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倾汉在线阅读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上党

第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上党

    “呵呵,果然是才思敏捷,莫不是法正你听到了什么风声不成?”有那么显而易彰么?怎么都能猜的到?看来,这法正的谋策,还真不下于郭嘉啊!只此一个猜测,就足能令人称服,如此,我倒也好委以他重任了!

    “呵呵,哪里有什么风声,”法正苦笑一声,说道:“既然有援军,那必然是这两路军马。其中,韩遂的可能性最大,甚至,无董卓老贼许的好处,其也会出军相助之。韩遂此人,为人精明,素有急智,如今并州几乎都落在了太守大人的手中,又牢牢把持了壶关、箕关两个出入并州的城关,太守大人下一步的意图,几乎人人尽知,必然是灭上党,取关中。然关中纵有潼关之险,但是,太守大人锋芒太胜,谁也保不准关中会不会就成了太守大人的囊中之物。到了那时人们就会很自然的去想,区区一个关中,自然不会止住太守大人的脚步,那么一来,值&无&错&{}得考虑的就是下一步太守大人的戟锋会指向何人。按眼前的形式,唯韩遂、张鲁最有可能,以韩遂的精明,其自然不会束手就缚,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董卓,借关隘之险,将太守大人阻拦在潼关之外。真如此,其必然会广约盟友,而马腾其人心中有国,为人很是忠义,又与太守大人结有善缘,自不在其考虑之列,如此,所剩者,只张鲁一人也。涉及存亡,想那张鲁也会答应吧!”

    “嗯,很不错的忧患意识。”虽然和郭嘉分析的略有些不同。但是,也是句句在理。能在没有任何风声、消息的情况下,将敌情分析的如此透彻。实难可贵,足以见得其才也!见众人也是连连点头,韩非知道,法正的才智,已然得到了诸人的认可。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韩非向法正问道:“法正,如此局面,汝可还有良策取潼关?”

    “回太守大人,如此三方齐聚。草民也再无良策,唯有强攻之,方可取得这潼关,然如此一来,定然会大损兵力,草民令太守大人失望,感谢太守大人的提拔之心,草民告退。”法正神情有些落寞,本以为。以他的才学,取个一官半职,断然不会是书名难事,没想到。自己竟然被一小小的潼关拦下,哎!

    “告退?”韩非见法正欲走,微微笑道:“法正。莫非汝不愿为本太守效力么?”

    “这个……”法正诧异的看了看韩非,不解的问道:“太守大人为国为民。乃是难得的明主,草民自然愿意为天王效力。无奈法正才疏,不曾……”

    “愿意就好!”韩非挥手打断了法正很是落寞的声音,道:“法正上前听封!”

    法正一愕,随即大喜,连忙上前跪倒,称道:“法正在!”

    “念法正文章锦绣,才思敏捷,实有治国、治军之才,本太守特封法正为随军参军,副军师之职。”

    “法正谢过太守大人隆恩!”

    “法正,还叫太守大人么?”郭嘉起身,来到法正的近前,丝毫没有形象的拍了拍法正的肩膀,笑嘻嘻的的说道。

    “呃……”法正闻言一愣,随即猛然醒悟,再次叩首道:“法正谢过主公!”

    “哈哈,好!本太守又得一助力也!”韩非哈哈大笑,能够得到法正,韩非神是心怀大慰,虽然法正有些毛病,但是,督促他改过就是了!法正的大才,却是难得也!见法正在打量郭嘉,韩非不由笑道:“孝直,莫要与他这一浪子计较,他郭嘉就是这般模样,这辈子,算是出息不了了!”

    郭嘉?

    这人就是主公手下的头号谋士,郭嘉郭奉孝?法正再不敢怠慢,忙向郭嘉一礼道:“后进法正,见过郭祭酒!日后同在主公帐下,还请郭祭酒多多指点才是!”

    “要他指点?可莫要学他郭嘉的痞子习气才好!”还不待郭嘉说话,一旁从冀州又赶了过来的沮授撇了撇嘴,冷不防说道。

    “你……好你个沮公与,你一天不揭我的短,你就片刻不得消停,是吧?哼,以后,休要想有我请你喝酒!”郭嘉气呼呼的哼道。

    “果然不愧是郭奉孝!当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啊!”韩非笑着打趣着郭嘉,主属之间的关系,甚是和谐。笑罢,韩非起身,向郑玄、庞德公五人一礼道:“老师,四位先生,时间已然不早,本太守还要赶往校军场中一看,此处,就全累诸位cao心。稍后,本太守令人将酒菜送来,有劳了!”

    “学远你只管前去,武人不比文人,却是需要你前去压场,此间的事务,你就全交给为师与德公四人便可,汝放心去便是!”郑玄抚着胡须,点头说道。对于这个学生,他甚是满意,学识渊博自不必说,那相术,即便是他也要称服。这科举,也是大和他的心意,如若不然,他也不会答应留下来。郑玄能留下来,这科举,却是占了主要原因,毕竟,这也是他早年未完成的一个梦想,老头子现在感觉前所未有的精神。

    “有劳恩师了!”韩非再次一礼,转身对郭嘉等人嘱咐道:“奉孝、公与先生,你们还要全力辅助五位老先生,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科举,本太守不想成为唯一的一次,不想有任何的瑕疵,马虎不得!”

