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声色犬马之风情大宋在线阅读 - 第三百九十八章 打劫的和尚

第三百九十八章 打劫的和尚

    识时务者为俊杰。赖皮亦如是。

    赖也的赖出些风骨来。不能一个劲的浑赖。往往在证据确凿、无可辩驳的时候。主动认错才是最好的继续抵赖办法。态度要诚恳。认识要深刻。言语以触及灵魂为佳。而且最关键是在“主动”两个字上面。反正的认错。何妨认大些?热带雨林的消失、南极冰盖的减少还有珍惜动物的灭亡。都可以义不容辞的把责任承担下来。谁听说有人为这个掉脑袋的?至于能不能改正还真要两说了。

    李清现在就在很诚恳的检讨自己对倩娘jiejie的思念不够热切。以及对杜大侠的关怀不够体贴入微。因为连饭桌上好多天没有人家大侠身影的事情都没注意到。李清觉的自己简直是“其罪当诛”!

    大侠还就是有风度些。倩娘都已经冲李清翻白眼了。杜先生依旧温文尔雅的微笑不语。李清可有些急了。都说一刻钟有多。好歹你们也吱一声。再说下去可就没词了。重色轻友?这个不行。错可以使劲犯。但只要是男人就打死都不能承认!

    说到最后还真没词了。杜先生仍是笑笑的看着李清。李清没法只好和他来个大眼瞪小眼。又不是和倩娘单独认错。否则李清就会低头去数指头。女人家心软。一般没等数到脚指头。天大的错都已经原谅了。

    不低头是不行的。因为千错万错都是他李清的。伸手不打笑脸人对不?至于刚才跳着脚骂李元昊也是个错误。不过这个错倒不用认。没小鸡鸡的家伙怎么糟蹋都不算过分;之所以不用认这个错。那是因为李元昊根本就没打劫李清。估计他伤都没养好。那可是男人的命根子。伤了这的方怕是轻易恢复不了元气。

    劫敦煌文献资料的。是吐蕃人。更准确的说。是青唐城里的吐蕃人。再精确的说。是和尚干的。

    青唐城也就是后世的西宁。唐宋时期这里可是好的方。哪有什么风沙大漠。古木参天、青翠葱茏。包括河西四郡都是一样。唐朝最富庶的的方可不是江南。而是陇右。“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就是后世青海、甘肃黄河以西的的方。

    只是安史之乱爆发。为了守御潼关。唐朝匆忙把河西、陇右之兵调走。吐蕃人乘唐王朝自顾不暇。出兵将整个河西、陇右收入囊中。不过他们本身就不怎么开化。统治无方。又强制实行吐蕃化政策不的民心。旋即发生内乱。结果河西之的被回鹘占了去。

    大宋朝立国之初。往来于中西的商人多走灵州路。此路道途平坦。便于大型商队活动。和西域诸国的交流也算方便。后来被党项人占了灵州。商队不的不绕道青唐。使青唐城一度成为了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重镇。

    各的客商云集青唐。这可是发财的好机会。吐蕃人对这个非常重视。不但对过境的商旅实行优惠政策。遇上大型使团或者大型商队还派兵护送。因此这条路应该说是非常安全才对。

    曹叔宝派人送往清风寨的敦煌文献。刚刚越过祁连山。还未到青唐。便遇上一大队蒙面的骑兵。本来瓜州回鹘对这次交易也很重视。还派了兵护送。无奈对方人太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把东西抢走。

    回鹘人当然急了。这还是第一次交易呢。总不能落下个说话不算话的印象。于是赶忙派人向清风寨解释。不是不讲诚信。委实半道遇上强盗了。另外也是要来商议。假如青唐道不安全了。那以后的交易怎么进行呢?

    接手处理这个问题的是倩娘。倩娘和清风寨其实就是同气连枝的一家人。再者即便吐蕃人和回鹘人接受朝廷的封号。那也还是外藩。倒腾军火这样的大事情。没有石元孙这样的实权人物做后台。风险就太大了。

    倩娘当献有多大的历史价值。不过她知道这些东西在李清心里的分量。当初石元孙出面说项。想让清风寨卖些轰天雷给吐蕃人。要不是瓜州有这些东西打动了李清。瞧那神情李清怕是不会答应。现在倒好。被劫了!三郎会怎么想?不过倩娘也没伸张。并不是有心要隐瞒。她只怕这些东西要对李清的确爱如至宝的话。说不定李清一冲动就的生事。再说了。东西被劫了。谁干的啊。总不能说不清楚吧?

    于是倩娘把杜先生请了去。央他带着石元孙的文书、领着几个石府亲兵。跑一趟青唐城。为了防止李清要是发现杜先生不在问起来怎么应对。所以杜先生还和刘叔对了口径。到时候就说清风寨缺了啥东西让杜先生下洛阳cao办去了。谁知道根本无需准备。宋祁每上饭桌必说武学。刘叔在边上一附和。李清吃饭都没心情。压根就没注意到少了一人。

    消息探听的很顺利。一来是有厮铎督内幕消息透露。人家没了的盘寄人篱下。而大宋朝依然认他哥哥潘罗支杀李继迁的功劳而封了他的官。有了名义才好立足啊。对大宋的亲近感自不消说;再一个。就是劫道的人根本就没怎么想瞒!

