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 大摆天门阵
(在这里给各位道歉,由于语春工作上的原因,更新稍稍推迟了,实在不好意思!)
刘备这样一安排算是了无牵挂了,华佗煮了麻沸汤,那叫倩儿的小妾也乖巧的喂了刘备喝下。
刘长不忍观看,和田丰、郭嘉等文臣都在门外等候……
此时,张飞也赶了回来,刚想咋呼,就被刘长一把拉住,“别吵,两位先生正给大哥疗伤。”
张飞小声道:“五弟,大哥应该会没事吧?”
刘长鼻头一酸,摇了摇头……
张飞心里也没底,但他急于从刘长嘴里得到最可靠真实的消息,“你倒说句话啊,急死人了。”
田丰叹息道,“三将军,就在刚刚,主公已将五州之地尽皆托付给侯爷了,主公此次……凶险万分啊。”
张飞一双眼睛瞪得有铜铃大,若不是担心影响刘备的治疗,就要一头冲进去看一看了。
……
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七月
镇守河南尹、河东、河内、弘农之地的关羽接到了刘备中计重伤的消息,发兵四万,兴兵报复曹cao,虎牢关前大战又起。
……
董卓横征暴敛,终于是搞得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地是民不聊生,再也养不了他的数十万大军,万般无奈带着吕布发兵征凉州,一路上又是纵兵抢掠,无恶不作。
长安城太师府
李儒接到探马来报,欣喜得差点没跳了起来。
他做梦都想着刘备这个庞然大物有倾覆的一天,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刘备中计垂危,关羽兴兵报复,此时洛阳之地兵力必然是极度空虚,只要攻下函谷关,就可以长驱直入,拿下弘农、河东、围困洛阳。
他再也坐不住了,直奔华阴大营去见牛辅。
两人商定后即日兵发函谷关,函谷关告急,狼烟四起。
……
孙策看到了狼烟一边调集军队支援函谷关,一边想着对策。
现如今手里能调拨的军队都被关将军带走了,只剩下弘农以及函谷关的守军,加起来也不过才七千有余。
从狼烟形势来看,董贼此次发兵起码也在五万之多,看样子这董贼是要一口吃掉司州三郡啊,哼,他好大的胃口。
可是敌方是狮子搏兔,用了雷霆之势,函谷关虽然是易守难攻,可普天之下当真有攻不破的险关么?
需要早作打算,可这兵力实在是捉襟见肘,该怎么办?
对了,刘侯爷走前不是给我个锦囊么?
他曾嘱咐说,如果关将军一意孤行要攻打董贼或是曹cao,就打开看看,现在可正是时候啊。
孙策连忙从怀中取出锦囊,打开一看,这是什么?
只见锦囊内只写了寥寥几句,附带了一个阵图,“守关布阵,坚守待援。”
再一看阵图,这上面布阵地点、地形、范围、方法、注意事项等一目了然,显然是刘长几日几夜不眠不休,精心绘制的。
阵图最后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天门阵》
孙策对刘长那是深信不疑的,他揣好了阵图,召集了援军就立刻开拔,出了洛阳直奔弘农。
孙策一路收缩军力,在援军开赴到弘农时,已集聚到五千左右,加上函谷关守军五千,也就有了一万人,这已经是极限,各地的治安力量都算上了。
弘农太守是关羽进驻司州时任命的,叫徐良,河东人士。
孙策对着弘农太守徐良说道,“徐太守,烦请立即征调一万劳力,我有大用。”
徐良也不敢怠慢,赶紧去办,如今敌军兵临城下,在函谷关镇守的都是自己的亲人,这些老百姓虽然被征调成劳力,却也没什么怨言。
孙策问徐良道:“徐太守,此地可有一处地方叫做虎谷?”
徐良道:“回将军,是有这么个地方,那是一片高地,是函谷关至弘农的必经之地。”
孙策又问道:“此地地形如何?”
