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盛唐剑圣在线阅读 - 第五十九章 王忠嗣归来

第五十九章 王忠嗣归来

    裴旻想不到将一个个大诗人聚集起来,会有这样可怕的效果。

    直接开创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

    唐朝真正让人传颂千年的是什么?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不是那气概万千的盛唐景象,也不是四夷臣服的威势,而是一首首惊艳绝伦的诗句歌赋,一篇篇精彩深刻的文章。

    璀璨的唐诗,那是几千年几万年都不会过时的财富。

    而唐诗最巅峰的时期,毫无疑问就是这个时代。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狂贺知章、诗佛王维、七绝圣手王昌龄,还有高适﹑岑参、王之涣、孟浩然等等等等,数都数不过来。

    这些还是那种特别出名的高产诗人,加上中端诗人,那就如过江之鲫。

    要是真能将他们汇聚一堂,场面是何等的辉煌盛大。

    裴旻只是想想都觉得热血澎湃。

    正喝得尽兴,王维、孟浩然一并前来拜见。

    孟浩然今年三十有六,生的面方大耳,一脸的络腮胡子,一点没有书生的模样,反而颇有粗犷之气,让裴旻再一次感概:人不可貌相。

    “见过裴帅!”

    两人一并行礼问好。

    “不用多礼!”裴旻说着,让他们一并入座。

    张旭见来了客人,也让下人准备了小菜。

    孟浩然只是人长的粗犷,言谈举止还是有着文人风骨,不卑不亢也不骄不躁,与人一种粗汉子绣花一样的感觉。

    裴旻跟孟浩然聊起了徒弟李白。

    孟浩然也说起了他们经过的经过。

    “开元十年,余襄阳酒肆与好友贾舁诗酒唱和。太白醉醺醺的大闹酒肆,原以为他只是一个酒鬼,不予理会。却不想太白是故意闹事,酒肆的东家低价强买农家精粮酿酒。太白看不过眼,逼出东家,为农家出头。太白剑法飘逸,为人洒脱,剑与人相辅相成,豪气干云。余见他为多人围攻,忍不住上前相助。两人一见如故,相逢恨晚。”

    裴旻眼睛一亮,笑道:“浩然也会剑?”

    孟浩然颔首道:“九岁那年读书学剑,至今二十余载。比不上国公天下无双,亦不如太白兄潇洒飘逸,对付三五蟊贼,不再话下。”

    裴旻敬了孟浩然一盅,在这个尚武的时代,单纯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真的不多。

    孟浩然又说道与李白的武昌再会,“那时余正打算去广陵访友,太白还赠了一首离别诗。”

    说道这里,孟浩然还颇为感慨。

    他成名已久,且阅历丰富,初次结识时,诗文造诣上胜初出茅庐的李白许多。

    一开始李白在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这方面向他请教许多。

    孟浩然的诗文有“以古诗为律诗”的特点,李白在这方面与孟浩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显示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但是不过短短年余,两人再会的时候,李白的一首,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

    让孟浩然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

    张旭早已听过此事,也感慨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太白与诗赋一道的天赋,委实令人惊叹。”

    裴旻也为李白感到高兴,看着孟浩然问他的打算。

    孟浩然道:“余这一身纵情诗酒,游览山水,可谓不愧此生,又虚度此生。得太白提议,前来河西凉州,遇到伯高先生,九龄先生,还有摩诘、少伯、季凌几人,大有所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活一世,除了不愧此生,还需要为他人做些什么。余别无所长,唯有一些文采可看,愿意留在此地相助国公、伯高先生宣扬我华夏文化。”

    “好!”裴旻本想将孟浩然收入幕府,但见他有了自己的目标,也不强求,一口应下。

    图书馆的事物,有张旭、孟浩然两人负责,裴旻也能完全放下心来。

    让张旭、孟浩然当官行政,裴旻或许担忧他们力不从心。

    这诗词歌赋出色,未必就真的有治国经略。但由他们负责文学方面的事情,即便放眼天下,也没有几个敢说比他们更加适合。

    离开图书馆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裴旻心满意足的回到了姑臧。

    跟张旭、孟浩然喝酒闲聊,谈文论诗,不易于一种放松。

    此后几天,裴旻亲自安排着与公孙幽的婚事,各种礼节都不准备拉下。

    尽管公孙幽是江湖人,不拘礼节,家中亦无父母健在,裴旻依然不打算草率行事。

    给予公孙幽最大的尊重。

    这日裴旻在院子里安排公孙幽将来住的别院。

    古代三妻四妾是正常之事,对于如何分配自有一套方法。

    不论是妻是妾,都有自己的屋子。

    裴旻作为主人,反而没有,他是随意选择跟谁去睡。

    其实在他心底,能够大被同眠才是美事,只是这种想法只能想想。

    裴旻现在财大气粗,直接给公孙幽准备了一个单独的院子。

    裴旻亲自负责院子的休整,正安排下人动手,却见王忠嗣远远的走来,当即放下一切,大笑的迎了上去。

    “旻哥!”王忠嗣高声叫唤着,快步上前问好。

    裴旻双手搭在王忠嗣的肩上,按了一按,硬邦邦的浑然不动,笑道:“又结实了!见过王姨、我娘了没?”

