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哀我人斯 亦孔之休(7)
13 建武七年四月初十,周国兴的湘江军部队和楚裕丰的荆楚军部队正式组成荆楚联军,并且挥师东进。在路上,他们也得知了杨承远在北汉州屠戮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一万五千名降军的消息。 周国兴对杨承远的决定倒是没有太多的关心,他此刻想着的目标是石门,这个即是北上中原枢纽,也是南下荆楚枢纽的重要关隘。而楚裕丰则对一直以来私交颇深的杨承远的杀俘举动感到意外,因为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这位职业军人的心中,其实是带着仁爱之心的。 而荆楚两军向东推进的时候,叛军盛达所部似乎也察觉出了他们的方向是石门,但更令进入中原之叛军感受到绝望的是,随着北汉州被围困,以及江淮水师封锁了长江江面,来自江西和岭南之北上增援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低了。 黄英走进齐鲁军设在信阳城郊的指挥大帐,说道,大将军,我刚刚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叛军所部正在集结,我猜想是要南撤。 齐鲁军是在三天之前抵达信阳城外围,完成了对围困信阳之叛军的局部反包围的。但是由于兵力不足,屈冶无法进一步的对叛军实施合围。 屈冶听了黄英的话,便说道,盛达是在撤退和继续围困之间徘徊,你觉得是应该让他南下,还是在中原彻底歼灭他? 黄英道,我心里自然是要在中原地区彻底歼灭盛达叛军了,只是我齐鲁军还没有这个牙口。 屈冶道,盛达也知道,他后援被切断,即便继续北上也会越来越苦难,而如果错过南撤的时机,荆楚联军收复石门,那他南下的路边也会被切断,所以我看他虽然终于下定决心南撤,但是实际却有些晚了。 黄英道,可是即便是让荆楚联军和我们完成合围,也不能让淮军担此重任啊。 屈冶道,我自然知道淮军身后是黎韬议和俞孝林,但是你想过没有,我军若是和湘军联手,那在朝中的我黄家和季家结盟,中原战场我们和周国兴结盟,对于宫里面意味着什么? 黄英道,意味着皇上将要再次提拔俞孝林一党,以牵制我们。 屈冶道,没错。 黄英道,所以还不如给淮系一个顺水人情,把盛达军队放出去? 屈冶道,这不是顺水人情,让盛达叛军逃出中原,南撤荆楚,就等于把这个问题抛给占据着北汉州的淮军杨承远。盛达军南撤,北汉州是唯一的口岸,杨承远势必要和盛达大战一场。若是胜了,淮军也是惨败,我们既给淮军一个获取战功的顺水人情,又削弱了杨承远和尹呈泽的实力。若是败了,让盛达逃回长江以南,朝廷必将追究尹呈泽和他上面的人的罪责。 黄英道,大将军此举是毒辣了些,不过卑职却是赞成的。 屈冶道,至少这个时候,还不能让俞孝林一党再次抬头,我想你父亲和元贵妃,也会明白这个道理。 14 建武七年四月初十,放弃了对信阳城之围困的盛达叛军约九万余人,正式开始从石门方向南撤,重新进入荆楚地区。各方都明白,盛达是准备向荆楚省南部的北汉州城突围,以撤回长江南岸,和岭南王会合,以为第二次北上做准备。 湘军是在盛达之军完全撤出石门的四天后,方才抵达石门,并且和屈冶完成了会师的。 而此刻身在北汉州的杨承远,得知了盛达军已经撤出中原,南下直奔北汉州而来的消息,便大骂屈冶等人。同时,身在安庆的尹呈泽,也给朝廷上了奏疏,要求弹劾屈冶等人延误战机,以至于放虎归山。 但是朝廷方面,对尹呈泽的弹劾没人任何回应。尹呈泽仔细想了一番,倒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屈冶迫使叛军南下,使京畿地区解除了军事威胁,朝廷和宫中自然是对他赞赏有加,当然不会理会自己的弹劾。 尹呈泽也清楚,叛军此刻正在飞速的向北汉州的杨承远军袭来。他一面下令水师不断为北汉州运送粮草,一面又给各路统帅发文,希望能够尽快对杨承远军实施增援。 杨承远并非不知道盛达的九万多叛军正在疾驰南下,直奔他的北汉州而来,但他却并不清楚,其他各路人马的打算。 吴松晟倒是留着心,一直和京中的徐昕进行着频繁的通信,并且见关键的信息,第一时间告知杨承远。 当他走近杨承远营帐的时候,杨承远便首先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楚裕丰新编的荆楚军大约两万余人,此刻已经向北汉州增援而来。 吴松晟听罢,却并没有高兴起来,而是告知道,朝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尹呈泽弹劾屈冶的奏疏,被驳回了。 杨承远道,这和我北汉州前线有何关系? 吴松晟道,这说明俞孝林和黎韬议一党与黄家的势力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而目前朝野的风向却是对黄家的势力有利,有利的原因来自于季党以及宫里面的支持。 杨承远道,从尹中丞这层关系来看,我是俞孝林一党,所以我淮军目前的战场形势十分严峻,而政治地位也同样严峻,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吧?
吴松晟道,没错,正是这个意思,我猜测屈冶和周国兴,都未必会真心救援北汉州。 杨承远道,也就是说,我们能指望的,其实也只有楚裕丰的楚勇这一路兵马了。 吴松晟道,我军三万,加上荆楚军两万人,守卫北汉州倒不是没有可能,一边坚守,一边静观朝局的变化,淮军还是有机会的。 杨承远问道,你觉得朝局近期会有什么变化? 吴松晟道,现在黄家的势力和季党虽然正在联手压制俞党,以避免他复出。但在另一个问题上,两派的矛盾却一直没有解决,这便是新任京畿总督的人选。黄家希望的是于驷可以继任,而季家则希望季天严的门生卢嗣刚主政京畿。 杨承远道,那宫里面的意思呢? 吴松晟道,我猜想宫里面也在观望,而且宫里面也有自己的担心,这担心之中,很重要的一个便是于驷之秦军在京畿地区的尾大不掉之势力。 杨承远道,现在胡虏退兵西北,京畿之危局已然解除,留秦军在京畿地区,自然是宫里面所不舒服的情况,所以你猜测朝廷此时未必会支持于驷就任京畿总督。 吴松晟道,中原之军的名义上统帅是屈冶,京畿之军名义上的统帅是于驷,两者同时坐大,必然是宫里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对于宫里面而言,至少需要拿掉一个。 杨承远道,随着岭南叛军被驱逐出中原地区,京畿之安危暂解,但今后平定岭南还需要齐鲁军,所以拿掉于驷的可能性更大。 吴松晟道,正是如此,而拿掉了于驷,季天严一党的卢嗣刚方才可以入住京畿,从这一点来看,季党与黄家和于驷之矛盾激化的同时,俞孝林很有可能借此机会声援黄家和于驷,以换取他的复出。 杨承远道,照此说来,若是反过来讲,黄家为了把于驷推上京畿总督之位,也会主动和再也得俞孝林一党联手,那屈冶倒是有可能改变策略,援救我北汉州。 吴松晟道,的确有这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