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一个人的甲午在线阅读 - 第三十三章就这样等待

第三十三章就这样等待

    将大臣们的折子刻印出来刊行天下,正是那日在紫禁城屋顶上晒太阳时,光绪悟出的一个道理。

    他穿越到这个时代里面,前段时间倒也是热热闹闹的干了不少事情,又是和慈禧打亲情牌,又是修园子查处内务府,又是和李鸿章商议合办银行,可临了却被慈禧弹指一挥间,搞得七荤八素狼狈不堪。

    那****在屋顶上也反复的想,自己这次被慈禧摆了一道也就罢了,就算是交学费,可以后究竟应该如何为之呢?什么都不作那肯定是等死,但也不能无论做什么都是送死啊?

    心平气和后他也自己这些日子里所作所为进行了一个小结,慢慢的琢磨出了一些个想法。自己做这些事情从方向上讲并没有错,但终归是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没有抓住根本,热闹好看罢了,并没有多大实际的意义。

    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远比他以前在历史书上看到的要复杂许多。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闭关锁国的封闭政策,高高在上的****上国的优越感,忽然一天被人撕开一个血淋淋的口子,这个时候,究竟应该坚持什么,抛弃什么,做什么,无论是朝廷官员,士子百姓,都是一片茫然。

    这其中的曲折不是一句抱残守缺,或者是举国昏睡可以说得清楚的。就好比他前世看到的那个足球队,前场学巴西,中场学荷兰,后场学意大利,把所有的强国都学了个遍,最后还是被从二流打到了三流。不是没有努力,不是没有人不想要去努力,是因为根本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努力。

    惟其不知,所以不智。

    想明白了这一点,那天他不再愤怒了。他不想去责怪这个时代里面的任何人,因为他们不是穿越者,不可能像自己一样,可以看到这个时代前进的脉络,看到那些深埋在这个国家里面的病痛和即将面临的灾难。

    可他也明白,自己看到了,却未必懂得如何去作。因为自己是一个人,在面对一个国家,一个时代。

    一个人是不够的,需要很多人。很多人也是不够的,需要时势。所谓时势造英雄,反过来,英雄也可以造时势。而其中一个最有效的工具,就是舆论。

    这就是光绪那天在屋顶上真正想明白的一个道理。合办银行的事情,其实就是毁在舆论上,所以要从头开始,首要之处就是要把舆论变成一把刀,一把切开这个时代迷雾,让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楚一点,看的更远一点的一把刀。

    把朝臣们的折子刊行天下,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看看这个朝廷,看看朝廷里面的这些人。只有看见了才能去思考,只有思考了才能慢慢觉醒。

    当然,仅仅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开始。

    他在等,等林启兆从上海传回来的消息,等李鸿章从北洋递上来的折子。

    ………

    徐桐那些个弟子们的折子倒是麻溜的就写了出来,由军机处直接呈递给了慈禧。这个时候,明面上还是慈禧的训政期,军机处绕开皇上这样做,倒也不算坏了朝廷的规矩。

    其实绕不绕开都没有多大区别,反正最后还是慈禧来决断,光绪也不想在这些事情上面计较什么,只是在心底里想好了应付慈禧的章程。

    但是让光绪感到意外的是,这些折子在宁寿宫只停留了一晚上,就被慈禧让军机处转呈给了自己,而且态度非常明确,由皇上裁处定夺。

    光绪估摸着慈禧应该也能明白,让自己来裁处定夺无非是留中不发,在这件事情上,他既不打算退让半步,也不准备和这些人争辩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束之高阁毫不理会。

    关键是慈禧为何会这样做?到底是真的不闻不问,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光绪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前不久才吃过亏,有些事情还是说明白要好,不能让慈禧带着情绪在宁寿宫坚持工作嘛。

    这日晚间,乘着刚刚吃完晚饭和慈禧叙话聊天的机会,光绪把话题转到了这件事情上,请示慈禧的意思。

    “这些事情还是皇上自己拿主意吧,”慈禧用手指了指右肩,示意正在给自己按摩的李莲英往右边移动一点。

    “儿臣的意思还是想照以前的法子不变,把大臣们在朝堂上的折子刊行天下,海纳百川方能集思广益。眼下这几份进谏的折子儿臣觉得还是留中的好。”光绪斟酌着,应该怎么把这件事情说得更清楚明白一些。

