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梦世初唐在线阅读 - 第三十八论战

第三十八论战

    在郑丽琬强大压力下,如玉和小七之间相处的越来越融洽了,这让李志成既欣喜,同时又头疼,哪个男人被自己老婆怀疑有外遇都不会心情舒畅。

    幸好这个时代的女人不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她们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努力的改进和提高自己,把他照顾的无微不至,这待遇虽好,但是总让人有点不是滋味。

    更让人难受的是岑文本这个家伙竟然再次上门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大伯跟你称兄道弟的真是不习惯,所以李志成坚持以伯伯相称,两家本来就没什么关系,大家都是同朝勋贵,以平辈相称好像也没什么错,可关键两人的年龄相差有点大。

    这次岑文本还带了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过来,当然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半成年人,那个意思是让李志成多提点的意思。

    老岑这交际手腕不是盖的,他也知道自己年龄太大,大家玩不到一块去,所以找一个年龄相差不大的,这样更能拉近双方关系。

    郑丽琬对他的行为羞愧的差点找个地洞钻进去,你孬好是个名门豪族,拉关系做到这个程度也太掉份了吧。

    不过李志成对她这看法却是嗤之以鼻,一开始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他对岑文本这人的印象的确不怎么好,不过经过最近的交往可以看出,这人真的不简单。

    圆滑怎么了,搞政治的怎么能不圆滑,全都铮铮铁骨,书生意气,要真这样这个国家就真的彻底没救了。

    国家管理,需要的是知识分子,而不需要只知道圣贤书,高傲自负的书呆子。当然了,他骨子里还是有士族的那种自傲的,这种人也可以虚伪,面上一套,心里却有另一套自己的衡量标准。

    不是李志成自夸,自己应该是某个方面得到了他的认同的,政客嘛,对于下级和对手,你见到的都是如同寒冬肃穆般的威严。只有在同等身份的同僚或者直属上级面前才表现的如遇春风般的温暖舒爽。

    这就是政治生态,不但是官员如此,实际上各行各业间也是如此,自己整天笑嘻嘻热情对着自己家的下人和庄民的话,一个个吓的胆战心惊,认为自己傻了,呃,这个傻事他已经干过了,现在整个何庄周边都在流传他是个二傻子的传言。

    所以说老岑是把他看成平等的人物了,虽然不知道他为啥看好自己,说真心话,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啥值得别人看上的优点,他如此,程咬金也是如此。

    李志成估且相信自己有啥闪光点了,他不相信自己,但是他相程咬金和岑文本的眼光。程咬金能在乱世中找到李二这个隗宝,坚定不移的追随,就说明他的眼光不一般。

    岑文本看中李恪有点大失水准,但是这也不全是因为眼光的问题,政治本来就是挺复杂的事情,本身就没对错,再说了李恪也真有大才,后世对他大多数都是正面评价。

    从他今天带过来的小家伙就可以看出,他看人的眼光的确有独到之处,他不带自己儿子而是侄子来和自己交往就说明问题了,毕竟他的儿子和自己年岁更加相仿一点,但是他却带着侄子到处串门,说明他更在乎这个侄子。

    这和将门只让幼子和自己交往性质是不同的,毕竟这是他亲自带上门的,可见他对此子的重视程度,而且他的侄儿是他兄长之子,按古人的礼制,他才算是正宗的嫡长子。而他自己的儿子,年岁虽长,最多只是家族嫡子。

    而且这个小屁孩的确也是他们家族中他这一代中成就最高的,不过这小子才干是有,但是傲骨太重了点,圆滑不足啊。

    靠,老岑这滑头不会看透他的本质,想让自己教他如何做人,师长可以教导晚辈刚正不阿,却拉不下脸教导他做一个泥鳅般圆滑处事的滑头。

    一想到有这种可能,李志CD想拿扫把赶人的冲动,的确自己没啥原则的性格,也从来没觉得做人圆滑一点不好,一直认为程咬金那种超级老油条才是我辈楷模,但是被别人这么认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知志成对安东局势有何高见”岑文本虽然是个文官,但是对战争好像热情不减,这哥们就是死在征高丽的路上的。

    纵观贞观朝,一直都在对北方用兵,随着大唐军队节节胜利,鼓舞着每一个人,大唐国民渐渐拥有了大国雄心。

    随着北方战事逐渐进入收尾阶段,高丽问题已经摆上了大唐政治家的议程上来,国家的强大带来的优越感国民意识越来越强烈。

    而高丽却占据大片的汉人的国土,这就是他们的原罪,这是刺进拥有大国雄心国民心中的一根刺,拔除它势在必行。

    虽然那片国土不是从大唐手中丢失的,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大国,有权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树立起自己的无尚权威,不论是从谁手里的夺去的,吃我的必须给我还回来,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情怀。

    作为一个愤青,近现代丢失沦丧大片的国土,就是一种耻辱,这种耻辱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除非哪天所有丢失的国土一寸不少的全都还回来,这种耻辱感才会从整个民族的头上消失。

    愤青的感觉很偏激,但是却是实情,后世那种丢失国土永远无法找回的耻辱将梗在整个民族心头,成为永远不可能消除的伤疤。

    但是大唐人是幸福的,他们不会留下这种伤痛给后人,他们誓将属于自己的土地要回,当然要回的道路是曲折的,杨广失败了,把这个伤口拉的更大了一点。

    当然了,李二陛下讨要过程同样也不顺心,虎头蛇尾,草草收场,挺让人惋惜的,李志成苦思冥想,李二到底如此失败的,后世给出的结论是兵力不足,当然这纯废话,要是有几千万的军队,纯靠人堆也能把高丽给堆死,但是战争不是游戏,想招多少兵就有多少兵,后勤供应啥的,那是要海量的物质支撑的,战争打的还是后勤。高丽不是西域那帮游牧民族小国,有个几万兵力就顶天了。

    历史知识不过关,自己也只能把自己了解的关于攻打高丽中的困难说了下,算是给他们提个醒,至于如何解决,就不是自己这种军事外行人能管得了的,自然有那些军事专家想办法去了。

    “有这么难?”岑文本尤为不信。

    近些年大唐军队最近几年在西域纵横驰骋,一天灭一国的壮举,让所有人都有点飘飘然了,虽然知道高丽不同,但是在所有人的认知中,也仅仅是稍微难点而已。

    “岑伯父,高丽很早就和大唐一样,修筑一座座城池,依城而守,不是那些西域小国可比的,我虽然不懂兵事,但是也知道这样的战争必然非常艰难,不是一朝一夕的之功,需要一个一个的城池攻打,战争必然非常焦灼和旷日持久。”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能一样吗,几千人部落就是一个国家,而农耕民族对自己的土地防守可严密的多了。

    对李志成这样的说岑文本还是比较赞成的,他也不是武将,但是唐朝建国也没有多久,统一战争那种一个一个城池争夺战的激烈惨烈还是知道的。

    他们两军事外行倒是也谈的津津有味,在大唐不论是文臣武将,贩夫走卒,每言必称占领多少土地,灭了那个国家,讨论战争成为一种时尚,这就是大国情怀,从上到下整天就想着撸膀子和人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