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司马传在线阅读 - 帝座:忠臣失信,伐吴险象环生

帝座:忠臣失信,伐吴险象环生

    同样是从三月起出兵的曹丕,却面临着和诸葛亮完全相反的处境...

    公元225年(魏黄初六年)三月,曹丕不顾蒋济和辛毗的反对,以水师为主力第三次南下伐吴,于同年五年到达谯县,八月率领水军进入淮水。

    这时诸葛亮率军南下永昌平乱并且连战连捷的消息也陆陆续续传到了洛阳,蒋济认为这是个很不好的信号,在他看来诸葛亮不久就会彻底平定南方的叛乱,而那个时候曹丕或许才刚刚抵达和东吴的战场,若是腾出手来的诸葛亮配合东吴出兵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于是蒋济便以水道难通,不利于水军展开为由再度劝说曹丕趁早退军,可惜的是他的这个建议仍旧没有说动一心想要灭吴的曹丕。

    同年十月,曹丕率军第二次临幸了广陵,而诸葛亮也班师抵达了CD,受到了蜀帝刘禅的亲自迎接。这个消息传到了许昌后,此时司马懿也已经渐渐意识到,徐晃当初截获的那封诸葛亮亲笔密信一定不单纯,或许自己和曹丕都被诸葛亮给利用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自嘲的笑道:

    “居然连我都被他的诡计蒙在鼓里了,这个诸葛亮可真是不简单,居然利用主动泄露与东吴的联盟密报。来给自己赢得喘息之机,现在南中的叛乱已经被他给平息了,恐怕他接下来的目光应该放在北上雍凉吧,或许再过不久我们就会再见面了...”

    牛金认为曹丕这个时候曹丕已经到达的广陵,曹魏朝野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那里,诸葛亮这个时候北伐应当是最好的时机,可司马懿却不这么看:

    “北伐虽一直是诸葛亮的目的,但这个时候他刚刚平定南方的叛乱,就算是他有这个心思,却不得不面对三军十分疲惫,需要一定的时间修整的现状,况且大争之世哪有什么真正的联盟,我估计他也想要坐视孙吴和曹魏大打出手,然后再坐收渔翁之利吧。”

    这时牛金想起了已经到达广陵准备再度向东吴开战的曹丕,又想起了司马懿的计划,不禁为他如此冒险的行径感到担心:

    “你果真有把握吗?那可是勾结敌国、弑杀国君的大罪,万一到时候曹丕怀疑到你的身上,无论哪一条都会让你万劫不复的。”

    司马懿遥望着广陵的方向,意味深长的说:

    “我拿自己的性命做赌注走到现在,早已经没有可以选择手段方式的余地了...”

    见司马懿的眼神如此坚定,牛金也不再劝他,于是便拱起双手对司马懿说:

    “既然如此,那我即刻就去安排。”

    等牛金走了之后,司马懿将双手背在身后自言自语道:

    “你可不要怪我啊...曹丕...”

    由于曹丕南征的动静很大,以至于他率军刚刚抵达谯县之时,东吴方面就有所准备。

    同年六月,孙权刻意排挤主张和曹魏罢兵言和的保守派领袖张昭,力排众议提拔顾雍为丞相,配合陆逊一起做着举国备战的战略准备。

    到了十月份的时候,受曹丕之命陆陆续续到达的兵马已经多达十万之众,兵力足以和当年曹cao第一次攻打江东时比肩,曹丕望着江边如山海般的戎卒,飘扬的旌旗沿岸望去绵延数百里,可谓是声势滔天。此时的曹丕心中踌躇满志,立誓一定要打过长江彻底平定吴越。

    可是挡在曹丕面前的阻碍依旧存在,此时已经深秋已经向隆冬过渡,今年的气候相较往常而言也十分反常,提前来到的寒气将江面冻结成冰,而此次曹丕南征基本以水军战船为主,在这样的条件影响之下战船是根本无法离开港口的,更不要说大举进攻了。

    不利的因素还不止这一个,陆逊亲自来到江乘坐镇指挥,江水南岸的吴军也早就做好的战斗准备,严阵以待,曹丕此时已然失去了所有的战略优势。

    尽管如此曹丕还是不甘心就这么退兵,这时奉命驻扎新息的豫州刺史贾逵也看出了局势对曹魏已经不利,于是便上书陈明利害,请求曹丕退军。

    恰好此时司马懿从许昌发来了益州的紧急情报,曹丕得知诸葛亮已经趁着自己南征之际平定了越嶲、永昌之乱,也不得不开始冷静思考情势。当初他和司马懿商定暂搁巴蜀、先伐东吴的前提条件,就是诸葛亮顾忌到南蛮的叛乱不敢在背后生事,可现在这种前提条件已经消失了,而短时间之内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打败陆逊亲自指挥的东吴军队,这样耗下去万一诸葛亮趁机袭取雍凉,进逼长安的话,自己的大本营洛阳可就有被人一锅端的危险了...

    想到这里曹丕只好怀着无比的遗憾和不甘,下令还师洛阳。

    就在陆逊发现曹丕大军开始有所异动之时,突然从帐外飞进来一支羽箭,牢牢的钉在了他身旁不远处的木桩之上。

    被陆逊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丁奉见状立刻吩咐士卒搜寻周边可疑人物,然后他很快就发现了箭身之上捆绑着一封信,将其拔下来之后丁奉将书信交给了陆逊。

    陆逊看了看上面所写的内容,顿时面露惊色,因为上面所写的,正是曹丕已经下令退军的密报,不仅如此,就连曹丕车驾的行进路线也描述的很详细。

    丁奉从陆逊的手中接过密信后也很吃惊,可是生性谨慎的他马上就怀疑这封信的真伪:

    “将军,这会不会是曹丕故意引诱我们去追击的诈术?”