    前些日子大臣们在朝廷上写的折子他也是大略的看过一些,无非就是些开捐征税,惩治贪腐之类的根本无法实施的空话,这些倒多少还沾点边。最郁闷的还是徐桐这些人的折子,和增加朝廷收入一点关系没有,满篇都是道德文章,大谈修身养气,格物致知。

    ******,就算把户部每根柱子,每匹瓦都挨个格一遍,能格出一两银子吗?还格物致知,有个屁用!

    慈禧听光绪这么一说,神情间只是淡淡的一笑,既不赞同也不反对。

    光绪见慈禧的神情倒真是有些担心了,不表态就很说明问题啊。他干脆站起身来走到慈禧身边,挥了挥手让李莲英躲到一旁,自己站在慈禧背后轻轻的给慈禧按摩起肩膀来,嘴里却是一副任性耍赖的口吻说道。“亲爸爸,这到底行还是不行,你就给儿臣一个准信吧,你不说话我就当你是同意了。”

    慈禧却是叹了口气,伸手将光绪拉到自己身边,看着他说道,“皇上要怎么做,我早先就说过了,不会干预。只是这件事情皇上想过没有,你把大臣们的折子弄的全天下人都知道了,这岂不是自曝其短,岂不是让满朝的大臣们心里对你都有意见啊。”

    这不是很好吗,老子把满朝大臣都得罪了,你老人家也放心了。光绪听到慈禧这话,倒是有些困惑了。今日慈禧言语间为何竟有如此关切之意啊?

    他此刻也懒得去猜测什么,苦着脸说道,“有意见就有意见吧,儿臣也顾不得许多了,儿臣这心里还有一肚子意见呢。亲爸爸,你是没有看见那些大臣们写的折子,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却是不知所云,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想要说什么。想不出办法来,儿臣也不怪他们,可也不能敷衍塞责,乱说一通啊。还说什么修身养气,这满朝大臣都去修身养气就养出银子出来了?”

    慈禧被光绪的话一下子逗乐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上很有情绪嘛,莫非还是为了合办银行的事情?”

    “有点,”光绪望着慈禧坦然说道,“不过都过去了,既然大家都不同意,儿臣也不能强行实施。只是儿臣心里忧虑啊,这满朝大臣,总不能只会写文章,不会干实事吧。一味的敷衍塞责,只会做官,不会做事。谈论起天下大势来说得头头是道,当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办起事来却是一无是处,要是多几个像李鸿章这样见识的人就好了。

    儿臣这次把大臣们的折子刊行天下,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看,想想,朝廷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只有自曝其短,自己知道自己差在何处,弱在哪里,才知道怎样去做啊。至于大臣们对儿臣有意见,儿臣心里也明白,随他们去吧,当皇上的本来就是孤家寡人一个,有什么大不了的。”

    “哦,是吗?”慈禧目光一动,望着光绪刻意做出的一副颇多怨气的神态,若有所思的沉默起来。

    她的心思,光绪却是丝毫也猜不出来。

    这次醇亲王病危,光绪对他原本就没有感情可言,自然不会表现出儿子对老子的深厚情意,但是他这么颇为冷淡的表示,却让慈禧心里大感欣慰。十多年的养育之恩,此时似乎终于看出点眉目了。尤其是在这种满朝大臣和天下百姓都睁眼看着的要紧关节上,光绪能有这样的姿态,实实在在的打动了慈禧的心,这心中不免便生出几分像对亲生儿子般的温情出来。

    “皇上的心思我多少也是明白些的,但是以后还是莫要这样做了。万事急是急不来的,治大国如烹小鲜,须镇之以静,真要是满朝大臣都和皇上离心离德了,这朝廷还像什么话啊?说到折子嘛,我这里也有一份折子。”说着慈禧微一抬手,示意李莲英从里间的桌上将一份折子拿过来。

    光绪微微一怔,不明白慈禧会让自己看什么折子,估计又是那些个大臣们在慈禧这里告自己状,心里顿时一团烦闷,却又发不出来。

    李莲英从里间取回折子,恭恭敬敬的递给光绪。光绪展开一看,封面上赫然写着《恭请改桑兴农折》,署名是李鸿章。

    光绪心里猛的一震,这不就是自己这些天来苦苦等待的折子吗?难道上海那边已经有动静了?

    ————————————————————

    刚刚打开网页,看到起点责编九姑娘让人给我做的封面,差点都哭了。郁闷啊,怎么变成抗日战争了?唉,也许是我没有说清楚吧。

    哪位兄弟能帮面条做个封面吗?谢谢

    慢慢来吧,小说还很长,满清的很多东西都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楚的。不着急,慢慢堆积情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