徐良道:“地形开阔,杂草丛生,但地势较高,依山傍水。”
孙策听完是暗自佩服刘长,这留下的锦囊真是下足了功夫,地形描述和徐良所说的是一点都不差。
孙策点了点头,“走,我们去虎谷。”
只半日路程,这一万五千人便也到了虎谷。
孙策放眼望去,只见此谷一侧是峭壁,而另一侧是悬崖,崖下便是黄河,水气较重,整个山谷内云雾缭绕,能见度非常低。
只是此地地形太过宽阔,不适宜设关卡,更不适合设伏,要不然这里就是一个天赐的险要之地。
孙策点了点头道:“就在这里布阵。”
徐良一惊,“将军,此地地势开阔,实在不适宜阻击来犯之敌,我们还是去函谷关吧,只不到十里便到。”
孙策看了看徐良,说实话,孙策心里也没底,刘长所留的这个天门阵,真能抵挡来犯之敌么?
这函谷关可是自秦以来的天下雄关,虽然谈不上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想要攻破还是非常难的。
孙策定了定神,深吸了一口气道:“函谷关固然险要,但五千守军镇守却也够了,人再多却不能展开也是无用,这样吧,徐太守,你与我副将李大目领二千军奔赴函谷关,我在这里布阵。”
并州晋阳府
杜长拿着一捧竹简就来找沮授。
“公与先生,你看,侯爷真是料事如神,关将军果然发兵陈留,兴兵报复曹****。”
沮授连忙放下手里的公文,接过军情,粗略一看,叹了一口气:“杜将军,雁门关鲜卑人可有动静?”
杜长摇头道:“还算太平,未有军情。”
沮授点头道:“嗯,将军不可延误,速速发兵两万支援弘农。”
杜长一愣,“弘农?我们不去支援关将军么?”
沮授摇头道:“侯爷料定,关将军若发兵,董卓那边肯定会坐不住,函谷关危矣。”
杜长一惊,抱拳道:“明白了,我这就去。”
……
孙策领着万余军民,花费了七天的时间总算是布好了天门阵。
孙策站在阵前,放眼望去,阵中云雾缭绕,根本看不清阵内玄机,孙策大为满意,哈哈大笑。
就在这时,自函谷关飞来一骑。
“报……”
孙策心里咯噔了一下,不会函谷关出事了吧,应该不会啊,这么快?
“讲!”
“敌军日夜攻关,函谷关告急,守军已不足千人!”
嘶,孙策倒吸一口凉气,七千守军只剩下一千人?这函谷关战况何其惨烈?
董卓这次是不惜拼了老本也要敲开函谷关啊,自己防守这一方,依托着险关碍阻,都拼成了这样,那董卓的五万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自己手里现在剩下三千军,这些个地方守备力量,抓抓盗贼、强盗是绰绰有余,拉他们上关抗敌,实在不够看啊,更何况对手是董卓手下那骁勇的凉州军。
哼哼,董卓要拼命,我可不能跟他蛮干,一千军现在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既然函谷关受不住……
“你回去传令,所有人马撤出函谷关,退至虎谷。”
“尊令。”
……
军令传到函谷关时,弘农太守徐良和副将李大目都惊呆了,放弃函谷关?
徐良第一个不同意,函谷关若是丢了,弘农就首当其冲要遭殃,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李大目原本是黑山军的一个小首领,在并州被刘长重用,做了孙策的副将,对于刘长留给孙策锦囊的事,李大目是知道的。
李大目摇头道:“徐太守不要着急,孙将军让我们撤也是有道理的。”
徐良皱眉道:“什么道理?”
李大目叹息一声,“徐太守你看,我军伤亡固然惨重,可这凉州军更是疯狂,连日来,关下撂下的尸体是我军的三倍,可就是这样,他们仍然在继续攻关,你认为孙将军那三千地方守备拉上来能撑多久?”
徐良听了也觉得有道理,这函谷关兵力是严重不足,才会造成这样的局面,要是多一倍人马出来,借董卓个胆,他也不敢这样强攻。
李大目干涩的笑道:“徐太守,撤吧,不要做无畏的牺牲,我看孙将军那边应该是做好准备了。”
徐良一愣,“什么准备?”
