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武侠小说 - 玄江湖在线阅读 - 第五十七章 绝世技击

第五十七章 绝世技击

    李玄一时岂能相信,暗笑一声,将其放在一旁,顺手打开《悟》字小本,见其首页写道:

    齐国孙武曾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上述之语,皆是无上至理,若用之武学技击,只取天、地、将三法足矣......因此,要知天有阴、阳、寒、暑、时,地有远、近、险、易、广、狭,将有智、信、仁、勇、严。以上,不可不察,不可不用......

    三十六计技击凝聚我平生心血,习者需有上佳资质,以了然大师所授内力法门辅佐,通熟《孙子兵法》,不拘泥图式,心悟为上,方可练成胜战、敌战、攻战、混战、并战、败战之六篇武功也......以下取之《孙子兵法》,然被老夫拈来,略加修改,是为三十六计技击修习要诀......习者当修心,知己所善,明敌所短。所谓御敌当坚韧,不畏不退,临敌要心稳,不卑不乱,是谓善勇之人;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谓之善藏人也;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是谓善变;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谓之善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谓善取;心怀侠义,尽行博爱之事,是谓善行人也。

    修习三十六计技击之武功,当先记之式形,再忘之具形,出手有所依,再无所依,化拘泥于阴阳,穷千变于心头,若能善勇、善藏、善变、善谋、善取、善行,必定能无敌于天下。

    李玄见书中所论妙而神精,恰好能解开这几日习练石壁图形时所存的千百疑惑,不由大是兴奋,继续看道:以下为三十六技击招式分解式,要百般习练,且悟所武意......

    胜战大式为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诸般技击。敌战技击大式为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技击大式为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技击大式为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并战技击大式为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技击大式为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rou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若以胜战大式御敌,需以快刀斩乱麻之势,招招电掣......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出手胜战大式,要令对手不及思索,动作滞后于己,慌乱中仓促以对,要知快可掌控主动,行招于先,可将己方破绽弥补,使对手无机可乘,最短时击倒对手......若以并战大式御敌,需快中有慢,慢中有快,此极难也,因此敌不动我自不动,敌若动,我自出手如风,每招不可全力以赴,当留力时留三分,须有借力打力之心,以空对有形,以简对繁复,将繁复藏于无形,招招花开遍地,少则四点,多则七八九点......

    李玄一路翻看,见‘悟’字小本中尽是如何御敌,出手如何将三十六计技击武功转换成刀剑拳掌法,其叙述语言直白明了,且将千变万化之招式详解的非常清楚。

    翻看到最后几页,他见是几张练气打坐的图形,细细一看,似乎与《宝源秘笈》置死往生篇中的图形相似,不过他尚未修成阴阳合纵篇,所以也不愿在未知之修习心法上浪费时间。

    这一番看罢,他已明白石壁上每一招式蕴含的意境,更已确定三十六计技击招式因何归类成了六大式,六大式中分别由哪些计策招式组成。合上小本子,不由心花怒放,拉开架势,展动鬼泣剑,按照小本子中的三十六计技击之法,从胜战大式开始,意在剑先,一招一式施展开来。三十六计技击武功若练得纯熟,可随心而动,成刀、剑、拳、掌之式,亦可单一使用,更可剑式相伴刀式,拳式相伴掌式,剑式相伴拳式,刀式相伴拳式,剑式相伴掌式,刀式相伴掌式,总之千变万化中,无拘无束。当然,三十六计技击武功无论如何变化都要形神兼备,每出手一招,俱要由心而发,视情势而变化。其中‘记之式形,忘之具形,出手有所依,再无所依,化拘泥于阴阳,穷千变于心头’是此武功之精髓,也是其核心要旨。

    李玄默念数遍,领悟更深。于是,手持鬼泣剑将石壁上的招式化作剑式,缓缓展开。他见三十六计技击武功每招每式,规矩谨严,沉稳凝重,若云似水,天然浑成,无论攻守,皆如水银倾泻,无孔不入。这当真是他连做梦也不曾想到的境界。

    他越练越兴奋,不断催动丹田内息,顿时,鬼泣剑锋锐剑锋所到之处无不劲气四射。白光滚滚,剑气纵横下,脑中不断翻滚着石壁上的图形,不知不觉使到最后。

    李玄人剑合一,凌空跃起,使得正是‘走为上计’。这一式是从天而降的招式,落地后斜身疾速一闪,剑护胸腹,单掌直击,同时左闪三步,再向右后方斜退七步......他因之前就对此招存有疑惑,不甚理解,此时凝招不发,沉吟中突然想起‘悟’字小本子中有‘招虽有招,却是死招,人虽活人,不变必死,心中有招,可变千招,随式而变,如风随行......’这一段话,微微一呆,自言自语道:“我若使出‘走为上计’这招,返身离开时后背必然会露出空门,敌人若趁此来袭,我该当如何?但若要变招,该变成哪一招,哪一式呢......那日沈无惧曾告诉我‘拘泥不化,是习武人之大忌’。我若不退,则必须要行云流水,随势而动。”

    他呆呆片时,不禁哎呀一声,脱口呼道:“这最后一式,落地时需将左臂展开,头胸空门大露后难道是诱引对方攻击......对啦......此时敌方肯定不待我身形展开,便会击我头胸。嗯,我在此时可将招式转化成攻战大式中的‘擒贼擒王’招式。哈,落地瞬间,兵刃反撩,敌方攻来的胳膊,岂不正与我的兵刃撞在了一起么!”

