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朔风疾在线阅读 - 第301节

第301节

    被人算计了,却有苦说不出,还得感谢各位督抚帮他洗白罪过——李榆觉得太窝囊,议完事后给刘之纶留下一队飞虎骑,自己没吃饭就向回走,王朴他们三人却追上来。

    “看清这伙文臣了吧,自己违制私会还把我们拖上,我呸!汉民,别跟他们计较,关键时候还是要靠自己的兄弟,我们没有钱,但讲义气,”王朴拍拍李榆的肩膀,挥手叫亲兵抬来一个木箱,“白银一千五百两,我们三个合伙凑的,别朝我瞪眼,这钱最干净,都是我们做生意赚的。”

    “谢谢兄弟们,这份情小弟记下了。”李榆心头一热,拱手感激道。

    “汉民,我告诉你啊,山西军商准备的两千石米已经上路,三天之内就到大同,老兄弟们也没忘了你啊!”王忠笑呵呵地搂住李榆,宣大四总兵中他的年纪最大,属于养老混日子的人,上任山西总兵没几天就钻进军商圈子,目前在山西军商中排名第三,地位仅次于王国梁、孙显祖。

    “王老哥他们生意做得好,我们比不上,老杨,我们大同、宣府两镇是不是也联手搞个宣大军商?”王朴灵机一动向杨国柱问道。

    “好啊,兄弟们都要穷死了,赚点钱好歹能给兄弟添几块rou吃,汉民,这个忙你一定要帮!”杨国柱立即响应。

    “三位哥哥,小弟的丰州就是你们的财源,想做什么生意随你们挑。”李榆拍着胸脯答道。

    宣大四军头勾肩搭背在一起放声大笑。

    大同屯田行动全面展开,北自边墙、南到怀仁、西起平虏、东至灵丘的广阔土地上无数面黑鹰旗迎风飘扬,田野里人头攒动一片沸腾,锣鼓声、号子声此起彼伏——老百姓已经组织起来,手艺人聚在一起修建房舍、打造器物,青壮在田间地头播种谷物、挖沟修渠,老弱妇孺也满山遍野栽种山药蛋。庄稼人都懂剩下的播种时间不多了,现在多流一滴汗、多播一粒种子,以后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没什么可抱怨的,天灾人祸之时只有咬牙苦干才能活下去,李大帅不也在一起流汗吗?

    老百姓不再是四处乱跑的流民,而是一支昂首求存的屯田大军,有公举的各级卫所官员领着他们一起同甘共苦,一起保卫土地收成,大伙抱成团就一定能活下去——李榆看着眼前的场景,劲头十足地在地里拉着犁,孙庭耀、范永斗也换了身布衣,装模作样地在后面帮着扶犁,开玩笑,大统领像牲口一样干活,他们能不跟在屁股后吗?不过这两个从没干过农活的家伙实在不给力,不一会儿就被莫日格、高黑子赶到一边。

    “公民党是为百姓做事的党,干活必须走在百姓前面,谁敢偷jian耍滑按党纪处罚。”王昉挥舞着锄头大声呼喊自己的同志——公民党在流民中发展组织过快,大批新党员还须要在劳作中考察培养,比如那个高举人是个人才,但是吃不得苦,如果不盯紧点肯定要偷懒。

    刘之纶也在地里干活,看着王昉汗流浃背,上身只穿了一件布褂还在苦干,心里不禁感慨,就凭这股干劲,这家伙如果走正道也是个做事的好手。

    大同的地主们也来帮忙,说到底他们也是靠土地讨生活的人,到了农忙季节就闲不住,李大帅为人仗义,他们也不能小气,不仅支援了一批口粮、农具,把闲着的牲口也借给屯田军用。地主们还在田边支起大锅熬rou汤、蒸窝头——农忙时让干活的人吃饱喝好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规矩,这时候绝不能抠门,否则就是不敬天地祖宗。城里的戏班子也被地主请来,梆子戏唱起山西的历代英雄好汉——关云长、薛仁贵、杨家将、马芳,不过唱的最多的还是当代英雄李汉民,没办法,人家李大帅的名头太响,不但武功盖世打遍天下无敌手,光凭收容流民这份功德就盖过前面几位,山西人现在就爱听李大帅的戏。

    绰尔济喇嘛、高一志神父、马大阿訇这时赶来,关内屯田对丰州是天大的事,他们坐不住了,非要来关心一下,再加上规划水利的王徵、指导耕作的杨大志,几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出远门愁坏了丰州官员,幸好孙奇逢、韩霖也要带丰州书院和工商书院的弟子入关增长见识,可以顺便陪行照顾,于是几个老头和一大群春游的年轻人出行了,韩霖试制的五辆四轮马车派上了大用场,宽敞舒适的马车拉着老头子们,一路欢声笑语,平安无事就到了得胜堡。

