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司马传在线阅读 - 上:故意泄密逼反孟达,先斩后奏奇袭新城

上:故意泄密逼反孟达,先斩后奏奇袭新城

    虽然孟达已经答应诸葛亮叛魏归蜀,并且会在诸葛亮北出汉中之际,同时出兵直接向长安进攻,最终两路合兵一同东进洛阳,如果这个战略设想最终成功的话,那么曹魏必将陷入空前的危难之中,就算是不能将洛阳攻陷,至少也能将新城三地以及雍凉二州纳入蜀汉的疆域,从而对洛阳形成正面的巨大压力。

    可诸葛亮心中总是感到不安,因为他也知道孟达反复无常,不是个稳当的人,时间一长很有可能会发生变故,若是到时候孟达反悔的话,不仅两路齐发的战略计划会化成泡影,孟达甚至有可能会将诸葛亮北伐的计划泄露出去,到时候被动的反而是诸葛亮自己。

    这个时候马谡对诸葛亮建议说:“在下秘密去新城面见孟达的时候,听说了魏兴太守申仪素来与孟达不和,在下心想或许可以利用此人来逼迫孟达速叛。”

    诸葛亮明白马谡的意思,于是马上派遣部将郭模佯装叛逃蜀国,来到了魏兴投奔申仪,然后故意泄露孟达与诸葛亮合谋,准备对长安突然发难的情报。

    一直对孟达恨之入骨的申仪得知了这样一条消息之后,马上将孟达反叛的消息派人通知刚刚到达宛城都督荆、豫军事的司马懿,希望他立刻派兵前来平叛。

    与此同时诸葛亮也将申仪告密之事通知了孟达,这令孟达惊恐万分,于是他积极准备筹措军备粮草,随时准备提前起事,而诸葛亮也在汉中动员兵马向陇右出兵作着最后的准备,意图等到孟达起事之后便马上发兵策应其行动。

    公元227年(魏太和元年)十二月,率军抵达宛城的司马懿接到了申仪的密报,当时跟随在他身边的幕僚钟毓和程武看到之后都颇感惊讶,不过钟毓也明白了当初司马懿为什么要亲自去新城边境视察地形了,可见他对孟达的反叛是早有预料。

    考虑到孟达起兵会产生极大的危害,程武和牛金马上建议司马懿应该立刻出兵,可钟毓却并不赞成这个意见:

    “宛城距离新城有千里之远,我们贸然出兵会更加刺激孟达,到时候我们还没有打到新城,恐怕孟达早就已经越过青泥隘口杀到长安城下了,而守城的夏侯楙乃是个养尊处优、怯而无谋的公子哥,定然无法坚守。”

    听了钟毓的话后,牛金也明白了情势的严重性:

    “如果孟达占据了长安,就等于是切断了魏都洛阳与雍凉之地的联系,那郭淮和张郃必定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到时候诸葛亮就能够毫无顾虑的将他们逐个歼灭。”

    所有的人都在看着站在地图前的司马懿凝视了新城很久之后,终于做出了决定:

    “我要亲笔修书一封给孟达,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起兵。”

    钟毓对司马懿想法的可行性表示怀疑:

    “恐怕这是诸葛亮故意走漏给我们知道的,目的就是利用你来迫使孟达提前发兵,现在已经东窗事发,孟达发兵几乎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想要阻止他是非常困难的,你到底想要怎么做?”

    司马懿转过身对钟毓反问道:

    “我问你,诸葛亮为什么会利用申仪来报信呢?”

    不知为什么,听了司马懿的话后钟毓突然间大笑了起来,这让站在一旁的牛金和程武完全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之后纷纷用诧异而又费解的目光看着司马懿和钟毓。

    个性直爽的程武憋不住了,他率先开口问钟毓:

    “有什么好笑的?”

    拭去了眼角渗出的泪花后,钟毓止住了笑容,转而解释说:

    “诸葛亮担心孟达反复无常,所以利用申仪和孟达的不和,故意将秘密泄露给申仪,目的就是为了让仲达来逼迫孟达速叛...”