    “主公,你尽管放心便是,我等人自然尽力!”郭嘉等人忙正色道。

    “嗯!”韩非点点头,再看了看法正,道:“孝直也留下来帮忙吧。哦,对了,你通知你的好友孟达,就说本太守封他为俾将军,这武举,不需要他参加了。”

    “啊?主公,这不妥吧?毕竟,孟达他还不曾比武,这……”法正虽然为好友心喜。但是,投了韩非。自然要为韩非这个主公着想,不经比武。恐有人不服吧?虽然,法正对孟达的武艺很是熟悉,混个一官半职的,不成问题,可是……

    “无需多言,本太守早已由你的身和看出了这孟达武艺如何,汝只管通知便是!”韩非起身走远,声音不大而显得有些飘渺,但是。众人,却是听得清晰,心中,无不骇然,这韩太守(主公)……

    相对于文举的烦琐,武举就简单了许多。在校军场内,韩非设立了几个擂台,分别以张颌、典韦、黄忠(知道开科举,特意赶回来看热闹的。却被韩非利用上了)、甘宁、曹性、麴义(从冀州调过来借用的)、高顺等数员将官为擂主,前来比武的各举子,只需能在诸将的手下支撑过相应的回合,就算过关。

    另韩非大喜的是。居然能有人在黄忠的手下支撑过了二十回合,还有一人,居然和张颌战了四十多回合不分胜败!

    当军兵将二人领到韩非近前……

    “某乃九江下蔡人。姓周名泰,字幼平。见过太守大人!”

    “某家乃是九江寿春人,姓蒋名钦。字公奕,见过太守大人!”

    周泰?蒋钦?

    哈哈,莫非是老天知道我韩非缺少水军将领,特送与我的不成?这科举,有这四人,就不枉开办这一回矣!关中,皇帝小子,董老贼,吕布,我韩非来也!

    本来,韩非的手下就有甘宁这个三国时期水军最牛b的大将,但是,有道是独木难支,虽然甘宁很牛,但指望他一个人就把水军给建立起来,并且是在不久的将来迅速的投入战斗中,很显然是强人所难了。

    但是有了周泰、蒋钦辅助甘宁,一切就不一样了。

    这三人,几乎是三国时期最出类拔萃的水军将领人物了,韩非千想万想,怎么也没想到这两个人能来,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毕竟,周泰、蒋钦二人,距离他的太原实在是远了点,不说一南一北也差不上许多了。

    韩非不难猜测,这两人一定是一听到他要办科举的消息就赶了过来,真要是拖上了十天八天的,还真未必能赶得上开考。

    “哈哈,好,好啊,有二位壮士来投,本太守纵横天下亦是无惧矣!周泰、蒋钦上前听封,本太守现封你们为牙门将,辅佐甘宁甘将军,希望你们三人在将来能为本太守打造出一支过硬的水军!”

    “是,主公,我等定不负主公重望!”

    ……

    十月初一,经过半年的周密部署,养精蓄锐,抹兵厉马,科举之后,韩非在安定后方的一切事务之后,这一天,突然发檄文传告天下,以清剿勾引外族余孽之名,洋洋洒洒列张杨五大罪状,调兵谴将,挥师直扑上党郡。

    第一路,韩非亲自引大军一万,郭嘉为军师,张颌、典韦、贾逵为将,兵出太原,取上党武乡县。

    第二路,主帅黄忠,副将黄叙、史涣,引兵五千,汇合高顺、曹性,以沮授为军师,大军共万人出兵壶关,取黎城。

    第三路,主帅张燕,领本部黑山军共计五万人,出兵黑山,取襄恒。

    第四路,主帅甘宁,以周泰、蒋钦等人为副将,法正为军师,引兵万人,出兵箕关,取沁原。

    四路大军,以合围之势,直逼上党郡。

    或是韩非的威名太盛,又或是实力相差悬殊,一路来,四路大军势如破竹,攻城拔寨,沿途各城县,多是望风而降,即便是有少数的抵抗者,也是连个水花都没曾掀起,就被如浪潮般的大军湮没。

    还不到一个月,四路大军共聚上党郡城之下。

    当然,这里也未尝就没有张杨有意撤出实力,想与韩非在上党郡城决一胜负的关系在内,要不然,韩非等人绝对不会这般的顺利。

    “白兔,如今韩非小儿的大军压境,我军当如何是好?”张杨登上上党城头,望着无边无际的韩非大军,他还真没想到,韩非竟然如此看得起他张杨,居然派出三倍于他张杨的兵力!而韩非,更是亲自出征,要说张杨,最怕的不是韩非号称十万的大军。他怕的是韩非这个名字!