李大目呵呵笑道:“下邳侯刘侯爷一年多之前曾留给孙将军一道锦囊,说若是关将军执意发兵陈留或是潼关,就拆开锦囊,按计行事,唉,真是神人啊,这里发生的事情,侯爷他一年之前便预料到了。”
徐良如梦方醒,“你怎么不早说,走,我们这就撤。”
李大目一看徐良背影,这老家伙,刚才还不肯撤,现在到比我走的快,不过他倒是个心系百姓的好官,也算是个可敬之人。
这李大目姓李,没有名字,只因为一双眼睛很大,其他的叛军首领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李大目,李大目是受尽了士族贪官的压榨,一家六口人只剩下他一个,其他都饿死,这才起兵造反。
本来李大目对徐良这种官吏印象并不好,可这几天与徐良生死相依,彼此之间经常相互扶持,无所不聊,心中对徐良已是敬佩万分。
本来这函谷关打仗,这个弘农太守完全可以不闻不问,刘备治下的太守都是没有兵权的,只负责内政方面的事情。
可这个徐良不一样,他认为,董卓这个****,倒行逆施,残暴不仁,一旦函谷关破,弘农百姓必定是惨遭烧杀掳掠,所以发誓与函谷关共存亡。
这种心系百姓的好官,李大目是越看越顺眼,虽然徐良笨手笨脚的帮忙搬运箭矢、包扎伤口,有的时候甚至是在帮倒忙,可李大目一点都不恼他。
李大目和徐良领着一千残军到了虎谷,孙策单人单骑在谷口相迎。
徐良喘气道:“孙将军,董贼已然占了函谷关,杀奔弘农而来,如何是好?”
孙策呵呵一笑,“徐太守莫急,随我退入天门阵便可,李副将,传令军士们都跟紧了,若跟丢了会被困在阵内。”
孙策看了一眼那漫天飞舞的尘土,深吸了一口气,带着人马进了天门阵。
刘备这样一安排算是了无牵挂了,华佗煮了麻沸汤,那叫倩儿的小妾也乖巧的喂了刘备喝下。
刘长不忍观看,和田丰、郭嘉等文臣都在门外等候……
此时,张飞也赶了回来,刚想咋呼,就被刘长一把拉住,“别吵,两位先生正给大哥疗伤。”
张飞小声道:“五弟,大哥应该会没事吧?”
刘长鼻头一酸,摇了摇头……
张飞心里也没底,但他急于从刘长嘴里得到最可靠真实的消息,“你倒说句话啊,急死人了。”
田丰叹息道,“三将军,就在刚刚,主公已将五州之地尽皆托付给侯爷了,主公此次……凶险万分啊。”
张飞一双眼睛瞪得有铜铃大,若不是担心影响刘备的治疗,就要一头冲进去看一看了。
……
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七月
镇守河南尹、河东、河内、弘农之地的关羽接到了刘备中计重伤的消息,发兵四万,兴兵报复曹cao,虎牢关前大战又起。
……
董卓横征暴敛,终于是搞得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地是民不聊生,再也养不了他的数十万大军,万般无奈带着吕布发兵征凉州,一路上又是纵兵抢掠,无恶不作。
长安城太师府
李儒接到探马来报,欣喜得差点没跳了起来。
他做梦都想着刘备这个庞然大物有倾覆的一天,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刘备中计垂危,关羽兴兵报复,此时洛阳之地兵力必然是极度空虚,只要攻下函谷关,就可以长驱直入,拿下弘农、河东、围困洛阳。
他再也坐不住了,直奔华阴大营去见牛辅。
两人商定后即日兵发函谷关,函谷关告急,狼烟四起。
……
孙策看到了狼烟一边调集军队支援函谷关,一边想着对策。
现如今手里能调拨的军队都被关将军带走了,只剩下弘农以及函谷关的守军,加起来也不过才七千有余。
从狼烟形势来看,董贼此次发兵起码也在五万之多,看样子这董贼是要一口吃掉司州三郡啊,哼,他好大的胃口。
可是敌方是狮子搏兔,用了雷霆之势,函谷关虽然是易守难攻,可普天之下当真有攻不破的险关么?