    李玄不断比划着,反复几次,终于找到从‘走为上计’化成‘擒贼擒王’招式的最佳身法,他兴奋不已,暗道:“这般诱敌之深,用心之毒,所冒之险,堪称阴狠毒辣结合的极致......不过,三十六计技击武功似乎蕴含着阴阳互补的两种境界......其中阳式宏大纯正,如蔚然阳光般明丽,而阴式却刻薄狠辣,如月光冰水般冷酷。这技击之法到底属于哪个门派?唉......骷髅前辈为何没有留下这方面的只言片语呢......哎呀,阴阳合纵......阴阳互补技击......看来,不但骷髅前辈留下的技击心法旨要与宝源秘笈息息相通,就连三十六计技击武功也与宝源秘笈联系的很紧密啊!”心下想着,不觉间竟冷汗直流,摇着头,忍不住暗道:“如此行险之招式,若无上乘内息支撑,极易失败,但若成功制敌,似乎与正大光明又相去甚远。我以此招式行侠江湖,即使赢了,怕也给人以阴狠毒辣之名......但江湖中险恶之人,大有人在,为了取胜,我若以恶制恶的话,岂不如恶人一般无二么?可若不如此,又何谈除暴安良,行侠江湖......还有,遇恶不制,不将其除之,也是对良善之人不公啊......”想到最后,他心下忽然轻松起来。

    要知,以他年龄及江湖阅历,能在习武闲暇,始终挂记侠义二字,能思考出这番道理,已是难得。他本聪明,此刻着了心魔,却还能走出来,着实不易。但世上总有执迷不悟之恶人,若要他们立地成佛,心归正途,怕是比点石成金还要难上千百倍。所以,世间若到了法度紊乱人心不古之时,惩恶除jian,还是要非常手段。

    李玄此前修习过繁复的流光雪月刀法,终因王师父教得草草,加上他少不更事,难明玄奥真理,所以武功总不入流。这些日子他习得宝源秘笈心法后,不但内息大增,就连耳力、目光也变得聪敏异常。此刻得遇‘悟’字小本,又将石壁上刻画的六大式修习完毕,武功已是一日千里,大是不同。这日,他以掌法修习三十六计技击时,惊奇发现,其中败战大式中的六式竟与沈无惧使过的雁门三十六掌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玄心下纳罕,经过一番细致比较,更加笃定败战篇中的连环计招式与沈无惧那日使过的平沙落雁秋水刀几乎相同,其中除了出手手法和方位略有不同,其单掌支地,双腿盘旋如风,跃起时反撩横切之招式,简直如出一辙。

    他记得那日沈无惧与袁四姑娘交手,犹如耍杂法般,一会儿空中倒立,一会儿在地下盘旋,身形变化多端,交错之间不但快捷无比,而且掌刀纵横狠辣,直把袁四姑娘和金水逼的毫无还手之力。难道天下武学,虽划分成各门各派,但仍息息相通?

    李玄想了许久,依旧没有想通其间的道理,暗暗道:“那日沈无惧使出的掌刀刀法古拙凝重,沉稳不羁,正与三十六计技击中提到的封、缠、击、让诸般要诀相通......对啦,沈无惧第一掌使的是封字诀中以守代攻,攻守兼备之法。其后的招式更有缠、让字诀中的守多攻少,立于不败之地的打法。看来天下各派武功,势同理似。”

    这般所悟,是他武功更进一步的体现,要是放在从前,恐怕他想破脑袋也悟不出这番道理。

    忽忽数日。李玄忘乎所以的潜心修习,不但将三十六计技击武功由剑式练到掌式,也已从刀式练到了拳式,到最后终于修到了圆润通顺、随心所欲之境。纵然如此,他也知自己的任督二脉尚未打通,内息时有枯竭,而且这路三十六计技击武功未经实战,与人对敌之际,能否完全由心而发、行云流水......看来只待他日见分晓了。

