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朔风疾在线阅读 - 第178节 回家(五)

第178节 回家(五)

    众人散去之后,三位同知与巴图、云荣两位佥事拉上那木儿一起留下了。

    “在座的都是有权预机要的人,那木儿也当过佥事不是外人,有些事我们必须当着面说明白,”鄂尔泰等大家坐下,双眼盯着李榆说道,“榆子,你这次从关内回来,越发显得果敢干练,我们都觉得你成熟了,打心里为你高兴,但你今天做了什么,难道以为我们打算分你的权柄吗?”

    李榆急忙要站起来解释,鄂尔泰一把按住他继续说道:“大统领府的政务权、兵事权和狱讼权分立是迫不得已,你长期在外不理政务,我们不怪你,丰州贫弱经不起战火,可要生存又不得不打仗,只能靠你在外统兵,这种情况以后还会有。但你不在了,丰州如何稳定?如何发展?幸好草原上还有大事公议这个习俗,先祖成吉思汗出征时,就用这套法子稳定后方,还设立了库里台大会的制度确定继位者,我们把这套贵人、诺颜的法子学来了,并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丰州体制,这套体制既维护了各族百姓的利益,同时也保证了丰州的稳定和发展,但关内的汉人不懂这些,他们做惯了的奴才,脑子里更迷信皇帝和朝廷,一旦在丰州站住脚,不自觉地就会改变我们的丰州体制,这对于胡汉杂居的丰州几乎就是灭顶之灾,未雨绸缪我们才抢先把议政官制度、公议大会制度确立下来,并且将大统领府的权柄分立,使其相互制约,以后任何人想改变我们的体制都会困难重重,那木儿说我不务正业,不修律法不理狱讼,却整日插手政务,这话说的不错,所以我拿定主意,以后专心于刑名诉讼,总理政务处就交给玉山,我和念丰商量过了,我们俩都是四十好几的人了,丰州大业没个十年、二十年干不完,我们俩就给你们这些年轻人铺路吧。”

    “榆子,你千万别多心,我们是为丰州的未来着想,丰州人信任你,谁也无法取代你,你把我推出来干什么,这个预机要的佥事我都得边学边干,副统领我当得了吗?”巴图也急切地说道。

    “你们想错了,你们是我的长辈和兄弟,我信任你们,再说我就是一个打猎种地的,我要权柄干什么?我是被察哈尔汗逼得,”李榆涨红了脸,摆着手说道,“从旧上都城回来的路上,我就在想怎么对付察哈尔汗的鬼主意,他扣留李蒙的目的无非就是想以后把丰州的基业控制在手中,而李蒙是我的长子,有理所当然的继承权,丰州还有一万多察哈尔人,以后也许会更多,他们也一定会支持李蒙,如此一来丰州未来就有内乱和分裂的可能,所以我才下定决心及早确定未来丰州的归属,丰州是大家的不是我的,我如有意外则有刘兴祚接任大统领,刘兴祚之后是巴图。刘兴祚大哥在辽东时就一心想建立一个汉人、蒙人和诸申平等相处的辽东人自己的国家,到了丰州依然初衷不改,我相信他能善待丰州各族百姓,巴图是蒙古人,同时自幼熟读汉人经书,没有华夷之辨的糊涂心思,我信任他们,把这个安排交给丰州人公议,只要丰州人接受了,以后察哈尔汗休想从丰州拿走一寸土地、一头牲口。”

    众人松了一口气,鄂尔泰拍了拍李榆的后背微笑道:“这才我们的榆子,我们的大统领,我有时在想,我们的运气是不是太好了,似乎上天要降大任于我们——察哈尔汗西侵蒙古右翼得手,把稍有实力、名望的贵人、诺颜们杀得一干二净,却无力控制土默特广袤的土地,而明国与金国这时又打得不可开交,土默特川成了谁也顾不上的无主之地,像个熟透了的果子,稍纵即逝的机会就落到了我们头上。看看我们是些什么人吧,榆子是从金国逃出来的野人,我和巴图、布颜图是吃了败仗的丧家之犬,赵吉他们是马贼,白显志、马光远一伙是在关内混不下去的明军,刘兴祚在明、金两边都无处容身,云河洲是被察哈尔人赶出来的,李念丰从不透露自己的身世,肯定也是亡命关外之人,而李玉山、杜孟卿也是中不了进士的举人,就是我们这样的人居然把丰州带到今天,我们死了多少人啊,又有多少次面临绝境,都磕磕绊绊闯过来了,难道这不是上天的安排?”

    鄂尔泰说着眼里涌出泪花,众人也是一阵感慨,李榆抱住那木儿的肩膀说道:“也许我们运气确实好,但我一想起丰州的状况还是害怕,那木儿,我们是好兄弟,你别回京师了,留下来帮我,好吗?”