需要早作打算,可这兵力实在是捉襟见肘,该怎么办?
对了,刘侯爷走前不是给我个锦囊么?
他曾嘱咐说,如果关将军一意孤行要攻打董贼或是曹cao,就打开看看,现在可正是时候啊。
孙策连忙从怀中取出锦囊,打开一看,这是什么?
只见锦囊内只写了寥寥几句,附带了一个阵图,“守关布阵,坚守待援。”
再一看阵图,这上面布阵地点、地形、范围、方法、注意事项等一目了然,显然是刘长几日几夜不眠不休,精心绘制的。
阵图最后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天门阵》
孙策对刘长那是深信不疑的,他揣好了阵图,召集了援军就立刻开拔,出了洛阳直奔弘农。
孙策一路收缩军力,在援军开赴到弘农时,已集聚到五千左右,加上函谷关守军五千,也就有了一万人,这已经是极限,各地的治安力量都算上了。
弘农太守是关羽进驻司州时任命的,叫徐良,河东人士。
孙策对着弘农太守徐良说道,“徐太守,烦请立即征调一万劳力,我有大用。”
徐良也不敢怠慢,赶紧去办,如今敌军兵临城下,在函谷关镇守的都是自己的亲人,这些老百姓虽然被征调成劳力,却也没什么怨言。
孙策问徐良道:“徐太守,此地可有一处地方叫做虎谷?”
徐良道:“回将军,是有这么个地方,那是一片高地,是函谷关至弘农的必经之地。”
孙策又问道:“此地地形如何?”
徐良道:“地形开阔,杂草丛生,但地势较高,依山傍水。”
孙策听完是暗自佩服刘长,这留下的锦囊真是下足了功夫,地形描述和徐良所说的是一点都不差。
孙策点了点头,“走,我们去虎谷。”
只半日路程,这一万五千人便也到了虎谷。
孙策放眼望去,只见此谷一侧是峭壁,而另一侧是悬崖,崖下便是黄河,水气较重,整个山谷内云雾缭绕,能见度非常低。
只是此地地形太过宽阔,不适宜设关卡,更不适合设伏,要不然这里就是一个天赐的险要之地。
孙策点了点头道:“就在这里布阵。”
徐良一惊,“将军,此地地势开阔,实在不适宜阻击来犯之敌,我们还是去函谷关吧,只不到十里便到。”
孙策看了看徐良,说实话,孙策心里也没底,刘长所留的这个天门阵,真能抵挡来犯之敌么?
这函谷关可是自秦以来的天下雄关,虽然谈不上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想要攻破还是非常难的。
孙策定了定神,深吸了一口气道:“函谷关固然险要,但五千守军镇守却也够了,人再多却不能展开也是无用,这样吧,徐太守,你与我副将李大目领二千军奔赴函谷关,我在这里布阵。”
并州晋阳府
杜长拿着一捧竹简就来找沮授。
“公与先生,你看,侯爷真是料事如神,关将军果然发兵陈留,兴兵报复曹****。”
沮授连忙放下手里的公文,接过军情,粗略一看,叹了一口气:“杜将军,雁门关鲜卑人可有动静?”
杜长摇头道:“还算太平,未有军情。”
沮授点头道:“嗯,将军不可延误,速速发兵两万支援弘农。”
杜长一愣,“弘农?我们不去支援关将军么?”
沮授摇头道:“侯爷料定,关将军若发兵,董卓那边肯定会坐不住,函谷关危矣。”
杜长一惊,抱拳道:“明白了,我这就去。”
……
孙策领着万余军民,花费了七天的时间总算是布好了天门阵。
孙策站在阵前,放眼望去,阵中云雾缭绕,根本看不清阵内玄机,孙策大为满意,哈哈大笑。
就在这时,自函谷关飞来一骑。
“报……”
孙策心里咯噔了一下,不会函谷关出事了吧,应该不会啊,这么快?
