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军事小说 - 苏联英雄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三十九章 集团军交接

第四百三十九章 集团军交接

    艾登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政治敏感性非常高,从这几天的观察,他能够准确的预见到这次大战中决定性的力量就是苏联。

    这次远道非洲,艾登视察了利比亚、埃及边界附件的英军阵地,这会英第八集团军司令坎宁安正在布置进行代号为“十字军战士”的进攻战役。

    今年3月底,意德联军开始进攻英“尼罗河”集团军,以便前出利比亚、埃及边界,攻占塞卢姆。德意联军的进攻出乎英军统帅部意料,英军在两星期内退到了埃及边界,留下了驻图卜鲁格的强大守军,结果这支守军遭到了联军的围困。“德国非洲军”军长隆美尔原指望在得到增援后向开罗发动进攻,但由于德国正准备进犯苏联,所以他没有得到补充兵力。这就使英“尼罗河”集团军免于彻底失败,使英国不致失掉埃及和苏伊士运河。

    到4月中旬,北非的战线便在利比亚,埃及边界附近稳定下来。1941年夏秋,“尼罗河”集团军得到了很大增援,而当时德意军则由于法西斯集团在苏德战场的巨大消耗而仅得到不大的补充。

    北非战场从去年9月由意大利的巴尔博元帅指挥的2个意大利野战集团军在利比亚展开进攻开始,战火断断续续就没停过,这也是英国远征军在法国遭遇“滑铁卢”后,英国在陆地上与德意之间唯一的大规模交火。

    “大规模”是相对的,同东线苏德战场相比,北非作战就如同三个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如果那个隆美尔不是因为苏德大战得不到足够的援兵,英国势力早就被赶出亚历山大港了!

    苏德战场,双方动辄就是上百万人的殊死较量,根据在德国获取的情报,两个月来德国单单在明斯克附近损失的精锐部队就超过30万!如果这些部队不是在同苏联的作战中消耗掉,而是出现在非洲,大英帝国一个月过后在北非就将没有立足之地!

    德国现在拥有一部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拥有过的庞大战争机器,但它碰到对手了――北极熊挡在了它的面前。自从转道伊朗进入高加索地区,艾登看到是一个全民动员的庞大苏维埃俄国:就连铁路上的很多工人都是妇女,显然适龄的男人都已经被征召。

    艾登没有从苏联人脸上看到什么沮丧或士气消沉,从他们的脸上就能看出这个国家对于获得战争胜利的信念和自信,还有苏联人特有的深深压抑着的一丝苍凉――一丝淡淡的苍凉,也许是这个民族最大的资本,对于它的敌人而言又是最可怕之处:它和它的人民能够承受任何苦难和困难,没有什么能够压垮他们战胜敌人的信念,就是付出一切都在所不惜!

    艾登的公文包里有一本小小的世界地图,只要看到欧亚大陆上那片覆盖在“镰刀锤子”之下的巨大区域,他甚至会有的一丝恐惧。从高加索到莫斯科的这段旅程已经让他疲惫,“如果乘坐火车从布列斯特到苏联远东,或者陆路到白令海峡,那会是什么感觉?”

    艾登的想法很诱人,但也让他感觉将来的困难――这样广大的土地,有多少资源?这个国家的潜力是无穷的!

    在纷乱的思绪中,艾登终于入睡。

    、、、、、、

    迷迷糊糊中醒来,天已微明,艾登利索的起床,梳洗之后出了包厢,在过道碰到了国防部参谋长伊斯梅将军。

    伊斯梅也显然昨晚没有睡好,从脸色上就能看得出。

    “已经抵达沃斯克列先斯克,还有不到四十英里,看来俄国人并不想让我们快速抵达莫斯科。”

    今天下午就将进行第一次会面,伊梅斯不得不发点牢sao,在他看来显然是苏联不想英国代表团精神饱满的参与会谈。

    艾登倒没用军人式的思维去考虑,因为他来过苏联,知道在冬季的苏联远途旅行还是铁路保险,这列车的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苏联人应该是出于好意这样安排。

