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末代天策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缘

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缘

    其实雇人只是小事,前头虽然坚持拒绝了这个提议,但是这两天住下来,也着实感到缺人手,因此他早就不再抵触这件事了。

    小金子还躺在床上不方便动弹,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事事都要人照料;三流子成天往外跑,不是逛南市就是逛西市,今天说南市又来了一批胡姬,明天说西市新开了两家馆子,总之不到晚上不着家;小五子哩就成天愁眉苦脸想女人,啥事也不愿插手,不是抱着书本子发呆就是在院子里来回转悠。

    所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一应都落在了王正的头上,因此王正每天像个当家的妇女一样,天一亮就得起来忙活,临睡前还得给小金子擦一遍澡!

    王正现在忙得像个仆妇,脾气自然也就像个怨妇一样,每日里挂着一张脸,半点好颜色也没有……

    陆鸿对这些当然是瞧在眼里,却不能帮任何的忙--他现在还在“养病”哩!

    真正叫他十分在意的一件事,却是月底的一桩盛会:广平郡主昨日送信来,邀请他参加七月廿八的乐府诗会……

    陆鸿要参加诗会,这简直就是一件叫小五子他们笑掉大牙的事情!

    其实陆鸿自己也不想去参加这种浮夸的聚会,在他看来,这就像是后世一群附庸风雅的落拓文人们,穿着八十块钱买的西装,在酒店会议厅里围着几个穿唐装、摇折扇、油光满面的所谓“老师”,一人出一首赞美打油诗,然后恬不知耻地互相吹捧一番,就好像都是怀才不遇的文坛奇才了!

    事实上,在这种活动并不像陆鸿想的那样不堪,而且在这个时代蔚然成风,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文学交流和社会交际活动。

    这些诗人们往往身兼多个名衔,他们首先是诗人、文人,有些还是书家、画家,还有文学生、教授、官员甚至军人,他们同时还是流行歌曲的词人,有时候还是作曲人。

    他们所创造出来的诗歌往往编辑成册,送入教坊传唱,他们作为诗人在这个时代中所占的分量和地位,高过整个中华文明历史中的任何一个朝代!

    所以诗人的集会并不像陆鸿想象的那般不堪,相反,这往往是受到各个阶层倾力追捧的。

    但是我们的陆鸿即便对这种形式感到排斥,却还是愿意巴巴地赶去参与,因为他并不排斥广平的邀请,甚至顶愿意与这个女人接触,虽然他已经知道广平的名声并不怎么好听……

    当然了,他对这种心理也有自己的总结,那就是--贱!

    所以他急切地想得到几本最新的乐府诗集,好让他恶补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虽然他这回去是抱了丢丑的准备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这件事的热情。

    现在好了,小五子答应帮他去买一本诗集回来,这让他放心不少。

    于是他捧起刚刚被小五子丢下来的,有一句没一句地翻看着,聊以打发时辰。

    小五子牵着自己的马上了街,远远地瞧见隔壁韦家的侧门敞开着,一名年纪轻轻的灰袍道人站在门口,正与门内的老管事交谈。

    那老管事眼睛尖,瞧见主家的邻居上得街来,便向那小道士告了个罪,跨出大门来打招呼--这是大户人家对待邻里应有的礼节。

    “出门呐,陆相公好吗?”

    胡小五站住了脚,拱手道:“倒教苗管家记挂了--都好,国子爷尚未下朝?”

    苗管家抬头望了望日晕,估摸着道:“朝会怕是结束了,不过大郎要在工部坐衙,总得申时才回。”他顿了顿,又道,“不过今日是中元节,兴许尚书大人开恩早放两刻,那么未时便回了。”

    胡小五便执着礼说道:“那便请问国子爷的安!”

    苗管家喜上眉梢,走到阶下郑重地替自己的主人回了半礼,笑道:“不敢当。”

    胡小五这便告辞,但是他走了两步又折了回来,问道:“苗管家,这附近有没有书肆?”他可不想大老远跑到南市去,专为了买一本破书,因此附近若有事最好不过了。

    那苗管家果然知晓,便指着斜对街的修文坊说道:“第二个巷口里面有家诗会馆,有诗书卖;再往北的尚善坊有个不打眼的小铺子,专卖杂书,老桂树边上就是!若不识得,老朽派个家中后生与你一道儿指路。”

    胡小五谢绝了他的好意,说:“有诗书即可,无需别家。”说着便再道了别,索性也不上马,牵着缰绳慢悠悠地走到对街的修文坊里。

    苗管家一直目送他的背影过了街,这才回头与那小道人接上了前面的话头,说:“早上大郎已叮嘱了,要给贵观送五贯钱的香火,用作今夜的道场--老太太是个慈悲人,对这种积善的事情一向是热衷的。”说着摸出了一串三五十钱奉给那道人作“随缘”,又道,“香火钱笨重,回头我派两个家人送去,交到孟天师手上便了。”

    那小道人客客气气地接过了钱,连声诚谢,转头望着隔壁陆鸿的宅院,问道:“老善人,倒想打听一下,外街那位新迁来的陆相公是位怎样的人,不知能不能结上善缘?”

