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烟尘中在线阅读 - 第二十四章 向上的心(吐血求收藏!)

第二十四章 向上的心(吐血求收藏!)

    纪家祖先当初避祸而南下,作为那批人当中的一员,能为今日后人留下那诸多土地,诚然是废了一番心力的,为了真正融入“南人”之中,纪家几代人不遗余力的努力,好不容易出了纪康这么个人,纪家欣喜之余并也觉得可以开始接触江宁的文化圈子,纪康往北上任,这个重任自然就落在了纪文波身上。

    作为不愿考取功名的代价,他一方面得负责纪家再文化圈的事,一方面还得担起几位小辈的引路人。

    虽说纪文波才学也有,也曾游离过天下,但他目前活过的这短暂的人生不过也只是领了个妻子回来,读的圣贤书也都用在了妻子身上,因此对他来说这真不是个好差事。

    何况他在此之前不久,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平头百姓,只是在老爹的“央求”下才放下锄头,拿起了纸笔。

    眼下与苏家达成的协议,对他来说可谓是“一展抱负”的途径,自己几位子侄也可一并入了那苏家书院,长远来讲或许不可,但启蒙之类的短期教育还是可行的。因此在匆匆回家与妻子腻歪了许久之后,他不情不愿的被老爹拿了拐杖打将出来,回了江宁城。

    目前来讲,他的人生该是这样轻松的走下去了。

    纪文波与纪家详细说了之后,纪文泽作为新入学的学子外加监督的身份,待在了他身边,大多数时候还是充当他的书童。

    苏家的书院是距离苏宅两条街之外的一座四合院,看其规模要比苏家宅子大得许多,可见苏家对于教育后辈还是很上心的。

    苏筱妍单独为纪文波在这边辟了个小院,作为他的休憩之所,与他一道来的纪家孩童大多也跟他住在了一起,聆听教训!

    书院里有十几个孩童,三位老夫子,对于纪文波的到来,孩子们觉得新奇,老夫子则有些气不过,大抵觉得与纪文波这种“不学无术”的年轻人无法共处,因此颇有怨气。

    纪文波倒不甚在意,对于几位老前辈很是尊重,当然那些所谓考教或是切磋的言辞,他却是婉拒了。

    他被安排教授蒙学,诸如《千字文》《百家姓》之属,大抵也就是教授孩子们识字,每日里在沙盘上写下几个字,与孩子们说个大概,然后摇头晃脑的跟孩子们一起背诵几段,最多在课余闲暇时候,说些有趣的故事,因此不长时间之后,纪文波并得到了所有孩子们的欢迎,当然纪文泽眼里,二哥说故事之外的时间都不是个好人。

    纪文泽小孩子心态,但对于苏家对二哥的好他却觉得自己很明白那是怎样一回事,因此有意无意的他总会提醒一番,只是在纪文波眼里,大抵将之当做笑话来听了。

    苏家那个叫做绿儿的小丫鬟比之纪文泽大不了几岁,两人从一开始的对立到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成了坚定的盟友,私下里走的还是很近的。

    他们都各自看不上对方的主家,为了自己主家又不遗余力的使着绊子,到得后来,倒有些变了味。

    纪文波有意“磨炼”一番纪文泽,偶尔也帮着纪文泽出招,至于苏筱妍,在听了绿儿的埋怨之后,倒也帮着想了些对付的法子,因此总的来讲,日子过得平淡,倒不觉得无趣的。

    苏筱妍每每拿着绿儿收到的“情书”私下里笑得前仰后合,然后将身边的两个小丫鬟叫了过来,三人凑在一起,商量着回了信。

    纪文波也好不到哪去,一脸严师的模样认真审视着纪文泽收到的回信,帮着写些奇怪的话之后,打发了纪文泽他才笑了起来,纪文泽本能的觉着二哥不怀好意,但看着手里的东西却又不知道怪在何处。

    两个年纪不大的小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成了某两位过招的工具,玩得不亦乐乎。

    日子一晃,迎来了中秋。

    天气渐渐转凉,秦淮河边也多了几分干燥,垂柳枯枝渐落,黄叶纷飞,柳树下的棋摊已经很久不出来摆了。

    王凝这些日子常过来这里,与老头也算是熟悉了,当然大家也仅仅是作为棋友相处,大抵就是所谓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了。

    王凝对于现下的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若无意外,想来他会如此活过一段时间,抛却血腥与抱负,目前的日子平淡中确实也有吸引他的地方。

    他费了一番功夫,眼下算是个小有身家的人,纪灵儿虽然不耻他的作为,却又住得比他还欢喜,总之他在江宁算是有个家了。

    王凝心想当初不出那事,大抵也是如此来过了吧,但过去的事情,总也叫人不忍回想。

    王凝从来不是个小人物,无论他的出身,亦或者他在此之前存在世间的任何时候,但他又是个小人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但无论如何,眼下还能活着,其实就已经很值得人高兴了。

    趁着夜色回家,独门的小院里似乎来了客人。屋门大开,灰暗的烛火在风中摇曳,惯常的习惯坐在门口等着骂他的女子不见身影,进得门来,女子碾了一半的药孤零零的躺在地上,浓郁的药味蔓延整个房间。

    王凝敏锐的感觉到了什么,正回身准备出门之际,不知从哪里刮来呛鼻的浓烟,劈头盖脸而来的火箭阻挡了他出门的路线,顷刻,这座花费他许多心思的小院成了一片火海。

    与此同时,距离此处甚远的白鹭洲头,中秋的诗会同样热火朝天。

    某一处临河的小舟上,浅酌慢饮的两人余光里大抵注意到了远方的火势,大半心思得以沉寂,因此那酒似乎也变得有味起来。

    四目相对,两人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一丝无奈,更多的却是欢喜,大抵已经在计算着赏金怎么花了。

    金凤楼里的季茜儿很快也收到了消息。心情总有些复杂,那个男人怎么说也算是“信任”过她的人,眼下真就这么死了,倒也叫人感慨。

    不过,总算是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