    这晚,月光透过洞顶的洞口照进洞内,已与天山寒玉柱所散发的寒气融为一体。几片落叶,几截枯枝飘了进来,洞内显得幽阴寒冷无比。李玄知道深秋已经来临,有些动物在冬藏之前总会储备冬粮,为过冬作打算。因为到那时,白雪皑皑下,食物会成为最大的问题。我是不是该晒些rou干,预备过冬呢?他正胡乱想着,突觉耳边有隆隆之声传来,而身体也突然变得火烫无比。我这是怎么了?李玄暗暗心惊,正不知所措,身体突然又开始冰冷起来。时热时冷的感觉让他浑身难受至极。他一边深纳缓吐,一边思索道:“是红冰果的余毒没有除尽?还是我走火入魔了......”惶急之下,环顾了一下空荡荡的洞内,只见月光下,一切事物变得好似蒙上了一层暗尘,愈发清冷凄戚。李玄想到自己陡逢奇遇,虽习得神功绝学,如今却孤单在这荒崖之地,不禁心中一酸,自语道:“我死而复生,机缘巧合的修习了上乘心法,本该欢喜,却怎么悲伤起来了呢......唉......我这是病了,还是这些日子修习《宝源秘笈》和三十六技击武功太过急躁,未曾好好的歇息,引发了焦虑心思,急火攻心......”他勉强收摄心神,试运内息,发觉丹田内并无异状。看来还是要以丹田的温热内息来驱散寒热!李玄镇定下来,缓缓调息运气几个周天,直到丹田暖意融融,内息涌动,全身经脉通泰,寒热之感渐渐消退,这才倚着石壁沉睡过去。次日,一觉醒来,发现洞内早已大白,曙光穿过洞口落在身上,便起身将三十六计技击武功由剑法至刀法,再由拳法至掌法习练一遍。

    李玄因知洞顶铜镜的妙用,便琢磨着右手或剑或刀,左手或拳或掌的来习练合纵之法。因此,每出一招,便观察铜镜里的自己,有什么变化。经过数次反复练习,他发觉自己每使一招,洞顶铜镜便会因角度不同映射出不同的招式,而这些变化至比原来的招式多了七八种变化。一招出手,铜镜互动。他粗略一算,石壁上的二百一十六个图形招式因此共多出一千二百九十六个变化。变化多了,修习起来要比先前艰难,但变化多了,三十六计技击武功的威力也成倍递增,鬼神莫测。

    他见凭空多了这么多变化,惊喜交集,兴趣大起,观察着自己在铜镜里的影形,暗道:“原来这些铜镜妙用之下有如此神奇的效果......”手中鬼泣剑上下翻滚,舞到后来,催动招式,环环相扣,招招相连,倾泻速度之快连自己都难以相信。

    按说武学之道从未一蹴而就,任何武功都没有一夜可以练成之理。但这路三十六计技击武功与《宝源秘笈》声息相通,所以李玄自练习开始便如鱼得水,似在温故多年来熟得不能再熟的功夫。李玄越练越快,待到使出三十六计技击掌法时,掌势不但轻盈万变,更能够在迅捷进攻中,据地反击,无论抬臂扬肘,跨步收腿,法度严谨自然,阴阳两环,转换流畅,招式之间不但丝缕牵连,且还独立成式。

    其时已到午时,阳光被崖顶圆形巨石反射进洞口,清凉中带着炙热温暖。练到最后,李玄突然左掌疾拍,右掌随势而动,飒忽间,脚下不由使出之前极为熟悉的‘流光雪月刀法’步伐。他先是左三右四,再前五后二,纵横跃动,虽越奔越快,但掌风却逐渐缓慢凝重,直到将连环计中的第十三掌拍完,这才长啸一声拔起三丈,从石室顶端圆形洞口跃了出去。崖顶晨露早已干了,无边落木萧萧而下,放眼望去,极目尽处,无论山峦与沟壑,无论碧天与涧水俱秋意深深,秋意nongnong。

    深秋景致,最容易勾起人的愁绪。

    李玄仰望碧天,见一行旅雁振翅南飞,急急地从头上飞过,鸣声凄厉,似要赶快逃离这即将寒冷的北方。此情此景不免让人感到荒凉孤独。他仰望着旅雁身姿,不禁大为感慨:“世事如棋,步步惊心,谁又会想到我因祸得福,一而再的得遇奇缘......唉......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老天若要你死,或要你活,谁能奈何!”

    他正无限感慨,突听一阵嘈杂,茂密的松林中猛地窜出无数山禽野物。只见野兔、山羊、野猪、山鸡、野鹿、麻雀......甚至还有幸存于鸡冠巨蟒口中的三五只硕鼠轰然而至。这是怎么了?为何众兽惶惶如丧,竞相狂奔,高飞低跑中往崖下而去?

    李玄看得惊奇,正自顾盼,见原本碧蓝的东北天空一角,不知何时已变的漆黑如墨。激荡滚动的黑云,远远看去如雨夜潮涌的海浪,层层叠叠,向山崖这边扑来。

    他心下纳罕,还没反应过来,又见厚重的黑云中突然射出一道电光。电光宛若金龙,划过无数直角勾线后,‘蓬’地一声,击中远处的山峦,随着一阵天崩地裂之声响过,那处被击中的山峦树丛突然升腾起了冲天的火光。火势猛极,被风吹过,不一刻,便四处蔓延开来。突然而至的黑云不断向南翻滚而来,一路上不断向大地射出电光,所击之处,无一例外都会燃起火光。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天火么?

    李玄第一次目睹天雷神威,一颗心按耐不住,砰砰直跳。眼见黑云已越逼越近,顷刻间,便会翻滚到君王山崖的上空。他心下忽的一动,纵身一跃,返回了石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