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以孝破题
; 此外,宫廷内还有一个严格的规矩,据说是祖制,就是“食不过三”,即“吃菜不许过三匙”,不能再舀第三匙。◎◎因为舀第三匙的菜,准是平时喜欢吃的,若让外人知道后,也许有人会在这个菜上面打主意实施暗害。“食不过三”即意指谨慎小心,切勿贪食,免遭毒害。试想哪一朝哪一代宫内没有暴死的呢? 虽然慈安和慈禧只吃了两个香团,但慈禧接下来的命令,是“收着”而不是“赏给大伙儿尝尝”,就非常说明问题了。 慈禧太后对香团是否好吃未予置评,而是对林义哲温言道:“你有这份孝心,很是难得。须知你出洋这些日子,弹劾你的奏章如雪片一般,有一条便是‘父母在,不远游’,暗指你不孝,说你出洋日久,定是忘了孝道之本,如今你回来了,我看这物议也就可以平息了。” “回皇太后,孝为百事之本,臣虽身在异邦,时刻不忘宣我中华孝道。且泰西诸国,亦讲求孝道,与我中华一般无二。彼等无识酸腐,不明查详辨,妄发讥议,混淆是非,实是误国病民。”林义哲听到慈禧太后说到言官竟然如此弹劾自己,心下暗惊,赶忙回答道。 “噢?西洋各邦亦讲求孝道?”慈禧太后奇道。 “回皇太后,正是如此。西洋诸国教导孩童,多为朴素无华之俗谚箴言。如英吉利国俗谚即云:‘父母之爱,为诸德之基。’法兰西国俗谚云:‘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普鲁士国俗谚云:‘一父对于十子之至情,较诸十子对于一父之至情为深。’希腊国大哲苏格拉底云:‘为人子者乎,汝若不感父母之恩义。则将无人为汝之亲友,盖人皆知对于不孝父母之人尽其亲切之谊,殊无益也。’等等,皆为劝孝向善之言,在西国深入人心,为家喻户晓之言。其讲求孝道若此,莫不与天朝暗合。臣在西国,常与其贵官名流畅谈孝道,是以知之。” 听到林义哲的回答。慈禧太后先是非常惊讶,接着连连点头,赞许不已。 看到慈禧太后已然入彀,林义哲心下略略的松了一口气。 林义哲之所以指出了“孝”在西方国家也是大行其道,是因为现在他想要堵那些清流言官的嘴。能够用来破题的最好题目,便是这个“孝”字! 因为现在的大清朝,就是提倡以“孝”治天下!这个“孝”,当然不只是指狭义的“孝”,也是指广义的“孝”。 “孝”的原意是,本人用此心以待人,而人人受鼓励用此心待人。而且又推而广之及至各人际层次,则天下和谐。由于“孝”是人伦的开始,被认为是一个人培养对人尽礼尽仁的最初也是基本的起点。因此,古人也就有了“以孝治天下”的说法。这也是统治者推行“孝经”的原因。 正因为如此。才会称“孝”是治天之下“妙术”。天子能做到孝又能以同理的心向其它人推展,则天下大治;庶民也是如此,能孝必能忠,忠于人事者必能尽责和知本份。把一切事做好,成人成己。 何以“孝”能治天下?是因为古代中国是以血统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宗法社会。像家庭、宗族这类的社会基本组织结构的稳定与否。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统治秩序。如果宗族与家庭不稳定,随之可能不利国家的稳定。宗族或家庭内部秩序混乱,争斗不已、分崩分析,也必会削弱统治者贯彻政令。这是由于国家征收赋税、征召兵员,往往都要通过家族、家庭才能落实,如果家族、家庭皆混乱,则国家赖以存在的社会秩序就会失控。另一种更严重的情况,是家族与宗族成为叛逆者。在这种情况下,王朝的统治会受到颠覆。实际上,在不少历史事件中,对立的两个政治势力,说到底是各地方势力的利害关系结合,而这些归属不同阵营的地方支持势力,往往又是当地本来势如水火的对立家族或宗族村落。 此外,政治实体的“国”既然与血缘结合体的“家”系密切,而且其社会结构又是以“家”为其基本的组成社会单位,因此在汉字中“国”、“家”两字便常被浑然一体的用作一词。所谓“国家”,真的是“国”中有“家”,“家”中也有某些“国”的政治特征。如此一来家庭的纲常伦理,便是统治者实施统治的伦理基础,且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推行,广义的“孝”也就与“忠”联系在一起。