大典顺利进行的目的,不惜行盗贼之事!”

    朱翊钧说到这里就摸了摸胸口:“本朝士大夫怎么会有如此没有国家大义之人!朕真的很心痛!”

    申时行、潘成等皆低下了头,张四维更是哽咽起来:“臣等有负皇恩,有负社稷苍生!”

    “受朝廷恩养这么多年的文臣士子,竟如此多狼心狗肺之辈,对国不能以忠贞待之,对民不能以仁爱视之。”

    “长此以往,圣朝将何以为圣朝?”

    朱翊钧这里很严肃地继续说着,同时也是在给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继续定性。

    所以,说着朱翊钧就道:“吴中行、赵用贤等已有夺情忤逆皇宪一事在先,却不知悔改,到地方不知感恩朕免其死罪,更是变本加厉,诽谤朝廷、非议新政,即便因其为汉人而不能剐之,但也当行以大辟之刑!”

    “沉焘、覃鸿志等士子哭庙蛊惑士子们罢考且不论,结果自己不但罢考,欲弃国弃君,还不准别人参考,甚至不惜做出劫杀士子之事,还诬忠烈遗孤为佞幸而要尽屠之!”

    “是可忍孰不可忍?!”

    突然,朱翊钧就起身厉喝了一声。

    张四维等执政公卿也都站起身,不约而同道:“臣等恭聆圣训!”

    “这些阻止他人罢考,欲坏朝廷抡才大典乃至行盗贼之事,皆视为扰乱国策、欲谋不轨,也当处以大辟之刑!”

    “另外,令其宗族有功名者皆写检讨疏,向朕剖明态度,一旦态度不诚恳,该族禁考三代科举!”

    “至于因为非议新政、非议太师被抓的。”

    朱翊钧说到这里就看向了在场执政公卿:

    “诸卿认为,当如何处置?”

    张四维这时忙先说道:“回陛下,自当严惩!”

    “陛下,臣认为不妥!”

    这时,申时行突然说了一句。

    然后,申时行就对朱翊钧拱手道:

    “启奏陛下,以臣愚见,对于只是言论上不敬新政与太师者,宜外严内宽!”

    “外严是因为矫枉必先过正,而才能统一不正之异论;”

    “而内宽是为避免过正之后酿成党锢之争,进而使公报私仇者借机形成诬告之风,逼迫他人承认有非议新政之言。”

    “陛下,臣认为申阁老所言甚是!”

    “至于如何处置。”

    “以臣之见,陛下刚才所言,令犯事士子宗族有功名官身者检讨,本身是很圣明有度的办法!”

    “故臣认为,可让非议者先被拘押在诏狱反思一旬或半月,同时写检讨疏登《邸报》,反思己过,若反思得好,则不予追究,只令其改过自新;若反思得不好,则革除功名!”

    潘成也在这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明显是和申时行一致的。

    “陛下,臣认为,非议新政和太师的士子,的确难分是受蛊惑,还是心志未全觉悟不深之故,朝廷如今严加缉捕之,是为矫枉,不是不容他言;”

    “若处置也严,则有求全则毁之虞,的确当外宽内严。”

    这时,余有丁也跟着起身附和。

    张四维瞅了这俩新进阁臣一眼,然后有些尴尬地道:“陛下,臣可能所虑不够周全。”

    朱翊钧瞅了张四维一眼,接着就道:“两位爱卿所言都有理,对未犯刑事之桉例者,可以外严内宽,就按此议处置!”

    “但要补充一点,检讨反思己过者,得拘押一个月,由学部会同锦衣卫安排,去劳作一个月,使其知稼穑之艰难,如此,或许朝廷能更彻底地拯救几个被蛊惑或只知空谈的无知士子!”

    张四维、申时行等拱手称是。

    这时,礼部尚书徐学谟则道:“陛下,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国亦如此,吴中行、赵用贤等让陛下失望了,但若对其明正典刑,且昭彰其罪;只怕有损我天朝士林之仪,恐影响四夷宾服之心,故臣认为,是否可以不必问死罪,而以他事处置之?”

    接着,刑部尚书严清也跟着说:“吴、赵等狂妄,罪实难逭。”

    “但臣等仰见陛下明并日月,量同天地,区区流放小臣与无知士子不足以亵雷霆之威。宁使臣等受为奸诽谤,也请陛下不必妄动盛怒。以使天下知陛下存宽恕之仁心,故可否不杀,只廷杖充军处之?”

    “几时四夷是因为本朝士大夫知礼而宾服的?”

    “四方之夷又真的知道礼吗,若知道礼,如何还内德不修,总掠他国?”

    朱翊钧沉声问了起来。

    “臣失言!”

    徐学谟立即拜在地上。

    朱翊钧又看向严清等公卿:“朕视卿为股肱之臣,但卿等怎能只为朕外边好看,而宁损国威?”

    接着,朱翊钧又睥睨向众人:“朕知道,诸卿心里还是存有吴、赵等文臣士子有别于庶民的想法,但卿等觉得,朕若给诸卿颜面,再降恩旨,他们就真的会感激你们吗?”

    “陛下!臣认为当处以吴、赵等大辟之刑!”

    “法有不可宽者,吴、赵等所犯便是不可宽之法。”

    梁梦龙这时立即起身说道。

    严清也跟着改口:“臣所虑不周,请陛下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