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八章 陆秀夫

第五十八章 陆秀夫

    建康府城的繁华丝毫不亚于京城临安府城。

    作为六朝古都的建康府,一千年前人口就超过了百万,是当时最大的城池,也是南方最为繁华的城池,历经这么多年过去,建康府虽然在隋唐时期遭遇到北方的刻意压制,但商贸中心的地位一直都是牢不可破的,且很少经历战火,让这座城池能够稳固的发展,南宋朝廷将建康府作为了行都,地位仅次于京城临安府城。

    两淮制置使李庭芝的官邸和府邸,都在建康府。

    作为代表皇上掌控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的制置使,李庭芝的权力是很大的,两淮辖下的府州县官吏,都要受到他的节制,若是到了战时和其他的紧急时刻,李庭芝甚至能够先斩后奏,直接处理不服从命令和不听从调遣的官吏。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驻扎在两淮的军队很是孱弱。

    朝廷直接掌控的军队,包括三司以及御前诸军,其中三司军队驻地在京城,以殿前司军为首,御前诸军驻地在地方上,主要驻扎在长江中下游以及四川等地,除开朝廷直接掌控的这些军队,地方上还有一部分的军队,这些军队被称之为厢军,战斗力不强,绝大部分都是从事后勤运输方面的事宜。

    地方上的军队,则是朝廷和地方上共同掌控,以地方上掌控为主,其军饷的来源主要也是地方上,这些厢军平日里维持和维护地方上的稳定,战时则为作战的军队服务,在兵力缺乏的时候,厢军军士也会被调派到战场上去作战和厮杀。

    驻扎在两淮的厢军,沿袭北宋时期的称谓,被称之为忠勇军,其驻地在真州。

    按说吴邵刚带着麾下三十名军士前往建康府去执行作战任务,这压根没有必要,就算是吴邵刚及其麾下的三十人个个都是以一击百,勇不可挡,也比不过忠勇军,毕竟忠勇军有那么多的军士。

    作为两淮制置使的李庭芝,在没有接到皇上的圣旨和朝廷敕书的情况之下,决不能够随便调动军队,哪怕是地方上的厢军,那会有谋反的嫌疑,但现如今的情况有些不一样,去年蒙古鞑子大肆的进攻四川与鄂州等地,作为行都的建康府,地位异常的重要,一样是需要做好抗击蒙古鞑子准备的,故而这个时候,李庭芝接到了皇上的圣旨,令他指挥和调遣驻扎在真州的忠勇军。

    尽管蒙古鞑子已经撤离且放弃了进攻南宋,但李庭芝依旧掌控忠勇军,成为了为数极少的直接掌控军队和掌控地方官吏的文官。

    这与李庭芝得到了皇上的信赖、以及在朝中有着很高的威望是分不开的。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李庭芝与右丞相、枢密使贾似道的关系非常好,两人都曾经在已故的太师、吉国公孟珙的麾下效力,得到了孟珙的赏识,而孟珙最为青睐的,第一是贾似道,第二就是李庭芝,在为朝廷效力期间,得到孟珙赏识的李庭芝与贾似道两人,齐心协力,紧密配合,为孟珙做了不少的事情,相互之间也结下了不一般的友谊。

    因为孟珙的鼎力推荐,贾似道得到了皇上的重视,终于成为右丞相、枢密使,掌控了朝中的大权,李庭芝也在孟珙和贾似道的推荐之下,经过自身努力,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出任两淮制置使。

    李庭芝的名气很大,因为其爱才,且愿意向朝廷举荐人才,那些被李庭芝举荐的人才,也在朝中不断的诉说李庭芝的英明和大度。

    也正是因为此等的原因,当四爷得知吴邵刚即将率领麾下前往建康府,去见两淮制置使李庭芝的时候,很是放心,认为吴邵刚不会遭遇到刁难,而且还会得到李庭芝的器重和帮助。

    六月初六,午时。

    吴邵刚率领张炳辉和马龙等三十人,抵达建康府城。

    此番执行任务,吴邵刚狠狠的敲了一笔竹杠,出发之前,他麾下的每一名军士,领取了铠甲、弓箭、长矛、宋手刀等等兵器,额外配备了一匹战马,还领取了两个月的军饷。

    如此包括吴邵刚在内的三十一人,每人两匹战马,铠甲与兵器更是富足,至于说军饷,倒是没有谁特别重视,毕竟张炳辉等人,都算是富翁了,看不上手中的交子。

    吴邵刚的举措,殿前司都指挥使马华轩与副都指挥使、催锋军统领张世杰都没有表示异议,甚至是支持的。

    张炳辉和马龙等人是非常高兴的,铠甲和战马是很宝贵的东西,没有突出战功是得不到的,可吴邵刚一点都不高兴,他其实是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试探马华轩和张世杰等人的态度,既然马华轩等人没有反对,那就说明他们前往建康府,执行的绝不是很轻松的任务。

