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大明之特种兵王在线阅读 - 第十六章 将计就计

第十六章 将计就计

    想到了粮草不足这个问题,却没有想到,竟然不足到这样的程度,库有存粮仅仅能支撑七天。【】七天只是一弹指间,说过就能过去,虚虚实实的战争,拼的就是耐力以及后勤。如果多铎知道了后勤是这样的状况的话,他都不需要打,只需要围困,就可以把这里变成一座死城。

    这太可怕了,饶安的脸色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第一次觉得,现在的抵抗已经接近了这座城池的极限,如果多铎还不撤军的话。后果真的不堪设想了。

    杨磊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但是他又是个不会撒谎的人,这样的人来管理后勤的话,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绝对不会在这账目上偷jian耍滑中饱私囊,但是他又不是一个合格的粮秣官,因为他不会撒谎,轻易的就把军中缺粮的消息告诉了前来询问的饶安。

    应该说,幸亏前来打听消息的是饶安,如果是清军在这里派的坐探,那么只要这个消息散发开去,将后果难以预料。

    所以他告诉杨磊,千万不要再和任何人说同样的话,伙食不足的问题,自己会想办法的。但是这个消息如果传出去,无论是被谁听到或者散播了,结果是致命的。

    杨磊答应了这个要求,虽然他不常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这些问题,不过他知道,输掉这场战争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多铎如果进攻受挫,回到盛京还做王爷,山海关如果输了,这里的军民恐怕是想做奴隶都不一定能做的成。

    说到多铎,多铎就到。多铎撤军回去,越想越郁闷。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统帅的精锐之师,却在这小小的孤城之下受挫,这对于从小就纵横于马背上,骏马弯刀的满人来说,似乎更像是一种耻辱。

    这停战的两天,他一直在喝酒,似乎想靠着酒精来使自己获得一种兴奋的感觉,然而这位军事上的好手似乎不太善于玩政治。他竟然想起来一招并不高明的主意:劝降

    说来就来,他要来笔墨,亲自给这座城池的守护者袁应文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概内容是,我是大清豫亲王多铎,经略阁下,我和佩服你的勇气,但是你和你的城池,都已经处在了大军的包围之下。你现在唯一明智的做法就是放下武器,放弃抵抗。出城接受和平改编,只有这样,你和你的百姓才能得到保全。至于你和你的部下之前做过的事情,完全可以既往不咎。

    当然,豫亲王谢的是文言文的信,我只是为了方便阅读和理解才给翻译成了白话文,大家能读着通顺就行。至于翻译的到位不到位,准确不准确的,希望大家和多铎阁下都不要怪我,我就这么个水平了。身为旁白其实不应该这么多话的。

    信写好了以后,就该考虑让谁去送信的问题了,级别太高了舍不得,万一城上的明军没等人接近就拿弓箭招呼呢,或者是袁经略给他来一个两军相争,斩来使示威。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不过大将不能派,派一名普通的士兵显然又不够招降的诚意,想来想去,他决定派一名中层官员去做这件事。最终他选择了一名都司,这是一名降服的汉人,被划入了八旗汉军,隶属于镶白旗,这样,如果派他去的话,还可以起到现身说法的意义。

    有这么个想法,说明多铎并不太了解袁应文这个人,事实上,他也不太了解历史。虽然在汉族的历史上,出现过为数众多的软骨头大臣,但是袁应文显然不属于那一类,更重要的是,他不仅仅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还是清军的不共戴天仇人,让他投降,简直就是开玩笑。

    这名被选中的都司叫做叶满树,之所以在这里特意强调了名字,不仅仅是因为他被选做下书人,还是因为他下面还有很多的出场机会。

    叶满树是一名八旗汉军,在后金对明朝的战役里,他们深深的感觉到了战线拉的太长以后兵力会不够用。所以才收编了一些明军降将士兵以及蒙古士兵,组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在地位上略逊色满洲八旗。

    这位叶满树原来是李永芳的部下,李永芳投降的时候,他和李永芳一起被编入汉军旗,那时候他才十几岁,现在已经被提拔为都司了。二十多岁的人,比较血气方刚,却又无法分辨虚实对错。他认为,自己吃了这碗饭,就得对得起这个政权。他认为自己没有错。

