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元末之雄霸天下在线阅读 - 第258章 大明帝国

第258章 大明帝国

    龙凤十一年元月,刘明远正式在金陵城登基称帝,国号“明”,年号继续沿用龙凤年号,废除韩林儿的大宋朝皇帝称号,建立大明朝。

    刘明远此时称帝也是众望所归,天下百姓们早就期待这一天了,刘明远之前晋升吴王的时候,其实一切礼仪都是按照皇帝的礼仪准备的,无论是中枢百官,还是治下的官吏等等,都是按照一个国家建立的,所以这此称帝可以说只有一个简单的仪式,然后礼部为刘明远设计制作了一条黄袍,然后就没有什么事情了。

    刘明远也不喜欢太折腾,于是很快就完成了登基仪式,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祭奠怀远军烈士陵园,带着中枢百官和怀远军军队的高级将领们前往祭拜。

    至于什么大赦天下之类的,刘明远都没有举行,毕竟刘明远对司法非常重视,所以他决定不再大赦天下,犯人就要好好地服刑,这才是法律的公平,于是刘明远就废除了大赦天下的举动

    虽然这次登基仪式没有太过张扬,众人也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是刘明远在建立明朝的同时,也颁布了数部法律,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法律就是。

    这是刘明远亲自主持编制的,也是开创了历朝历代的先河,也是最完善的宪法,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国家进行了定位,明确了大明帝国不在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全体大明国民的国家,同时也明确的皇帝的权利,中枢内阁制度,军队的统辖等等,这可是一部重量级的法令。

    当颁布之后,顿时让天下震动了,世人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法令,直接将皇帝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并且规定了中枢内阁的权利,是历朝历代所未有的,尤其是对皇帝的权利进行了规范,并且明确了皇帝本人是帝国最高的统治者的同时,也明确了他的权利,不再是历朝历代那种高高在上,凌驾于一切权利之上的存在,宪法中最大的改变就是皇帝控制着军队,对于民政管理的事务开始减少,更多的体现了皇帝精神上的存在。

    中也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机构,那就是立法院,刘明远正在准备组建立法院,职责就是立法,然后再由他批准,同时还有一个职责就是可以审核中枢的行政之中是否违法大明朝的法令,如果违法了,可以提请中央法院判定行政命令是否有效。

    大明朝的基本结构在中非常明确了,皇帝、中枢内阁,中央监察院、中央法院、中央立法院、军队等的职责全部明确了。

    文人学者们纷纷开始讨论这部,全部都是对刘明远的一片盛赞之声,认定刘明远是前所未有的圣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了皇帝的权利,大大提升的内阁的权利,让内阁不再是皇帝的秘书处,而是充分发挥了内阁学士们的治国才能,并且也通过立法院和中央法院、中央监察院来制衡内阁的权利过大。

    尤其是中央法院直接对皇帝陛下负责,更好地和中枢内阁保持了独立的性质,起到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刘明远其实对于这部宪法中最看重的还是其中对大明帝国百姓权利的规定,也就是说在人权上面进行了明确的定位。

    大明帝国公民以及他们所生的后代,都享有大明帝国公民的身份,同时享受应有的权利,需要承担应有的义务,并且明确定位了大明公民的身份是自由公民,废除了奴隶制。

    这才是刘明远最看重的地方,刘明远清楚按照中国的历史,其实在宋末之后,理学就开始盛行,进入明清两朝之后,理学更是得到了大发展,封建礼教非常盛行,于是对封建王朝的定位也开始出现愚腐落后的定位,这也是理学所致。

    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封建思想非常盛行,刘明远是绝对不想看到这样的天下出现的,他渴望恢复的是大唐时期的开放,和两宋的文化和商业,这才是刘明远帝国的设想,所他确定了宪法。

    虽然此时距离刘明远心中理想的国家还有一些距离,但是刘明远也不着急,他知道需要一点点地建立这个国家,只要他有着明确的方向,刘明远知道就可以完成,此时他正是人生的初期,他有很多时间,同时刘明远也清楚,治理国家需要慢慢来,一点点地完善,最重要是国民需要一个是适应过程。

