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李治在线阅读 - 第五十四章 朝堂新格局

第五十四章 朝堂新格局

    长安,魏王府邸,魏王李泰正在奋笔疾书,边写嘴里还怨恨的说道:“蜀王李恪,岑文本、萧禹你们利用了我二十年,现在我成为了整个长安,整个大唐的笑话,所有人都知道我被骗了二十年,我恨你们,太子我做不了了,可是你们也休想如意,我就算是死,也会给你们制造麻烦的。”第二日,早朝,魏王李泰向皇帝李世民提出了辞行,希望能够前往封地,这让群臣很惊讶,群臣们知道只要李泰前往封地,就意味着他彻底放弃了太子之争。皇帝李世民也很不舍,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宠爱多年的儿子。但是李泰态度坚决,去意明显。皇帝李世民最后无奈同意了,心中充满了对这个儿子的愧疚,也觉得这个儿子很可怜,被人利用了二十年。于是,决定给予魏王李泰补偿,给了李泰很多赏赐,土地、仪仗、卫队等都几乎与太子相同。

    可是李泰拒绝了。李泰对着皇帝说:“儿臣,对父皇只有一个要求,恳请父皇立九弟晋王李治为太子!”说罢,跪了下来。又接着说:“除了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外,立其他人,儿臣不服。”

    皇帝李世民想同意,可是见群臣没反应,就没有说话。而此时,军中代表李靖、李绩竟然双双跪下,恳请皇帝立晋王为太子,军中武将也都跪下恳请皇帝。众臣们纷纷猜测为什么一向中立的军方,会这么做。他们猜测只有一种可能,皇帝授意的。长孙无忌、李孝恭、李道宗、许敬宗等一见此情形,知道机会来了,于是纷纷跪下,恳请皇帝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李氏皇族、关陇贵族、山东豪族、曲阜孔家、道家等,纷纷跪下,恳请皇帝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

    蜀王李恪竟然也跪了下来,恳请皇帝立李治为太子,岑文本、萧禹等也纷纷跪了下来。皇帝李世民看到整个朝堂,除了自己,站着的只剩下李治时,于是接受群臣上表,册封李治为太子,册封武媚娘为太子妃。

    李治册封为太子后,各豪族、群臣们纷纷前来晋王府庆贺,李治亲自迎接众人,对众人的支持表示感谢。李泰、李恪也来了,三个人又聚在一起喝了场酒,不过李泰、李恪话不投机,一场酒喝得很无趣,就草草结束了。

    第三日,早朝,刚成为太子的李治,就举荐工部侍郎冯元常为工部尚书,顶替被侯君集灭门的杜楚客的位置;举荐刑部侍郎刘仁轨为刑部尚书,顶替张亮空下的位置;举荐大理寺少卿狄仁杰为大理寺正卿。皇帝表示同意。如此一来,李治就将大唐的“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彻彻底底控制在手中。

    第四日,早朝,皇帝李世民下达诏命,任命蜀王李恪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参与政事,提拔中书侍郎岑文本为中书令,参与政事。

    下朝后,李治回到东宫,狄仁杰感到愤愤不平,既然已经册封晋王为太子了,为什么还要任命蜀王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治让狄仁杰背诵庄子的《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狄仁杰背诵结束后,李治缓缓地说:“岑文本、萧禹他们为了让李恪做太子,他们准备了近二十年,从封德彝等前隋旧臣开始,他们付出了两代人的努力,如今他们气候已成,朝中党羽密布,他们有这个实力,让皇帝倾听、尊重他们的意见。即使蜀王李恪不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凭借他们的力量,李恪还是可以在幕后cao作好一些事情,既然如此,皇帝还不如把他摆在明面上,省得他在背后搞小动作。当然,皇帝也愿意这样做,制衡,只有皇帝和我,朝局是不稳定的,也是皇帝和我最容易产生冲突的,只有任命李恪,皇帝才可以坐山观虎斗,掌控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