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仙侠小说 - 神祖王在线阅读 - 《神祖王》前言(答一些读者疑问)

《神祖王》前言(答一些读者疑问)

    《神祖王》前言

    有读者私下问我一些专业问题尤其是《易》、八卦;我想了想,还是稍微写点东西交待一下的好,但是腹稿出来,发现就是一篇前言、后记之类的东西,于是便有一这篇迟到的前言。(本人感觉更像后记,但所述不全,之后改定为前言了。)

    前两年,我很喜欢洪荒文;但是看过后,往往就会想些与小说角色无关的杂乱东西,例如:中国神话、传说之类。

    又有一天,我在网上无事瞎逛,在某中学的网站看到有一班中学生侃中国洪荒,甚至以为“洪荒”就是中国的远古神话……

    我自然不认同这样的认知。因为洪荒文蓝本是《封神演义》,是一部分真实历史人物 一部分民间传说 杜撰而成的小说,成书于北宋隆庆、万历年间,里面佛教的出现,便注定不会是中国纯本土的神话。

    佛教有三千多年历史,是印度国教,于中原是外来教派;有的说是在汉朝时传入中原,有的说是在更晚一些。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在中国春秋战国智者频出的大时代,百家争鸣文学思想高度精粹的面前,佛教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更无法东进的!反而中国的儒、道家等等思想,向西扩散,一度极为辉煌……

    难道在佛教东传前,甚至在更早的百家争鸣前,中国就没有传说了么?最大可能是有神话、有传说,到佛教来到之后,被划拉到一起集合成了《封神演义》,原貌是什么,哪个是传说、哪个是杜撰已经分不清了。

    我突然对在没有佛教前,在百家争鸣教派现世前的纯华夏神话、传说产生了好奇,应当不只限于隧人氏钻木取火、玉皇大帝之流才对。但是这支本土神话,到底是什么呢?对于我的孤陋寡闻,我深感羞愧,原来自己早成了“文盲”。

    这些胡思乱想之后,我就放下,继续投入工作设计,忙得忘了此事。

    零九年,我生了一场病,坚持下来之后,还有些病根牵延难愈,所以进行了诸多调养。正常工作停滞,但休养时间就多了起来,又想起了这些杂事,便慢悠悠查阅资料与一些道书(当然,我不是钻研,更不说修炼,只能算是走马观花而已)。从另一方面看,我实在闲得慌了。

    中国的本土教派,首推道教。

    道教基本典籍是《道德经》、《黄帝阴符经》、《周易参同契》、《周易》。(看了下百度百科)

    中国的远古神话最可能是道教等百家争鸣衍生之前,更是《道德经》《易》……之前的传说。我看了些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资料,但我想了解的东西太少了。

    于是我转而去查一些道教典籍,《易》,还有八卦,我也查了一查。虽然不是成为易学生的料,还是让我发现了一点痕迹。

    前后结合大概是这样:

    《易》的出现源于中国最早的上古各部落间的筮、卜;筮开始只是烧龟甲后观察裂纹,来预示吉凶……到后来发展为完整的九筮(当然这中间,也是众说纷纭)。

    烧炙龟甲裂纹的预示是指:裂纹分布所成的横、竖、斜纹,以及这些条纹互相分布搭配的情况;这些预示裂纹被各个部族历代祭坛一代代记录,成了一个个“卦象”记录。

    于是,这些卦象记录,也成为各大部族祭坛最秘密的珍宝,只传部族祭祀族人,成了各族祭祀占卜用的“教科书”。

    卦象一成,有了现成的模板可用,龟甲占卜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后的人可以用骨针、牌、甚至是木棍,投掷于地,把最后产生的各种卦象,拿去翻查比对历代记录,很快就可以预测吉凶(这时我就明白:原来八卦前身在这)。

    而当时部族最高首领称为“王”。

    后来,部落被逐渐统一,出现了国。国的最高首领当然认为自己要比“王”地位更高,于是便有了“皇”或“帝”。

    而国的出现,使原来各部族祭坛中的那些历代预测占卜的卦象秘录,也得到了集中,于是有人打起了集成主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各部族远古祭祀的成果大成,便有了八卦,后来被代代钻研,被著述成为《易经》,成为中华文明起源性的标志。

    至于伏羲或其它人成八卦,虽有争论,这里看来,更应该是一种集成工作,不是发明工作。

    《易经》先西传,甚至到了印度。印度佛教东传中原,是在易经西传之后的。

    易经在印度与中亚也有了发展,印度人瞿昙悉达更著有著名的“星占”书《开元占经》,后返传入中原,成为一本有名的占书。

    (以上为班门弄斧的个人观点。)

    我又通过网络、还有实体书,找起筮和道教以前的记述。

    于是,我发现了“神祖”。

    “神祖”是道教典籍中有记述,是在诸教形成前,流传于中国古代民间的远古传说中的至高神袛,其下有天君……(暂时保密)

    民间又传:仙的来历也是各有学说,但一大部分认为脱胎于“贤”,民间流传后,后世单独成字“仙”。

    仙与神祖的前后,没有详细记载,不过也有人说法不一,这个我更无法考证。

    当然这中间最大的收获便是“师”。

    师氏一族传下六艺,才有了以后的文明,有了老师、有了师父、师傅,授业解惑都以“师”称之。(注:易经中的师卦,与此师不同)

    这也是是道教之前古时流传下来的远古传说,未被公开承认。师氏记录只有廖廖几本道书简单提及,比道教前的仙与神祖的记录还要少。但这些已经让我大为惊喜!

    “师”的由来原来还有这样的说法,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

    但是中国远古神话散佚严重,能通过民间传于后世的也不过是只言片语;最清晰的脉络是在出现《易经》之后;易经又叫周易,多数说是周朝成书,之前的夏、商记录也是廖廖不丰,多亏有夏、商遗址的发现才让后人能看到一点当时风采。

    有一说法:以前中国自称三千年文明,夏、商遗址发现后,才有了实物为证,中国文明史又前推了两千年,变成了五千年文明,这也被诸多外国不愿意承认,却又事实俱在。(这个国外多数为中国东边的某些国家与欧美。)

    话转回来,又结合其它查找的一些信息,才有了《神祖王》一书的雏形:没有外来教义,纯中国的一部“洪荒”。

    后来揣摩还是归类为古典仙侠的好。毕竟,《神祖王》基点,没有如《封神演义》一样的众多史实人物。

    《神祖王》写的是《易经》、八卦前的中国传说,看此书,大家不要拿《易经》、八卦来比对。主要脉络是最早期的“筮”,这时还没有“卦”的概念。

    这篇后记,草草写成,先发上来。等到某天《神祖王》完结的时候,会写一篇详尽的后记,把一些目前不便披露的大纲脉络,清楚写出来,做最后收关。

    至于写另一本《封神演义》?饶命!我学问太浅,没想写什么宏篇巨著。

    感谢诸位能对本书提出这么多“高难度”问题,只能先写点后记,提前给大家交个底。

    五城十二楼(于二零一四年四月九日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