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明朝大丈夫在线阅读 - 第299章 罪己诏

第299章 罪己诏

    由于官军突然转向,各部流寇终于缓过气来,缓过气的流寇稍作休怠,便重新拾起老本行,开始不断地袭扰地方,多座城池接连被他们攻陷,陕西,河南,湖北等地到处都是流寇在肆虐。中文

    与此同时,张献忠,李自成,高迎祥三部在凤阳休整了数日之后,开始南下,经定远县直驱庐州府合肥,然后绕过巢湖,直扑安庆。

    眼见流寇一旦攻下安庆,则无论是往东到浙江还是往南到江西从此便再无阻碍,官军所部大惊,纷纷抄近路前往驰援。

    就在这时,高迎祥和李自成两人率部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沿着大别山山麓西向,然后忽而向北,重新进入河南境内。在汇合曹cao罗汝才,过天星等部之后,复入陕西。

    实际上,高迎祥和李自成以及张献忠分头行动既是既定战略,同时还有私人恩怨。

    起因就是占领了凤阳的皇陵宫殿之后分赃不均。

    凤阳虽然不是正式都城,但是里面的好东西还是不少的,尤其这里是皇陵,皇帝要祭祀自己的祖宗,这里安排了很多用于祭祖礼仪用的乐手宫廷乐队,宦官以及宫女。

    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这几年虽说见过不少世面,但是骨子里那股土鳖之气却不是一时半会七能改掉的。见了皇家的排场,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当即开始争抢这些乐手宦官和宫女。

    要说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官军马上就要追上来了,但是本着阎王爷cao小鬼,舒服一会儿是一会儿的想法,看了这些人哪管那些,先享受一把再说。

    当然,高迎祥是老大,肯定要占大头,李自成和张献忠对此自然没有二话,但是剩下的如何分配两人却产生了争议。

    张献忠认为凤阳是他带兵打下来的,应该多分,李自成认为大家是一起行动,战利品应该二一添作五。

    矛盾就此产生。

    好在有高迎祥这个老大镇场子,另外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也知道眼前的局势不是太好,因此虽有矛盾,但是终究没敢分兵,直到进攻安庆的时候,两人再起矛盾.

    其时,官军各部己经全部动了起来,中原腹地一片空虚,李自成认为应该重回河南然后返回陕西,而张献忠认为应该破开安庆,直驱江淮。

    这两个建议各有各的好处,两人都是坚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无奈之下,三人最后决定分兵,高迎祥和李自成返回河南,张献忠则继续向安庆方向攻击前进。

    由于曹诏一直没有做出任何对他们不利的举动,这三个人居然忘记了曹诏一直在他们身后吊着。

    高迎祥和李自成直到掉头的时候,跟曹诏的部队打了个擦身,才想起身后竟然还有这么个大敌。

    好在曹诏并未理会这二人,待高迎祥和李自成离去,随即下命部队加快速度向安庆方向的张献忠追去。

    吓了一身冷汗的高迎祥和李自成不敢多做停留,督促着部下撒丫子往河南跑去。

    工安庆位于长江中下游,乃是南京的门户,也是通往江西的咽喉要道。

    张献忠攻打这里自不是想顺江而下,占领南京,以他的兵力攻打南京无异于找死。

    张献忠攻打安庆的目的乃是溯江而上,进入江西。

    如果张献忠是由南而北攻打安庆的话,由子有长江关险,张献忠手里无船,便是夭大的本事也打不下安庆。不过安庆城建于长江的北岸,张献忠自北而攻,就不需要准备船只了。

    张献忠部兵强马壮,以当时安庆的防御力想抵挡住张献忠确实有些为难,但是安庆也并非一点还手之力也无,尤其安庆军民得知张献忠所部在凤阳等地的暴行之后,更是万众一心,依靠城墙之利,跟张献忠部殊死搏战,打了一天**,城池愣是没丢。

    不过打到这时,安庆的守城物资基本消耗一空,眼见第二夭是万万守不住了,就在安庆军民开始绝望的时候,曹诏来了。

    曹诏来的这么慢主要的原因是地形。

    庐州府合肥以南便是大别山山麓,这里地形极不适合骑兵行进。

    但是由于安庆军民把张献忠在城下拖了一天,曹诏终于率兵赶到。

    到了安庆城下,曹诏不顾士兵疲惫,当即下令将张献忠部包围。

    张献忠的运气实在不好,曹诏所部只有五千人,而他有两万余人,正常来说,五千人是不可能包围两万人的,但是这次安庆的地形又帮了曹诏一个忙。

    安庆以南便是长江,再加上安庆挡在张献忠部的前面,曹诏只需将部队摆在北面,张献忠便无路可结束了。

    张献忠终于结束了自己的造反生涯。

    不光是张献忠,包括他的部下在内,一个也没跑掉。

    在战前,曹诏发布了一条军令,一条绝杀令:张献忠和他手下的士兵,一个不留,全部杀光。

    曹诏是不是一个嗜杀之人

    答案是肯定的。

    历数曹诏跟流寇发生的战斗,死在曹诏手里的人没有十万也有八万。

    但是曹诏在战前从没有下过一个不留的命令,死在他手里的人大抵上都是在战斗过程中消灭的。

    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人会手下留情。对敌人手下留情,等于是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