    绰尔济喇嘛精通佛法,又曾在五台山传经一年多,与山西各大喇嘛寺都有交往,高一志、马博士也是山西耶教、回教的领袖,三位显赫人物同时出现,这是多少年从未有过的盛况,大同各地轰动了,各自的朋友、信众蜂拥而至,连五台山的喇嘛也闻讯赶来拜访。大同巡抚叶廷桂这些日子心惊rou跳,总觉得大同城被包围了,可又想不出破解之法——打仗打不过人家,说理说不过人家,接手流民更不敢,只能缩头做乌龟,三位大师的到来却让他松口气。

    据说绰尔济喇嘛在丰州的地位不亚于归化总兵,此人是得道的高僧,一向积善行德,我把他老人家搞定了,归化总兵以后总不好意思下黑手了吧——叶廷桂想通了道理,亲自去得胜堡拜会三位大师。

    叶廷桂,天启二年进士,学问广博能言善辩,见到三位大师大谈仁义道德,指出儒学的纲常礼教也是教化世人向善除恶,与佛、耶、回诸教相通互补,他家中老母就常年吃斋念佛,而他本人也是忧国忧民,看到老百姓受苦就寝食难安,所以才全力支持归化总兵在大同屯田安民。

    “汉民啊,你做了件积善行德的大好事,但本官也要提醒,你占的那点抛荒田不过三十来万亩,远不够安置百姓,这样吧,本官许你在大同开荒造田,最好能开田万顷,功成之日全大同的百姓都会记得你的功德!”叶廷桂的态度非常恳切,心里却盼着李榆陷进地里拔不出来,顾不上给他找麻烦,至于土地嘛,皇上下道旨意他就得滚出关,朝廷还白捡个现成。

    “大人所言极是,末将一定遵命。”李榆恭恭敬敬答道,心里也正求之不得——在大同开荒种地比起关外还是容易得多,尤其是这块粮源地就在眼皮底下,只要能自由通商从长远看对丰州有利,他又不是真来抢地的,当然如果朝廷搞封锁不许他从关内买粮,那也有办法对付。

    叶廷桂很满意,又邀请三位大师到大同讲经说法,劝导信众行善积德,捐助钱粮帮助那些可怜的流民——这家伙太抠门,说了半天都是让别人做好事,自己却掏不出一点实货,不过考虑到他刚到任,屁股还没有坐热,能有这番表态也不错了,三位大师给他个面子,同意接受邀请。

    三日后,艳阳高照,从各地跑来听经的人络绎不绝,叶廷桂只好在城外选了块地方,把人流引到临时搭建的讲坛处——绰尔济喇嘛、高一志和马博士都是有名头的人物,同台讲经千载难逢,许多人想亲眼目睹盛况,而且听说大师们乘坐的马车有四个轮子,大家实在想不通,四个轱辘的马车如何转弯?

    三位大师的车来了,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一阵惊呼声,原来四个轮子的马车真的可以转弯呀!叶廷桂亲自上前陪同三位大师上了讲坛,嘴里还埋怨归化巡抚、归化总兵只知道忙地里的活,也不一路侍候老人家。

    马车却被众人围住了,韩霖非常警觉,紧忙命令随行卫兵把人拦在外面,然后笑容可掬地告诉大家,这种新式马车宽敞舒适、载重量大,而且速度还不慢,归化很快就能大量生产,欢迎大家前来选购,但想偷手艺私自打造可不行,这种车在归化工建司已申办专享其利,若是肯花钱领取许可打造的堪合,才能让你知道其中的奥妙——jian商,还举人呢,一点也不大方,众人失望而去。

    叶廷桂安排三教同台讲经说法凑够了人气,但场面有点乱,三位大师各有各的教义,各念各的经,也各有信众捧场喝彩——信佛的人口呼“阿弥陀佛”,信回教的人大喊“感赞主恩,歌颂圣德”,西教的信众则唱起“世人赞美耶和华”。叶廷桂不在乎场面如何,三位大师讲经完毕,马上跳出来慷慨陈词,先是为朝廷和官府大倒苦水,然后伸出手请众人出钱出粮帮助灾民,自己首先摸出五两银子做示范。

    凑热闹容易,让人出钱就难了,巡抚大人如此抠门,其他人就更不想掏腰包,大家马上低头不语,数千人的场面静成一片,还有人悄悄向后缩。这时天边飘来几片阴云,远处似乎还有打雷声,难道要变天了吗?人群开始sao动起来。

    “人有转世轮回,汝今生富贵,但来世却未可知,今生施舍救人,来世也许便为他人所救,多行善事利人利己。”

    “耶和华垂爱世人,救救那些穷人和孩子,此乃最大的善举,天主保佑你死后上天堂。”

    “先知曾谕‘四海之内皆兄弟’,那些穷人里也有我教中人,帮助他们吧,我主将把和平安宁赐给世人。”

    三位大师抓紧时间劝捐,不过影响者寥寥无几,只有些和尚喇嘛和善男信女老老实实上前捐助钱粮。天突然阴了,雨随后下起来,众人狂呼着一哄而散,这次劝捐闹剧草草收场,总共得了数百两银子和两百来石粮食。叶廷桂还挺满意,当着老喇嘛的面他做足了姿态,归化镇以后也得给个面子,而且老天爷还下了场雨,这也是他的功劳。