    “见过了!”王忠嗣道:“一回来就给娘亲、义母叩头问好,得知旻哥在这里,特来拜见,也跟旻哥说说京里的事。”

    “好!”裴旻拉着王忠嗣到了书房,他知王忠嗣不喜喝茶,直接上了酒。

    王忠嗣一如既往的懂事,抢先给裴旻满上。

    裴旻问道:“此去长安献俘,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忠嗣摇头道:“大事倒是没有,只是弟不擅于朝堂上的争斗,担心自己处理不好,连累了旻哥。”他顿了顿说道:“此次入京,见到了陛下。陛下很是随和,对弟也很看中。将弟提拔为捷胜军军使,还有调离河西的意思,让弟往安西填补空缺。弟不想离开旻哥就拒绝了,说子亭地理位置特殊,不敢轻离,免得坏了旻哥的大计。”

    裴旻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依照他对李隆基的了解,李隆基这般提议,是单纯的想要提拔,并没有别的意思。

    王忠嗣接着道:“陛下还问了西域的情况……”

    他将跟李隆基会晤的情况细说。

    裴旻一字一句的听完,说道:“朝堂的争锋尔虞我诈,确实应该处处留心,谨慎以对,不过也无需谨慎过头。怎么说呢,陛下是一个功利心很重的君王。他对于能够给他带来功绩的大将极为包容,哪怕你有错有过,他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故而遇到这样的一位君王,对于我们这些为将者来说,算是一种幸运。要注意的不是陛下,而是朝堂上的诸臣。”

    “据我得到的消息,陛下重视武功,张相主政,偏向治军。已经引起了一些文臣的不满,他们觉得文治才是国家的根本。如此不愧余力的发展军功,指挥助长不正之风,为违国家安定。所以你旻哥手握两镇之兵,还负责河西政务,已经引起一部分人看不下去了。”

    王忠嗣不满的愤慨道:“旻哥忠心为国,若无旻哥,哪有现在的太平盛世,哪有他们安逸的在长安花花世界享受。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的蠢货……”

    裴旻“哈哈”笑道:“其实这样也不是没有好处,文武之间有一定的隔阂才像样。要是真的民心所向,万众一心,反而危险。不要在乎这些,只要对方不恶意攻讦,不因为这种政治偏见,祸害大局,就不必与他们计较。”

    裴旻现在想的很开,文武之间的摩擦是必不可少的。

    对立的越厉害,越是乱国事。

    不予理会,反而能够将心神空出来,对付外敌。

    而且关键也是现在的朝廷风气确实不错,那些反对张说,看不惯裴旻的文臣。多是觉得让裴旻这样手握十四万大军的人,掌控政务不妥,并未有真正的攻击裴旻什么拥兵自重,持功自傲什么的。

    故而裴旻也懒得计较,彰显着自己的大度。

    越是如此,诸多文臣越没有办法针对裴旻,矛头多指向张说这位首相。

    相比姚崇的一言堂,宋璟的万众归心,张说显然未能完全服众。

    裴旻认真的对王忠嗣道:“在未来,你肯定会走出去,独当一面的。要记住旻哥一句话,文武有别。你万不可去跟那些饶舌的文臣去争辩什么,不管争输争赢,都讨不得好的。真要受了委屈,回来告诉旻哥,旻哥给你出头。”

    说着,他想到了王忠嗣历史上的遭遇,强调道:“但有一点你要注意,以你旻哥的身份,再大的事情,我都能有法子般你扛下。唯独一点,便是我也无能为力,你万不可掺合进去。”

    王忠嗣慎重道:“旻哥请讲。”

    裴旻道:“陛下的家世,不管是武婕妤,还是皇子之间的争斗。陛下是一个很重个人感情的人,他在这方面很不理智。触犯了他的逆鳞,任谁也保不住你。”

    王忠嗣慎重的表示明白,顿了顿道:“其实此次在长安,弟结识了三皇子李嗣升。”

    裴旻听到李嗣升三个字,一下子还未反应过来,想了想李隆基的三子,脸色顿时肃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