    苗管家谨慎地说:“别家的人品咱们是不好评论的,况且往来并不怎样密切……不过我瞧那位陆相公是个读书人,应当是和善的。”

    那小道人眉头一皱,说道:“怎么是读书人,刚才那位小哥儿明明是牵的军马……”

    苗管家稍一沉默,他显然也早就看出端倪来了--从他第一次代主家去拜谒的时候便知道这家人绝不会是甚么“外地来读书的白丁”。但是这是别人自家的事情,哪里轮得到他来多嘴?

    况且他们韦家的门风也绝不允许他多管闲事,因此只好说道:“别个既然如此说了,便当他是罢了!”

    那小道人若有所悟,便再度称谢,并告辞了苗管家,怀着几分战战兢兢的心情走向隔壁的大门。

    等他来到陆鸿所住的宅院门外时,见那苗管家已关上门回屋去了,便将刚才那串钱的结绳解开,偷偷取了十个钱装进自己的兜里,然后重新系好放回化缘的布袋之中。

    此时陆鸿已把那翻过了好几篇,就在他愈发百无聊赖的时候,街门轻轻地响了两声。

    “小五子怎么这样快就回了?”他自言自语地嘀咕一声,带着几分疑惑从躺椅中爬起来便去开门。因为没有请门子的缘由,他们虽然住着三进大院,却只用上了街门后的庭院和最外围的几间房,好方便自己进出和应门。

    不过他走了两步便停了下来,街门并没有上锁,小五子回来也不会敲门,这么想来八成是外人来拜会了!

    不知道是不是隔壁那家的邻居……

    他想着这些,便装出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迈着“虚弱”的步伐,隔着门微带喘音地问了一句:“谁呀?”

    “小道是玉浮观的,来相公家化个善缘香火……”

    陆鸿这才打开门来,见果然是个灰袍的道人,互相稽首见礼之后问道:“道长是在玉浮观修行的?”

    小道人不知为何,见了他有些害怕。

    他是从小在市井中行走的,见过各色样人等,因此最会察言观色,此时见了陆鸿,心中便想:这位居士虽然瞧着病态,却仍然好大的气派,只是不知陆相公到底是怎样的人家!

    他哪里知道这个开门的“下人”正是陆相公本人,因此心虚地答道:“不敢当,贫道玉浮观孟尊师座下弟子胡立涛。”

    这种话他已经不止说过几千几百遍了,从十一岁拜师入玉浮观到现在二十一岁,几乎每天都要说上一两遍。所以他一直梦想着也能有个属于自己的道观,然后每日派弟子出去,向别人说:“贫道乃是某某观胡尊师座下弟子……”

    “原来还是本家。”陆鸿笑了笑,便侧身请他进门来坐。

    胡立涛谦谢了一声,婉拒了他的好意,说道:“原来尊驾也是姓胡,今日真是幸会!”

    陆鸿一面在衣袋里翻找钱银,一面摇头道:“我姓陆,但是我家里是姓胡的--有了,就是它罢。”说着把手里指甲盖儿大小的金锞子交给了他,说道,“你拿去金铺兑兑看,十贯缺个十钱八钱总是有的。”

    胡立涛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韦家那样的高门大户也只给了五贯啊!

    陆鸿站在门槛后面把小道人送走了,然后就看见小五子牵着马从对街回来。

    “你没去南市?”陆鸿远远地问道。

    小五子避让着两边的行人,到了门口把一本蓝布皮子包的书丢给他,顺手就把马栓在了台阶下面。

    “何必去南市?”小五子进了门,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说道,“对面就有。刚才正好碰到一个牙行的伙计,他们说最近可缺好管家,次一些的能找到,不过要么就是没干过这行,要么就是干得年月短,要么干脆过去不合主家的意辞退过的,要想挑个中意的得碰运气了!”

    他一面摘下门后挂的笤帚拍打着脚面的灰尘,一面继续说道:“还有,我在修文坊的那个甚么集贤诗会馆听说了,月底你要去的那个乐府诗会可不是闹着玩的,元稹、张籍都会到场,只是不知道香山居士白居易会不会来……”

    听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竞相从小五子的口中蹦出来,陆鸿这一次的惊讶非同小可!

    “元稹元微之?”他连忙抓住了小五子的手臂,再度确认了一遍。

    “对啊……”小五子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不然还能有谁?”

    真的是那个“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

    他有点儿不敢相信,再过十几天,就能和这些名垂千古的大诗人们见面了!

    看来这个所谓的诗会还真不是等闲的“打油诗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