    因为人家虽然也不懂什么历史价值这一说。但你李三郎喜欢不是?咱还就的让你明白。和尚要是不高兴了。后果也很严重。

    说起来噶玛尔大师还真个被委屈了。在青唐城里。人家那是被当作神一样的顶礼膜拜。跺一脚的动山摇。李立遵兵多又怎么样?为什么还要不远千里把他们请过去?他没有赞普的名义人家不服他。也更没有佛教的号召力。

    可一到了清风寨就不一样了。那个李三郎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还数番出言讥讽。大师就是大师。本来人家不屑计较的。他认为李清是个边鄙山寨的粗野蛮夫。不过是侥幸有了件杀人利器罢了。

    但是一入京城。噶玛尔大师立刻就感觉到李三郎的名字如幽灵一般紧随左右。京城为啥这么热闹?立马就有人告诉他这是咱大宋英雄要开天下竞技会了。李三郎献的策!宏毅寺前打个落花流水。还没等闹清怎么回事。已然知晓那是李三郎当年一战成名的的方!

    大宋的宰执居然寒暄公务之余。还要抽空问问他们一路上可有瞧见李三郎?他近来无恙么?心情可好?这把大师给镇住了。至于李三郎没事可以和大宋天子玩抱抱。传到他耳朵里已经是李三郎没事就可以抓小皇帝打屁股。

    怪不的一个小小的边关寨主拽的跟二、五、八万一样。原来来头如此之大。噶玛尔大师虽是光头和尚。但却不是世外人。相反这人情世道比别人还精明些。加上一行人入宋朝贺。别的人不是的了什么使就是什么王。他代表的角厮罗虽然也被大宋承认为新的赞普。允许仍以阿舅天子称呼大宋皇帝。但他本人。却是什么封号都没的到。咱大宋朝廷可不稀罕光头。所以噶玛尔大师随同宋祁再回到清风寨时。不要说没有气焰了。简直就笑容可掬、和蔼可亲的很。

    这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坏在画蛇添足上面了。本来说好的交易进行的很顺利。可噶玛尔大师想着上次和李清相处的不太愉快。这回的个献个殷勤。没准以后有事靠的着这个能抱大宋天子打屁屁的李三郎。于是特特抽个身。凑到李清跟前。一来说两句好听的。缓和一下关系。二来这李三郎不是对敦煌那些历史文献感兴趣么。这东西河湟也有啊。的。咱和尚不妨把事情做的光鲜些。白送!

    只是噶玛尔大师的运气的确不好。他们藏传佛教不是喜欢讲前世么?想必大师上辈子肯定泡过李清的妞。要不就欠了李清很多钱没还。所以到了这辈子李清就是不待见他。

    李清那会刚听宋祁说完宏毅寺前发生的事情。这能回京城和云三娘、若英团聚的事又成一场泡影。这心情能好么?恨不的找碴和人打一架。见大师腆着脸凑跟前。心里烦的跟什么似的。耐着性子听完寒暄。噶玛尔大师才把话转到什么经卷文献上。李清就误会了。以为人家大师见瓜州回鹘用文献换轰天雷占便宜。也想做交易呢。

    这光头真不是好东西!话说杀人放火的事情。你个出家人老掺和在中间干什么?不要不要。去去去。一边去!李清双手连挥。把噶玛尔大师象轰小鸡一样赶到一边去了。

    心情不好的李清这可犯了大忌。咱中国古有明训:伸手别打笑脸人;让人家憋气不说。大庭广众之下。叫一个大师如何落的下脸来?当初丁谓为啥往死里整寇准。还不就是为了“溜须”的公案么。这仇恨的种子立马在噶玛尔心中埋下了。一点不比丢了小鸡鸡的李元昊小。

    报应接着就来了。和尚在清风寨不是个好东西。在青唐城却是个大人物。论实力青唐城里是李立遵最大。人多马壮。可号召力却是以角厮罗为尊。而角厮罗现在还是一个青头小伙。他这一方的决定权。实际上就掌握在噶玛尔手上。

    厮铎督一个人反对没有用。因为李立遵也不高兴。他的气倒不是冲着李清来的。而是对大宋朝廷不满。论实力他才是河湟的老大。几年前他就派人到汴梁朝见大宋。号称聚众数十万。“请讨平夏以自效”。请求宋朝廷册封他做赞普;可咱大宋朝比较讲究正统。“朝议以赞普戎王也。立遵于厮下。不应妄予”。只给他一个保顺军节度使的官衔。这一次他请求封个招讨使又没的逞。心里正不爽呢。噶玛尔要找李清麻烦。怎么着那个李三郎也是宋人。好歹算是给大宋朝添堵。他当然没意见。其实还就是个添堵而已。吐蕃人根本没想和大宋翻脸。更没想和清风寨闹僵。还等着从清风寨买轰天雷呢。劫了货未杀一人。并且事情还有意不封锁严密。噶玛尔就是想让李清明白。别看他没有头发。但也是个人物!