    这时司马懿接过了他的话:

    “而我也正是要利用这一点反过来麻痹孟达。”

    很快,司马懿就写好了亲笔信派人星夜送往新城孟达的手中,孟达本来因为消息走漏和整日惴惴不安,当收到司马懿的信后他的心更加是提到了嗓子眼儿上,不过当他打开之后却发现其中的内容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

    信中司马懿主动将申仪告密之事说了出来,并且还表明立场坚定相信孟达的忠心,同时也对申仪陷害孟达之时表示怀疑,他认为诸葛亮若真的和孟达联合,如此大的事情又怎么会轻易泄露出去,申仪之前就有背叛曹魏投靠蜀汉的前科,再加上申仪曾经多次秘密上奏朝廷举报孟达在任期间的种种不法举动,可见他对孟达存有私怨,恐怕这次他的动机也很值得怀疑,所以司马懿恳请孟达要严加防范,切不可让申仪做出任何对曹魏不利的举动。

    看完信后孟达长舒了一口气,认为司马懿居然将申仪的检举当成是别有用心的陷害,于是因先前万分紧张,并且积极筹备进攻长安的事情也暂时被他搁置。

    暗中监视孟达举动的诸葛亮,收到了孟达突然间放缓了备军速度的情报,心中感到奇怪而又焦急,于是他连发数封急信催促他尽快起兵,同时提醒他司马懿已经得知此事,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但孟达却在给诸葛亮的回信中说:

    “宛城距离洛阳有八百余里,距离新城更加有一千多里,我身为曹魏的边疆大臣,司马懿想要攻打我必须要得到曹睿的首肯,光是等到他请示完曹睿就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到那时我早已将城池修筑完善,而新城、上庸之地历来是地形深险之境,司马懿是个聪明人,定然不敢亲自来进攻,就算是他来了也不过是送死罢了。”

    见孟达不仅不听自己的劝告,反而还向擅自改变计划固守新城,诸葛亮顿时感到大事不妙,于是他立刻对廖化说:“你马上去江陵,执我的亲笔信面见陆逊!”

    廖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时候诸葛亮会去联系陆逊,但还是遵命照做了。

    等到廖化走了之后,盘腿坐在一旁的司马昭晃荡着自己的身子说道:

    “丞相想要说服陆逊派兵驰援新城吗?”

    说着司马昭捏起了笔架上的笔,在地图上写有新城之处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诸葛亮之所以会这么做,而司马昭又之所以会这么说,原因只有一个:

    因为他们都知道司马懿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角色...

    陆逊从廖化处收到了诸葛亮的亲笔信后,也认识到如果让孟达存在的话,不仅对蜀汉有利,同时也是东吴在荆州北部牵制曹魏的一股有效力量,于是他答应了诸葛亮请求,派遣丁奉率兵一万自当阳向北进发,而诸葛亮也派遣马岱率军两万自巴东向上庸腹地猛插。

    尽管诸葛亮和陆逊就及时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行动,可还是晚了司马懿一步...

    早在派遣信使将书信送往新城的同时,司马懿就已经在没有向洛阳朝廷请示的前提下,暗中率军出发,经涅阳、穰县直插南乡,向新城星夜行进。

    结果不到八天,司马懿就率领五万大军杀到了上庸城下,完成了军事上的一大奇观创举。

    此时的孟达看到司马懿的旌旗已经十分显眼的在上庸城下飘扬着,他彻底傻眼了,忍不住惊叹道:

    “我起事,仅用八天的时间,司马懿就从千里之外的完成杀到了城下,何其神速...”

    虽然孟达想要负隅顽抗,但此时整个上庸城内的军心,已经因为司马懿大军的突如其来而全面溃散,孟达利用上庸城三面环水的地理优势在城外树立栅栏阻挡司马懿,可司马懿趁守军布置木栅之际,突然下令挥军渡过了堵水,击退了守军并将其木栅尽数摧毁。

    至此,上庸城已经被司马懿团团包围,孟达就连想要突围的机会都没有了。

    而马岱和丁奉的援军,也在司马懿的预料之中,他在从宛城进兵的同时下令魏兴太守申仪、襄阳太守孙礼分头在编县和上庸东南五百里设伏,使得援兵遭到堵截无法前进。

    公元228年(魏太和二年)正月,司马懿认定上庸城中的粮草已经断绝,于是开始分八路对上庸城发起不断袭扰进攻,同时他为了速战速决,采纳了钟毓的计策,对城中守将邓贤和李辅劝降,结果在正式攻城的第十六天后,孟达的外甥邓贤和副将李辅就开城献降。

    不久吴蜀的援军见上庸城被破,也纷纷撤兵。

    司马懿率军进入了上庸城,看着已经被五花大绑的孟达,用一脸哀怨的目光看着自己,他走了孟达的面前蹲下身子,将脸凑近了孟达的耳边小声说道:

    “当初先帝将上庸交给你的时候,曾经和你说过这样的话:千万不要让奇袭上庸在你的身上重演。没想到真是一语成谶啊...”

    见孟达一脸无地自容的垂下了自己的头,司马懿站起身淡淡的说道:

    “将孟达斩首,连同我的请罪文书一同传于京师!”

    奇袭上庸、收复新城,是司马懿继襄阳大捷后又一个军事创举,他不仅消除了曹魏西垂的隐患,还让诸葛亮失去了北伐战争的最大一大筹码,可谓是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