    冷静分析之后,陆逊觉得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

    “曹丕三次劳师远征,这次因我们早有准备和江水结冰,令他难以实现胸中抱负,诱敌深再入围而歼之也的确可行。不过此时的诸葛亮已经平定了南中的叛乱,曹丕这样聪明的人应该知道继续和我们纠缠不是明智之举,应该立刻班师镇守洛阳才是。”

    “将军,那这封密信...”

    正当丁奉准备将密信烧掉之时,陆续突然间伸手拦住了他:

    “或许也有这种可能性,曹魏的内部有人想让曹丕死,所以才会借我之手杀他。丁奉,你马上通知扬威将军孙韶,让他率领五百敢死士卒深入曹丕身后,如果真如密信所言,就把曹丕给我生擒回来,如果不是就按兵不动。切记,行动之前不能暴露任何行踪。”

    奉命潜入的孙韶按照陆逊的指示,埋伏于曹丕回师洛阳必经之路的山路小道之中。

    等到入夜之后,令他们惊讶的一幕出现了:有大队人马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之中,而象征天子威仪的车羽盖显得格外晃眼,正在按照密报的路线朝着他们的面前行进。

    时机已然成熟,孙韶亲自率领五百士卒从小道杀出,直奔曹丕的车驾而去。

    没有想到会有吴军埋伏的曹丕,看到这种情形非常惊恐,由于事发突然,曹丕身边的人马又十分有限,前军和后军想要赶来救援根本就来不及。

    慌忙之下曹丕跳下了自己的辔车跨上骏马扬鞭逃遁,他并没有注意到隐藏在树丛中的一支泛着寒光的锋利羽箭,已经对准了他的后背...

    “嗖”的一声,羽箭以极快的速度飞了出去,直接射中了曹丕的左后背。

    身中羽箭的曹丕忍痛拔出了后背上的箭,继续驾马向西逃去。

    正当他只身逃出了包围向丛林深处驾马飞驰之时,忽然又看到了前方有马蹄的声音,而透着火把光芒能够清楚的看到“贾”字,曹丕心想自己终于得救了,于是对着人马高声疾呼:

    “贾逵!是朕...”

    可是没有等他说完,从正面人马的方向又飞来了一支羽箭,差点射中曹丕,这让曹丕始料未及,他开始疑惑这支人马到底是来救自己的,还是来杀自己的...

    恰好此时曹丕的身后又有军马的声音传来,他心想自己这次肯定完蛋了。

    这次曹丕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从他身后赶来的兵马并非是东吴的伏兵,而是曹休所率领的后军,他得知曹丕遇袭便赶紧杀退了孙韶的人马,之后便火速前来接应曹丕。

    “末将救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曹丕并没有责怪曹休,反而将他扶了起来:“敌军可击退否?”

    曹休回答说:“贼兵已退,只是陛下的车羽盖被他们劫走,是末将的失职。”

    “不过是副摆设而已,将军不必自责。”

    正当曹丕询问曹休战事情况之时,贾逵率领的人马也赶到了。

    看到曹丕没有生命危险之后,贾逵连忙下马向他行礼:

    “微臣贾逵,拜见陛下!”

    此时曹丕想到了方才的飞箭差点要了自己的命,又对贾逵率军出现在此感到疑惑,于是便问贾逵说:“贾逵,朕命你驻扎新息,你为何是出现在这里?”

    贾逵回答说:“微臣收到密报,说东吴要趁我军班师之际袭击陛下,所以特地前来救驾。”

    与曹cao一样生性多疑的曹丕,表面上对贾逵千里赶来救驾的行为大肆赞赏,但实则却已经对他心生猜疑,而一旁的曹休也似乎对贾逵的突然到来另有想法。

    虎口脱险的曹丕这时才感觉到自己后背箭创所传来的疼痛,曹休见状马上将曹丕扶上了车驾,贾逵想要护送曹丕回寿春暂时修养,但曹丕却拒绝了他的提议,以自己要去拜祭乔玄为由决定经由淮陵、谯县先去梁国,然后再回洛阳,命贾逵返回驻地。

    在回程的路上,曹丕注意到曹休似乎有话想说,于是便问道:

    “文烈,有话尽可直言。”

    曹休从怀中抽出了一卷书简递给了辔车上的曹丕:

    “陛下,这是末将击退伏兵时所缴获的,因上面的内容事关重大,所以...”

    当曹丕看到书信上写的内容时,不禁面色大变,因为书信上写着的居然是贾逵和陆逊之间合谋杀死自己的事,贾逵与陆逊约定等到曹丕退军之后,便会将曹丕车驾的行进路线提前告知陆逊,然后由江东安排埋伏杀死曹丕,而贾逵则佯装救驾第一个来到曹丕的遗体身边,以自己握有曹丕临终口诏为由总摄国政,辅助馆陶王曹霖即位。

    看完信后曹丕怒不可遏的将书信使劲扔到了自己的脚跟前:

    “好一个贾逵,枉费朕如此信任你,原来你一个劲的让我把目光转移到司马懿的身上,目的是为了方便自己悄悄作图谋,真是狼子野心!”

    可曹丕很快就觉察到这件事十分蹊跷,可能里面还会有文章,于是他将书信收了起来,暂时决定不处置贾逵和曹霖,吩咐曹休说:

    “文烈,等你回到豫州之后,私底下好好调查贾逵,不过不要惊动他,以暗访为主。”

    虽然曹丕并没有给与贾逵任何表面上的责罚,依旧让他担任豫州刺史的职务,可他们之间长达二十余年的君臣羁绊,顷刻间就荡然无存...

    令曹丕更加没有想到的是,他认为无大碍的后背箭伤,将会成为他的催命之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