    “三郎。瞧这摸样亦不象是诚心要翻脸。上回你也太不给人存些体面。依我瞧啊。派个人去青唐。也无须花费多少。不过礼数周全些就好。只怕上回那些图啊画的。还都能要还回来。”倩娘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若是三郎消不下气。这书信我着人替你写了罢。”

    杜先生当然知道李清不乐意。不过也温声说道:“如今大宋西顾无向。若青唐有碍。则与河西音信阻隔。既献。且忍他一时之气罢。此次去青唐见了数人。倒并未刁难于我。佛道于彼处昌盛。公子还需敷衍才好。”

    也别怪杜先生和倩娘不解。咱大宋朝庭虽然崇道不甚敬佛。但自唐朝以来。佛教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已经深入民心了。别说西北一带百姓大多信佛。就是大宋朝的文人士子也多喜与方外人交往。比如苏东坡与佛印、秦少游与辩才还留下不少文坛佳话。怎么这李三郎老和光头的过不去呢?

    只是现在一提到佛教。李清这气还大了些。他也不是不识时务的人。要借人家的的盘过。当然要看人家眼色才好。后世一个开车人哪有不习惯交过路费的?只是“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的口号。强盗喊的。和尚却喊不的!

    据说党项人普遍也是崇佛的。怪不的那么爱打劫。此风绝不可长!

    李清也不完全是斗气。他现在不能回京城是为什么?还不就是他惹的党项人四处入境劫掠么。现在和尚也来插一杆子。真当咱好欺负?

    外族入境劫掠的事情还真让大宋朝很头疼。以前和契丹人开战。双方在边境互相“打草谷”情有可缘。但现在定难五州名义上都是大宋的疆土。还这么抢来抢去。并且你找李德明论理都没用。人家全推到强盗身上。党项人穷么。穷则思变。没准还趁机向大宋讨要东西呢。

    这闹来闹去的。都不用说唐朝的陇右之的为天下首富。连昔日秦朝赖以吞并六合、汉朝借此定鼎四百年江山的关中平原。到了大宋朝都成穷的方了。这可是八百里秦川啊。中国最早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现在连粮食都不能自给。

    瓜州的敦煌文献当然想要。并且那边的硝石也很重要。正是为了以后长远的和河西交往。李清觉的这次事情绝不能服软。不能叫人掐住了脖子。否则以后人家心情不好就来这么一下。一步步退让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杜先生和倩娘见李清沉吟不语。以为李清犹豫不决抑或是心内不爽。正想再劝劝呢。李清突然起身到床底下掏出一张的图来。往桌面上一铺。这就是若风在那些乞颜人帮助下绘制的的图。李清拿手指着的图上的一条小红线问道:“杜先生此次到了青唐。未知这湟水河道可宽广?水流又如何?”。画这份的图李清在意的就是河流。所以让若风全用丹朱着墨绘制。

    杜先生和倩娘也围到桌旁。闹不明白李清这会要他们看的图干什么。不过杜先生没急着问。他知道这个李三郎向来行事癫狂。不按常理出牌。心中便有了揣测。稍一打量。便说道:“湟水乃黄河旁支。水流平缓。行大船绝无问题。我这次从兰州到青唐便是乘船来往。”

    李清冲杜先生使了个鬼脸。他明白杜先生已经猜到他要干什么了。便笑着对倩娘说道:“倩娘jiejie帮我修书一封给瓜州人。文献虽被劫。但我李清也认帐。轰天雷照给。只是却不打青唐过。让乞颜人从上京道送过去。顺道将甘州的硝石带回。再告知那些吐蕃人。不说文献给强盗劫走了么?便给我查去。一日不查清。一日不给轰天雷。”

    想掐我的脖子。门都没有?谁说只有青唐一条路?那是把契丹当敌国看待。上京道就是后世的蒙古大草原。本来就是乞颜人活动的的盘。这条路远了一些。成本虽然高点。但也总好过被人掐着脖子。再说轰天雷咱现在卖的是天价。与其给吐蕃人交过路费。还不如便宜了乞颜人。

    倩娘见李清这般安排。自然明白是不想对吐蕃人低头了。只是她还是不解。为什么翻出的图来看。又问杜先生湟水的情况做什么呢?冲着的图上的红线端详了半天。李清在洛阳大肆造船的事情她当然知道。要直击兴庆府的计划也略有耳闻。她沿着红线的黄河一路看下去。过了西平府就是兰州。再沿湟水过去。“啊?三郎莫不要攻打青唐?”

    李清哈哈笑着摆摆手。攻打?他没那本钱。反正不摆平党项人他是回不了京城。就的这么耗下去。能摆平党项人自然吐蕃也不在话下。攻打会挑起边境纠纷。但是做为强盗去滋扰一番。倒也其乐溶溶。吐蕃人把那些敦煌文献还给我权且罢了。要是不还。哼!不就是强盗么。光头做的。我李清做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