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化工大唐在线阅读 -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五章 大唐战车隆隆启动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五章 大唐战车隆隆启动

    第五章大唐战车隆隆启动

    哥舒翰雄毅不凡,才气过人,为人爽快,很得人心。听说他要去西域,不仅陈晚荣要去送他,就是郑晴、郑建秋夫妇也要跟去。

    陈晚荣用过早点,还没有出发,吴道子和王翰也到了。于是,众人一道,齐往灞上赶去。

    来到灞上一瞧,人山人海,军队肃立,密密麻麻,一眼望去,望不到头。在唐朝,一般情况下,冬季是不会出征的,找个地方窝冬去。

    冬季不用兵,这是规律,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更甚。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论局势有多凶险,只要冬天一到,就不用再打了,找个地方窝冬,等到春暖花开时节再来打就是了。

    打破这一传统的是名将白起,伊阙之战,白起恰好把开战时期选在冬季。在冰天雪地里,白起率领数十秦军向占据绝对优势的六国联军发起猛攻。当时的六国联军正在军营里舒舒服服的窝冬,根本就没有一点准备。当秦军潮水般涌来时,立时慌了手脚。一仗打下来,秦军斩首近三十万,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史以来斩首最多的一仗了。

    从此以后,冬季不用兵的教条就给白起打破了,用兵就更加多样化了。

    现在情况不同,李隆基这是未雨绸缪。冬季行军本来就苦,尤其是往西域赶去,那就更苦了。不仅仅在于寒冷,还在于道路不便,补给困难,可以说困难重重。

    不过,将士们一点惧色也没有,人人精神抖擞,恨不得肋生双翅,马上飞到西域。

    不畏惧困难,士气高昂,是唐军的优良传统,正是因为唐朝有这种可贵品质,才能创造出了辉煌的武功。

    行列整齐,盔明甲亮,惹得围观百姓惊叹不已。

    陈晚荣一行刚到,就给哥舒道元迎着了。哥舒道元笑呵呵的,冲陈晚荣一抱拳:“见过陈将军。”

    要不是哥舒翰遇到陈晚荣,得陈晚荣多方帮忙,现在的哥舒翰依然不过是个侠客,在长安街头行侠仗义。要是那样的话,说不定哥舒翰发迹的时间真得等到哥舒道元死后,他仗剑河西去了。

    自从跟着陈晚荣从军后,哥舒翰一帆风顺,成了朝廷一员后起之秀。现在更好了,李隆基派哥舒翰去西域不说,还让哥舒翰独挡一面,这是光荣无比的事情。哥舒道元一生征战,虽任西域都护府副将一职,也是没有独镇西域,比起现在的哥舒翰还是差了一大截。

    这一切,都是因为陈晚荣之故,哥舒道元对陈晚荣着实感激,一见面就笑得眼睛只剩一条小缝了。

    陈晚荣飞身下马,执以后辈之礼:“见过伯父。”

    “好好好!”哥舒道元执着陈晚荣之手,不住轻拍。

    吴道子和王翰一左一右把哥舒翰围着,笑道:“哥舒兄,你此去西域,多加小心。我们呀,在长安等着你的捷报。”

    “托你们吉言,一定。”哥舒翰爽朗的笑起来。

    吴道子压在哥舒翰的肩头,眨巴着眼睛,颇有点调皮:“哥舒兄,你打一个胜仗,我就为你作一幅胜仗图。等到你回到长安时,我把这些画送给你,连在一起,就是哥舒将军西征凯旋图。”

    “那就有劳吴兄了!”哥舒翰开起玩笑了:“要是我打一百个胜仗,你不是要画一百幅了?一幅值万两白银,一百幅就是一百万两,那我可赚了。”

    一片大笑声响起。郑晴取笑道:“哥舒兄,你这也太俗气了吧?幸好是我们了解你,要是我们不了解你,肯定把你当作一身铜臭的人呢!”

    “哟哟哟!我说谁呢?原来是新娘子!”哥舒翰调侃起来。

    郑晴既是欢喜,又是害羞,脸一红,嗔怪道:“不正经!”

