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仙侠小说 - 遮天神王在线阅读 - 第91章 九华山(2)

第91章 九华山(2)

    景区“

    柯村景区

    柯村位于九华山北麓,是以柯村新区为中心的柯村景区,东至笔架山脊,南至一天门,西抵八都岗,北至庙前镇。

    境内奇峰、怪石、清溪、渊潭、苍松、翠竹等自然景观,雄奇秀丽;古寺、古村、古祠、古石刻、大铜像等人文景观,神光异彩。

    柯村景区为九华山重要景区之一,周边有笔架峰、刘冲石刻群、黑虎松、舒潭印月等景观。

    花台景区

    花台景区由大花台、小花台组成,是九华山高山景区之一。花台景区位于天台峰北,因盛产山花而得名,为九华山风景区新开发的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游览区。

    花台峰高独秀,山花繁盛,嘉木葱茏,灵石乖巧,像人拟物,惟妙惟肖。景区周边沟壑环绕,群峰林立。区内峰岭突兀,怪石嶙峋,谷洞幽深,蟠龙虬松,山花浪漫,争奇斗异,气象万千。经典景点“花台春色”是九华新十景之一。

    甘露寺景区

    甘露寺位于安徽省南部的九华山中,是九华山重要寺庙之一,位于化城山腰定心石下。

    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国师朝礼九华,认为如果在这里建立寺庙,肯定会有高僧出现。

    禅居伏虎洞多年的洞安和尚听到这句话,立即募化建寺。

    传说在开工前夕,满山树顶都挂满了白露,所以命名为甘露寺。

    九华街景区

    九华街是一处平均海拔约640米的山中盆地,四周青峰耸翠,环山如城。

    面积约4平方公里,是九华山的核心景区,为香客游人集散地。

    老街店铺、寺庙林立,僧俗共处,农禅并重,是九华山人文景观荟萃之地。

    开发历史悠久,早在东晋隆安年间(公元401年),就有天竺名僧杯渡在芙蓉岭下创建茅庵,开创了九华山佛教活动先河。

    九华河景区

    九华河发源于九华山北麓,由龙溪、漂溪、双溪、舒溪、澜溪汇流而成,故又称五溪河。自南向北,流经五溪桥、墩上、观前,至梅埂入长江。全长54公里,流域面积533.8平方公里。河床底宽30~60米,比降为1∶1200,正常年径流量5.41亿立方米,泄洪能力480立方米每秒。

    最丰水可达8.43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仅4.22亿立方米。九华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弯曲,多浅滩,河床内黄沙蕴藏量甚丰,以量大质优著称。

    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景区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像身高度84米,加上莲花座底盘高度99米,整个铜像连同底座高15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佛教造像之一。

    地藏菩萨为比丘相,右手持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面向西北方,端庄慈祥,以示“昭示众生,国泰民安”。

    ……

    ……

    历史事件

    相传唐开元(713~742)末年,新罗国高僧金乔觉来九华山开辟地藏道场,唐至德二年(757年)寺院建成。

    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数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九子山”改为“九华山”。

    李白吟九华山诗云:“昔在九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其中“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

    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

    道教文化

    九华山是上古学仙修道圣地之一。据《福地考》载,九华山位列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中,居第三十九位。

    最早在九华山进行宗教活动的是道教。

    据《福地考》载,曾有不少高道在九华山修炼,并至今仍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与道教有关的故事和诗文,九华山不少地名也都与这些道教人物和传说有关。[1]

    东晋末至中唐之前九华山是道家修真的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九地。

    今天九华山的“真人峰“、“葛仙丹井“、“葛仙洞“被认为葛洪等人修行的遗迹。陵阳县令窦子明,及其后的子安白日升仙等广为流传的神话,折射了早期九华山是仙家修行地之一。[1]

    佛教文化

    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道场,金乔觉驻锡九华,苦心修炼数十载,唐贞元十年(794年),于九十九岁高龄,跏趺示寂。

    其rou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

    根据金乔老的行持及众多迹象,僧众认定他即地藏菩萨化身,遂建石塔将rou身供奉其中,并尊称他为“金地藏”菩萨。

    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由此名声远播、誉满华夏乃至全球,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音并称的地藏应化圣地。据明代编《池州府志》,清代《九华山志》等文献记载,“东晋隆安五年(即401年),天竺僧杯渡禅师来山传经布道,创立茅庵“,《安徽通志》卷四十载,“晋隆安五年,杯渡禅师创寺于九华山“。

    503年,有僧人伏虎,居拾宝岩,建伏虎庵为道场。

    唐开元(713--741)末年,“有僧檀号,张姓,自郡馆至,为乡老胡彦请住,广度男女;触时豪所嫉,长吏不明,荧其居而废之“。

    该时期,佛教凭“特异功能“(如杯渡)或凭“乡老/举荐(如檀号),虽播下了佛教的种子,但末能常住九华。

    佛教立足九华(中、晚唐)。

    唐开元末,金地藏卓锡九华,“洞居涧饮“闭目苦修,感动诸葛节等人,买檀号旧地,建化城寺。金地藏圆寂后,rou身不坏,后人建rou身塔供奉,九华山化城寺被辟为地藏菩萨灵迹。

    地藏道场名声渐播。

    佛教靠苦行感化,靠名僧奠定根基,而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更增添了九华山的名气。

    南宋末禅宗的进入,明清“四大名山“之一。

    南宋末,临济宗、曹洞宗先后传入九华山,为九华山佛教输入了血液。

    其间有希坦等一大批诗僧组成的“九华诗社“及《九华诗集》;因反秦桧并遇迫害而名声大振,圆寂后被尊为“定光佛“的宗杲传经化城寺;北、南两宋,王安石、范成大等名臣墨客游览九华山;清初四帝弘佛,尤其是明代无瑕和尚,百岁圆寂,rou身不坏,封为“应身菩萨“,遂使九华山在明末清初为“江表诸山之冠“,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此间佛教主要靠自身主动吸收新养份,名僧行持而兴。

    文人sao客的雅助、帝王的扶助,遂使九华山佛教至于鼎盛。

    九华山佛教“结社“护教(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前)。

    九华山成立佛教协会,结社护教。

    成立“九华山佛学院“加强佛学研究与交流,广泛增进同朝、印、日等国外佛教界的交往。

    此间佛教对内主要靠自立自强、对外靠扩大交往,扩大国际影响。

    建国后至今。从建国初“农禅两不误“到“**********“浩劫。

    期间虽有佛教界鼎力支持“抗美援朝“的壮举,但佛教的正常活动受干扰;改革开放后,九华山成立协会、建立佛学院、保护文物、开展学术交流,九华山佛教也随对外开放、旅游产业的兴起真正走向世界。[13]

    ……

    ……

    诗词文化:

    九华山文化底蕴深厚。

    晋唐以来,陶渊明、李白、费冠卿、杜牧、苏东坡、王安石等文坛大儒游历于此,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李可染等丹青巨匠挥毫泼墨,留下了一幅幅传世佳作。

    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写下了数十首赞美九华山的不朽诗篇,尤其是“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成了九华山的“定名篇”。

    九华山现存文物2000多件,历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歌赋500多篇,书院、书堂遗址20多处,其中唐代贝叶经、明代大藏经、血经,明万历皇帝圣旨和清康熙、乾隆墨迹等堪称稀世珍宝。[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