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逐鹿天下之大道争锋在线阅读 - 第四章 出奔柳京

第四章 出奔柳京

    高罗国一下子分成了三个部分,而且高诵在其中不是最有实力的反而高煦手上掌握最多的军队与资源。在高罗国领土上南部平原是粮食的产地,如今已经完全被高煦和余福信掌握。而高诵此时也占据一个优势,北部山地虽然不是什么粮食产区却有着地利之便,高煦一下子还打不过来。而此时的余福信也刚刚掌控了完山州,武珍州和熊川州的土地,还在剿灭高罗国在这些土地之上参与势力,而高煦更是急着称王,给手下分官许愿。

    不过高煦的人马绝不只在他现在已经夺取的土地之中,在高诵朝廷内部不少大臣已经提议高诵主动退位就将位置交给高煦。高煦可以获得成功在于高罗国内部大族的支持。还在于高煦与原来济国的豪门关系也不错。在高罗国境内的军队可以分为九誓幢与十停这。九誓幢是中央的禁军,负责保卫高罗王,而十停就是地方守备军团。现在高诵可以掌握的军队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且是很少一部分。

    九誓幢是由罗国人组成三誓幢、济国人组成三誓幢、封国人组成的三誓幢的京畿混合军团。十停是地方军团,分置于九州的枢纽地。为了防御北部靺鞨则再组成一停。而当封国贵族余福信叛乱重新打出建立封国的旗号后由封国人组成的军队也随之不少也响应了余福信,而没有响应的便被余福信消灭。而由济国人组成的军队则是已经不少投靠了高煦,并且在济国原来土地之上的驻军也几乎全部投靠高煦。

    最糟糕的还不是如此,由罗国人组成的军队也大部分投到高煦帐下,高诵现在能掌握的军队很少。而高煦短时间之内已经组成了十万大军。但是为了给这么多投奔他的人封官许愿却也暂缓了高煦进攻封锋芒。而且高煦内部支持他的济国人现在也不安分了,他们很多人的目的也是复国,而不是为了高煦去攻打高诵。内部利益不同高煦要理清其中关系也是不容易的。高诵因而有了喘息之际。

    而开京城之内现在也是暗流涌动,因此高诵对此十分害怕因为就连保卫王宫的禁卫军将领高诵也不清楚是否是他的人。如此大的叛乱导致人心不稳。此时高诵把目光瞄准了高罗国的西京柳京。这座柳京城位于浿水的南岸,原本是以前兴起与现在大燕东京道地区的罗国的故都。当年罗国兴起与辽东,后来逐渐强大但是因为与中原王朝起了冲突,最后被中原王朝打败,首都被毁,不得已迁都于柳京城,放弃了对辽东的企图而专心南侵,夺取不少济国和封国的土地。

    但是随着济国最后占据浿水以南的地区之后,柳京城成了济国与大雍的边界,而且是落入大雍手中。可惜没过几代,大雍就因为海东国的崛起失去了辽东许多土地,而且大雍内部也出现问题。最终这柳京城与一部分原本大雍掌控的浿水以北地区就落入了济国手中。后来就成了高罗国领土。当年大燕与高罗国划界之时用的是海东国与济国原来的边界,虽然说了浿水为界,但是基于这块土地从没有属于海东国,以此划给了高罗国。

    现在开京城城内暗流涌动,高诵决定带着亲信人马暂时躲避到柳京去。柳京靠近大燕,容易与大燕联系,接受大燕的帮助。因而作出这个决定之后,高诵连夜带着妻子以及亲信士兵离开开京奔赴柳京。花了一天的时间高诵一行人来到柳京,住进了行宫之中。比起开京,柳京就显得荒凉了。在几个政权之中易手已经让柳京没了往日辉煌之时的样子。在高罗国太祖时期甚至已经杂草丛生,经过高罗太祖重新的营建才开始恢复生机。

    但是到了柳京城之后,高诵才觉得自己是安全的,现在的柳京城是完全处于高诵的控制之下。驻守在柳京附近的军队是也因为大王的突然到来不知所措,他们原本也不知道应该效忠谁,或许心里还偏向高煦但是高诵突然到来,让他们束手无措。毕竟对于普通士兵而言高诵与高煦并没有不同,反而高诵这个高罗王毕竟对他们而言是他们的大王,而高煦再得到豪门大族的支持他也是叛乱者。

    因此高诵到来之后,柳京驻守的军队的将领就面临一个问题,是当着士兵的面杀了高诵,或者劫持高诵向高煦投诚还是保着高诵。高煦那里人太多了,就算现在把高诵人头送上也无法在未来高罗政坛独占鳌头。锦上添花永远不如雪中送炭。现在保着高诵将来也算是平乱的功臣,再说了毕竟高诵即位以来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虽然生活奢侈一些,但是也没有虐民,对于各级官吏也没有克扣军饷与俸禄。

    而且高诵为人也算宽仁,对待部下犯的错误总是宽大为怀,因此众位官员对高诵没有什么坏印象,虽然他没有背景,但是出身的卑微让他接触民间。那些不支持他的人也得承认高诵的宽仁,他们不支持他其实就是在高诵手中他们无法获得更多的权力。但是高煦手中他们可以得到更多权力吗,恐怕也不会太多。权力的大饼就这么大,人人都要更多是不可能的。领兵的将领与高煦也没什么过硬的关系,而且高诵突然来了,他们什么准备也没有,最后决定跟着高诵。

    这就相当于一次赌博,他们把希望交给了高诵,希望在高诵手中权力的大饼之中可以多获得一些。而高诵来到柳京之后,一方面派人去向大燕求援,一方面也集合他手中的力量准备平叛。高诵来到柳京之后,所有带兵来到柳京的人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而此时高诵任命的高罗国首席宰相庆延宠,还有亲手提拔的崔延寿也来到柳京,他们的到来表明了他们跟定高诵的决心。

    但是两相对比之后就知道差距了。高罗国军队原本体系已经解体。现在高诵能掌握的军队只有三万人,而高煦手中十几万雄兵。就连余福信手中也有大约七万人的军队。余福信夺回了封国领地之后,自称百封王,重新建立了封国。而且立刻派人渡海前往中原。李全义接见余福信来使之后,派人封余福信为检校太尉,兼侍中,使持节判百封诸军事,熊川州大都督,百封王。如此余福信算有了一个中原大国的承认,也有了依靠,封国人终于又重建了他的百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