    “那我说点正经的!”哥舒翰脸一肃,对陈晚荣道:“陈兄,你马上就要成亲了,我却不能喝你的喜酒,你说怎么办?把喜酒给我留着,等我回来再喝。”

    陈晚荣也开玩笑:“哥舒兄,你这一去,没有三两年回不来。到那时,我都抱孙子了,你只能喝庆生酒了,不能喝喜酒。”

    郑晴抿着嘴唇,在陈晚荣胳臂上轻轻一拧。众人一片轰笑,指着陈晚荣道:“好你个陈将军,尽胡说。”

    “胡说?”陈晚荣模仿哥舒翰的口气道:“那我说点正经的。哥舒兄,你在西域打了胜仗,就当是我的喜酒,这总正经吧?”

    “这还差不多!”吴道子和王翰齐声赞同。

    郑晴也是不住点头,微笑不已。

    哥舒翰却是大摇其头,指着陈晚荣,脸一板道:“陈兄,你真是不知足?我打一个胜仗,你喜庆一次,等我打十个八个胜仗,你不是有十个八个新娘子了?”

    这都是哪跟哪?不过,大家高兴,开心就好,轰然大笑。

    这话太过好笑,郑建秋夫妇不由得笑了。郑晴更是靠在陈晚荣肩头,笑得直喘气。

    正说笑间,叶天衡、张德铭他们这些军器监的良工到了,又是一通寒暄。

    “皇上驾到!”高力士的声音响起,只见李隆基带着一队龙武军兵士,策马而来。

    “参见皇上!”陈晚荣他们,还有三万将士齐声见礼,声势浩大,直震长空。

    李隆基飞身下马,摆手道:“免了!”

    “谢皇上!”

    李隆基手一挥,宫中杂役把带来的御酒打开,酒香四溢。杂役们倒在碗里,再给李隆基、姚崇、陈晚荣、几十名将领一人一碗。

    三万人出征,不可能人手一碗酒,只能给将领们敬酒。

    抬头看看天空,李隆基大声道:“将士们:你们今天出征,朕给你们壮行!今天的天气乌云四合,很冷!是一个很冷的天气!不过,朕相信,冷对于大唐的好男儿来说,何足道哉!此去西域,道路不畅,寒冷侵袭,异常艰辛,朕相信你们一定会战胜这些困难,如期到达西域!”

    “如期到达西域!”三万将士在哥舒翰的带领下,齐声高呼,声振长空。

    李隆基接着道:“你们到了西域,给朕狠狠的打!打得大食这些狗娘养的没脾性!”

    “狗娘养的大食人!哈哈!”将士们绝对想不到李隆基会说粗话,忍不住大笑起来。

    “朕对你们的期望只有一个:扬我华夏声威于异域万里之外!”李隆基高举手中碗,道:“来!将士们,请干了这碗壮行酒!”

    所有人高举酒碗,同声大吼一声“干”,一仰脖子,喝得精光。

    郑晴不善饮,不过,仍是非常豪迈的一口气喝干。平日里的郑晴很温柔,这一刻却是英姿飒爽,饮罢之后,洁白的皓腕一挥,手中酒碗砸在地上,砰的一声响,摔得粉碎。

    她一摔,所有人,包括李隆基在内,都把碗摔得粉碎。

    “出发!”哥舒翰大吼一声,将令传下,将士们开始踏上征程,奔赴西域。陈晚荣和曹志雄、张德铭他们一干军器监良工交待一番,他们随大军一道,奔赴陇西。

    三万大军开动,声势不凡,声响若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一眼望去,不见其头,只见大军豪迈的开向远方。

    李隆基站在高处,望着蜿蜒行进的大军,非常满意,不住点头:“大唐有如此好男儿,何愁不能兴旺!陈晚荣。”

    陈晚荣忙过去道:“皇上召臣,不知有何要事?”

    李隆基指点行进间的大军:“你昨天的提议很好,朕决定采纳。以后,凡有战事,都要派龙武军参加。龙武军是大唐的精锐,就是没有上过战场,从今以后,他们就能上战场了。这等好主意,以后多出些。”

    陈晚荣笑道:“皇上,臣是偶然想到的!”