    这场雨淅淅沥沥下了一个时辰,老实说解决不了大问题,但田里劳作的百姓却大受鼓舞,老天爷肯开眼以后有奔头了,干起活来更有劲。王昉趁机造谣说,这场雨是老天给李大帅的面子,因为李大帅就是神仙下凡,换个人门都没有,所以大家跟着李大帅才有活路。

    进入三月下旬,丰州基本结束春耕,终于可以腾出手帮助关内,马士英带领两千青壮携带牲口、农具入关,数百副镜面犁在大同各处摆开,同时展开垦荒造田。白显志这时也回到大同,上任屯田大使后下达第一道命令:欲求生必先吃苦,大军屯田须兼顾播种、收获、开荒和修水利,今年要一直干下去,直到下雪土冻为止。

    屯田百姓拼命劳作,官员们也在殚精竭虑,人多地少的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养活近三十万人困难重重,稍有不慎必成大祸,谁心里都害怕呀!李榆正受煎熬之际,大统领府来信,喀尔喀的三位大汗五月初将至,要求他把屯田军交给白显志,尽快回到归化主持大局。

    得胜堡,李榆临走之前召集了最后一次会议。关内的丰州官员和大同联防总局的官员齐聚参将府大堂,静静地听着屯田副使拓养坤讲述目前的情况:

    丰州用换地方式取得卫所抛荒田三十二万亩,同时开荒三万多亩,并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这三十五万亩田的播种,但凭这点地养活二十八万人根本不够,因此今明两年必须不断开荒造田,土地过万顷才能基本解决吃饭问题。屯田军按丰州卫所编制已经完成整编,共编成三十个千户所,老百姓选出了各级官员,男丁也有了少量的武器,但农活太多太累,根本没有时间练兵,好在从山西撤回来三千丰州兵,再加上联防总局的一千大同民军,守备兵力暂时够用。目前的口粮严重不足,还缺乏耕牛、农具,普通百姓一天两顿玉米山药蛋糊糊,丁壮也不过每顿多加两个窝头,把人当牲口用,这样挺不了多久的,现在只能向总理府求助。

    “丰州也没有能力养活你们,银钞局同意为关内屯田发行二十万两债票,这就是全部本钱,其他的只能靠你们自己。”孙庭耀瞧着垂头丧气的白显志、拓养坤叹了口气。

    “我那儿只能支援些旧农具,还是多种山药蛋吧,你们的人力够用,秋收后再种一季过冬庄稼,有点夏粮总好过一些,咬牙熬吧,我们创业时比这更苦,还不是一路走过来了吗,蝎子块,别泄气!”杨大志拍着拓养坤鼓励道。

    “还是要再想些办法,这里的山地多,开荒修水利都是力气活,总吃不饱饭要累死人的,”李榆站起来走了几步,停在新任命的屯田军佥事高贺面前说道,“你能不能想办法说服一些人回老家?我可以给他们点粮食。”

    “没人愿意走,现在到处兵荒马乱,有些地方还闹瘟疫,人命还不如狗命,再说回老家还不是当佃户,五六成的租子谁受得了,还是这里好,虽然苦一些,但大伙抱成团总能活下去。”高贺站起身摇头答道。

    马士英突然开口了:“可以把一部分人迁到丰州,我们的厂矿、作坊今年生意好得很,春耕时还找不到人干活,只要是有手艺都好安置,另外边防卫所还缺人,土地有的是,不怕吃苦也可以去,我算了一下,只要不超过三万人,丰州还是养得起的。”

    “老实说,我们手里还有不少田,包克图、河套那边好的话,可以再换些田给大统领,就算为丰州出把力吧。”杨庭芳说道,他得到确切消息——包克图的土地肥得流油,有河流、有牧场,脚底下还有煤铁,丰州几大商号都在那里置办土地,要下手就趁早,大同士绅已经约好合伙干一票,土地越多越好。

    李榆又坐回原位,瞟了一眼旁边的刘之纶,但刘之纶捂着头一言不发——到目前为止,朝廷只下诏免山西受灾州县新旧辽饷,他连上两道有关大同屯田情况的奏折,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回应,朝廷似乎把归化镇忘了。

    今年冬天不好过,老百姓要死不少人了——李榆感到一阵悲苦,两眼朝门外望去,李曜、张之耀正和三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一棵树下谈笑风生,李榆突然大步走出门,对着他们喝道:“有什么好笑的,都给我滚远点。”

    “三叔,我给您介绍一下,”李曜不怕李榆,指着三个年轻人说道,“这三位是太原三立书院的弟子傅山、傅青竹,薛宗周、薛文伯,王如金、王子坚,这次随山西的粮队到大同,想见见二叔您。”

    为首一个瘦高个子的年轻人向前施礼道:“大帅是我大明之栋梁、山西之荣耀,赫赫武功当世无双,济难仁德更令人景仰,学生薛宗周仰慕大帅久矣,今日特来拜会。”

    “去他妈的大明栋梁,我现在告诉你,我是乌拉人额鲁,”李榆冷笑一声,向远处一指吼道,“你们闲着没事就找块地干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