    这一年来发生在并州土地上的大小战事,韩非这两个字。仿佛是魔鬼一般,整日萦绕在他的眼前。明知道韩非的下一步肯定是出兵上党,来对付他张杨,这些日子来,张杨被这两个字,唬得睡不安稳,食不知味。

    要不是给韩非死死地关在了并州,出都出不去,张杨早跑了。

    倒不是张杨无能,实则。张杨本人也是勇武非常之人。

    张杨出生于云中,和他的好友,出生于五原的吕布一样,都是在长城以外的边郡

    东汉中期以后,由于云中处于长城以外,一直是属于被鲜卑抄略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之下,当地人要么移居长城以内,避免抄掠之苦,要么是习武抵抗入侵。很显然。张杨属于后者。张杨不但习武,而且实力很强。

    “以武勇给并州,为武猛从事。”这一句,有可能说明不了什么。那么引用以下一些名将早年的评价:

    “以骁武给并州。”——吕布

    “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张辽

    从而可以知道,在强手云集的并州。能以武勇著称,一定有非常强的武艺才行。

    当时的并州府衙中。如果丁原对于吕布来说,是父亲一样的人物。那么张杨一定是兄长一样的人物。而和丁原不同的是,张杨和吕布的关系应该更加密切。

    历史上,张杨则是在吕布危难的时候,“杨欲救之,不能。乃出兵东市,遥为之势。”最后还搭上了自己的小命,能为吕布做到这般,就是普通的朋友也未必能做得到。

    张杨这个人的特点,应该是对皇帝忠,对朋友义。在后来吕布和吕布所有关系密切的人中,陈宫、张邈帮吕布有反对曹cao的因素,高顺则是对自己身为将领的cao守且不受吕布待见。而张杨是真的为吕布好。可以说,唯一真心实意地对吕布好的人,只有张杨一人。

    渐渐地,在丁原府中,张杨和吕布的地位逐渐上升,在黄巾之乱的征战中,两人成为丁原手下一、二号的亲信。

    此后丁原调任中央,让吕布贴身护卫,而把后方交给张杨。这个部署有丁原的道理。吕布是个人骁勇,更适合贴身护卫,而张杨性格仁和能稳住手下。

    不过结果来看,让张杨在身边,吕布守并州更好一些。进入中央的丁原,被吕布所杀。而在并州的张杨,剿灭一些山贼,平定数个郡县是游刃有余的,但面对张燕这样的大贼寇,则是无能为力。

    可见,其人勇武有余,而能力是有一些,但是不是很大。

    眼下,面对韩非,尤其是张燕投靠了之后的韩非,张杨是一筹莫展。

    “主公,无需担忧,想我上党有军二万,并不比韩非小儿的大军差上悬殊。固仔细看了下韩非的军帐部署,虽然韩非小儿号称是十万大军,其实,也不过六万人上下罢了,无非是徒张声势而已,自古就有十则攻之之说,主公有城墙之利,才三倍之差,又何惧他韩非小儿些许军马?”眭固微微一笑,看着关外连天的军营,眼中闪过一丝凝重,语气中,却是若无其事的样子。

    眭固,又名眭白兔,本来是张燕的手下,与于毒、白绕齐名,后不愿背着贼的名头,就投身到了张杨的麾下,颇有才智,兼之又是勇武过人,一直被张杨倚为左右手。

    眭固的心里却不是很平静。

    观韩非大军军营的部署,看来,这韩非的军中,有能人啊!骇人的杀气,好一支身经百战的大军,恐怕,也只有当年见过的董卓的西凉军,能勉强比之吧。纵占有城高池深,这一仗,也不太乐观啊!

    “果真?”

    “自然!”眭固面色如常,轻描淡写的说道。

    “既然能得眭将军如此一说,想来必是可以一战。张将军,你莫非怕了?”说话的人正是袁绍的外甥,高干。

    高干,字元才。高躬之子,袁绍之甥,高柔从兄(出身陈留高氏,祖父高赐,曾任司隶校尉、父高躬,曾任蜀郡太守)。要说高干也够倒霉的了,本来他是袁绍派过来帮助张杨对付张燕的,结果,韩非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了并州,将张杨关在了上党这一隅之地,连带着他也回不去了。

    高干平日里自诩才智超群,但是,自从与眭固多次交谈之后,却也不得不折服。若不是碍于同为盟军,怕是他早就厚颜相请,将眭固拉到袁绍那里去了。因为张杨的窝囊,连累了自己回不去,高干自然是一脑门子的意见,这会儿又见张杨一脸的土色,当下便忍不住出言讥讽。

    “你……”张杨闻言大怒,却又顾及高干的身份,有怒也不好发,只能是冷声道:“杨又何惧之有?”

    “呵呵,玩笑而已,张兄何必认真?”毕竟,现在他高干与张杨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若起了争执,却是于当前的形势不利,见张杨动怒,高干忙打着哈哈道:“韩非大军远来,又经足月的撕杀,虽然个乡县不曾用力,但是,眼下其等也是疲师,乃是挫敌锐气的良机,高某欲出关一战,可有敢相从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