    “我当然要帮你,可不是现在,我还是要回京师,徐光启大人的历局还有神父们的南堂有许多事要我做,榆子,我再也不想明国科举的事了,我想学点有用的本事,历馆里收藏了数千泰西书籍,我帮着抄录译文虽说很辛苦,但可以学到许多新奇的学问,神父们也教我泰西格物之学,还答应我受洗入教的事,”那木儿津津有味地说着,把他学到的泰西天文、器物、水法、矿冶绘声绘色地描述给大家,众人聚精会神听着,脑子里想着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那木儿最后摇着头说:“我不喜欢明国,京师里处处透着邪气,那些明国的大官们道貌岸然,满口的道德文章,可私下里干的却是男盗女娼、巧取豪夺的坏事,我有时觉得圣人之学也许有问题,否则怎么会教出如此多的伪君子?还是泰西的经世致用之学好,至少可以解决民生之困。”

    “圣人之学本身没有问题,王艮大师(心斋先生)曾云‘百姓日用即道’,甘与贩夫走卒为伍传经授业,倡导百姓日用之学,何心隐大师(夫山先生)还开萃和堂,招揽乡民聚族而居,一同耕种、一同纳税、一同分享收获,设义仓以养老弱、立公学以教幼小,两位大师皆为圣学弟子,不谋己身而求生民立世之道,岂能称伪君子,问题是经帝王肆意篡改,所谓圣学成了帝王治世之官学,名为圣人之学实为歪理邪说,读书人以官学求进身,书读得越深人性扭曲越大,其表里不一也是必然。”李富贵沉吟一会说道。

    “念丰兄所说的乃是心学,,阳明先生所倡导的‘知行合一’及‘致良知’之说也一向被我崇尚,但心学主张‘心即理’,忽视客观的道德约束,过于强调个人修省感悟,使王学几近于禅学,以至于如今读书人空谈心性、不做实务成风,更有无耻之徒借以放荡不羁、为恶作虐,而心学之中的泰州之学更显狂悖,如王艮大师曾言‘满街皆为圣人’,何心隐大师也曾言‘无父无君非弑父弑君’,似乎太不合情理,念丰兄如何看?”李槐拱手对李富贵求教。

    “富贵大哥,那个萃和堂后来怎么样?乡民的日子过得好吗?”李榆也插话问道,何心隐大师的“萃和堂”与他在乌拉山经历的和在丰州初期所做的有些相似,不由得引发了他的兴趣。

    “‘萃和堂’解体了,夫山先生最终也死于明国首辅张居正、湖广巡抚王之垣之手,夫山先生反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之说,而主张‘寡欲’,但人总是有欲望的,压抑人欲必然适得其反,‘萃和堂’即是毁于人欲,老百姓还是愿意自己过日子啊,我们实行改制去除‘大锅饭’那一套,原因正是在于此,”李富贵对李榆苦笑一下,又转脸对李槐说道,“王艮大师倡导百姓日用之学,而百姓最清楚自己的日子,在如何过日子上他们就是圣人,用不着朝廷、官府瞎cao心,给他们生存的自由,他们知道该怎么办,‘满街皆为圣人’并不为过,至于‘无父无君非弑父弑君’,玉山,如果君父为恶你也跟着作恶吗?比如我们丰州,既尊奉明国也尊奉察哈尔,我们绝不会造明国皇帝和察哈尔汗的反,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瞧不起,绝不会盲从他们,丰州永远坚持自己的体制,走不奴役、无贵贱的自由平等之路。”

    众人都笑了起来,丰州脚踩两条船的做法似乎变得冠冕堂皇了,从大师那里也能找得出依据。

    李富贵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官员空谈心性乃至为恶作虐、贪腐成性,心学之前即已有之,非心学之过也,小人终究是小人,总能为自己找到借口,而历朝历代总有小人猖獗之时,最终导致王朝更迭,天下治乱循环不断,这说明我们用来治世的学问出了问题,心学如此,其他各家之学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重新探究圣人之言,从中寻找一条不同以往的治世之道,这需要很长时间,也异常艰难,但这就是我们读书人必须做的。”

    李富贵的话让大家陷入沉思,李槐自不必说,鄂尔泰、云荣、巴图、那木儿也是熟读汉书经典,连李榆也勉强算读过书,大家似乎有了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念丰兄,你知道我是偶尔脑子一热,从庄子之学和佛学之中悟出自由平等,但这几近于虚幻,事实上我们很难做到,那么丰州治理之道究竟该如何?”云荣突然问道。