    行军过程之中,吴邵刚一直都在思索,他内心隐隐有了判断,但不能够肯定。

    进入到建康府城的时候,城门守卫的军士,远远看见就收敛了气焰,毕竟吴邵刚等人的帽盔,已经表明身份,人家可是殿前司所属催锋军的军士,绝非这些守卫城门的军士能够得罪的。

    午时二刻,吴邵刚抵达两淮制置使李庭芝的官邸。

    上面下达的命令,要求他在今日申时之前,必须抵达建康府城,向李庭芝报备。

    吴邵刚没有丝毫的犹豫,命令张炳辉等人在官邸外面等候,自己则是要求守卫在官邸外面的军士前去禀报消息。

    果然,不到半刻钟的时间,官邸里面走出来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的气质很是不错,眉清目秀,儒雅之中透漏出来傲气,二十四五岁的年纪,看上去就知道是读书人,且是有功名的读书人。

    “请问这位是殿前司所属催锋军副将吴邵刚吗。”

    “正是,属下奉命前来拜见李庭芝大人。”

    “在下陆秀夫,奉李大人的命令,前来迎候吴副将。”

    “哦,你是陆秀夫。。。”

    吴邵刚内心震惊,明显有些失态,这也怪不得他,毕竟陆秀夫的名气太大,作为宋末三杰之一,陆秀夫与文天祥几乎是齐名,其最后抱着幼帝投海的壮举,流传千古。

    尽管说这个时候,陆秀夫的名气还不是很大,无非是十九岁的时候高中进士,被两淮制置使李庭芝看重,邀请到了幕府之中,主管机宜文字。

    陆秀夫显然也没有料到吴邵刚突然说出来这样的话语,稍稍愣了一下才开口。

    “怎么,吴副将认识在下吗。”

    “久闻其名,陆兄十九岁高中进士,我在京城之中就听说了,今日见到,感觉到陆兄温文尔雅,气度不凡,故而才有如此感慨的。”

    这一下陆秀夫更加的吃惊了。

    在他看来,吴邵刚不过是一名武夫,没有多少的学识,尽管身为殿前司所属催锋军的副将,那也不过是有一把的力气,能够在战场上杀敌,至于说谋略以及学识方面,肯定是有着先天不足的,可此刻见到吴邵刚之后,他这个正牌的进士,竟然有了一种被压迫的感觉。

    单单从气质方面来说,眼前这个年轻的有些过分的吴邵刚,给人的感觉就绝不一般。

    陆秀夫稍稍整理了自身的心态,再次开口。

    “吴副将的赞誉,在下不敢当,想不到吴副将一直在军中,也能够有读书人的气质。”

    陆秀夫说出来这句话,让吴邵刚的内心五味杂陈,看样子历史上的伟人或者是名人,也是需要经过一步一步的磨砺,才能够逐渐迸发出来光辉的,此刻的陆秀夫,明显还是一个自视清高的读书人,得到了李庭芝的器重,以为自身有着匡扶天下的能力,显得更加的自得,故而不自觉的就表露出来读书人的傲气。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吴邵刚决定要点拨一下陆秀夫,毕竟在他的心目之中,陆秀夫的确是人才,值得结交也值得点拨,至于说陆秀夫是不是能够明白,那就看个人造化了。

    “这气质绝不仅仅是读书才能够养成,很多时候,生活的磨砺,境况的突变,会让人明白很多的事理,也会让人逐渐感觉到这世上变化莫测,能人太多,自身不过是沧海一粟,决不能够小看甚至藐视外界的任何事物,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不知道陆兄以为如何。”

    陆秀夫的脸色微微变化,显然这些话让他不舒服,在他看来,不过是一名军中的副将,且这样的年轻,有什么资格说他这个进士。

    “吴副将看上去年岁不大,说话却似饱经沧桑,在下很是佩服啊。”

    吴邵刚微微一笑,对陆秀夫这等的讥讽一点都不在乎。

    “陆兄,所谓无知者无畏,无欲者无求,很多人都是如此的认识,我却以为不一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吴邵刚还没有说完,陆秀夫的神情就变得严肃了。

    吴邵刚刚刚说出来的一番话,已经展现出来高深的学问和深邃的认知,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哪怕是陆秀夫的恩师李庭芝大人,都不一定能够随口说出如此精髓的话语,眼前的这个吴邵刚,究竟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