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二十四监在线阅读 - 第四十六章宋氏兄弟

第四十六章宋氏兄弟

    “微臣宋应升是江西省南昌府奉新县北乡人。与弟应星同中万历乙卯举人,并登魁选,”宋应升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还专门把自己举人第一名的成绩说了一下,举人中的状员也是相当骄傲的事。但说实话,能中举不一定能在接下来的会试中可以脱颖而出得中进士,这完全是两个概念。这不宋氏兄弟已经会试了三场,都没中,而历史上,宋应星一共会试了五遍,结果都是名落孙山。

    而这时候主角宋应星还能说什么,家乡大哥说完了,哪年中举也说完了,成绩也没法再说什么了,相当的郁闷,这可是绝对的撞衫,只能默默的说了一句废话:“微臣宋应星。”可不废话吗?两人的姓名皇上都知道,现在一个报完名了,另一个再说自己的名字,唉,有个哥也不一定是好事啊!

    这真的让朱由校奇怪,哥俩一看就不是同龄人,一个七0后一个八0后,整整十年的差距,能不大吗?但历史上只看过宋应星,还真不知道宋应升这个哥哥,哥俩还同时中的举,哥哥还来个第一名,这可真是怪事。本来想重用宋应星的,但把这哥哥扔一边去也不合适,不过好在看这个宋老大的行为举止还象个有本事的人。其实朱由校不知道的是,这宋氏兄弟都是一个大大的忠臣,不象那些不要脸的官员一见李自成进京或者清兵入关,就投降了。宋老大初(1631年)授浙江桐乡县令,补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旋升高凉郡丞(同知),再升广州知府。所至多惠政,有乃祖宋景宋尚书之风。旧志载,公于崇祯甲申(1644年)闻〔国〕难,悲愤即病,眩三年(1646年)因题二绝以见志,后卒以仰药(服毒药自杀),时年六十有九,其从容就义。而宋应星则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并让自己的子孙世代不做清朝的官。两兄弟都是大明忠臣、英烈。

    “两位爱卿,朕现在有一些难题,这么晚把你们召来了,就是想探讨一番农政,对了,你们没吃饭吧。”朱由校突然想到自己是吃饱了,但这哥俩和周堪赓他们都着急赶路,还没吃呢,虽然在一般的皇上看来应该是小事,但朱由校可真不好意思让人家饿着肚子探讨问题,“刚才朕用膳的时候就想到了,给你们留饭了,刘伴快带几位爱卿用了膳再回来。”

    朱由校这一番话说完,周堪赓倒还好一点,中午的时候就是在野外就是和皇上一齐吃的,但差点没把宋家兄弟感动哭了。两人只是举人,如果真正说起来的话,只是官员的预备役,有了实缺了给了你才能称为官员,没有缺,你就只能在家里闲等着,有钱做你的乡绅,没钱照样挨饿,这头次面君得见天颜不说,还赐了膳,这个恩赐还了的?虽然没有什么实体的,但人也不能老讲利益不是,都活的和中世纪的人一样现实也没有了什么乐趣?赶紧的谢了恩,这边刘若愚才带他们下去。

    “怎么会搞成这种局面,怎么安排这宋老大?”等他们走后,朱由校忍不住的想着这个问题,本来今天想和宋应星谈谈上林苑经济发展问题,明天后天找两个比较近点的皇庄,再让宋应星说点专业的意见,但宋应升倒不好安排了,人家大老远来了,你能直接把人家支开了,说其实我只想找你弟弟?说实话,这好说不好听的,朱由校还真张不这嘴。

    来明朝这四五天了,朱由校还真没和那个文官正式接触过,当然刘志选除外。他始终觉得让他们继承一下中国的文学艺术传统绝对是好的,特别是现在这时候什么玩鸟的、放鹰的、玩虫的,玩古玩的,玩字画的、善长吃、精于画、长于唱等等东西,比后世的八旗那玩的可精的多了,讲究的也更全,而这些在后世的革命中都没有了,搞的中国的文化基本上出了一个断层。这些东西要两面的看,他们是腐朽的不错,但也是人们业余生活的一个最高追求,人各有一好,何必强求呢,这些高消费也不是没有一点的积极意义,总比天天没事了混社会强吧。你指望着全民都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那也不现实。所以对这时候的文人朱由校就是抱着不打不罚听之任之的样子,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变着法的去引导消费,创造流行趋势。其实只要国家有本事抵住外侮,把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了,这就是完整安定的中国。