    以现在治下的百姓的思想和文化程度,一下子改变太多让他们也无法接受,而且他们也根本不习惯,百姓现在最向往的就是安定的生活,甚至很多刘明远治下都没有法院,地方主官依然是政法一身,但是治下治理的也非常好,百姓稳定,粮食出产稳定,民生都很好,这也是刘明远不着急的原因。

    首先想要建立一套他心目中理想的行政体制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些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出现的,所以刘明远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先要将国家定位好,然后再慢慢治理起来,最后再完善,这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刘明远在金陵称帝,建立大明朝,于是怀远军也正是改名为明军,同时刘明远的国旗也明确了,龙凤图案中间的地方是一个“明”字。

    同时国徽也确定了,左下角是一条黑龙,右下角是一条金色的凤凰,然后像人的双手一样推举一个“明”字。

    这些基本的东西全部确定了,于是一个国家的体制也就建立了,刘明远在忙碌完这些之后,立刻发布了北伐的诏令,准备动用五十万怀远军出击北伐,同时还有三十万民兵和后勤人员,大军一共八十万,对外号称百万大军北伐,准备完成统一大业。

    等到一切都完成之后,已经是龙凤十一年元月低了,虽然刘明远发布了北伐的号令,但是还需要等上一个月,等到北方完全暖和了之后,才可以出兵,毕竟此时北方还是冰天雪地,不利于大军作战。

    同时刘明远继续发布诏令,劝告北方百姓和士族、还有军队,大明朝的大门永远向他们打开,随时欢迎他们投奔过来,一同完成伟大的北伐大业,并且既往不咎,只看在北伐时的表现,明军到了之后,投奔过来的就有功,在日后北伐中随着明军打仗立功的还会得到封赏。

    至于那些负隅顽抗的,则视为是蒙元的余孽,绝不留情,全部都要消灭,同时他们的妻儿家室也将沦为苦力,终生劳动,不再有任何自由。

    刘明远诏令早在一年之前就已经发布了,此时再次发布,还是让天下一片震动,此时在北方大地,能够活下来的百姓和军队力量都是饱受战火的考验,元庭的统治早已经瓦解,此时都是地方武装在统领。

    小到一个村落的营寨,大到控制一个州府的地主武装,这些人都是自立的,虽然很多人都是倒向扩廓帖木儿或者是李思齐,但是他们都是牢牢地控制着手下的城池和军队,所以这些人还是独立的。

    刘明远就是为了瓦解这些人的心智,让他们完全倒向自己一面,这也是刘明远快速完成北伐大业的基础。

    收复北方人心,封赏这些人,换取明军快速完成北伐,尤其是传统的河南、山西、陕西一带,这些地方汉人众多,汉人地主武装也是主力,所以刘明远的诏令在这里影响最大。

    随着刘明远的诏令传遍北方,于是很多汉人地主武装都活跃了起来,他们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继续跟着蒙元的余孽下去,最后的结果就是覆灭,全家老小也将成为奴隶,终生不得自由。

    此时这些人都清楚,明军势力大,战斗力强,北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此时就是蒙元的大都都被明军攻占了,蒙元早就气数已尽,根本就不值得继续为蒙元陪葬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刘明远承诺既往不咎,无论是任何人,无论是什么身份,是汉人也好,蒙古人也好,色目人也好,只要在明军到来之后投降了明军,之前的一切罪行全部都不予追究,并且按照带过来的军队、百姓、土地和粮食按功封赏,之前的一个切既往不咎。

    这一条也深深地打动了北方的地主武装,他们之前跟随蒙元和义军战斗,也没少屠戮北方百姓,同时又知道刘明远是出了名的抗元死硬分子,还是对百姓爱护不已,这些人都担心明军来了之后不会放过他们。

    但是此时有了刘明远的这道诏令,并且通过诋报传遍了天下,顿时让整个北方大地都震动了,各方势力纷纷活动起来。

    尤其是一些文人出身的汉人地主,他们结寨自保,其实也是被逼无奈,他们其实还是非常向往太平盛世,诗词歌赋,文官礼乐这些事物的。

    所以等看到了刘明远诏令之后,顿时欢喜不已,他们清楚这是一个机会,等到明军过来了,投降明军,不仅不追究之前跟随暴元的罪名,反倒是按照功劳大小封赏。

    很多人都是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等到天下太平了,那时再想要入仕可就困难了,此时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这些人纷纷活动起来,开始收集百姓和军队,然后准备投降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