    “偶然?那你多来点偶然想到的!”李隆基的话让陈晚荣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李隆基对姚崇道:“姚崇,哥舒翰带往西域的大军,不过是一部分。大军正向幽州开进,粮草、器械、被服这些事,你得多cao心。还有,要在边境上加强封锁,不能使消息泄露。”

    “臣明白!”姚崇领旨。

    李隆基具上皇之资,聪明绝顶之人,对来年的大战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默啜拥兵四十万,要想让后突厥臣服,只有学吐蕃这一战,把默啜的大军给彻底歼灭掉。要不然,北方不会有安宁。

    对后突厥用兵,与在吐蕃用兵截然不同。吐蕃地势险要,不利大军展开,投入的军队不能太多。同样的,地势不利,吐蕃的军队也不可能集结得太多,要逃也逃不到哪里去。

    大草原就不同了,大草原广阔无垠,无遮无拦,军队要是少了,只能击溃突厥人,却不能歼灭其主力。

    突厥反叛之初,拥兵数十万,裴行俭在黑山只能是击溃,而不能全歼,就在于兵力不足。

    击溃敌人容易,歼灭敌人难!原因就在于,兵力不足,不能完成包围。要想完成对敌人的包围,就需要数倍于敌人的兵力。在无遮无拦的大草原上,一旦战事不利,突厥人可以向任何方向逃走,优势兵力就更形重要了。

    当然,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完成对敌人的包围,不是没有,还有经典之战,这就是长平大战。长平之战,秦军之所以能完成对赵军的包围,原因就在于白起利用了上觉地区复杂的地形,派兵守住险隘之处,赵军就无路可走了。要是在平原地区,白起只能击溃赵军,不可能全歼。

    这是大草原,优势兵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正是从这点考虑,李隆基决定来年派出五十万军队参战。要想把默啜四十万大军歼灭掉,五十军队仍是不足。

    不过,这已经是唐朝全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了,再多,李隆基也拿不出来了。

    趁冬季休战期调集大军,行军是苦了些,却能争取到时间,来年春季一到,就可以开打。

    现在的幽州已经是一片兵营,驻扎了几十万军队。幽州离受降三城虽然还有上千里路程,不过,幽州是唐朝在北方最重要的战略基地,这里储存的粮草、器械、被服能支撑大军支用。要是现在就把大军派到受降三城去,这运输就是大问题,不如集结在幽州过冬更好。

    还有一层考虑,如此大规模的军队驻扎在受降三城,不易保密,不如放在幽州的好。

    最重要的考虑就是,李隆基不会笨到把五十万大军全部投到受降三城,而是有一个宏大的构想,来年春天一到,唐军就会从幽州开赴各处。

    幽州,刺史府,人来人往,文吏、将领、军官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启禀大人,末将奉命前来支取粮食五百石,草料三千石,请大人示下!”一个将领把手中的公文递给沈榷。

    沈榷接过,略一浏览,点头道:“来人,带他去支取。”

    这个将领有些意外,以他想来,沈榷至少要问问。沈榷只是看了公文,马上就批了,不由得问道:“大人,你就不问问情况。”

    “不必问了。你们没有虚报,和你们的人数相当。”沈榷的回答非常简洁。

    “大人,你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将领很是奇怪。

    沈榷的回答让他吃惊:“你们每一支军队有多少人,我都清楚。若是敢虚报,岂能容你?”

    沈榷是一员能臣,李隆基把他派到幽州来,就是要他打理幽州,为和突厥的战争做好准备。沈榷深体李隆基之意,到任之后雷厉风行,大肆整顿一番,为大战做准备。

    李隆基决心来年大战一场,把调集的兵力数目,哪里调多少,这此资料都给了他,沈榷当然是心中有数,要想冒领粮草,那是在找罪受。

    将领心中打个突,暗自庆幸没有冒领,要不然有罪受,心悦诚服,跟着人去领粮草了。

    “启禀大人,张将军求见!”一个文吏进来向沈榷禀报。

    “哪个张将军?”沈榷埋头处理公务,头也没有抬。

    文吏提醒一句道:“大人,自然是北庭都护的张守珪将军。大人,你也是,要不是张将军,您这么忙,谁敢来打扰您呀?”