    餐车已经开放,两人一同前往。

    对于早餐,艾登没什么好抱怨,条件还可以,至少菜单上还有新鲜牛***蛋和白面包。他去看过列车工作人员的伙食,标准的战时配给,和英国最困难时差不多:对于自己这个代表团,苏联人还是很客气的。

    早餐时间,一般也是英国人的闲聊时间,当咖啡送上来后,艾登同伊斯梅的话题自然说到下午的会面。

    “苏联非常可能正式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提议,这让我有些头疼。”伊斯梅直言不讳:第二战场,一个北非就已让英国倾尽全力,根本没力量像苏联希望的那样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

    “开辟第二战场是必须的,只是时间问题。如果等苏联扭转了局势,欧洲将来的局势会非常不妙。”

    这会苏联还把英国当回事,还有远在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英国勉强算是三巨头之一,如果让苏联单独横扫欧洲,那大英帝国就会沦落成第二个法国。

    这会法国的地位极其尴尬,那个维希政权就不说了,傀儡;在英国的法国流亡者们还不成气候。英国试探过苏联对于战争结束后法国的地位问题,苏联的态度很模糊,但能觉察出斯大林这会对法国的态度:在重新成为一个独立的强大国家之前,高卢人什么都不是!

    要是时机把握不好,法国将来就不会是能够在欧洲大陆说上话的资本主义大国,颜色来次大改变都不一定。

    十年前斯大林的态度还相对温和,至少同西方世界保持着一定的友好,但这几年越来越咄咄逼人。这里面“祸水东引”是原因,意识形态的差别是根本,还有个原因是苏联国力军力的快速上升――苏联的态度越来越强硬,虽然这会因为战争的需要变得稍微客气些。

    艾登又想到那个谜一样的男人,从各种情报和消息分析,斯大林和苏联领导层的态度转变很大程度上同那个人有关――那个年轻人似乎敌视一切非共产主义的事物,而在他参与决策的一切重大军事行动中,苏联就没失败过。胜利,让苏联的自信开始膨胀,对于西方世界的威胁会越来越大!

    在苏联,那个人拥有的权力仅次于斯大林,在军事方面,同他成为一个利益集团的元帅将军占据半壁江山。权力容易让人迷失,但从任何一个方面分析,那个人没有一丝想取代斯大林的想法和举动,这才是最让艾登担忧的――他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能碰!这是一个不会因为权力而迷失目标方向的掌权者――“眼睛不在内部,那他的眼睛只会是盯着整个西方世界!”

    纯粹的共产主义战士,这是苏维埃俄国喜欢用的词眼,而这样的人将来对于英国是最危险的。

    、、、、、、

    11月11日上午,米哈伊尔-格里戈里耶维奇-叶夫列莫夫中将抵达自己新的集团军指挥部所在地奥斯特罗希茨基镇,第33集团军已大部抵达预定出击地域。

    小镇有人在欢迎中将同志,已经在这里指挥作战两月的第11集团军指挥部即将搬离。第11集团军消耗超过三分之二,但司令员按照方面军指令,将部队中留下的70多辆各式坦克和配合部队,共1800人组成一个坦克团调配给第33集团军,因为“民兵集团军”坦克突击能力不足。

    第11集团军急需休整,战役一结束就将调往后方,而现在就已经将部分后方阵地交给第三十三集团军。

    在寒风中,叶夫列莫夫看到了前来迎接他的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中将。

    互相敬礼致意,介绍各自的部下,进入指挥部――镇党委会办公室。前线情况介绍,马利诺夫斯基这会比不了叶夫列莫夫的财大气粗,手头可紧的很:“一个坦克团,20辆斯大林型,32辆T34,其它的都是快速坦克。还有一批配属的反坦克炮,1800人就归你了。”

    “马利诺夫斯基同志,我们33集团军是来捡现成的,希望不要有意见哦。”

    对于叶夫列莫夫的玩笑,马利诺夫斯基和部下没觉得好笑,但也不会眼红――就是把反攻的重任给第11集团军,这会他们也没能力完成。

    有些团只剩下两三百人,有些干脆已经消耗完,这段时间第11集团军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下来的,只剩下个空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