对于“孝”的要求,不仅包括孝敬父母、长辈和尊崇祖先,还包括忠于民族和祖国。对孝的要求即是“开宗明义”先说修德,借孔子之口说:“先王有至德要,以顺天下”、“夫孝,德之本”,并说孝道要首先从天子自身做起,天子以身作则才是孝。还有的微言大义,则说明以下对上之道,并非逆来顺受,让对方行不义于人世。它强调谏诤之必要与为子之态度。正因为“孝”之实践,对人之自我成人和立身处世很重要,是自我价值的开展枢机,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而且又是种对己对人的价值期盼,所以中国历朝统治者对“孝”都是大力提倡的。 而林义哲要改变清朝统治阶层对外国的偏见,便是以这“孝”来破题! “这些个无识书生着实可恨!上折子凡提及西国,张口闭口皆‘蛮夷之邦’‘鬼类’‘禽兽’之语,令人厌憎。”慈禧太后有些气恼的说道,“朝中大臣尚有受其蒙蔽而不觉者,更是可恼!西国既与天朝同崇孝道,何来蛮夷鬼类之说?” “皇太后所言极是,云:‘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西洋诸国欲要求治,怎会舍此而不用?曾子云:‘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西国君臣自我天朝得明其理,是以其国大治。”林义哲道,“此辈以谰言蒙蔽圣听,阻碍天朝与泰西诸邦交好,不欲我皇太后皇上了解天下舆情,可谓别有用心。” 同治皇帝听到林义哲的讲述,甚感新鲜,便插言道:“林鲲宇,你适才所言之西国俗谚,听来浅显平易,较圣贤之言,更为易懂。这西国劝孝之立,你还知道哪些?不妨说与朕听听。”
“回皇上,西国此类俗谚颇多,其贤哲之言,为求生民易懂,亦用浅白之语。臣尚记得一些,且为皇上皇太后略述一二。”林义哲恭声道,“如西国之旧约经书有言:‘智慧之子,听父母之教训。’法兰西俗谚云:‘母亲之爱,常在春天。’……” “……‘母亲之爱情是最上之爱情。’” “‘对凡人最甜美之声音,从母亲、家庭及极乐世界听到。’” “‘子对于父母,应负最重大最永久之债,当恩所偿之。’” “‘不孝父母,而尽情于他人,无益也。’” “‘母之心是儿女之极乐世界。’” “‘大自然把一切安排得多么美妙,婴儿一闯入世界就发现有位母亲随时看顾于它。’” “‘我们第一次感受和最早得到之爱,始于母亲之心内。’” “‘一个婴儿起初在母亲怀里长大,但常常在她心里。’” “‘母之泪滴,洗涤子之不平。’” “‘母之爱情,如天之爱情。’” “‘母爱乃世上最伟大之势力。’” “‘世间没有像父母对子女之那种友善及爱情。’” “‘儿时之情景似梦般依稀,母爱之温暖永远难忘记;母亲,我真想念您,恨不能够岁月倒移!’” “‘敬尊汝之父母,他们生养你,在幼年时温柔地抚育你,青年时教导你,一直爱着你:尊敬,服从,爱他们,这将会使其灵魂充满圣洁之喜乐,并将使诸天降福于你;在未来之日,汝之子亦会尊敬你,而使汝之生命充满平安。’……” 同治皇帝听到林义哲娓娓而言,不由得讶异于他的记忆力超群,他刚想出言评价几句,却突然发现此时的阿鲁特氏,听到林义哲说着这些西方国家关于孝道的言论,脸上竟然现出了羞愧之色。 同治皇帝哪里知道,此时阿鲁特氏的内心,已然被这些优美的词句,掀起了滔天巨浪! 在阿鲁特氏听来,林义哲所说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发音,都仿佛之音,透进她的身体,透进她的脑海里,透进她的内心深处,让她如痴如狂,不能自已。 此时的阿鲁特氏,满脑子里浮现的,都是她刚入宫时,慈禧对自己的种种照顾和爱护,而二人后来发生的那些不愉快的事,全都烟消云散。 “林鲲宇,你须得将在西国经历,就这孝道所见,写一篇文章出来,以正视听。”慈安太后说道。 “臣领旨。”林义哲说道。 ps:宗元在狱中遇见李白,忙问因何到此,李白说:造谣了,我说庐飞流直下三千尺,人家量了,根本没那么长。柳宗元说:唉,彼此彼此啊,我说千山鸟飞绝,有人举报,说有一只鸟还在呢。正感叹时,王之涣进来了,两人相视一笑道:哈哈,一片孤城万仞山! 求收藏!求推荐!求!求点击!求月票!