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都市小说 - 浮尘如梦泪在线阅读 - 第58章 调薪风波

第58章 调薪风波

    当初进入大力厂时,柳小絮绝对没有想到,才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她就会遇到这么多烦心的事。

    最初的兴奋感过去后,她对这份新工作的前景渐渐感到失望。尽管跟之前的大成厂相比,这里的工作量要轻松些,环境也要好很多,但是让这家工厂让她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同事之间的矛盾太深了。

    她的性格文静内向,一直希望能过上平静,稳定的生活,她很不适应这种勾心斗角的工作环境,同事之间的关系都剑拔弩张,相互之间就像有深仇大恨似的。

    多年后,当她熟悉了东城的打工环境,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环境里生活后。再回头去回想一下当年在大力厂的工作环境,她觉得同事之间的那些争斗,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只要笑一笑就可以释然。

    东城的外来工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大多来自偏远农村,学历普遍不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人员复杂,当聚集在一个大环境后,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同事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斗角自然在所难免。

    只要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会知道,在社会上生存,最难处理的就是人际关系。那时柳小絮阅历浅,缺少社会经验,当她身处复杂的人际关系漩涡时,一时感到无所适从。

    多年回想起来,她倒很庆幸有了那段坎坷的打工经历,正因为当年的那些磨难,才让她见识了各种各样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无形之中,她倒增长了不少见识,也锻炼了与各色人群打交道的能力。

    在天长日久的磨练中,她的性格也变得坚强,变得自信,日后才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可以说,那段痛苦的打工经历是她人生中最难得的财富。

    进入大力厂后,由于工作的关系,她去过办公室几次,发现里面装修得富丽堂皇,配有中央空调,冬暖夏凉。

    办公室人员每人一台电脑,他们静静地坐在格子间里办公,边打电脑边喝茶聊天,柳小絮十分羡慕他们,觉得在里面上班真舒服。

    慢慢地,她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满足于眼前的品管员职务,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进入办公室工作。

    没有进入办公室工作之前,她以为里面的人素质都很好,不会像品管员一样你倾我轧,勾心斗角。

    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她日后进入办公室工作,发现一切并非想像中那样美好,“格子间”的斗争远比品管员的口水战要厉害,可怕得多。

    进厂三个月后,在李先生的关照下,柳小絮顺利通过了试用期,李先生将她的工资调到了品管员的A级工资标准,并增加了全勤奖和职务奖金。

    一天上午,李先生突然让文员通知柳小絮去办公室,告知她过了试用期,并给她上调了工资。

    她和李先生谈话时,只有小婷和林经理在场,她以为只有他们三人知道这件事。

    谁知,下午她刚到车间,几位品管员便围了上来,莫名其妙地对她冷嘲热讽,追问她和李先生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说过几次了,以前我不认识他”柳小絮无力地辩解道。

    “谁信呢?如果你们没有特殊关系,他干嘛那么照顾你。你刚过试用期,他就给你涨了工资。”

    “有人进厂大半年,都没有涨工资,你的工资涨得未免也太快了吧。”

    几位品管员你一言,我一语,将柳小絮围攻得不知如何回击。

    柳小絮感到很不解,为什么他们的消息如此灵通,是谁将这件事泄露出去的呢?真是应验了那句话: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事后小黄告诉柳小絮,有两位品管员从员工提升已经大半年了,按照规定他们早过了试用期,可是他们还是领B级工资。

    他们曾经向李先生申请过几次,李先生也答应为他们调薪,不过他“只打雷没下雨”,两位品管员的工资一直没有涨,为此他们对李先生非常不满。

    柳小絮进厂才三个月,李先生就为她调了A级工资,那两个人心生妒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熟悉东城工厂的打工环境后就知道,内部调薪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很多课长都不愿意主动给下属涨工资。

    处在他们的立场上,他们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他们的利益则来源于老板对他们的信任。

    在他们看来,只要做的事对老板有利,他们就能得到老板的信任,他们的利益也就能得到保障。

    如果总给下属涨工资,肯定会引起老板的不满。因此,当下属要求涨工资,管理人员采取的策略就是能拖尽量拖。当拖到下属无法忍受时,他们肯定会辞职走人。这样一来,就可以为老板省下一大笔钱,老板就喜欢这样的管理者。

    李先生在东城混迹多年,深谙此道,他当然知道如何权衡自己的利益。如果下属和老板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肯定会支持老板。

    当然,并非所有的管理者都不给下属涨工资,如果提出涨工资的下属职位很关键,为了团队的效益,上司通常会主动为他们申请加工资。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对于那些风言风语,柳小絮一概保持沉默。她天真地以为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做好份内的工作,不理会那些多事之徒,调薪风波很快就会过去。

    后来发生的一切证明她又错了,俗话说:防人之口甚于防川,有人存心造谣生事,她根本没办法封住他们的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