    “也是,也是!你们看着,要是没有冒领,就即刻批下。”沈榷交待一句,大步迎出去。

    只见院子里站着一个高大的年轻人。这年轻人不到三十岁,一身便衣,却自有一股子虎气,让人一见之下就生出好感。沈榷大步上去,抱拳施礼道:“沈榷见到张将军。”

    “张守珪见过沈大人!”张守珪回礼。

    “张将军,屋里请!”沈榷把张守珪迎进屋里,奉上茶水,笑道:“张将军不在北庭,为何到幽州来了?”

    “好教大人得知,我是奉旨回朝。皇上在圣旨上说了,要我回朝之时,从幽州经过,了解一下幽州的情况。”张守珪如实回答。

    沈榷哈哈一笑道:“张将军,皇上哪里是要你了解军情,是要你熟悉这些军队。来年呀,这些军队都得归你指挥!”

    张守珪的生卒年不详,在开元之初应该在三十岁左右。年纪虽轻,已经是军中的一员名将了,在北庭都护府这些年,声名鹊起。沈榷对这个年青将领格外赏识,这才提醒他。

    “大人,当真?郭大帅此次征战吐蕃,立下盖世奇功,这统帅非他莫属,张守珪不敢有此想法。”张守珪兀自不信。

    沈榷提点道:“郭大帅此番征战吐蕃,是立下了盖世之功。他来执掌帅印,没人敢不服。不过,皇上不会派他出战。张将军请想,大唐要想兴旺,就需要很多人才。人才,不仅仅是政才文才,还有将才。郭大帅功高盖世,人生至此,还有何求?该歇着了。皇上深谋远虑,想煅炼出一批将才,要是沈榷所料不错,来年的帅印非你执掌不可。”

    “这个……”张守珪仍是有些惊疑。

    沈榷笑道:“张将军,你要这么想。要是皇上此次派郭大帅出征,固然是众望所归,可是,郭大帅的年纪毕竟不小了。他百年之后,谁来接替他执掌帅印?皇上这是有意煅炼新人,要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张将军,来年这一仗,关系极大,你可得多用心。”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可能把所有的立功机会付与一个人,这样做非常危险。功大震主暂且不说,只有一个理由就够了。要是真这么做的话,这人死了之后,谁来接替呢?

    要想人才不断代,就得把立功做事的机会分授予不同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王朝的兴盛。

    这是历史得出的经验!

    张守珪有些信了。他接到圣旨后,也没有多想,原本以为是李隆基要他查看一番军情,以备咨询,没成想,李隆基已经选他做来年大战的统帅。这事,来得太突然,不住摇头。

    “可我还年青,恐怕担当不起!”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统领五十万大军,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要张守珪不担心都不行。

    沈榷笑道:“张将军,你这话也是在我面前说,要是在皇上面前如此说,皇上肯定不高兴。年轻又怎么了?你张将军虽然年轻,可是,你在军中的声望,不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么?”

    张守珪哑口无言,沈榷接着道:“比你年轻的人多了呢,霍去病二十岁统领大军,征战河西走廊,不是打得匈奴二十四万大军无还手之力么?这太远了,是不是?那我们就说点近的。太宗皇上十八岁,斧钺定两京……”

    “沈大人,你千万不要这么说,我哪能与太宗皇上比呢。”张守珪紧张得站了起来。

    “我不是要你和太宗皇上比,是激励你。”沈榷笑道:“陈晚荣不才十八岁么?炮兵将军陈晚荣,大唐有几个人不知?”

    张守珪无话可说。沈榷激励道:“皇上调动这么多军队,这一战的决心很大,张将军应该多用心。要是说大唐是一辆战车的话,在皇上的推动下,这辆战车已经隆隆启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