“讲!”
“敌军日夜攻关,函谷关告急,守军已不足千人!”
嘶,孙策倒吸一口凉气,七千守军只剩下一千人?这函谷关战况何其惨烈?
董卓这次是不惜拼了老本也要敲开函谷关啊,自己防守这一方,依托着险关碍阻,都拼成了这样,那董卓的五万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自己手里现在剩下三千军,这些个地方守备力量,抓抓盗贼、强盗是绰绰有余,拉他们上关抗敌,实在不够看啊,更何况对手是董卓手下那骁勇的凉州军。
哼哼,董卓要拼命,我可不能跟他蛮干,一千军现在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既然函谷关受不住……
“你回去传令,所有人马撤出函谷关,退至虎谷。”
“尊令。”
……
军令传到函谷关时,弘农太守徐良和副将李大目都惊呆了,放弃函谷关?
徐良第一个不同意,函谷关若是丢了,弘农就首当其冲要遭殃,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李大目原本是黑山军的一个小首领,在并州被刘长重用,做了孙策的副将,对于刘长留给孙策锦囊的事,李大目是知道的。
李大目摇头道:“徐太守不要着急,孙将军让我们撤也是有道理的。”
徐良皱眉道:“什么道理?”
李大目叹息一声,“徐太守你看,我军伤亡固然惨重,可这凉州军更是疯狂,连日来,关下撂下的尸体是我军的三倍,可就是这样,他们仍然在继续攻关,你认为孙将军那三千地方守备拉上来能撑多久?”
徐良听了也觉得有道理,这函谷关兵力是严重不足,才会造成这样的局面,要是多一倍人马出来,借董卓个胆,他也不敢这样强攻。
李大目干涩的笑道:“徐太守,撤吧,不要做无畏的牺牲,我看孙将军那边应该是做好准备了。”
徐良一愣,“什么准备?”
李大目呵呵笑道:“下邳侯刘侯爷一年多之前曾留给孙将军一道锦囊,说若是关将军执意发兵陈留或是潼关,就拆开锦囊,按计行事,唉,真是神人啊,这里发生的事情,侯爷他一年之前便预料到了。”
徐良如梦方醒,“你怎么不早说,走,我们这就撤。”
李大目一看徐良背影,这老家伙,刚才还不肯撤,现在到比我走的快,不过他倒是个心系百姓的好官,也算是个可敬之人。
这李大目姓李,没有名字,只因为一双眼睛很大,其他的叛军首领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李大目,李大目是受尽了士族贪官的压榨,一家六口人只剩下他一个,其他都饿死,这才起兵造反。
本来李大目对徐良这种官吏印象并不好,可这几天与徐良生死相依,彼此之间经常相互扶持,无所不聊,心中对徐良已是敬佩万分。
本来这函谷关打仗,这个弘农太守完全可以不闻不问,刘备治下的太守都是没有兵权的,只负责内政方面的事情。
可这个徐良不一样,他认为,董卓这个****,倒行逆施,残暴不仁,一旦函谷关破,弘农百姓必定是惨遭烧杀掳掠,所以发誓与函谷关共存亡。
这种心系百姓的好官,李大目是越看越顺眼,虽然徐良笨手笨脚的帮忙搬运箭矢、包扎伤口,有的时候甚至是在帮倒忙,可李大目一点都不恼他。
李大目和徐良领着一千残军到了虎谷,孙策单人单骑在谷口相迎。
徐良喘气道:“孙将军,董贼已然占了函谷关,杀奔弘农而来,如何是好?”
孙策呵呵一笑,“徐太守莫急,随我退入天门阵便可,李副将,传令军士们都跟紧了,若跟丢了会被困在阵内。”
孙策看了一眼那漫天飞舞的尘土,深吸了一口气,带着人马进了天门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