    不过这一次曹诏下了绝杀令。

    对于曹诏的命令没有人质疑。

    曹诏这次带的五千骑兵,除了一千关宁铁骑,剩下的都是李景从军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人跟随李景己经不是一年两年了。

    这些人都知道,李景对老百姓是非常体恤的,李景要灭掉张献忠,其实就是无法忍受张献忠和他的部下所做的暴行。

    另外,这些士兵大多都是老百姓出身,对张献忠部的所作所为也十分痛恨。

    因此听到曹诏下了绝杀令,没人认为不对.

    不过士兵们并不知道曹诏下这个命令还隐藏着另一个合义。

    曹诏下的这个命令其实是替李景下的。

    曹诏很清楚,这些人如果抓回去,以李景处事的风格,必然下令全部诛杀,那就会给大家留下一个李景嗜杀的印象。

    李景日后必定会执掌中枢,如果有这样的个名声,对李景执政是非常不利的。

    曹诏下令将张献忠所部斩尽杀绝,那所有的骂名都是曹诏自己来背,这样就不会有损李景的名声。

    曹诏的命令得到了忠实的执行,于是结果就很简单了。

    在济世军强大的火力面前,张献忠部根本没有任何还手的余地,他们甚至连逃都逃不出去。偶尔有从战场中跑出来的,也很快被济世军的骑兵追上,然后干掉,这一仗完全就是一边倒的局面。

    张献忠:万历三十四年生人,于崇祯三年参加农民军,折腾了五年,在崇祯八年二月死于乱军之中,时年三十岁。

    这场仗来得快,去得也快,前后不到两个时辰就结束了战斗。在城墙上观战的安庆军民一时目瞪口呆,实不相信那些如稻草人一般的流寇,就是前日攻打安庆城的那支强悍的部队。

    直到曹诏开始打扫战场,安庆城里的官员们才如梦方醒,急忙打开城门,恭请曹诏入城休息。

    对于安庆城官员的好意,曹诏婉拒了。

    曹诏很清楚,前日那场战斗,安庆城里有无数军民战死妥伤,尤其那些伤员还等着那些官员安排郎中救治,自己一旦进城,那这些官员就得应付自己,恐怕会耽误救治伤员。

    大明的官们向来是瞧不起武将的,但是这一刻,他们被曹诏感动了,他们没想到曹诏竟然如此通情达理。

    令他们更加感动的是曹诏接下来的举动。

    在打扫完战场之后,曹诏将缴获的粮食留下一部分交给安庆的官员,让他们发给在此役中战死或者受伤的士兵和百姓们。

    曹诏这一举动,让他在安庆民众心中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老百姓纷纷从自己拿出好东西送往曹诏的军中。

    谢绝了安庆百姓的好意之后,曹诏率部返回。

    当然,期间曹诏没有忘记一件事,那就是把张献忠的人头解往京城。

    虽然李景跟他说要张献忠的人头,但是曹诏知道,李景说这话只是要张献忠死,并不是真的要看张献忠的人头。

    像曹诏这样见惯了死人的沙场老将都不愿意看一个死人头,他相信,李景也绝不会有这种嗜好。

    不过现在有个人倒是非常想看看张献忠的人头,这个人就是朱由检。

    朱由检的祖坟被张献忠刨了,不用说也知道肯定恨张献忠入骨,他现在杀了张献忠,自然要解往京城让朱由检看看。

    当然,曹诏把张献忠的人头解往京城,并没有表功的意思。

    因为曹诏虽然投了李景,但名义上还是大明的总兵官,作为统兵剿贼之一方主将,皇帝的祖坟被人给刨了,他如论如何也是脱不了责的。

    虽然在投了李景以后,曹诏可以不在乎朱由检的处罚,但是他却不能不考虑一下同僚的感受。所谓免死狐悲,换成他处于同僚的位置,恐怕心里也是掉心吊胆,不知皇上要如何处置自己。

    据曹诏所知,河南总兵左良玉在听说凤阳皇陵被张献忠刨了以后,连遗书都写好了,这时正玩命往这边赶呢!

    现在曹诏将张献忠的人头送到京城,朱由检看了以后,憋在心里的恶气多多少少能出去一些,对下面的将领的处罚就会轻一些。

    不过曹诏显然是小瞧了朱由检。

    对于祖坟被刨这件事,朱由检并没有怪罪任何人,而是下了一道罪己诏。

    曹诏这边刚把张献忠的人头送出,朱由检的诏书就从京城传了出来。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