    或许在另一个时空里,汪兆铭先生和他的手下们在南京粉墨登场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这样混蛋的想法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效果。

    或许那句几百年后的话仍然可以用在当今的大明。战端已开,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皆有守土抗敌之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如果大明的全境军民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局面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不管怎么说,叶都司揣着信,带着无知无畏的心出发了,就在城下勒住了马缰绳,冲着城上喊道:“山海关守军听着,我是大清豫亲王特使,都司叶满树。奉我家王爷的命,来给袁大人下书,烦请禀报。”

    城上的一名千户迅速的把消息报进了帅帐。这几天袁应文的精神也比较紧张,他不怕听到坏消息,但是他怕就怕没有消息,对方什么也不做,虽然给守军以喘息之机,确实一个危险的信号,不知道多铎又在憋什么坏。

    袁应文听完了千户的禀报,沉吟了半晌,他忽然有了一个想法,斩使示威,以此来表达山海关守军绝不投降,抵抗到底的决心。所以他传令让来使到账内叙谈。并把手用力的握住了剑柄。

    在一旁的饶安问道:“大人用意,莫非斩使示威”袁应文笑笑说:“不错,我正有此意,要借这位使者的人头,来警示我的全城守军。”

    “大人请三思,此计随好,却不是上佳之策。我有一计,供大人参酌。我们不妨假意接受条件,将计就计,这样多铎必然会放松警惕,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派勇士,再来一次敢死破袭”饶安说完这些,就静静看着自己的主帅。他希望听到肯定的回复。

    袁应文沉默了,他在激烈的考虑着这条计策的可行性,因为作为一个主帅来说,他太希望来借一颗人头来表示决心了,现在,这颗人头送上门来了,却要原封不动让他回去,这需要何等的克制。

    然而他还是答应了,因为在之前的事实证明,相信这个年轻人是没错的,这场战争将会迎来胜利的曙光,在这个年轻人的淡定和冷静的搀和下。

    是的,只是搀和。因为饶安才来山海关几天,他这种精神,毫无推诿塞责,一切当仁不让,真是自古英雄出在少年啊。

    正想着,来使已经到了帅帐的门口,为了把戏做的再足一些,袁应文甚至耐着性子走出了帅案。使者叶满树自己进来了,看看这位立在帅案前,身穿着二品锦鸡补服的文官,确定了他就是辽东经略。

    叶满树只是向着袁应文拱了拱手说,:“您就是袁经略喽,我奉了我家豫亲王之命,前来下书。请您过目。”说着把书信递了过去。

    看着这个倨傲的使者,袁应文的气就不打一处来,看得出来,这是个汉人,可是他却心安理得来做大清政权的走卒,并且一口一个“我家王爷”,袁应文恨不得马上就抽出剑来砍了他,以解心头只恨。

    袁经略吩咐给叶满树落座,献茶。自己回到帅案后面坐下,抽出这封信看了起来。信的内容只有区区百字,他却看了有整整一刻钟。

    在袁应文读信的过程中,叶满树也比较纠结,他并没有考虑到山海关给他带来的巨大威胁,而是担心这个差事如果办不好,辜负了王爷的信任。

    好在,袁大人给他的是一个肯定的答复,他站起来,告诉叶满树:“大明皇帝对我恩重如山,如今走到这一步,确实也是情非得已。我率领一支孤军驻守孤城,已经是内外无援,几天来的拼死抵抗,已经对得起大明皇上了。既然王爷看得起袁某人,让我率部投诚可以,必须约法三章,第一,我的部队还归属我统辖,不许拆分。第二,我的将士们刚刚和豫亲王的部队大战一场,我投诚后,王爷必须保证既往不咎。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王爷要出榜安民,山海关一城军民,必须有绝对的安全,我才能降服。”说完,他就看着叶满树,等待最终的答案。

    这些,叶满树在来的时候,多铎就已经交代的很清楚了,大清开出的价位,远在这约法三章之上,甚至还打算授予袁应文正二品总兵的官职。

    多铎是比较有诚意的,可是他碰上的,是没有诚意的对手,在战场上的勇将,在策略上,略逊一筹。

    说:

    窗外万家灯火,更新完毕,踏实睡觉,求打赏,没打赏的就留下评论吧各位看官。

    ~好搜搜篮色,即可最快阅读后面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