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千古大明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迁澳入广 (下)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迁澳入广 (下)

    这个想法虽然只是灵感爆发的突然涌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在他的脑海中愈发的清晰了起来,闭上眼朱由校似乎就能感受到那个无比宏伟壮阔的伟大城市,浮现在他的眼前。

    一幕幕的景象映入了脑海之中。他所看见的所期望建立的的不仅仅是一座城池,而是两座庞大的建筑群。

    其中之一就位于如今他所在的广州城,但是城中的样貌却大有不同了。没有了老旧的几乎随时都会坍塌的城墙,四周杂乱不堪的坊市,和无数在在海中破败还没来得及收拾清理的废墟。

    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宽敞的街道,四通八达的马路,以及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堆砌在周围,风格迥异的各式建筑。

    甚至还有一座宽敞的站台,远远望去能看到上面冒着蒸汽从远处驶来的火车,能看到在车站里在月台上,衣着各异长幼不同的等车人群,甚至仿佛能看到了他们面目中那种幸福骄傲的神情。

    而另外的建筑群虽然分部的十分松散,但是占地的面积壮阔的场景却一点也不比之前的小。

    从广州港的岸边,也就是如今安置营所在的位置,沿着海岸线一直到澳门、香港,整个区域连成了一片,依托着这三个巨大的港口,周围星罗密布的建立起了无数的工业,农业和军事设施,把这些分布松散但是功能紧密的设施和建筑紧紧的连接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香港和澳门,如果从地图上看,就像是一对钳子把广州港护卫在其中,而这两个港口的作用也恰巧如此。

    两座港口都是军港,只不过职责和功能不同大小也略有区别而已,其中香港负责远洋的船只和舰队的停靠和驻扎,澳门港口则停留着相对船只较小但是数量众多的近海舰队。

    港口中停泊着的无数战舰,虽然朱由校一个都叫不上名字,但是他知道,这些战舰都会是今后大明帝国称雄海外,弘扬国威的神兵利器。

    而广州港,则变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商业巨港,来到这里的客商来自全世界各个地方,停泊着无数悬挂着各种旗帜的商船,而这其中唯有船头挂着代表着大明帝国的日月旗帜的船队,才会停靠在港口最好的位置,这也突出了大明帝国独一无二的地位。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整个港口都是忙碌的,几座冲天而起的巨大吊车就耸立在码头的上方,不停的吊运着各类的货物。

    港口四周林立着各式各样的酒家客栈,青楼画舫,数不胜数,却没有一日熄过灯火。

    而无论是哪一个区域,都无法忽视那一栋栋高大的粮仓,和几乎随处可见的挂着“兴发银行”匾额的铺子。

    脑海中的这幅情景才是朱由校所希望看到的广州城,是他希望自己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而要如愿以偿的建立这样一座伟大的城市。

    所离不开的就是人力和资金,而人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各行各业的人才,是来自全世界不分种族,不分肤色的行业精英,建设这样一座城市离不开他们的帮助,而包容吸纳则是容纳人才的最好方式。

    而最快积累财富和资金的,就莫过于海商贸易了,建立起一座包容开放城市,才能够吸引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来此贸易。

    作为一个穿越者的朱由校,明白他所在的这个时代是一个思想和民族,相互融合交融碰撞的时代,是一个交流贸易,殖民征服的时代。

    身处在这个时代的他必须要去秉持着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并且融入其中,才能更好的发展,才能不落人后,如果固步自封只会是自取灭亡。

    既然不能够逆流而上,就只能顺势而为,这也是为什么朱由校会突然转变态度支持并且欢迎移民的原因。

    但这一切此时的徐光启并不清楚,而朱由校也并没有把心中所想对他和盘托出,并非是不信任,而是因为他自身的年纪让他无法说服这些身边的人,去相信他这个几乎天方夜谭的畅想。

    “徐先生不必担心,明日叫曲总管派人在城北在建立一个临时的安置点,用来安置这些归化的洋人,不会让他们贸然进城和百姓们混在一起引起sao乱的。”

    说完这句朱由校赶紧夹了两口菜,吃进了肚子,可是给他饿坏了。

    “到时再请些精通洋文的教习,让他们教这些洋人汉语,学会的经过考核的才能归化到我朝,和寻常百姓一样进入城内生活,否则他们不能离开安置营。”

    “无论是国人还是洋人,都是有聪明和蠢笨的,而且聪明的人往往是少数,等那些少数人学会了汉语,起码也要三五个月,到时候官府多家宣传百姓们也不会对洋人有太大的误解。”

    “等小部分聪明的融入了城中,再过几个月等那些蠢笨的学会了,倒是百姓们也都会对金发碧眼的洋人见怪不怪。”

    “对了徐先生应该认识不少精通洋文的教习啊,不如到时候你来推荐几个?”

    趁着徐光启思考的时候,朱由校又继续的对着饭菜努力,希望徐光启能多想一会儿,好让他把饭吃完。

    “殿下教习的事情下关可以去请,但是这件事还请您三思而后行啊,毕竟此举古今未有啊!”徐光启带着不情愿应承下了这个差事。

    “嗝!”打了个嗝的朱由校一边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一边对徐光启挥着手反问道。

    “无妨无妨,现如今日新月异,前所未有的事情多了,这不算什么,而且虽然从来没有过此类的举措,但朝堂上也从没有过明文禁止不是吗?”

    徐光启想了一下,还真是,虽然朝堂上许多的官员都觉得洋人是蛮夷,不同礼仪与其交往是有损斯文,但这也只是众人心照不宣的看法。

    并没有人真正提议过任何不准洋人归化的章程啊!只要不被禁止的就可以去做,这类事情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不会变的,所以徐光启也一时没有了反驳的借口。

    而且他也看到了朱由校狼吞虎咽的吃相,知道因为自己影响了王爷的用膳,甚至还差点噎到朱由校,所以虽然他心中不是十分赞同觉得这其中有着不少的隐患,但还是没继续说什么,告辞离开了,算是暂时放过了朱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