    “制衡,只有制衡才是道,其他的都是骗人的鬼话,我也是近几年才从榆子身上悟出此道”李富贵指了指目瞪口呆的李榆,接着对大家细细讲道,“老实说,榆子根本不是做大事的人,不贪恋权柄,也不懂权谋诈术,学问更是一塌糊涂,只有带兵打仗绝顶聪明,还有就是做滥好人,他要是在关内绝对被人踩在脚下,可他在丰州的地位却坚如磐石不可动摇,大家想过这是为什么?不要跟我说他心眼好百姓信任他的话,这些根本靠不住,我来告诉你们其中的道理,榆子与丰州其实就是一体,没有榆子就不会有丰州,而没有丰州榆子也只能回家打猎种地,两者根本割不开,谁想取代榆子只能碰个头破血流。看看我们内部吧,有蒙古的土默特人、察哈尔人、喀喇沁人,汉人中也有板升人、明国官军,以后还会有明国流民,此外我们还有金国诸申,丰州各族群相互依存也相互制约,在察哈尔、明国、金国的压力下,唯有抱成一团忠心拥戴榆子才有机会生存,除非不想活了,谁敢三心二意?我们的外部也是如此,依托明国制约住了察哈尔的野心,即使在他们占绝对优势时,也不敢对我们轻举妄动,相反还得与我们结盟抵御明国、金国的威胁,而明国又与金国打得不可开交,我们还能在中间插一脚,榆子无意中东拉西扯造成了这种各方制衡的局面,这就给了我们生存发展的机会。”

    “丰州未来的策略就是坚持制衡之策,本次改制所确立的大统领府政务、兵事、司法三权分立以及议政官、公议决策制度就充分体现了制衡之策,这些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如今我们要防着老丰州人欺负新来的汉人,以后也必须防着汉人势大后欺负老丰州人,丰州族群众多也只有坚持制衡才能维持稳定,有一点我必须提醒大家,丰州的公议制度今后须加以完善,老百姓是靠不住的,他们不懂政务只看到眼前的好处,容易受jian恶之徒的蛊惑,治理丰州还是要用贤能的官吏,但官吏的权力大了总会有欺压良善、贪渎腐败之事,笃行兄,你还记得丰州创业之初吗,你总想给自己的亲族子弟安排好差事,我也经常偷偷摸摸拿几个饼子带回家给察哥吃,我们尚且如此,其他人又能如何,所以官吏的权力必须受到制约,我们把公议的权力交给百姓,就是要告诉他们,他们有权监督官吏,在他们忍无可忍拿起刀矛棍棒之前,还有其他办法可以收拾那些混账官吏。”

    沉默,好长一段时间的沉默,然后众人一起站起来,向李富贵鼓掌喝彩,掌声响起把门外的莫日格、吴先惊动了,俩人探头探脑看了一会儿,跟着傻笑几声又出去啦。

    鄂尔泰激动地拉着李富贵的手说:“念丰,我早看出来了,你一定是在关内闯了大祸,不得已逃出关外,否则以你的学问,不在明国朝廷当大官,也是王艮大师、何心隐大师一类的人物,制衡之策,这就是丰州未来的发展之策。”

    李富贵苦笑着没答话,众人重新坐下又畅谈起来,直到夜深了,巫浪哈在门口大喊大叫逼着李榆回家睡觉,大家这才散去。

    朝廷移民实边的诏书下了,丰州这边却迟迟没动静,屯田道金声急了,一边写信大骂李榆不听话,连师傅的面子也不给,一边给向大同、山西、延绥和陕西四镇催要移民所需粮钱,大同新任巡抚张廷拱死脑筋,说不给就不给,副使马士英还不错,在宣大总督张宗衡那里说了不少好话,张宗衡刚接替魏云中为宣大总督,多少也要给属下点面子,勉强从阳和拿出二千石粮食;山西巡抚宋统殷则来信抱怨今年山西大旱导致收成不好,而且李榆也没能把流贼清理干净,山西境内还有不少蟊贼时常捣乱,他老人家不得不继续剿贼,所以只拿得出三千石粮食和二千两银子,他希望李榆能理解他的困境。

    陕西、延绥两镇没有表态,他们与赵吉闹得不可开交,陕西巡按吴牲与延绥副将曹文诏把三万流民送过黄河,赵吉却坚持不给钱粮就绝不收人,还派兵把人堵在偏头关附近,曹文诏也是火爆脾气,立即派兵刀枪相向,不过两边的军队里延绥人成堆,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不管上面怎么叫嚣,下面的兵混到一起亲亲热热,曹文诏给李榆来信,说吴牲大人希望他亲自到偏头关来一趟,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坐下好好商量。

    李榆也有些急了,秋收之后他手里有了些粮,流民这时候出关马上可以安排活干,等入了冬再移民可就麻烦了,鄂尔泰和李富贵的意思也是见好就收吧,总比什么也捞不到更好,于是李榆正式发布命令,丰州进入动员状态,立即展开移民相关事宜,并派李槐组织人手到偏头关迎接流民,安排完这些事,李榆就先赶往偏头关与吴牲会面。

    飞虎营赶到偏头关下,已经有人在城外等候了,宁武关协守总兵孙显祖和新出炉的山西一霸范二喜正守在路旁,见到李榆就笑嘻嘻地迎上来。

    “李大人,现在可以称你为李帅了吧,二十五六岁当总兵,你可是大明独一份。”孙显祖笑着说道。

    “大统领,还有个老熟人等着你呢,你看他是谁?”范二喜凑过来把身后一人推上前。

    李榆定睛一看,居然是在河曲吃了败仗已被革职拿问的前山西总兵王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