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太学的纠纷
书迷正在阅读:星际指挥官,职业捡垃圾、墨寒、万道剑尊剑梦儿、我在火影开罐子、四合院之游戏人生、我靠学霸女儿爆火娱乐圈、圆月仙挂、我猪肉王子竟是大明皇长孙?、万族圣子:吞噬万物、五岁小道姑下山,八个豪门师兄护驾
对于驳斥才性论,陈冲可谓是准备已久。他私下里叙写文章,不只是询问姜维的意见,也和许多僚属都提及此事,为的就是让文章圆润无缺。等到三月上旬的时候,他已反复打磨数遍,熊奚、刘廙等几位学生都觉得文章无可挑剔。陈冲这才吩咐傅干,打算专门花一日时间到太学讲学,时间就定在三月丁丑。 消息自丞相府传出后,立刻引得京畿哗然。毕竟自隆安元年以后,因这样或那样的缘由,陈冲再未到太学讲学,粗粗算来,竟已有十年光景了,这使得年轻士人们只记得丞相一代文宗的身份,但并未见过其论经的风采。故而此次讲学,河南士子都当作文坛盛事,纷纷云集太学。而在讲学的当天,更是有不少东都显贵、官吏、命妇也前来观瞻。 陈冲当日着一身雪白色袍服,头上戴了青色纶巾,一副寻常士人装扮。只是随着年岁渐老,他已不像年轻时举止有力,行动如风,因此自然也少了几分潇洒,看上去只是一个稳重健谈的老人而已,这不禁叫青年们有所失望。但想到能聆听到当朝宰相的教诲,太学生们还是抖擞精神,期望能听到一些独到见解。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叫众人始料未及。丞相升坛而坐后,一不讲主流显学的修身之道,二不谈其赖以成名的以史释经,竟是大肆攻讦太学新近流行的才性四本论,而内容又极为尖锐,正如陈冲此前准备的那般,接连批评了现有的清议、党人、谈玄等现象,又说什么士人齐家是真,治国是假,不仅离经叛道,而且浑没有身为士人的体面。 而太学开始时熙熙攘攘,许多人在坛外焦急地探听坛内的情状,而等丞相言论流出后,围听士人鸦雀无声,一直等到陈冲讲学完毕,离开太学后,他们就开始窃窃私语。很多远来游学的士人说:先不论丞相说得有无道理,这分明是借讲学来打击政敌,不仅有辱太学闻道求学之风,还以大欺小借势压人,未免有失宰相的气度了。 但也有一些人听得如痴如醉,极为认同。他们说确实如此,古往今来,从来就不缺乏虚伪矫饰之人,连夫子生前也说过:「乡愿,德之贼也」,这不正与丞相相合吗?眼下有朱门郡望把持清议,以德取人。可管仲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身寒微,连温饱都要勉力维持,哪里还顾得上忠孝守节呢?正好比养马,食不饱力不足,虽有千里之能,又如何发挥呢?丞相执此言论,实在是世之伯乐。 此次讲学之后,太学谈论才性之论的越来越多,而后竟然取代了往日的辩经、谈玄,比陈冲讲学前还要兴盛几分。等到了五月的时候,不管是在太学,在官署,还是在朱门之内的族学内,雒阳上下从早到晚都在谈论才性之异同,好像此事事关自己身家性命一般,便是以死明道也义无反顾。于是太学生们也逐渐分成两批:一批人说若清议不可或缺,德教不可偏废,天下议论纷纷,岂是高门能把持的?无非是还不够放权于下罢了;另一批人说丞相高瞻远瞩,若不能以才取人,而是衡量德性,最后无非变作比攀家门,导致寒素无高士,朱门皆清流。 在五月丁亥这一天,有个名叫郑冲的寒门弟子与数名好友外出踏青。他们一直往西爬到龙门山上,观看龙门山色,伊水美景,只见如画青山矗立两岸,清澈的河水潺潺北流,山上林木葱茏,鸟鸣婉转,碧泉飞溅,滚珠落玉,一时间流连忘返,心旷神怡。但是在下山的时候,他们也遇到一群踏青的青年,这群人衣着富贵,大概十来人,正旁若无人地谈论政坛轶事。其中一个名叫诸葛诞的士人,刚好说到最近的才性之争,大肆讥讽朝政,说丞相陈冲乃是梁冀一流的女干臣,所谓才性之争,无非是用来党同伐异,排除异己的手段,但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迟早将如梁冀一般败亡。 这令旁听的郑冲大为愤怒,当即与诸葛诞等人发生了纠纷,最后更 是拳脚相加,大闹了起来。诸葛诞虽人多势众,但到底不如郑冲等寒门敢于搏命,殴打之间,竟有数人受伤,骨折的不在少数,郑冲等人自然也受伤不轻。 