    知道宋应星是个科学家,知识面广,是对国家的经济科技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的人才,但他哥哥是什么样的人,别一看皇上不谈政治,在这里持筹握算的搞农场经营,再一上脾气把自己骂一通,那自己才叫个比窦娥jiejie还冤呢。而自己瞧宋应星的面又没法处置,这样的气只能干受着,这不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算了,还是一块留下来看看吧,如果不是同道中人,让老魏给安排走就是了。’思前想后一阵,最后朱由校还是想先探探口风再说,如果话不投机那再想办法就是,想到这里朱由校也放下了心思,又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起来,天已经黑了,这里的光线比起宫里还是差了许多,只能吩咐多点些灯了。

    不一会,宋应星他们回来了,虽然是真饿了,但也不敢太吃,一是皇上在等着,二是万一吃多了需要小解啥的,第一次面圣不好排解不说,再闹个君前失仪,那佳事就变成丑闻了。寒暄了一下后,朱由校开始直奔主题,试探着把自己想在上林苑作一个试点,从自我做起,先把自己的产业搞出经济效益来,问宋老大什么意见。

    宋应升一听,这可是皇上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考验自己,急忙收拾情怀说:“回皇上,微臣以为,圣上立足上林苑希望把上林苑的产值提高上去,然后向全国推广,这实属明君之举,而且此处的产值提高了,那需要百姓的供奉自然也就少了,这是善事,微臣认为当下大功夫最大的提高劳动效率,以应圣上之宏愿。”宋应升年龄也不小了,皇上不知什么原因大老远的把自己兄弟从京城带了过来,管了饭然后专门问这事,就是想着把这事办好的,自己再不识实务的顶皇上一通,那不是找头疼吗?所以掌握了方向后简单的说。

    朱由校一听大喜,庆幸自己没有‘引狼入室’,宋应升的言谈举止也不是一般的酸腐书生可比。当下把自己在上林苑的手段和想法说了一遍,然后让宋氏兄弟具体的说说意见。这时候宋氏兄弟年龄都不小了,小宋不到四十,大宋不到五十,各方面的知识都有了,应该能有好的建议吧。

    “圣上此举将上林苑的产业收归宫有,把权利和产权归到一处,而且将海户们改成了‘工人’,并按产值效益发放工薪,这极大的提高了海户的积极性。而且一投资就是十万两银子,给上林苑注入了强大的启动资金,再提出一些有益的方案,相信上林苑的收益会越来越好,这是可能预期的。只是微臣以为,百姓有言,‘有钱不养张口喘’,意思就是养殖产业的风险性实在太大了,特别是疫病的传染最为可怕,圣上如此规模,臣以为一是在彼此隔离开来,以防相互之间的疫情传染,二是多设一些兽医,做到防患于未然。”宋老大先发言,倒也中规中矩,没什么新鲜的。不过如果注意一些会发现,他的手不住的颤抖,太激动了,君前奏对,这简直是梦啊!你想,一副科级都不是的大头兵公务员,突然被叫总统接见,还问相关的意见,这是何等的机遇?先不谈有没有才能的问题,就是有才能不好好把握机遇也不起作用啊?紧张是必然的,毕竟能做到‘无欲则刚’的人太少了。

    “爱卿之言有理属老诚之言、高世之智,朕应该给他们找些有经验的兽医来尽可能的防止疫病的发生。而各个养殖场所也会隔的远远的。这两条建议朕采纳了。”朱由校也对宋老大的话分析了一下,提的倒是很实际的意见,他当然诚然接受。这畜生类的东西一旦有个疫病,一死一大片,哭都没地哭去。看看后世的禽流感,遇到了就是血本无归,几分钱一只小鸡小鸭就处理了喂蛇,那可是养殖户的血汗啊!还是安排点兽医过来稳当些。对宋应升也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

    “谢圣上恩准。”宋应升现在比磕药还很兴奋,能得皇上的首肯,这是多大的荣耀,颖脱而出已成必然,被皇上看中日后的平步青云是可以预见的。

    “宋应星你也说说。”听完了大宋的也该听听主角小宋的了。

    各位衣食父母,梦难成没别的,这里先给各位行礼了,愿各位平安康顺,发财多福。也请把手中的票票打赏给梦难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