诸葛诞回到太学后,一时转辗难眠,他想到自己是当今淮南都督诸葛亮的族弟,在琅琊又颇有令名,竟然有朝一日会遭寒门一顿痛打,原因还莫名其妙,这令他耿耿于怀。 起初他打算去寻雒阳令王昶,打算托诸葛亮关系,把郑冲等人抓进狱中拷打一番,但王昶听完缘由后,当即拒绝,说此事不宜张扬。但诸葛诞吃了闭门羹后,恨意不减反增,竟干脆发了狠,花钱找了几个死士,计划谋杀报复。 两日后,郑冲的两个好友就惨死在街巷中,分别叫丁爽和郭琛。丁爽被人割了脖颈,郭琛则是被人开膛破肚,死相惨不忍闻。而他们遇害的时候是在傍晚,地点是在东都的一个死胡同内,既没有证人,也没有证据,根本不知道从何查起。郑冲见好友如此下场,可谓是怒不可遏,他很快猜到是诸葛诞所为。于是当即借了把腰刀,一人跑到太学去质问诸葛诞。诸葛诞看对方拿着刀子,面上却露出哂笑的神色,嘲讽说:「我出身名门,世代为国效力,到现在已经不知几百年了,怎么会做出这样有辱家声的事?说不得是他们螳臂当车,与人为恶,结果自寻死路呢?」话里话外,虽没有承认杀人一事,但实际上也没有否认。毕竟诸葛诞手眼通天,身旁又仆从成群,导致郑冲告官无门,搏命无路,所以有恃无恐。 郑冲没有选择,只能强忍下怒火,先回去为两位好友收尸。但他又该如何把好友的棺椁送还回乡呢?一想到这,郑冲顿时悲从中来,不能自已。他思来想去,想到自己的好友桓范正担任羽林左监,或许可以帮丁、郭二人伸冤,于是就立刻去询问他的意见。桓范听完因果后,就出主意说:「既然已确定是他杀人,你就不妨把事情闹大。雒阳是国家都城,首善之地,出了这样骇人听闻的命案,没有人敢随意处理。这些纨绔子弟之所以有恃无恐,无非就是以为我们不敢闹事而已。」 又过了三日,就当众人以为此事已经过去的时候。郑冲联络了数百名寒门好友,用死者的棺椁拦去了出入太学的道路。此时尚是清晨,郑冲等人皆穿素服,在道路上痛斥前后因果,引得数千人聚众观看。郑冲趁寒门子弟无不义愤填膺,为死者感痛切齿之际,登高一呼,千余人浩浩荡荡就往诸葛诞住所走去。 博士官僚们得知学生如此胡闹,无不惊诧万分,说到:「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而后急忙带着侍卫们想要阻止学生,可学生们见到有人阻止,竟然毫不理睬,迅速冲破了这些阻碍,直接包围了诸葛诞的住所。而诸葛诞听闻有这么多人来闹事,早就逃之夭夭,只剩下一座无人的宅院罢了。学生们无处泄愤,干脆就在太学里放了一场大火,把涉事几人的房子都烧了个干干净净。 此事一出,登时令京中哗然,朝野上下就没有不议论这件事情的。而雒阳令王昶虽说把为首的学生捉拿下狱,却不敢自作主张,而是向丞相府陈冲上报此事。而影响如此重大的案件,陈冲自然也是亲自过问,他仔细审查了前后案情,同时派人把诸葛诞等同党抓捕归案,逐个询问,比对供词之后,真相很快水落石出。案情既已明了,郑冲等人无罪释放,而诸葛诞等同谋之人都被明正典刑,当街斩首。 但经历此事之后,太学并未因此恢复平静,反而因为寒门、高门开始争锋相对,才性之争愈演愈烈。时常有人一言不合,就在太学大打出手,继而演变为数百人规模的斗殴。雒阳的百姓见了都说:「这哪里是在求学?分明是在拼命!」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卫兵们管都管不过来了。哪怕官府常常抓一大批人禁足,这样的斗殴还是屡见不鲜。等到了下半年的时候,大家也都对这种矛盾习以为常了,只要不打死人,或者说打死 的人不多,傅干就当没有事情发生。 可实际上,对于矛盾的源头,无论朝野都心知肚明,这本质还是丞相陈冲与世家大族的争斗,如果有一方不肯认输,那么这种矛盾就会一直持续下去。但真的这么简单吗? 等到了延熙四年的时候,一些流言开始在京畿传播,说是流言,其实也就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世宗皇帝说的「代汉者,当涂高也」的那个涂高,到底是何许人呢?现在有人说,陈为土德,庭坚就是涂高,涂高代指的自然就是丞相陈冲啊!于是不知不觉间,陈冲当为天子的言论便弄得人尽皆知。 htxs.org1shukuzhuzhudaobixiawx shu5200du8xstxtzx23xsw.org 23wxw86696lwxs5.orgbi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